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郎骑竹马来(散文)

编辑推荐 【八一】郎骑竹马来(散文)


作者:小满花 白丁,8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24发表时间:2020-06-19 15:32:31

【八一】郎骑竹马来(散文)
   妈妈说,过几天爸爸要来接我到那边上学了,要一学期才能回来,我不知道一学期有多长。
   我来和朋友们告别。
   笑红了脸的西红杮姑娘,笑了露着不止八颗牙的玉米爷爷。
   我的灯笼椒兄弟,润透人心地红,生机盎然地亮。
   我的“铜罐茄”宝贝,抱在怀里,一拍,呯呯响,象我在地里东奔西跑,兴奋的心儿跳跳跳。
   我喜欢扁豆花,我常常踮着脚看它。我喜欢南瓜花,一只小蜜蜂飞进去,我把花瓣笼起来,小蜜蜂慌了,在里面嗡嗡嗡,我松开手,嘿,它一定摔了好多跤,滚了一身金黄的花粉,胖啦!它现在一定好香,可我不敢碰它。看它笨笨地飞,嗯,我错了,以后不逗你啦。
   咦,你这个小不点,怎么像花儿样一簇簇开在枝端呢?我看了又看,你一定也和花儿一样香着吧?嗅一嗅,香!叶儿的香,泥土的香,阳光的香。你在阳光下晶晶亮。忍不住舔一下,再舔一下。可爱的小不点,我想咬你一小口……
   噢!不!我的眼泪出来啦!转身往家跑,径直跑到水桶边,慌忙火急就用铁桶里长把的铝瓢舀水喝,弄得叮咣响。妈妈一看我手心里的你,“我的儿!这是朝天椒!”妈妈笑啦,我笑啦,小不点,你本来就一路“开口”笑着哩!
   妈妈的菜园,我青梅竹马的田园。田园里,我的朋友们,在妈妈的护佑里,我们,两小无猜。
  
   二
   “三儿六岁了,要发蒙读书啦!”爸回来了,朗朗地说着,笑意生辉。
   我跟着爸爸,第一次离开妈妈,用小小的脚丈量爸爸和妈妈廿载分居的土地。
   妈妈送我们好远,一直到那个池塘边。
   走过流淌着阳光的小溪,走过村边的杨柳依依。
   在高高的山头回望,那有戏楼,炮台,城隍庙的土地。
   还有秦时五尺道的声声马蹄,诸葛大营的烟雨迷离,翠屏岩上升庵公的印记。
   日头快落山时,我们到了。
   爸房间一进门处贴着一张中国地图。
   “看!像不像一只大公鸡?”爸笑着。
   像。真像。我记住了爸告诉我的960万平方公里。
  
   三
   九月一日,金风送爽,我进了学堂。我们的学校是地名加“中心学校”,我觉得这“中心”叫得真好。学校在半山,同学们有从山的更高处下来的,有从半山扩散开去的,有从四方聚到山下上来的。这四面八方之地有“梁子上”“白果树”“小沟头”“小营头”“老祖坟”“杨家村”“河那边”……
   我们上午两节课,下午四节课。上午两节课后放学回家吃早饭,来得远的同学就回不了,他们从家里带来学校吃,都是煮熟了的带皮的土豆。
   我是回家吃早饭的,但每每第一节课后我就感觉哪不对,好像力气没平时大。我一直觉得这是身体不适反应,长大了才知这是饿的。因为我们去学校前都不吃东西,上午下午放学回家吃饭。一日两餐,早饭和晚饭,“饔”“飧”是也。现在想来,三餐还是有必要。不过,想想“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也满好。有时吃了上顿没下顿,也可以好,如“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不觉间,放假了。成绩通知单上有老师的评语:“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学习踏实……”我不知“踏实”是什么意思,但不好意思问老师。
   时是雨后,我一路走一路不时掏出成绩通知单看,想看懂“踏实”是什么意思。一个同学叫着我的名字从我身旁一溜烟跑过去了。他家住得远,在“老祖坟”。他对我很友好,经常给我他家树上的果,第一节课后总会给我土豆。我不要,我知道这是他的早饭,但他有时会硬塞在我衣兜里,说带了好多,吃不完的,说着把书包拿来给我看。我喜欢他的花书包,是用各种三角形的小布拼起来的。黑布白布蓝布花布,厚薄质地颜色各异。书包下方两端缀着两团细细的寸长的线,随时晃动着,好可爱。
   现在想来,他的母亲,这个心灵手巧的农家女子,是怎样宁和地,一小块一小块地把这些碎布拼接起来,一针一线,细细密密地织着孩子与上学有关的美好未来呢?
   他赤着脚,裤脚卷高高的,跑得啪啪响,一点都不知道他溅了好多泥浆在我裤子上,我看着他奔跑的背影,看着他大步地往前,我好象明了,“踏实”就是像这样,每一步都这么有力,让大地都有声响。
  
