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我的刘圈村往事(散文)

精品 【菊韵】我的刘圈村往事(散文)


作者:刘忠伟 童生,621.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46发表时间:2020-05-29 21:49:44

一 
   方圆十里,你打听一个叫刘圈的村庄,应该都知道的,如果范围再大些,就不一定人人都知了。一个只有五六百口人的村庄,在中国地图上几乎是找不到的,它甚至没有一个小圆点大,但它却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存在于中国的土地上,是中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追溯刘圈村的村史,大概有百多年。据村里老人说,我们的祖先是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移至此,渐形成村庄。关于村庄的历史溯源,没有几个人真正细致地去考究,去寻根究底,但大多数人都认同“大槐树”说。据说,从大槐树迁出的人及其后代,最小的那根脚指头指甲是两瓣的。听到这种说法时,我立刻脱鞋查看,果然,我也是“大槐树”的后人。
   生活在村里三十几年了,从未站在高处看过村庄的全貌,再加上最近几年由于男孩们结婚盖房子等事由,村庄不断扩大,所以我至今无法判断村庄的形状。对于村里人来说,只要是不影响吃喝,不影响生活秩序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不操那份心,是村人对待这些无聊问题的态度。村里人几乎从不去想这些历史、政治甚至是几何问题,一样生活的有滋有味。
   刘圈村向西五六里地是古黄河,向东五六里地是东平湖,可以说是东依东平湖,西傍古黄河。这样的地里位置为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站在黄河堤岸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此不复回”;在辽阔的东平湖里夏天钓鱼,洗澡,捡野鸭蛋,还经常吃到湖鱼或菱角,鸡头米等东平湖特产,冬天溜冰。常常是玩得不亦乐乎。
   我自认为刘圈唯一缺少的是山,很多时候,我想如果有座山就好了,那会带给我们更多乐趣。好在我们离山也不远,大概十里地之外就是金山、司里山、银山、腊山等一系列山脉,弥补了我对山的渴求。
   我生于此,长于此,将来还会死于此,长眠于村西头麦田的某个坟下。刘圈——我的村庄。这个名字已渗透进我的血液,它是我的一部分,是所有刘圈人的一部分。它虽不是我们的自由选择,但它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一个人出生于哪儿,哪儿就是他的故乡,无论他走多远,身上都有故乡的烙印;无论他走多长时间,最终都会回到这里。
    
