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采飞扬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采】读懂体育老师的语文观(随笔)

编辑推荐 【文采】读懂体育老师的语文观(随笔)


作者:马永清三小 白丁,1.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17发表时间:2020-01-03 11:07:11

(一)
   放学了,走廊很寂静。心如水思如泉,恰是读书时……
   几日,字斟句酌,导言看完了,真好,说到老师心坎里了。
   《教学勇气》我是两本,一本在家,一本在单位。学校那本书勾画的比较多,可还不知如何对接。
   老师们在共读。我喜欢诗一样的语言,真的好喜欢。我们的心是唯美的。
   写叙事没问题。代老师完成了自己的故事,先发,改改,让他发群,也给咱壮声威。
   明天让其他老师入群,又安排了五个人,可以先入群两三个。
   在想:代老师的叙事怎样入书?何种方式?读她,觉得没与理论对接,没有理论的故事,土气。但她的叙事有灵性,经历独特,值得梳理。
   想起在福州校长培训时,我与彩文说过这个老师,她也觉得有灵气。她是美术老师,学校大型活动都是她策划组织,主持活动高端大气,为学校做了不少贡献。让她入群,为她梳理叙事,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回馈她。
   这几天我想抓紧粗读前五章,然后细读第六章。故事在,就好联接。我想,帮老师最好的办法是锻炼她,让她经历体验。但自己只能说些大话,肚子里虽然有东西,时间太久没用,有些锈了。必须锤炼。
  
   (二)
   读了读今天的群分享,也想感受一下高效课堂。
   群里,彩文老师在引领大家写书,想用“和《教学勇气》对话”的方式梳理大家在勇气村的聊语,提升理论水平,在实践中学习把理论和生活打通。这是一直困扰老师们的问题,也是我自己的问题。书读过不少,也不缺故事,怎么就对接不上呢?
   彩文老师说要年前成稿,我看了方案,认领了第六章的任务,是帕尔默的六个悖论,感觉时间有点紧。
   和老师们共读,8000字叙事应该没问题。只要静下心来,两天能成稿。但是,要想把老师们的叙事做成系列,找到教师成长的基点,有些难。
   整体思考,与帕尔默打通,就不知道是怎样的体裁了。彩文说先表达出来,不要局限体裁。我在想:作为校长,相遇帕尔默,相遇老师,我应该分享什么?应该怎样呼唤更多的老师,在灵性大师的照耀下滋养成长?我总不能像代老师那样写恐怕吧?
   我在觉察读帕尔默的感觉,有一种冲动,想用自己的话把这些理论告诉大家,可是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写。
  
   (三)
   今天,发现自己有进步了。
   听课教研,连着三节。评课时,不自觉地运用了这些天的理论知识,老师们心服口服。
   我的主任特惊诧,她说:“怎么几天时间变化这么大?”
   三节课中,有个语文老师讲的不好。无论是他的板书、教态、调控课堂、师生互动、重难点是否紧扣课标,都有问题。我当时说的很激动。这会儿,在微信里安慰了他几句。但我还是直指要害,说他是屁股下长了草,心里面也长了草,心没在教育,只是把教育当做吃饭的工具。我告诉他,这是我听的最滥的课,基本没板书,没巡视,学生没有一点点的主动,老师完全“掌控”课堂,学生怎样根本不知,重点也不突出。他心服口服,说他自己太心浮,不安稳。
   这位老师讲的是二年级语文,主要是识字,还要求会写,是33课《活化石》。文章很简单的五段话,他讲了一节课。我太失望了。我们单位就两个一线男教师,本想把他拉起……可是——
   气死我了!
   这个老师以前教体育和数学,到三小才教语文。他真的是不会,根本没入门。我当时批评最重的一句是:你上课仅仅是完成了40分钟的时间,根本就不是一节课。现在想想,不该这样下断语。这老师爱好广泛,性情也好,喜欢踢足球、钓鱼,晚上逮鸽子,有活儿也主动做。可就是坐不住。他和几个老师都是考上来的,是当语文老师考的,当时全县招聘,择优录用。我校是今年暑期新建校,是全县的龙头,政府投入2000万资金,硬件设施按国家规范校标准全部达标,上周省验收结束,领导非常满意。这次教研才知道,他以前没教过语文。我当场就告诉他明年给他改课。我想他教语文肯定是不行了,有机会就教体育得了。只能是因材而用,明年改科了。一节很烂的课,没什么可说的,在我眼里基本没优点。他心里就是草——心魔在作怪。我对他有期望,但很失望,所以气。
   我评课时的发言,一是明明白白指出他的错误之处,并指明根源,引用了帕尔默的西方观点,也引用了《大学》的东方哲学,再加上我的经历。我发现,我当时的激昂现在复述不来了。课堂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怎么上的?为什么我认为是一节超级烂的课?一个“滥”字,背后到底有多少内容?如果当时有录音就好了。
   真的应该养成叙事的习惯啊!
  
