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麻 食(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麻 食(散文) ——家乡美食之四


作者:同淑君同淑君 秀才,1777.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88发表时间:2020-03-18 13:52:02
摘要:在陕西合阳,麻食大体分为两种:一种叫杏瓢子,块头小一点,外表没有花纹,形状像从中间接缝处剖开的杏核外面坚硬的壳,这个名子非常形象,也有人叫它捻捻、懒麻食。另外一种是正宗的麻食,大约有三四公分长,将面片卷成筷子粗细的圆筒状,外表看起来很像毛毛虫,样子非常漂亮。

【丁香】麻  食(散文) 麻食,也叫烩麻食,是北方特别是陕西关中地区的一种花样面食,属于一种家常便饭。据记载,烩麻食是由元代的“秃秃麻食”演变传承而来。维吾尔族学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黑汗王朝时人,公元11世纪)编著的《突厥语大词典》中记载有“tutmaq”(面片,突厥人一种著名的饭食)。元代《饮膳正要》中,也有关于"秃秃麻食"的记载,用手撇面,以羊肉为配料制作而成,后来经过人们的不断改进,制作工艺和用料有了很大变化,成为今天流行于陕西关中的"烩麻食"。
   看来,元朝统一中国,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难怪现在基因测试证明,中国大多数人的基因中有蒙古族的基因。
   在陕西合阳,麻食大体分为两种:一种叫杏瓢子,块头小一点,外表没有花纹,形状像从中间接缝处剖开的杏核外面坚硬的壳,这个名子非常形象,也有人叫它捻捻、懒麻食。另外一种是正宗的麻食,大约有三四公分长,将面片卷成筷子粗细的圆筒状,外表看起来很像毛毛虫,样子非常漂亮。
   和做麻食的面,软硬适中就可以。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决定。和好后让面饧一会儿,就可以做了。
   做懒麻食,也许是只有自己家人吃,做工简单快捷;也许是因为没有做麻食的工具,只能因陋就简;也有一些人喜欢吃稍微厚一点的、特别劲道的面食。将面团擀成大约一指厚,用刀把面切成花生粒状的小块,切好的小面块要及时撒一点干面粉,尽量将小面块散开,不要让它粘在一起。然后用大拇指尖将一个个小面块在案板上使劲捻,让它们变成杏瓢状。
   如果要做正宗的麻食,得提前准备做麻食的工具。工具很简单,买一把没有油漆的小木梳子(巴掌大的最好)。回家以后清洗干净,晾干,以后这把木梳子就专门用来做麻食。在合阳,专门用于做麻食蒸花馍用的小木梳子叫拢子。从前讲究一些,拢子的齿比梳子更细小细密一些,现在比较少见,可以用梳子代替。如果没有小木梳子,也有人用干净的草帽、簸箕……只要表面是稍微凹凸不平的花纹都行。2015年我们去美国看孩子,想给孩子做烩麻食,却没有木梳子,找七八根牙签,在案板上排列整齐,两头用透明胶固定,也可以搓麻食,只是速度慢了许多罢了。
   工具有了,开始擀面,这种面要擀的比做杏瓢子的稍微薄一点,一般和平时吃的面条薄厚差不多,也可以比平时吃的面条稍微厚一点点。擀好之后,把面片切成像麻将块大小的长方形面片,然后将面片拿到木梳子上,横放着,摁一下,接着顺着梳子齿的方向搓一下,让面片卷起来,麻食卷外面则印上了梳子齿的痕迹,一片麻食就做好了。
   当然,想要麻食好吃一些,还要搭配肉菜。至于搭配什么样的肉菜,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
   如果喜欢吃肉,可以先炒好肉菜,将肉菜从锅里舀出来,然后倒点水烧开,把麻食放到锅里煮,煮滚之后,再将肉菜也倒进去和麻食一起煮,烧两滚,烩麻食就熟了。
   最美味可口的搭配,就是用骨头汤炖菜煮的麻食。也可以选择炒青菜烩麻食。青菜烩麻食,通常有两种搭配比较好吃。一种是西红柿鸡蛋,这只是最基本的,可以给西红柿里面加点大葱、豆腐、黄花菜、磨菇、白菜、粉丝、黑木耳等。烩西红柿鸡蛋麻食,注意两点,一是先把西红柿烩菜做好,二是鸡蛋最好不要炒,等到麻食煮熟之后,再将鸡蛋倒进锅里打成蛋花。如果想要烩麻食颜色更漂亮,等麻食煮熟时再撒一点剁碎的香菜或者小葱、波菜、生菜等。另外一种是用土豆炖菜,土豆是一种好搭配的菜,可以和豆腐、南瓜、白菜、豆角、香菇、粉条等一起炖,这种烩菜和麻食搭配,也特别美味。当然,青菜烩麻食也可以在炒菜时加入肉,如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鱼虾、贝类等。
   烩麻食这种家常便饭,小孩和老人特别喜欢吃。做的时候,麻食经过反复揉搓,面质变得更加柔韧劲道、光滑洁白,口感更佳。和菜放在一起煮两滚,麻食也吸收了菜的浓香,菜也和麻食融为一体。孩子每次回家,除了饺子蒸肉,大概就是想着麻食煎饼之类家常便饭。特别是西红柿鸡蛋烩麻食,更是百吃不厌。多放几个西红柿,吃的时候再加点油泼辣子,热气腾腾,色香味俱全,特别适合冬天吃。而且这种饭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尽情吃到饱,但是吃过饭后肠胃特别舒服,不会感觉吃撑了。
   现在的超市,经常可以看到有意大利通心粉卖。看到通心粉,我想是不是这就是老外做的麻食呢?只不过这种通心粉是圆筒状,比家常做的麻食卷细了一些,薄了一点,而且是烘干了的。也许通心粉已经是机器制作的年代?抑或是我们的烩麻食还只是停留在手工制作阶段?也许,烩麻食这种让人百吃不厌的美味面食,有朝一日也像意大利的通心粉一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
  