   二 
   记不清什么时候,我们村的池塘就干涸了。我爹和我叔把队里分给我们的池塘用土填平,盖了房子。其他人家没填平的地方也种上了杨树,现在几乎变成了一片树林,有些树已成材,粗得很。想当年,这片池塘可是村人的乐园。种藕,养鱼,用池水浇灌菜地等,没少给村里人带来方便和利益。
   池水是黄河水。通过各种横七竖八的沟渠,黄河水流进我们村的池塘。黄河水经过一路上坎坷的颠簸和沉淀,泥沙几乎都滞留在了沟渠里,流进池塘时,水清澈无比。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政府每过一两年就要组织村民清理河道,以便黄河水顺利流进池塘和浇灌土地。记得当时清理河道的场面也是非常壮观的,河沟里排满了人,都撸着袖子,挽着裤管,在沟底撅着屁股,用铁锹向两岸扬沟底的淤积物和沉沙,干劲十足,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我六七岁时,就和小伙伴们用罐头瓶在池塘边捉鱼。捉鱼的方法也很简单,向罐头瓶里塞上一块馒头,把罐头瓶摁进池边水里,我们在岸上看着贪吃的小鱼钻进罐头瓶咬馒头,就赶紧下水,用手捂住瓶口,迅速把罐头瓶提上来,小鱼还没反应过来自己掉进了一个陷阱,就落进了我们的虎口。这时候,我们甭提有多高兴了。虽然捉到的小鱼只有一根手指那么大小,但我们已经很满足了。小时候的生活真好,既简单又快乐。当然,我们也从没有想到过小鱼的忧伤。
   慢慢地,我们学会了钓鱼。没有钱买鱼钩,我们就自己造。偷一根娘纳鞋底的针,在蜡烛上将针烧红,用铁钳拧弯成钩,即成鱼钩。用绳穿进针鼻,找一小节细高粱杆或泡沫做鱼漂,线的另一头拴根竹竿,简易的钓具就成了。尤其是夏季暑假期间,你经常会在池塘边看到“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情境。我读《小儿垂钓》时,曾怀疑过胡令能先生是不是来过我们村子。
   除了钓鱼,我们还用一种长筒形的竹笼或是用类似于硬塑料编成的长筒形笼子捉过鳝鱼。基于它的用途,我们都叫它鳝鱼笼子。这种笼子长筒两端是V形的,V底有一小孔,鳝鱼钻进去就很难出来,它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使鳝鱼“进去容易,出来难”。傍晚时分,我们把用蚯蚓做好的诱饵,塞进笼子里,将笼子放在我们白天就踩好点的水域,用木棍将其固定好了,等第二天早上来取。有时候真会捉到一两条或大或小的鳝鱼,但有时候从笼子里倒出来的却是一条吐着信子的蛇,或是一只小青蛙或癞蛤蟆,也有时候什么都倒不出来,里面和放进去时一样空空的,甚至连作为诱饵的蚯蚓都跑了。虽然有些失落,但我们昨晚的梦却是甜美的,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无所事事,我们一群小伙伴就围着池塘转悠,看看浮到水面上呼吸的小鱼吐个泡泡;折一径莲叶戴在头上当帽子或雨伞;捡几片瓦片或小石头,几个人比赛打水漂;几个人站成一排,脱下裤衩,比赛尿尿,看谁尿的远,尿的时间长;在池塘边挖块泥巴,坐在岸边的石头上捏泥人或转灯台,摔泥巴;有时还能在岸边的草丛里捡到鸭蛋或者鹅蛋,这些意外收获总能让我们惊喜不已。池塘中心位置有个小岛,岛上除去几棵大柳树,就是茂盛的芦苇,有些小鸟就会在苇丛里筑巢,我们经常听到鸟儿清脆的鸣叫,经不住诱惑,我们就钻进芦苇丛中掏鸟蛋,把鸟儿好好的一家弄得妻离子散,不经意间,我们也造下不少的罪孽。
   一场大雨之后,池水涨了。莲叶被雨水冲洗得碧绿碧绿的,水珠在宽大的荷叶上调皮地滚来滚去,仿佛能听到它们欢乐的笑声,莲花犹如水中妖娆的仙子,亭亭玉立。满池塘里都是蛙鸣,此起彼伏,像是要用这叫声感谢上天的恩赐。鱼儿也欢快起来,不时有鱼跃出水面,在空中一个漂亮的翻身,又落进水里,引得岸上人一惊一乍的。这时,鸭子、鹅也都下到水里,相互扑打着,追逐着,或一下子钻进水里不见了,一会儿又从不远处浮上来,累了,它们就弯着脖子梳洗自己的羽毛,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像个待嫁的新娘。村人们也都从家出来,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聚在池塘边谈论着这场雨的大小以及对庄稼的帮助,我们孩子都光着脚丫,踩着路上的积水追逐打闹。红彤彤的夕阳,染红了西天,暮色降临,村子安静下来。晚上再到这儿来,是一番“荷塘月色”的景象,又有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幽静之美。
   冬天,池塘结了厚厚的冰,又成了我们的乐园。我们用尽各种姿势和花样滑冰,看谁的精彩,看谁的滑稽搞笑。或者在冰上玩陀螺,看谁用鞭子把陀螺抽得猛,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还有人让两个旋转的陀螺碰撞,比赛谁的更厉害,谁能将对方的陀螺撞翻、撞倒。懂些事的孩子,会滑着冰收集那些干枯的荷叶与荷杆,当柴火弄回家。而我们这些捣蛋鬼,却把干枯的荷杆当香烟抽,有人竟真的点燃,抽上一口,被呛的咳嗽不止,泪涕横流。冬天还是采藕的季节,大人们把从淤泥中挖出来的莲藕拿到集市上去卖,赚的钱差不多能过个新年了。池塘不仅给村里人带来了快乐,还给村里人增加了经济收入。
    
