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父亲的窝头(散文)

精品 【八一】父亲的窝头(散文)


作者:习之乐哉 举人,3396.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16发表时间:2020-04-01 16:06:28
摘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家人祭扫故人的场景。今年清明即将来临,一场疫情还没彻底结束,政府规定,疫情期间不准到外面上坟,这无疑是英明之举。家父去世一年,为表达对慈父哀思,特投稿江山,以释儿女情怀。祝父亲天堂安好。

【八一】父亲的窝头(散文) 窝头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它就像一条分水岭,把曾经的贫困与如今的富裕划分得泾渭分明。时代变了,当年吃窝头,是因为贫穷,食不果腹;那时想吃面包,也没有。现在想吃窝头,是炫富,是享受,因为整日里的鱼肉佳肴白面馍,早已油腻了现代人的肥肠香胃。
   都知道,窝头比花卷贵,说的是今天。朱门酒肉臭,寒门盼窝头,那是昨天。现在的生活仿佛在逆袭,有钱人吃窝头,那是口是心非说“忆苦思甜”,实际上是吃香喝辣窝头香。所谓的没钱人,早已脱贫致富奔小康,只是感觉馒头就比窝头香,那是旧年代窝头吃伤了胃。
   不管怎么说,吃窝头已是现代人的时尚,这是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特殊体现。窝头已成为现代餐桌上的一道食欲大振的美餐。
   我为什么想到了窝头?
   今天早餐,看到爱妻摆在餐桌上的两个窝头忽然想到的。生活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从小没有吃过苦的我,从小喜欢吃窝头,而且是红薯、玉米、高粱,三合面的窝头。之所以想到,主要原因是,这窝头是我的八十多岁的老父亲亲自做的。
   工作生活都在城里的我,双休日回乡下看父母已是雷打不动的行程,除非因工作例外。
   昨天周六,像往常一样,与妻及同在城里的二妹两口,驾车从城里回三十多里地的乡下父母家。都说父母在家在,父母去,人生何处是归途。幸福的回家,因为父母健在。
   路上,二妹提议到经常去的一家菜农那里,买些现割的韭菜,包水饺,因为父母都爱吃。
   父母和大哥在家,大家见面都很高兴。已是多年习惯的养成,不成文的家务活计,姑嫂妯娌齐上阵。妻与二妹开始准备张罗着摘韭菜,忙活着包水饺,大哥开始忙活中午的下酒菜,我和妹夫在院子的阴凉处与父母喝茶唠嗑。这时,父亲告诉我,他蒸了两锅“十合面”的窝窝头,让我走时拿些回去吃。我听后,既是惊讶又是高兴,而且,很愉快的答应了。
   窝头虽是生活上的奢侈品,但不喜欢吃的大有人在。一大家人,就我与父亲喜欢吃。所以,父亲只让我回家带窝头,也就理所当然的事了。
   “三合面”的窝头,大都吃过,见过,听说过。如果说是“十合面”的窝头,对于从小吃窝头长大的我来说,还是头一次听说。而且,是从父亲口里听到,还是父亲亲自做的。
   不要说“十合面”,就是“五合面”,能够说出哪“五合面”的人就很少,别说“十合面”了。父亲怎么会如此独出心裁的想到要做这样的窝头呢,是不是有些太“奢侈”了?我十分的费解,吃过父亲做的窝头无数,如此新花样的窝头头一次吃,合该又一次吃到父亲亲自做的美食了。
   我想起来了,这应该是在前两个周末的一天,还是二妹我们四个一块回家,发现父亲在院子里摆放着大大小小的菜盆面盆,板子盖垫等家什,上面全晒满了各色的粮食。我问父亲这是干什么,父亲说,这些粮食已在粮缸里储存了多年了,有的招了虫子,有的长了菌毛,把粮食用水擦洗干净晒干,抽空磨成面粉蒸窝头。我惊讶的问,这些粮食还能吃么?父亲只说没事,家人也都劝父亲扔掉算了,父亲硬是不听。
