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感动】给爹卷一筒纸烟(散文)

精品 【浪花•感动】给爹卷一筒纸烟(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640.8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38发表时间:2020-04-03 04:59:16
摘要:4月4日的清明节来了,我父亲去世40年了,一直没有形式上的祭奠,爹和妈的骨灰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坑穴埋下,一缕青烟在天。那些年,心念父亲的好,父亲不知;今年,我想卷一筒纸烟,给喜欢吸烟的父亲。

【浪花•感动】给爹卷一筒纸烟(散文)
   一
   这个清明节,还是没有什么东西送给爹的,那就在旷野,卷一筒纸烟给爹吧。袅袅的,为我们父子交谈排布着氛围。
   我爹离世整40年。清明节来了,他活着的时候常说,清明节清明节,心里总是不清明。尽管他最忌讳这个节日,可我不能因为他忌讳而不跟他说说话。
   我觉得,给爹卷一筒纸烟,陪着他说说话,爹一定喜欢,他会将阴沉的脸放晴。当初为称呼父亲是什么,他有一番“怪论”,可我真正理解了一个做父亲的心思和期待。
   朝鲜战争爆发,父亲于1952年仓皇归国,一直到我的爷爷1963年病逝,父亲始终称呼我爷爷是“大”。家中要论资排辈,所以称“大”,我一直这样理解,况且老家老街的年龄大点的人都是习惯这样的称谓。其实,我的理解是肤浅的。
   过着不分家的日子,安分守己没多大出息的儿子叫父亲是“大”。这应该不是很贴切的解释,可父亲就这样埋汰自己。他一直伺候他的“大”离开人世,那时我并不认为父亲是没有出息的男人,尽管他的腿行走不便,靠拐杖撑起他的身体。
   父亲的眼神是迟钝的,他也许是用这样的眼神来表达自己不争气的心情。或者,是纸烟的烟雾熏染得他目光不再炯炯有神了。
   新社会,新生活了。父亲将日子分出了时段和质的变化。可以叫爹,在农村修地球的才是爹。这是父亲的解释。他留下很多悬念,给我思考。老街上几个在供销社和粮管所干事的人,他们的孩子称呼父亲就是“爸爸”……称呼不同,代表着一个人身份的高低。这是我最初的理解,看着在田园劳作的爹,我大声吆喝“爹,吃饭喽……”我没有歧视这个最朴素最深情的称呼。
   你的儿女叫你必须是“爸”。这是我长成青年模样以后,父亲加重语气跟我说的话,似乎是一锤定音,是结论。我那时真的不懂。他说着这样的话,手中卷着纸烟的手不动了,似乎他在倾听一个改变身世的声音。现在想来,爹是在为儿子的前程忧虑着,他在儿子身上的梦想,就是身份的改变。那个年代,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我知道难度。
   爹将卷好的旱烟放回他的烟笸箩里,弹了弹粘在纸上的旱烟,似乎很愧疚地避开了我的眼神。那寸纸是从我的本子上撕下再剪裁的,正面已经涂鸦,背面还没有一个字,似乎一支卷的旱烟,可以烧毁我的前途。我这样读着他的眼神。
   念书,好好念。我儿把书本都吃进肚子里,不在纸上。
   爹在为他的败坏行为开脱。小时候,我用纸都是反正面使用,一年级就开始逐字抄书。父亲有严重的关节炎,靠吃止痛片控制病情,但他也有“旷药”的时候,这词是从“旷课”仿词而来的。为的是省出几分钱好买一张纸,是廉价的黑草纸,供我写字。
   我对读书意义的认知,最初在于改变对一个人的称呼,或者说是让自己被称为“爸”,从一个档次提升到另一个档次。台阶可以抬脚迈过去,而人生的台阶,要逾越,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和代价啊。