   四
   三年级上学期,我们这个班从半山的“中心学校”迁到了距离河边不远的农具厂。
   一条小路从一个很高的山坡下来,穿过田野,至一条小溪边,从溪上几块石头跃过,两旁是次第抬升的庄稼地,上至一个平坦的开阔之处,就看得到农具厂了。继续向前,路的左边是农具厂厂房背后的墙,右边靠着地埂,下方一人多高处是一直绵延开去的土地,由一台台次第往下的地埂相连,直到河边。走过厂房,就是我们的教室了。
   地埂,是我们最近与最远的风景。那一季,和阳光与朝露一同迎接我们的,正是地埂边那许许多多的牵牛花为我们吹奏的晨曲。看!那翠绿的叶间,那柔韧的藤蔓牵着的一个个蓝的、紫的、粉的小喇叭,吹得可欢哩!无论我们多早到学校,它们都已开得蓬蓬勃勃,生机盎然!细细看一朵,“素罗笠顶碧罗檐”,清婉动人。中午阳光烈时,那小喇叭就合拢起来。可别说它柔弱,就是到了“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的节气,在清冷的晨,它依然璀璨!我想,或是这般坚韧的柔美,“迢迢牵牛星”与“皎皎河汉女”才这般钟爱它:“应是折从河鼓手,天孙斜插鬓云香。”
   春风吹起,那平坦的开阔之处来了好多人,要建教学楼了。劳动课我们去河边背石头,石头用来拌在水泥里浇灌用。同学们两人一组,自由组合。同桌说和我一组,我告诉他我家里只有锤,没有别的合适的工具,他说他家有。第二天一早,他都带来了:两个重在一起背来的背篼,背篼里有一个畚箕、一把宽口锄头、一把锤、两个用宽宽的竹片做的椭圆形竹圈。这竹圈有一个把,可以用手握。像啥呢?像大大的放大镜,只是没有镜片。
   同学们在盖新教学楼的工地旁集合,老师讲了相关要求后,大家向河边进发了,二十来分钟就到。不是涨水的季节,河水才至我们膝,清澈平缓,就五六米宽,但属于河的面积却非常宽,河两边有非常多的石头,都是被河水冲刷过的。要捡大鹅卵石,近白色的最好,敲成一定的大小再背去。
   我们在河那边选了一处“宝地”,先找四块大大的稍平的石头抱来放好。两块坐,为凳;两块用来垫着敲石头,当墩。筑好“工事”,我们接着在河边的沙地上掘一个小坑,不一会,就有一小洼清清的水了,这是我们的水井,就用手捧了喝。
   安顿好,就捡石头。囤足“军粮”,“碎石行动”开始。
   坐下,一手拿“放大镜”在石墩上,把鹅卵石置于“放大镜”中,锤敲下去,碎了的石因为有“放大镜”圈着,不到处跑。这“放大镜”绿绿的,有竹的清香,新鲜的、润润的香。
   他敲得又快又好,不一会石墩周围堆满了小块小块的石,像散落的星星。众星拱月!看他用宽口锄头熟练地把敲小的石块聚于畚箕里,倒入背篼中,我好羡慕!
   有半背篼石头了,我说我背,他两手提了一下,“背得动吗?”我说你别看我小,力气大的。他提了给我背上,“路上要慢点”。
   石头背到工地要过秤,记下名字。卸了石头,我背着空背篼一路小跑回来,“这一转背得太轻啦!下一转要多背点!”
   他笑了,“别背了挣着,下一转我背”。“挣着”是我们的方言,意思是太使力了伤到身体,都说小孩子“挣着”了长不高。我说不会。一看,另一个背篼里已装了一些了。我坐在“石凳”上,没敲多久,握“放大镜”的手有点疼了。
   背篼里装了好多石头,我执意要背,他拗不过我。
   “那你试试,不行的话还是我背”,他说着双手抱起背篼,我转身背上,感觉很吃力。心想,路上在地埂边多歇几次就行了。
   过河的时候,我跌在河里了。
   我不知道他一直在看着这个逞强的小丫头。
   他飞快地来了,帮我把背篼卸下,拉我起来……
   “你这一背有79斤!”他跑着回来了,边跑边喊,“还倒了些在河水里!你说有多重!”
   这次敲好的石头才装了半背篼,他就不敲了。我说太少了,他说够了,我们一直争。
   “我敲不动了!我要休息会!”他忽地仰面朝天就倒在鹅卵石间,左手“啪”的一下蒙着眼,看不到我啦!
   “你耍赖!”
   他不理我。
   不一会,他悄悄分开手指,从指缝间偷偷看。
   我还多么高大地站在他眼前哩!
   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还是背着那半背篼去了,后面的每一转我都背这么多。
   太阳西斜,我们一同向建新教学楼的地方出发,“小星星”在我们的背篼里闪亮,英雄凯旋。
   小英雄们在那儿集合后放学了。
   他复把两个背篼重在一起,把锤、畚箕、宽口锄头放在里面。我们的“放大镜”都坏了。
   我忽然觉得这一切有着多么神圣的仪式感。
   我看到他拿“放大镜”的小手,食指靠拇指的一侧有血泡。
   蚂蚁能举起比自己身体重百倍的物体。那时五十多斤的我能背起比自己重二十多斤的石头,是他告诉我的79斤。九岁的我一听到就一世不忘。一如他奔来把我从河水中拉起,一如他在河边和我“耍赖”。
   我没有记全他三个字的名。在“中心学校”时,他是从更高的山上,是从“白果树”村来的,那个村的同学大都姓“李”。在姓后,男生,大都是字辈,如“绍”“启”“荣”。我忘了他的字辈。我真切记着的,是他名字的最后一字:“恩”。
   无论他是哪个字辈,都是恩;无论哪一辈的“恩”,都和他一样。
  
