
【柳岸】向着目标(散文)
四年前,我是单位体检出颈部左侧动脉血管粥状斑块已经形成,害怕所致,跑起步来。自从开始跑步,又加入了跑团,我一说到跑步就兴奋。跑当然是人的一种本能,人人都会,个个都跑过。儿童学走路,走着、走着就跑开了。有句俗话叫“没学会走就想跑”,跑步跑到“走火入魔”的,大多都是马拉松爱好者,我算是一位新入门的爱好者。今年三月跑了人生第一场马拉松,接着十月第二场,连着十一月第三场。接二连三的三场马拉松,实现三级跳,从破5到近4,比赛成绩提高近1小时。
第一场净成绩4:54:38。有跑友跟我说:“看你这身材和跑姿,跑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次4:26:53。“你现在正处于上升期,下次跑41几是没问题的。”
这次4:00:31。“31秒,太遗憾了,喘口粗气就破4了。”
“破4又如何?”
“吹牛有底气。”
“基普乔格都破2了,有什么可比性。”
我明白,这次从看到完赛门开始,只要再努把力,一定能破4。可我仍是匀速跑过终点,安全完赛。说到安全,常有因跑步猝死的消息,就在我跑周马当天,上海马拉松就有一位年轻的跑者未能抢救过来。
今天,在群里看到郑州马友驿站跑步协会张顺县会长的一席话:“刘兰芳妹,心中的梦想,亲身有行动,妹在哥这里就是大神!不在于跑多快,跑多少公里,有行动参与就足够了。跑马路上,哥我就没有敬仰过大神,只敬仰像苏教授这样,能跑快,也能跑慢,遇到天热,马道上更能放弃,这就是大神!”
此话说得好,跑者可视为座右铭,不忘跑步初心,只为健康生活。当然,人的体质存在差异。一次我去纺院跑步,遇到一位跑者说他每天一个全程,坚持好几年了,不可思议,不置可否。这次周马,同住一室的跑友吴百顺,小我三岁,跑起步来不可小觑。经常兴趣一来,一点起床,绕三环跑个全程,不吃不喝,不需任何补给。跑团里还有崔广建教授、翟国伟诗人、郭思党大神等人,他们都是常在全程赛后,第二天配速不减接着跑个半程。周马返郑的路上,在一服务区停车休息时,诗人国伟见我下车有点儿异样,说:“你是腿疼吧?”
“有点儿。”
“平时月跑量多少?”
“200左右,跑一休一。”
“跑量不够,像我一样跑到400上下,每周一个30公里,每月拉个全程,这样,参赛后别说腿疼,一点疲劳的感觉都没有。”
上马凯旋而归的美女队长素颜,在郑州女子半程群里转发“黎莉莉的斜杠人生/孕期8个月,跑完上海马拉松的美丽女人”。并附言:“有趣的人生大概就是不走寻常路,不断突围而出,才能充分体会人生的多维度空间,这样的人生也只能远观欣赏,无法复制粘贴。”
“严格意义来说,这种情况就不应该让她进入赛道,跑出问题咋办?这叫有病,更不应提倡!”有人在说。
“有的人就像疯子一样。”
“拿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开玩笑。”
“对孩子不负责任,对自己也不负责任,已经属于强迫症了。”
“属于精神有病。”
“这样的老婆直接离婚吧。”
“为什么马拉松会出事,就是有那些人不去敬畏比赛,过于乐观了。”群里你一言我一语。
还是美女团长吴婷婷说得对,“每个人的看法真不同,我觉得现在对这个美女全是敬仰之心。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参赛之前肯定是对自己有个评估,谁都不是傻子。所以不能这样去评价别人。”
是的,怀着一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量与度需要自己把握。中国有句古话:“量力而行”。自己的力量有差距,不要勉强,绝不攀比。
我跑步以来,不攀不比,遵从自身。想跑就跑,累了就歇。反反复复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步幅、步频、配速、里程、跑休。坚持不懈,循序渐进,顺其自然地跑过了5公里、10公里、15公里、半程到全程。跑得粥状斑块不见了,腰腿疼病消失了。头脑清醒眼不昏,亲朋好友也想跟。
我明年破4。张会长保证了,他要放弃官兔角色,保证明年的周马带着我和美女团长吴婷婷一起破4。带着马友驿站更多的跑友,穿上统一定制的“跑进400”的赛服一起破4。我已做好心理准备,如果破4,那将是我的骄傲。我骄傲,我遇到这样一位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会长。我骄傲,我流过的每一滴汗水、迈出的每一个脚步,都证明了最好的自己。如果不能破4,我并不会沮丧,跑过的街道、操场不再寂寞而从此变得热闹,它将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里,蓄满的是我对跑步的爱恋,以及所有跑出来的故事。
为便于联系,请加柳岸文友群QQ:85885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