   是啊,小时候读书,墙壁上没有张贴励志名言,只是父亲一句无意的话,儿读书就是要吃进了肚子里。似乎爹就是这样教儿读书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什么德行就收获什么样的生活。放学回来,爹问我学到什么,不让我打开书包,要背诵下来给他听,他满意地点头。《狼来了》《司马光打破缸》《种下一片春天》《放羊娃的机智》……很多课文都还印在我的脑海里,我生活的哲学都是从这些朴素的文章里和故事中不断衍生而来。我肚子里是传统的做人故事,已经不在纸上,装进了心中。爹的那句话,对我读书的影响不可小视。把书读进肚子里,不仅仅是记住书中的话,书中的故事,还有读书做人的信念,爹常说,别把书念驴肚子里。这话的意思是,读书知礼仪,不能白白读。
   爹的话不多,我最怕他看着我的眼睛,种种期待,凝聚在他的一道目光里,直入我的心底。很庆幸,我念书,没有老师跟我爹妈告状的,一直让爹妈很安心,家里也就很安静。爹有段时间是给村上的老师做饭,老师都在爹面前夸我读书好,这让爹很有面子。
  
   二
   吸烟是我爹一生中最大的嗜好,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不良习惯。他为吸烟撕掉我的书本,就是不舍得撕下他挂在烟窝子旁边的月份牌。母亲常嘟哝他,不尊重读书,似乎并不能刺激他,只笑嘻嘻,算是回应了母亲的指责。只要烟瘾涌来,爹就随时随地拿张劣质的纸夹上他的烟丝烟末,双指轻拈,不必看着手指的纸烟,舌尖一舔,嘴巴叼着,不急于点火,干吸几口,爹说是咂摸烟味。
   我爹除了好好打理他的几分地的小菜园,再就是在屋后开辟出一溜长地块,那是他的烟叶种植基地。他买不起烟,他要种足一年用的烟叶。他下功夫改良土地,使用有机肥,在山根刨下有磷元素的苍炕土,均匀撒在地里。深翻,起垄,插苗,施肥,浇水,每个环节,都有爹滴下的汗水。
   春风拂面,杨柳返青。我爹把那些比小米粒还要小上几倍,红褐色的烟籽撒在老屋窗下向阳的一个小方池里。将筛过的细沙土均匀地铺撒在池子里,洒上水,再用一块白色塑料布罩住。没几日,烟籽破土发芽,待烟苗长出四五个叶片,爹就仔细移栽。他像对待婴儿一样精心呵护,打尖、削杈、浇水、施肥、喷药、捉虫,哪一样也不敢怠慢。秋天,烟苗绽开粉红色的喇叭花,结下籽后,烟叶微黄,开始收割,用草绳或是细铁丝穿连成串,晾晒在老屋院内的木架上。这些烟叶散发着浓烈的辛辣味道,弥漫在整个院落里。烟叶饱蘸秋霜寒露,变得金黄,他认真理顺,用一块石板压平成型,储放在空闲的屋子里。父亲便有了可一年吸的烟叶。
   在我老家,关东烟那才是最讲究的,品质好,劲儿大,可我爹种的烟草一点也不比关东烟差。几个日头将烟叶晒得焦黄酥脆,我爹搓碎烟叶,用旧报纸包几包,分送给他的朋友,六伯,楠叔,木匠东,七四爷……我想,他不是在显摆自己的手艺,而是为了满足朋友的口欲,因为我爹从他的朋友那里得到的温暖也很多,他要回报。他不舍得那些去掉叶子的烟梗,晒过几个日头,然后放在铁皮上点火烘干,到老街一角找一个闲置的石臼子碾碎,他缝制了简易的蚊帐网筛子,过滤掉粗梗,保留细末,再掺入一点好的烟叶,大半年,爹都是吸这样的劣质烟草。
   父亲嗜烟如命,我明白其中缘由。烦心的事就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纷沓飘至,不可开交。特别是家庭没有劳动力,挣不到工分,年底还要往队上找钱,这就像拿着一把刀割他的肉。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我爹排忧解愁靠的是烟草中尼古丁,以此麻醉着时常要绷紧的神经,在青烟缭绕之中,在辛辣苦涩的味道里,似乎可以缓解他的忧愁甚至疼痛。我爹曾经说,多吸几根纸烟,可以少吃几口饼子,烟草可以抑制食欲,这是我爹发现的秘密。在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的时代,窘迫,落魄,毫无生机,爹就想着怎么扎紧腰带。
   冬夜里,爹早早地烧好土炕,几个朋友要跟爹摸黑拉呱,没有电视,没有喇叭,说完了一天发生的事,不能老是无聊,就开始抽烟。爹将盛着好烟叶的笸箩推给朋友,他守着那些烟梗细末。母亲被烟草味儿熏跑到西屋,几根烟枪,几声咳嗽,似乎这样才是夜晚的美妙。他们也都明白吸烟有害身体健康的道理,可在那个什么都贫乏的年代,还有什么可以帮助那些如我爹一样的农人解脱苦恼,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啊。