   父亲的脾气我们是知道的,只要自己认准的事,谁说也是没用。父亲过日子节俭是在周围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父亲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浪费是最大的可耻。小时候,父亲也没少跟我们兄妹讲。但父亲毕竟年龄大了,万一吃出个好歹,那是得不偿失的事。
   没成想,这次真的做成了“十合面”的窝头。
   昨天从父母那里酒足饭饱回来,父亲没忘了给我装上了六个窝头,妻和二妹及大哥他们是不喜欢吃的,他们认为即使再好吃,也是窝头而已。
   早上,妻拿出两个窝头,溜在锅里,油炸小鱼一盘,煮蛋两个,青菜烩馒头干一盘,做好玉米粥。只见溜好的窝头颜色成多色调,看上去有红黑紫橙棕黄绿的色彩。
   热乎乎的窝头要比馒头结实,掰开一块,拿到嘴里一嚼,首先吃起来的口感是,香、甜、棉、脆、粘,从窝头颜色和味觉,我大概吃出了起码知道的食物,栗子、红豆,绿豆,黄豆,黑豆,地瓜,玉米,小米,大米,当然,白面是少不了的,因为现在的高粱很难买到。我大体推断,以上的十种粮食的面粉掺和而成的窝头,就是老父亲的杰作了。虽然都是所谓“过期”的粮食而成。
   由于父亲清理的粮食干净,并没有吃出异味。
   平时我们兄妹经常给父母买些米面和豆类,由于吃不了,积攒了不少,现在家里都很少养家禽,特别是遇到夏天,粮食会招虫的,父亲是怕浪费粮食,才想起了这一招,这无疑是变废为宝的经典之作。
   小时候,是因为家道不富,吃白面馍馍是奢望,吃窝头是常事,那时的窝头只能是“一合面”的地瓜面窝头,再好些是“二合面”的地瓜玉米面的窝头,平常吃的都是菜窝窝居多。虽说现在条件好了,偶尔吃个窝窝头当“点心”,要是每顿必吃,恐怕就回到“旧社会”难以下咽了。
   我最爱吃的窝头,实际上是“三合面”的窝头,就是白面、玉米面、地瓜面各三分之一掺和而成的窝头,吃起来最香。“十合面”工序复杂,太奢侈,作为月饼似的“点心”偶尔吃点倒是不错,常吃不多见。
   父亲的“十合面”窝头是第一次做,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吃。父亲家里的粮食无论多少,从没浪费和变质扔掉过,如果遇到粮食吃不了,又面临夏季招虫,又不会“变废为宝”的人来说,也许就当垃圾扔掉。
   勤俭持家是爷爷的爷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家训,也是父亲经常教导我们兄妹的家规,这次父亲的“十合面”窝头,不是富有的奢侈,而是勤俭持家的传统再现。
   父亲的窝头,我爱吃。吃的是味道,牢记的是家训。
   (二〇一八年六月二十三日原创于泰安)
  

共 22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吃的是父亲亲手做的“十合面”窝窝头馍,品的是人生滋味,牢记的是勤俭持家传统。窝窝头到白面膜,是从贫穷到富裕的分水岭。而今吃窝头馍,是现代人的时尚,是炫富,是吃腻了大鱼大肉而改变肠胃的享受。作者从兄妹两家人回家看望与大哥生活在一起的父母说起,饱含真情的叙述一家人团聚的温馨氛围。听父亲说自己亲手蒸做的“十合面”窝头馍,作者很惊奇,回忆“三合面”窝头馍常吃常见,能说出“五合面”的人也不多,这父亲怎样就如此独出心裁做出“十合面”窝头馍,是不是有些太奢侈了哪? 作者想起,两周前来家见父亲晾晒的五谷杂粮,原来这些杂粮都是儿女们来来回回给父母带回的,旧的还没吃完,新的又买回,存放久了会虫浊发霉,父亲用水擦洗干净,磨成面粉,这些由栗子、黑豆、黄豆、玉米等十种杂粮面掺和在一起烝做的“十合面”窝头馍吃起来耐嚼味美。“十合面”窝头馍不是父亲炫耀和奢侈,而教育后入的杰作。勤俭持家是一代代人传承的家训,更是父亲经常教导作者兄妹们的家规。【编辑:普通公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407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普通公民        2020-04-01 16:12:56
  回忆抒情散文《父亲的窝头》,作品朴实无华,以丰富的情感叙述一家人团聚的温情氛围,记述父亲做窝头馍的经过和用心。好作品,值得品赏!