共 18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合阳县在中国历史上挺有名气的古城。唐代诗人周南诗词作品《吴睢》中这段描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正是三秦大地合阳县的描述。麻食也是三秦大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家常美食,做法简单又好吃深受当地百姓喜欢吃。把面切成略呈菱形的长方片,按在新木梳或新细篾草帽上,右手大拇指在挤压的同时向前搓动,因之民间称为“搓麻食”。麻食卷成一筒状,身上有花纹,象一条虫子,所以二月二合阳民间在“咬虫”时中午饭都要吃麻食,好象把虫子吃掉了,它就不会去吃庄稼。作者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麻食各种各样的民间做法,使我们更深入的了解麻食这种美食。推荐共赏。[丁香编辑:天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山        2020-03-18 14:14:35
  感谢同淑君同淑君老师投稿支持丁香社团,期待老师更多精彩,天山敬茶问午安!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回复1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0-03-19 09:14:35
  非常感编辑的精彩编按和推荐!问好敬茶!
2 楼        文友:天山        2020-03-18 14:25:54
  同淑君问淑君老师,以后投稿题目书写按社团要求规范[丁香]文章题目(散文或小说或诗歌)书写,结尾处也别书写多余尾巴,检查无误后再投稿。免得给编辑工作带来多余工作量。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回复2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0-03-19 09:15:25
  谢谢编辑的提醒,知道了!
3 楼        文友:秦雨阳        2020-03-18 16:29:48
  一款家常面食描写绘声绘色,足见同淑君老师既是文坛高手,又是白案高人。相信未来麻食的民间做法,配以高汤和好食材,定能走出国门,赢得世界人民的胃口。感谢老师赐稿丁香,祝老师佳作连篇!
文学是用真情道生活的学问,用最美文字度我心。
回复3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0-03-19 09:20:27
  谢谢秦雨阳老师的鼓励!其实,我只是普通的人,做饭只会做家常便饭,自己觉得吃起来不错。但是,饮食如同人的个性,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各人口味不同,习惯不同,也许在民间有更多的巧手制作,也许还有更美味的东西还没有吃过,或者吃过了,却不能品味其中的美味。有些东西只是一个想法,能不能实现也不一定。问好敬茶!
4 楼        文友:秦雨阳        2020-03-18 16:41:53
  同淑君老师把《家乡美食系列》完成,相信可以成为陕西合阳美食家第一人。祝老师早日梦想成真,也许有一天能成为行政总厨呢。祝愿!
文学是用真情道生活的学问,用最美文字度我心。
回复4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0-03-19 09:22:52
  您说对了,这种想法有,可是真正要做,却是有不少困难,尽量多写一些家乡美食,成为一个美食系列文章。也许能让更多的人尝试不同地方的不同风味。再次感谢秦雨阳老师!
5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0-03-18 21:58:03
  感谢老师一如既往投稿对丁香的支持!期待老师更多佳作展现丁香!问候老师!热茶敬上!
峥嵘岁月
回复5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0-03-19 09:32:58
  非常感谢峥嵘岁月老师一直以来的关注与热情的鼓励!问好敬茶!祝老师开心快乐!
6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0-03-19 09:31:34
  合阳是诗经的发源地,《诗经 国风周南》中的《关睢》中的“河”,指的就是合阳的洽川湿地公园。三秦大地具有许多 地方特色的家常美食,做法简单又好吃深受当地百姓喜欢吃。麻食就是其中一种。也有人将面片切成菱形,这样搓成的麻食似乎一条有头有尾的毛毛虫,体型轻盈,灵动,展翅欲飞。
7 楼        文友:丁香文学        2020-03-20 10:23:14
  感谢同淑君同淑君老师投稿丁香,祝您在江山玩的开心,祝您在丁香社团文乐笔丰,春安惬意!
回复7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0-03-21 09:18:40
  非常感谢文友的关注与鼓励!问好敬茶!春安惬意!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