   很晚,和爹一起吸烟的朋友散去,妈妈唠叨着打开窗户。爹开始解释,只有四个字:心满意足。爹说,朋友来了,咱有什么好东西都得拿出,让朋友心满意足。是啊,小吃,副食品,可以入口硌牙的东西太少,爹靠这些烟草,来温暖他的朋友。
  
   三
   我爹吸烟,不用烟袋锅,他说,卷一筒纸烟,那过程也有滋味,慢悠悠地,想着一些事,似乎将生活的味道卷进他的纸烟,然后再吧嗒吧嗒地品出韵味。我上小学初中的课本几乎都被爹撕成长方条拿来卷烟,他只相信他的儿子可以把书本吃进肚子里,不再需要哪些书纸了。而他的月份牌可以一张不少,因为几乎每张日历上都有一些不成句的字,还有符号,更多的是数字。他常常抽着烟,端详着日历上他写上的字和数字,或许,失去的岁月里有他值得怀念和回忆的故事,或许他有着改变生活的什么想法。岁月纵逝,对于我爹而言,留下的更多是心酸,但他用回忆给他的岁月加温,我听不到他一句抱怨日子如何不好,安贫安于现在,这是他一辈子的性格,我们家的四间房子,就是我爹在日历上规划出来的,那些日历都被他收藏在一个纸制的笸箩里。有时候打开,不是为了翻翻旧账,可能就是回顾失去的岁月吧。对岁月的态度,爹是从容的,有感情的,他常拿岁月来慰藉自己,我这样想,什么的日子都可以走过,也一定能走过,这是他的生活理念。遇到事儿,我常常这样想,没有过不去的,岁月不会欺骗我,善待每日,不辜负岁月天天相伴。爹的岁月观,影响了我一辈子。
   爹温习过去岁月的这个习惯,我还保留着。那些年轻时的日记本,读书时抄录名言警句的本子,还在,有时候拿出来看看,真的,可以回到那段岁月。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过去的,重温,还是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当然,我的人生岁月的改变,远不是爹可以想象到的,回头看岁月的心情可能就大不同了。
   每当清明节,我想起我的爹,送束鲜花,他不见得喜欢,就给爹卷一筒纸烟吧。我深知纸烟对于他的身体没有好处,但我不能忤逆他的愿望,他喜欢的就喜欢下去吧。父亲被烟雾熏得黑黄的右手不停地颤抖,浓重的呼吸夹杂着气管里窜出的嘶嘶声,咳嗽震颤着他的身子,凄苦的眼神里隐含着痛……我爹最后不是烟草害了他,而是癌症夺走了生命,烟草,或许是间接的刽子手,刀尖上嗜血的日子可以过,纸烟上求一丝麻醉来止痛,也未尝不可。这应该是爹的想法。
   我于1974年高中毕业,爹吸烟上了档次,而且很喜欢招摇了,其实都是为我家头一次摆脱困难户的名声而兴奋,那年年底从队上拿回40多块钱的盈余分红。他破天荒地买回了几盒烟卷,是葵花牌子的,这个牌子是9分钱一盒,没有什么烟比这个还便宜的了,爹看上的是方方正正的烟盒,从衣兜掏出来,很有派头。遇到能够说上话的邻居,就掏出一支相敬,爹的朋友晚上来家闲聊,先吸一支“葵花”,尽管说烟味不浓,不刺激,但纸烟变成烟卷,是日子的改变,其中,也有爹对我的长大成人的骄傲,他想让邻居和朋友分享他的快乐心情。我明白爹的心思。
   爹也说起那时最好的卷烟“大前门”,有东北营口出的,也有山东青岛出的,最喜欢的是青岛味,我很想在我毕业参加工作时给爹买一条,可他没有等到这个幸福的日子,在我领工资的前十几天的夜里,闭上眼走了,我想给他卷一筒纸烟,他摇摇头。我宁愿这样想,是我没有给爹送上一条“大前门”,是遗憾,这遗憾,我宁愿归咎于香烟。
  
   四
   我的眼前,常浮现爹吸烟的镜头。他与纸烟相伴一生,人生的滋味都在他的纸烟里。袅袅的轻烟,缭绕,弥漫,不散,爹的眉头紧锁,满目的忧伤随着他的纸烟一闪一闪的红光释放出来,那时,我读不懂他明灭互现的光焰的含义。吸烟是恶习,但我不能这样与爹说话,因为生活的痛苦比这些恶习还甚,我理解那些纸烟陪伴爹走过人生的意义。