   (四)
   体育老师的语文课到底“滥”在哪呢?
   我对着听课笔记在梳理:课分几步,每步在干什么?
   1.上课伊始,给学生做了一个科普:什么是化石?什么是活化石?我感觉学生没听明白。
   2.让学生读本课需认识的字和词。共读三遍。
   3.老师通读课文。
   4.指定学生分段读课文。这里出现了一个亮点,一个小女孩读得真的很好。但是该同学没有得到相应的鼓励或表扬。
   5.25分钟过去了。拿出早已在田字格上准备好的8个字,粘在黑板上。
   6.又让孩子们分组读字。
   7.32分钟后,第一次板书,还是背对学生,把田字格上的字给学生演示笔顺,写到第三个字时下课铃响。
   整个一节课就写了仨字,没下讲台。当然过程里也有亮点,语言幽默,知识面也能够延展。
   看着这七步,我在发愣:这样设计,他出于什么考虑?我虽然清楚了教学流程,但不清楚什么?教师,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我看到了吗?作为观察者,我在思考什么?
   再读帕尔默,我问自己:如果是我,这节课我会怎么上?
   我开始与自己对话:我的经历是什么时候被吸引来的?它们入场意义何在?
   我继续觉察内心,发现老天真是关照:多好的案例,给我一个好老师的“滥”课,让我觉察帕尔默无时不在,让我对话帕尔默获得力量。
  
   (五)
   看了几眼电视,原来大油是含脂肪最低的油,想不到啊。
   含脂肪低?如果老师也是,课,是怎样的?
   我重读帕尔默一个优秀教师的三个条件: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这么做?。还有一点,老师最缺少的,也是被我们忽略的:认识自我。
   站在体育老师的视角来思考语文课堂。这时候,我发现,体育老师的语文课还是有价值的,因为他在关注学生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放下手机,看书,字看不见了。
   闭目,帕尔默在眼前,他的微笑是永恒的。
   帕尔默在说什么?他想让每个读这本书的人,都进入到“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我是谁”,这样的体系中吗?做一件事,上一节课,需要思考的不就是这些吗?
   但是不够,思考我是谁,是为了知道学生是谁,这是帕尔默的贡献,是用超越理性的直觉打开思维、打开情感、打开精神。这是敞开的状态,是向潜意识敞开。这样想来,体育老师在语文课上就是敞开的姿态,他的幽默,他的博学,把学生的情感、思维、智力都打开了。只不过,他把语文课,当做了“操场”。这样不好吗?
   再次追问自己: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教师的授课平台?还是一个场?
   学生呢?是一个主体一个客体的问题吗?当然肯定不是今天的那样。
   知识呢?如果从三元的角度看课堂,教师学生文本都是主体,如果融合了呢?教师学生文本,就是生命共同体。
   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突破了习惯了的“评课”习惯,以“对话”的方式认知课堂,思考教育,课堂,就是生命成长的地方。
  

共 29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马校确实是位令人敬佩的校长,带领老师们共读《教学勇气》,共写教育叙事,在彩文老师的引领下准备出一本书,可冥思苦想找不到叙事和理论的对接点,正值教研时听了一节体育老师的语文课,觉得是一节超级烂课,引发了作者的思考,想到了帕尔默、大学,我的经历……猛然发现“老天真是关照:多好的案例,给我一个好老师的滥课,让我觉察帕尔默无时不在,让我对话帕尔默获得力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马校豁然顿悟“刚才老师最缺的就是帕尔默说的,也是我们最忽略的:认识自我。”突然读懂了体育老师的语文观,找到了“教师成长的生长点”,“教师学生文本,是生命共同体。这样思考教育,课堂,就是生命成长的地。”这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他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我想马校达到了这种境界。推荐阅读!问候作者!【编辑:芳芳老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孙彩文        2020-01-04 12:52:44
  这是一节体育老师教的语文课,这节语文课引发“校长”的深思 ,他与《教学勇气》,与《大学》,与自己,与老师,深度“对话”,在“滥”课的背后发现了体育老师的语文观:课堂是生命成长的地方。老师在用自己的博学和幽默,和孩子们一起读书、识字。虽然一节课效率不高,但校长看到了体育老师的可贵,而非开始评课时的“全盘否定”。这是一个可爱的校长!他敬业、好学、潜心钻研,更可贵的,能换位思考,能通过“觉察”认识自我,摈弃了“偏见”和“执念”。这是老师们的幸福!有这样的校长,“怎么几天时间变化这么大?”带领教师读书、教书,一所新建学校的发展是值得期待的。都说,不会读书的老师不是好老师;都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能带领教师共读的校长错不了!这个校长就是作者:马永清!推荐阅读!问候作者!
回复1 楼        文友:马永清三小        2020-01-05 05:44:05
  谢谢支持!
2 楼        文友:马永清三小        2020-01-04 13:00:56
  芳芳老师说:我又读了马校的几篇文章,也曾试图为马校写的美文《读懂体育老师的语文观》写编按,可看到彩文老师、文佳老师、昌军老师写的编按水平之高,我写到一半就放弃了。刚才我又编辑了一下,发出来,算是与大家交流感悟。感谢大家的关注!感谢编辑的用心!文采飞扬是宝地、福地,是心灵的港湾!
3 楼        文友:延绵        2020-01-04 14:15:53
  这是一个让人敬佩的校长,能够在繁重的校务之外还如此用心钻研教学,探讨教育的本质,指导年轻教师前进。怎么教,教什么,效果如何……如果每个老师都能像校长这样用心,这是学生的幸福。在唯分数论的教育大环境下,能够从关爱孩子本身出发,引导孩子学会成长,这是可贵的。人的一生,遇到个好老师是莫大的幸运,相信在校长的感召下,会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老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
回复3 楼        文友:马永清三小        2020-01-05 05:45:22
  谢谢留评!喜欢您的名字:绵延。教育就是一种绵延不断的成长1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