   三 
   不知刮了一阵什么风,村里人都开始养起羊来。在一个漫长的暑假,突然之间,我们这群顽皮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个牧羊人。母亲买了一只母山羊,山羊长得很俊秀,模样可人,一身柔顺的白羊毛,干净利落。由我和弟弟来放羊。于是,在我们的村路上,每天都有一群羊和一群孩子浩浩荡荡地来往。其实,我们放羊图的就是一个好玩,有时候,说我们放羊还不如说是羊放我们。把羊群赶上堤坡的草丛或是堤下的树林里,就任凭它们自由的吃草了,好像没我们什么事了似的,我们小伙伴聚在一起玩各种游戏。打扑克牌,弹琉璃蛋,老鹰捉小鸡,投沙包,骑马打仗,下象棋或军棋,实在无聊,就蹲在树下看一群蚂蚁怎样把一条大青虫咬死搬回家。羊群是不是在吃草,我们才不管呢!有几次,有调皮的羊不好好吃草,跑到豆地啃了人家的豆棵,等我们发现时,已把人家的豆棵啃食了一大片。豆田的主人发现后,找到家长,那这个放羊的孩子就少不了挨大人一顿揍,等下次再放羊,他就拿鞭子狠抽那只羊,为他的红屁股报仇雪恨。羊与羊之间也会发生矛盾,有时是两只羊为了抢吃一棵嫩草,有时候是两只公羊为了讨好一只漂亮的母羊,羊与羊的争夺战就开始了。每每这时,我们就会放弃正在玩的游戏,专心地看两只羊的战争。两只羊先头对头轻轻顶一下,然后同时向后退,退到一定距离,稍一停顿,接着奋力向前助跑,“砰”的一声响,两只羊头碰撞在一起,我都不自觉地摸摸自己的头,替它们感到疼。这一碰,往往并不能分出胜败,就接着再碰撞,往复几次,总有一只羊败下阵来,逃到一边去。败羊的主人这时也感到了羞耻,气急败坏的要找胜羊的主人单挑,两只羊的战争,瞬间又转化成两个人的战争。
   不知什么时候,我家山羊怀孕了。肚子越来越大,走起路来也越来越慢,每次放羊归来我家的山羊被落在羊群后面很远,我也只能跟随着它慢走。我几乎每天都跟它在一起,却没有发现它是什么时候配的种,是谁家的哪只公山羊给它配的种。我们被落在羊群后时,我就想那只公山羊长得怎么样呢?能不能般配得上我家的羊,我可不想让一只丑陋的羊占我家羊的便宜。再放羊时,我就留心观察,看看哪只公羊爱与我家的羊亲近,那肯定就是它了。可直到小羊羔出生,我也没有为它们找到羊爸爸。
   我家的羊生了四只小羊,两公两母,把我高兴坏了。我围着它们看了又看,忍不住抱一抱,又给它们割了鲜嫩的青草。四只小羊争抢着咬羊妈妈的乳头吃奶,羊妈妈温柔地转过头来,舔舐小羊身上的毛,吃不到奶的那只小羊“咩咩”叫着,好像在向羊妈妈状告兄弟姊妹们的争抢。小羊们还不会吃草,它们在院子里撒欢,又蹦又跳,还追赶飞来的蝴蝶,可爱极了。我家的羊由原来的一只变成了五只,也算是一件大喜事啊!母亲高兴地说,这下应该能赚下点钱了。
   再去放羊,我家的羊们依旧走在后面,不仅因为这几只小羊羔走得慢,还因为它们对这个崭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小羊们东跑跑,西颠颠,闻闻这朵野花,嗅嗅那棵野草,根本不想往前走。从此,我不再像以前那样粗心地放羊了。我总是小心翼翼地跟在羊群后面,它们再有调皮的小动作,我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用鞭子抽它们了,开始为它们寻找鲜嫩肥美的草滩,爬到树上摘鲜嫩的树叶喂它们吃,看它们低着头吃得津津有味,我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欣慰。有时候,我坐在羊群旁边看它们吃草或看它们跪卧下来出神地反刍,我竟会感到片刻的宁静。
   夕阳渐渐落入远处的地平线下,金色的夕辉也暗下来,暮色降临。羊群有些疲惫地走在回村的小路上,我跟在它们后面,远远地看见我们村庄有许多人家的房顶已升起袅袅炊烟,竟是那般婀娜多姿。羊群拐入进村的主路,脚步就突然加快了。它们已对村庄非常熟悉,能自己找到家,甚至能用犄角打开柴门进到院子里。家是我的,当然,也是它们的,它们早把自己当成了家里的成员,当成了村里的社员。我想,它们会像我一样热爱着这个村庄,亲近这个村庄。
   暑假结束后,放羊的任务落到了母亲手里,可我心里始终牵挂着这些山羊。每天放学后,放下书包,拿个凉馒头,就着两瓣蒜或一根大葱,就往堤坡草滩跑,帮母亲去放羊。看见母亲坐在羊群中纳着鞋底,吆喝着羊群赶快吃草,我紧跑几步赶过去,抱着小羊亲昵一阵。母亲会回家做饭,我来放羊。小羊们不再吃羊奶,也长高了,很健壮,已跑得很快,有时候为了争抢嫩草打架,它们完全像一个青壮年了。我躺仰在草地上,天空蔚蓝高远,飘浮的几朵白云纯净而轻柔,呼吸着芳草味的空气,神清气爽,舒服极了。
   我从没有想过羊们会离开我。那天放学进门,见母亲在清扫羊圈,就问母亲:“羊呢?”母亲平静地说:“卖了。”“卖了!”我吃惊地嚷道。我一下子就懵了。母亲说,养几只羊本来就是想赚几个钱,供你们交学费买书,补贴家用。我再也见不到那几只羊了,它们被卖到何处,今后的命运会怎样,我不敢想。我走进屋时,突然发现院子里的树叶子已经落光了,空空的树枝在苍茫的暮色中挺伸着。天不知什么时候已变冷。
    