   我爹走过的岁月,是一条蜿蜒曲折而古老的河,他凭着的是自己的勇敢去趟河,而我,则是在社会的关怀里涉足,走路,更多的是幸运,我很满足,用爹的话说就是“心满意足”。沧海横流,风尘苦旅,爹以纸烟打发着,艰苦清贫的日子,不能没有爹的纸烟,一份自我慰藉和依赖。
   每当靠近爹的身边坐下,就闻到一股浓浓的纸烟味道,我喜欢烟卷,劲儿淡然点的好,但我理解爹一辈人在纸烟中度过的岁月,灰色的光阴里有烟味,他那个闻着清浅的暗香,那是浸染日子的颜料,一辈子相伴,除了母亲,再就是他的纸烟,一缕缕,一丝丝,一袅袅,在爹的心里刻上了烙印。我想,爹离开了人世,应该还带着他的吸纸烟的爱好吧。
   我和妻子相亲的时候,我问她,喜欢不喜欢抽烟?她说,抽烟的男人很有派头,有味道。其实,这是闲话,深沉不必靠烟卷来表达,女人是不喜欢男人吸烟的,妻是包容了我的恶习而已。我从爹遗留的东西里翻出一叠整齐的劣质烟盒,我有些心酸了,这是他最值得怀念的吸烟记忆,爹走了,他没有抽到“大前门”。
   有人说过,生命就像香烟,一生产出来,他的意义和价值就是燃烧;对吸烟者的价值就是麻痹和刺激。对于我爹这样生活在苦难里的一辈人而言,就是一个排解忧烦的依赖。
   清明节来了,爹,我还记得你抽着纸烟,眯着眼,躲着缭绕的香烟的样子。你没有什么嗜好,喜欢吸纸烟,那儿就找一处僻静的地方,还用我的书纸卷几筒纸烟给你好吗?
   爹,我卷的烟草,不是你亲手栽植的,而是很好的烟丝,甜甜的,腾起的烟圈,也会溢出掩饰不住的甜味。
   爹,顺便告诉你,儿早就当爸爸了,你应该知道。仔细想想,现在的孩子,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呼父亲是“爸爸”。爹,你知道社会的进步已经不是远望而不能触摸的过去了啊,时代的好,惠及人民,胸怀的是梦,而不是简单的出人头地的想法。我不会责怪爹的思想境界太浅,因为爹的话,那时是我前行的励志语。
   爹,你的话如今犹在耳畔,铭记着。儿,一直爱惜珍惜得来的每一个称呼,努力做到名副其实。
  
   2020年4月3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518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本作品是一篇浓浓怀念亲情的篇章。在清明节到来这特殊的日子“给爹卷一筒纸烟”。首先,这题目就深深地体现了作者对已故父亲的深深怀念与祭奠之情。吸烟,本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可是作者却能对这样的原材料进行筛选,用一筒小小纸烟,作为表现人物形象的触发点,作者通过至情至性,至真至实的细节描写,虽极简洁、琐细,但有一字千金之效。它浸透了父子亲情,浸透了世事沧桑,诉说着人生的甘苦和悲欢离合。作者由称呼“大”“爹”“爸爸”的分时段和质的变化。“你儿女必须叫你爸”,以及父亲“旷药”和“”我放学回家爹问我学到什么”,“别把书念到驴肚子里”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生活化、细节化,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饱含一位父亲对儿子深深的期待之情。“我”爹除了打理他的几分菜园,屋后开辟出一溜长地块,下功夫种植一年用的烟叶,像对待婴儿一样精心呵护,连烟梗都不舍得舍弃,却用旧报纸包几包分送给朋友,朋有来了,把好烟推给朋友,自己守着烟梗和细未的细致描写,一位嗜烟如命,但热情、好客、懂感恩与分享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父亲嗜烟如命,“我”明白其中缘由的,父亲是在纸烟上求一丝麻醉来止痛,排解生活上的苦痛,突出了当时生活的捉襟见肘、窘迫、落魄、亳无生机,体现了作者对父亲的用心解读和深刻理解,也彰显了作者善良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日子虽然捉襟见肘,但爹依然有他的生活理念,善待每日,不辜负岁月天天相伴,“我”爹从容温习过去岁月的习惯,“我”也保留着。