2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4-01 17:00:25
  十分感谢公民老师编按鼓励!遥祝,安康!
3 楼        文友:墨林        2020-04-01 17:12:50
  窝窝头,曾是以前农家人的主食,也是没有多少喜欢吃的粗粮。在缺粮的年代里,这粗粮却救了多少饥饿的人。现在的窝窝头,已经成为农家饭的美食了。文章以此表达浓浓的恩情。感谢赐稿八一文学,祝一切安康!
墨林
回复3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4-01 18:13:08
  感谢老师鼓励!问安!
回复3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4-01 20:21:35
  谢谢墨林老师深情点评,请多多指教!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4-01 17:31:07
  从老一辈传下来的是传统,节俭,是生活的经验教训,挨饿的日子不能再重复,所以父辈看不惯那种奢侈浪费。窝窝头,是我上高中的主食,中间一个眼,掰开,玉米的香冲出,不知习之先生父亲的十合面窝窝头是什么滋味,想吃。家训,我想不是花里胡哨的词儿,是一个个窝窝头摆出的文字。写得好,点赞。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4-01 20:20:21
  怀才老师闻讯点评,甚幸感涕。窝头带眼,表面一样,吃起来有别。投稿此文,追思家父去世一年。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0-04-01 17:34:55
  窝头具有时代的印记,以前食不果腹,不得已而食之。现在人们吃窝头是稀罕,是享受。吃父亲做的十合面窝头,味道特殊,更能牢记到父亲勤俭节约的传统优良家风。好文章欣赏学习了,祝老师笔丰快乐!
淡淡的云彩
6 楼        文友:岚亮        2020-04-01 19:51:41
  哈哈,我与乐哉老师在八一相逢了,咋会如此之巧。父亲的窝头肯定情深味长,我得为俺俩的不期而遇而大赞!
回复6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4-01 20:14:30
  浪花排队济济。只为清明前追思家父而为之。投稿八一。实为乱投,偶遇老弟,幸会幸会。有幸品读《杏花红,杏花白》意外收获啊,哈哈!
7 楼        文友:燕山客        2020-04-01 19:58:05
  提起窝头,我就想起一句歇后语。窝头翻个,现大眼儿。其实我也是吃过窝头的,我吃窝头的时候,从来不从尖上咬,必须是翻过来,把咸菜塞那眼儿里,然后张大嘴一口咬下去。这吃法心在估计没人会。感谢乐哉老师的文,让我想起了过去。
燕山客
回复7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4-01 20:16:58
  感谢燕山客君莅临点评指导,因窝头相知相遇,幸会。遥祝,安康!
8 楼        文友:江山水墨        2020-04-01 21:32:25
  一个窝头展现给我的却是一个别样的人生感触。文章娓娓道来,回味无穷。谢谢!祝好!
祖籍江南,军垦二代;喜欢胡杨,喜欢雪山,喜欢沙漠......
回复8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4-02 16:59:07
  谢谢水墨君莅临点评。遥祝,笔健安康!
9 楼        文友:文绮        2020-04-02 07:39:56
  问好老师,您的作品棒棒哒,回忆父亲,也是一种孝行之为。父亲的一生,如点点滴滴的雨露,倾尽的心血,都是为了他的子女成长,唉,多多孝顺吧。
文绮
回复9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4-02 17:02:58
  谢谢文绮君点评赞誉!孝心是每个儿女的必须。我们共祝天下老人幸福安康!遥祝,笔健安康!
10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4-02 11:56:06
  精美的文字,饱满的情怀,书写着父亲的慈爱与那年代的艰苦,但是有家便有爱,一家子的团聚才是最温馨的时刻。感谢老师赐稿八一社团,期待更多精彩。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10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4-02 17:04:36
  谢谢珊瑚君精美点评,江山,我们共同的舞台起舞!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