   四 
   麦子熟了。父亲背着大包小包从外地赶回来收麦,还为我们带回来一些小礼物,我和弟弟妹妹围着父亲高兴地欢叫。父亲总是忍不住长叹一声:“还是家好啊!”那时候我们都沉浸在父亲回家的幸福之中,从没有在意过父亲的那声长叹。
   父亲把割好的麦子用地排车拉到麦场里,堆成麦垛,等把麦子全部收割完了,在集中碾压出麦粒。麦场上,各家各户都堆起了大大小小的麦垛,像一座座小山一样。这时候,麦场又成了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在麦场上玩捉迷藏,在两座麦垛的缝隙间钻来钻去,或把自己用麦秸盖住,让他们找不到。大人们太忙了,根本无暇顾及和管理我们,只要不触及他们的底线,任凭我们怎样玩耍都行。忙碌了一天,大人们累得筋疲力尽,而我们却精神抖擞。父亲就指派我和弟弟晚上去看场。晚上,来看场的孩子可多了,我们联合起来,在麦场来回跑着或做各种游戏。半夜时分,我们玩累了,也饿了,就聚在一起商量去菜园子里偷黄瓜和茄子吃。通过剪子石头布的裁决,找出三个人去办这件事。很快,他们或拿或抱或兜或夹地弄来一堆黄瓜和茄子。我们聚在麦秸窝里一人拿一个黄瓜或茄子,也不洗,在自己或别人的衣服上擦两下,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就各回各家的麦场上搭起的窝棚里睡了。

共 12808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生长了几十年的刘圈村是我的故乡,这里东依东平湖,西傍古黄河,我的父老乡亲在此繁衍生息。他们说自己在自大槐树,回忆着童年里在池塘里捕鱼捉虾的逸事,所有的一切都历历在目,曾经一块放羊,那和羊儿朝夕相伴的岁月,满满都是快乐。看麦场里的嬉戏,几个人的恶作剧,都是充满了童趣。伴随着成长的大灰狗至今依然念念不忘。每一个点滴是抹不去的记忆。一起拥挤看电视,乡邻们的晚间娱乐模式,喧嚣着渐渐长大。村里的憨代存更是别样记忆,有些可怜又些难言,村里的小人物竟然也会如此清晰的记记里。叮当做响的铃声是开启知识的钥匙,几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一起成长, 拈指间所有一切都沉入时光里。刘圈村的所有人与物都是如此让人眷恋,这里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作者用心将自己的故乡一一倾诉于字里行间。没有一句华丽的词汇,让人在品味时能深深体会到他对于故乡那份情感是如此之重。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608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20-05-29 21:51:38
  往事如烟,但所有人对于故乡永远是一份扯不断的深情。感谢您赐稿菊韵,问好夏安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回复1 楼        文友:刘忠伟        2020-06-12 12:58:25
  谢谢
2 楼        文友:远近        2020-05-29 22:38:52
  故乡的一切是割舍不断的往事,故乡对于我们来说是根,是安稳,是来处。情浓意重,往事如烟。欣赏佳作,感受情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复2 楼        文友:刘忠伟        2020-05-31 09:24:27
  谢谢老师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5-30 09:41:41
  乡情浓浓,真情浓浓
活到老学到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