体现了思想的传承,和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珍惜之情。“我”于1974年高中毕业,爹破天荒地买回了几盒葵花牌,最廉价的烟卷,遇见熟人掏出一支烟相敬的具体描写,无不突出生活的贫困,和对现在儿子长大成人的骄傲以及生活好转的一种兴奋。爹说起那时最好的卷烟是“大前门”“我”想毕业后参加工作给爹买一条,可爹在“我”领工资前十几天的夜里走了,可见事实的悲伤与无奈。都过去40年了,作者依然记得这么清晰,可见作者对父亲的深厚情意,也深刻地体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浓浓愧疚与深深怀念之情!是否也告诫读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客观事实,珍惜眼前人,百善孝为先的重孝观念!本作品是作者“为情而造文”“情动而辞发”,用真情浇灌而成的一篇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佳作,令人读罢欷歔不已!非丰富的人生经历,厚实的写作功底和过人的文学天赋是不可为之!问候作者祝春安!力荐文友再三品读,感受经典!【浪花诗语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404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4-03 05:07:52
  怀才老师的倾情之作,湘莉无论怎样写编者按都显的苍白无力!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再三品读,体验其中!遥握祝春安!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4-03 06:26:13
  昨天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眼前就是香烟袅袅的样子,想到清明节,心情有些沉重。40年了,遇到节日,我都是绕着走,但心中还是念着故去的父母。今年,40年了,父亲的亡魂在天,地上没有一寸墓地,我只有借一片小园地,发一腔思念之情了。非常感谢湘莉老师精当精准的编按,您了解怀才抱器的心情,将文章里的要点和情感一一析出,明白透彻,充满情感。怀才抱器稽首感谢!与亲一起的日子不再,但与亲相逢的思念还在,珍惜这份情感,温暖地行走在人间。问候湘莉老师春安,谨祝笔健。
2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0-04-03 06:15:12
  怀才老师写父亲、母亲的散文读了不少,但如此饱含深情、饱含愧疚,细节如此生动,鲜活欲出的父亲形象还是第一次看到:一个最能体现父亲生活习惯的触动点——“纸烟”,一个不容更改的称呼——你的儿女必须叫你“爸”,一种最具个性化的父亲的语言:“念书,好好念。我儿把书都吃进肚子里,不在纸上”。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场景:“清明节来了,爹,我还记得你抽着纸烟,眯着眼,躲着缭绕的香烟的样子”……对父亲浓浓的情谊、深深的愧疚和怀念之情力透纸背,雪胎梅骨已经融化在怀才老师至情至性的怀念之中了,再三品读,欲罢不能……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4-03 06:30:02
  谢谢梅骨君雅评。您抓住了怀才抱器文章的几个细节,就像从中提取了几根血淋淋的肋骨,我的心有点受不了了。父亲,不是山,因为我没有来得及依靠,父亲就是一缕烟,轻轻的,也走了,是只有怀念,活着的人再无办法了。谢谢梅骨君晨起点评鼓励。春来春去,我们不能让日子随水而流逝,要留下唯美曾经的感情,付诸文字。问候春安,谨祝笔健。遥握!
3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4-03 06:39:38
  清明节来了,天气总是阴雨绵绵,也许是天意,给失去亲人的家人创造一种悲情的气氛。昨天与妻及姨子们给岳父山上上坟,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微寒凉意,但似乎不觉,疫情期间,不准烧纸“送钱”,只能给老人送些“酒饭”,这个做到了,但总觉亏欠岳父,作为翁婿的我,把曾经一篇写岳父的小文,突发奇想,在江山“逝水流年”上一投,想给仓促去世两年的岳父一个祭奠。今天早上床未起,先习惯手机点“浪花”,十分惊喜的看到怀才老师的大作“给爹卷一筒纸烟”,似乎我与老师有着心灵想通,用笔墨在清明节里对话。这样最亲切最环保。从老师优美悲情的文字里看到了对已故40爹爹的挚爱。儿子知道爹爹一杯爱抽烟,一辈子离不开烟,烟是爹爹一生的精神寄托,是扛起一个家庭的无穷力量的催化剂。是的,看出来怀才老师最理解爹爹,最懂得爹爹,爹爹生前,儿子没有亲自给爹爹卷一筒烟,现在儿子有能力了,爹爹却走了,,这是儿子的痛,所以选择这个祭奠亲人的节日里,隆隆重重的给爹“卷一筒烟”,这是真情的回忆,这是深深的思念。儿子知道,贫穷的日子里,爹爹抽烟,是为了思考着改变家庭的贫穷,爹爹用儿子用过的写字的纸卷烟。那是让儿子不要留下字迹在纸上,那是希望儿子把文字吃到肚子里去,变成改变命运的财富,那是爹爹的望子成龙的心切。爹爹的心愿达到了,儿子已是出人头地了。爹爹用勤劳的双手,房前屋后种植旱烟,就是不断家庭美好的希望,爹爹自己抽,壮威,爹爹与朋友抽,施爱。抽烟改变了家的命运,儿子高中毕业了,成人了,挣钱了,儿子金榜题名了,爹爹不抽旱烟了,变成了烟卷,“葵花牌”虽然普通,这是生活改变富有的象征。爹爹抽着烟卷,你美滋滋,在烟卷的浓雾里有了更新的生活追求,就是能抽上那个年代最高级“大前门”,然而,命运多舛,爹爹没有等到,遗憾的走了,这是做儿子的最大的痛,为了满足爹爹生前的心愿,怀才老师选择了这个祭奠亲人的日子,亲自为爹爹“卷一筒纸烟”,什么是孝,怀才老师的美文作了最好的诠释。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4-03 06:48:15
  昨天,习之说,一行出发了,早晨就走了,发一篇文章是《鸡叫天明》,他是鸡未叫,天没亮就走了,是给岳父上坟去了。习之几次解释,在这个期间,频率很快地发文,在八一,在流年,也在浪花,是为了悼念那些离开的亲人。我懂得一个孝子的心思,不能再为亲人做什么了,但抗疫写一些字,希望亲人看见。怀才抱器的父亲离开40年,当初母亲去世,因家贫,火化之后,骨灰随风,父亲也追随母亲而去,没有留下一点东西在世上,儿子唯有写几个字的权力了。心念着,父亲是每个孩子成长的一堵暖暖的墙,遮风挡雨,不能忘怀。所以,我们只有怀念了,给悲伤的心一抹安慰。谢谢习之老师晨起长篇留评,兄弟之情难忘,难舍,最亲。遥握!
4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0-04-03 07:24:34
  万人捧不如一人懂。梅骨不敢说最懂怀才老师,只要成为慢慢靠近“最懂你”的那个人,我就心满意足了。我理解怀才老师,怀才老师也最理解梅骨,您笔下的“爹的纸烟”和梅骨心中的“父亲的酒”是不是有点异曲同工呢!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4-03 07:27:07
  父亲的酒,我看过,记忆很深。好文章,好怀念。在江山,相遇梅骨君,是超越了缘分的概念的,好几年了,彼此关注鼓励,温暖总是很热。谢谢,彼此懂得,比什么都好。谢谢梅骨君。祝福平安幸福。期待您的佳作。
5 楼        文友:岚亮        2020-04-03 09:12:16
  一篇念父文,满腹亲情泪。不是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清明时节的纷纷雨,是孩儿为父母泣不尽的挽歌和情丝。尽管自己的父亲是多么的平凡,但在儿子的心里总是伟岸的。往昔的一景一幕,不思量,自难忘。给老人卷一筒纸烟吧,那是老人的嗜好。纸烟倘卖无?还是自个卷吧!催人泪下的祭文!
  
   ,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4-03 10:37:19
  父亲喜欢自己卷纸烟的感觉,这个过程就是享受,日子在卷的过程中打发了,生命在不断消耗,只能如此。今天我们怀念,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岚亮老师美评令我感到,知心知意。谢谢,遥握,问候春安。
6 楼        文友:健唔        2020-04-03 10:46:48
  真是声情并茂,让人在清明时节也想起自己的老父亲。多产而质优,让人钦佩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4-03 10:56:59
  问候健唔老师好。很感谢你不断给怀才抱器鼓励。清明时节雨纷纷,这雨就是父亲母亲亲人催要我们文字的声音,怀念他们,感恩生活。遥握,问候健唔老师春安,期待您佳作呈现。
7 楼        文友:浪漫心旅        2020-04-03 11:00:44
  不送鲜花不烧钱,卷筒旱烟祭老爹。满怀沉重的心情赏读怀才老师特定环境下的心路轨迹,竟然联想到岚亮老师的那篇《会摆渡的石头》,两篇散文异曲同工,可谓是璀璨夺目的双璧了!石头可以摆渡人生,旱烟同样可以摆渡人生。贫穷导致生活的艰辛命运的坎坷,唯有抽烟是抚慰伤痛麻醉自我的选择。改变称呼融入都市提升幸福指数,抽完书本促使儿子把知识学到心底。朋友欢聚分享上好旱烟,烟雾缭绕中寻找快乐憧憬未来。选材的慧眼独到,谋篇的条理清晰,为文的隽秀亲和,无不凸显出大家风范的博重。分享老师的精彩,由衷感谢哦!遥祝春祺!
喜欢用文字复制生命足迹,喜欢陶醉于浪漫心路,喜欢在与文友分享多彩岁月。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4-03 11:07:12
  读心旅老师给怀才抱器小文的美评,心中多感慨挈领提纲,言中心思。石头摆渡人生,纸烟慢慢烧毁人生啊,怀才抱器写作本文也想告诉父亲,我现在的日子怎么样。他的7岁月观,他的读书教诲有人让我受益一辈子。所以,我想怀念他,尽管他并不高大,但我心中没有一个男人可以替代他。谢谢心旅老师给怀才抱器鼓励,遥握,问候春安。
8 楼        文友:圈圈是句号        2020-04-03 11:39:10
  大,朴实的掉渣。属于放置在历史里的称呼。爹,还会在耳边回响,不过已经渐行渐远。爸爸,也在不同的年龄里改变了许多。烟伴随着父辈称呼的改变在怀才老师的笔下微微飘起和改变,如同文章的一,二,三。社会进步了,改变了。娓娓道来的,温温暖暖的在不察觉间发生了。
随性而活,性如流水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4-03 11:56:01
  谢谢句号老师留墨。清明节念及父亲,想到了称呼,时代变了,日子好了,那些成为过去,留下文字,给后来人看看也好。无论什么称呼,无愧于称谓就好。问候句号老师春安。
9 楼        文友:望雪        2020-04-03 13:00:50
  读着老师的这篇散文,眼底多了湿润的气息,深深感怀老一辈,在那个艰苦岁月的不易。坚忍的品性在释放着父爱,同样,作者对老父亲深切的愐怀与祭奠,更让人动容。德承久远,孝感平生。欣赏老师佳作,敬祝老师春安。
悠然、坦然、超然、了然、顺其自然。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4-03 15:15:40
  谢谢望雪社长,你最理解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感。苦难属于过去,幸福在今天。怀念父亲母亲,是更好珍惜幸福。望雪社长留墨,提振精神,谢谢。遥握!
10 楼        文友:走乐        2020-04-03 15:01:55
  拜读佳作,为老师细腻的手法折服!清明节,思亲日,一杯清酒,一筒纸烟……有父亲的岁月历历……情,丝丝缕缕,蜿蜒缭绕……
   用心用情的文字最能触动读者心弦。泪潸然,烟飞灰……以文为祭,叩首为拜。珍惜!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4-03 15:17:11
  谢谢走乐老师留墨。文字在这个节日都显得很苍白了,留下一颗怀念的心,重温父母给我们的温暖,才是今天的任务。谢谢您精彩留墨。鼓励之情不忘,谨祝春安,幸福常在。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