   五
   新的教学楼盖起来了,是一幢四层的平房。我们的新教室宽敞,明亮。
   五年级有了甲乙两班,新的同学有从更远的地方来的,比如“尖山”“新寨”“梨坪”等,他们都住校,从家里背来小炉子和柴炭、粮食和蔬菜,自己生火做饭。
   我一直喜欢黄灿灿的大南瓜,妈妈种的南瓜多大啊,重得那时在菜园里的我都抱不动。南瓜小时绿绿的,那连着瓜与藤的果梗也绿绿的,嫩嫩的,待南瓜金黄,那果梗也在季节的蕴染中长成了土地的颜色。每当我手握着这坚硬且有棱的果梗,去提沉甸甸的大南瓜时,就感觉着它连接着季节,连接着时光,连接着一个生命从破土而出到安然长成的旅程。我爱这果梗,亦钟爱着这果梗与南瓜的“契合”处:那如一朵花般绽放着镶嵌在南瓜上的瓜蒂。你可曾见过这般坚硬的花朵?永远盛放,永不凋落?
   因为他,我完美地珍藏了这美好的花朵。他从家里背大南瓜来学校,我说我喜欢这“花朵”。一个清亮的晨,我才越过小溪,从那条两旁有着次第抬升的庄稼地的小路上来,他忽地在我面前,双手握在胸前,“猜?我要变出个什么来?”我想不出。他一声“变!”摊开的手掌中就是这“花朵”!
   这“花朵”中间钻了两个小孔,一条白色的粗棉线对折,线的两端从同一个方向自这两小孔中分别穿出后打上结,成为一个闭合的环,“花朵”在这个环中间,在两条平行的线中间,“花朵”左右两边线的长度相同。
   他用我喜欢的“花朵”为我做了一个“响呜”!
   这“响呜”我曾用纽扣做过,就用缝补用的细棉线穿过纽扣中间的两个孔来做。
   这花朵从他手心到我手心了,我用左右手食指分别套在线的两端,将线拉直,一手不动,另一手向前快速旋转着甩动线,把两条平行的线旋了绕紧后,朝另一手的方向将线一拉一收,一拉一收,像拉风箱一样,这“花儿”就飞快地“呜-呜”旋转起来,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响呜”,他赠予我的,会唱歌的花朵。
   花开花谢,时光悠悠远去。蓦然回首,郎骑竹马来。
   所有璀璨的华年都在。我们与岁月,两小无猜……
  

共 45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郎骑竹马来》与其说是散文,更像是一篇散文诗:长短错落的句式,如同层层梯田,美的让人睁不开眼来;拟人化手法的纯熟运用,把山水田园写得活灵活现。学龄前,妈妈的菜园,就是作者青梅竹马的田园。西红柿、玉米、灯笼椒、茄子,还有那些花儿,那些嗡嗡嗡的小蜜蜂,是作者亲密无间的竹马朋友。这样的朋友,妈妈的笑是由衷的,“我”是欢愉的。辞别懵懂,告别慈爱的母亲;鸿蒙开启,父亲介入作者的生活,把祖国大公鸡写进脑海里。半山腰的中心小学,一日两餐的日子,通知书上“踏实”二字的评语,碎花布书包,第一节课后的土豆,踏踏远去的脚步声,回味咀嚼,被朱子家训的:“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注解得如此详尽,无需赘言。三年级班级的搬家,牵牛花小喇叭吹响的晨曲,“素罗笠顶碧罗檐。”“应是折从河鼓手,天孙斜插鬓云香。”修建新的教学楼,同桌和我劳动课上结伙去河边背石头。我们备工具,选宝地,构筑工事,挖水井,捡石头囤军粮,开始碎石行动。他碎石,“我”背石,逞强的“我”跌进小河里,细心的他拉起“我”,耍赖,舍不得多敲石头。太阳西斜,小英雄们神圣的集合,那手上的血泡,至今记不完整李某恩的名字,纯真童年,和顺友爱的青梅竹马。还有他用我喜欢的花朵为“我”做的“响呜”,那会唱歌的花朵。两小无猜的岁月,骑着竹马帅气而来的,是童年的纯真、友爱、和善,都做悠悠时光里暖暖的回忆。回眸全文,郎骑竹马来的郎君,不局限于某个人某件事,而是那段时光,纯洁友爱的种子如珍珠般串联起来,编织成一串真善美的风铃,任时光荏苒季节老去,澄明一生!感谢作者赐稿八一,带来这清流般的童年竹马,遥祝笔丰!【编辑:郭秀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秀玲        2020-06-19 15:41:57
  不拘泥不局限,真善美的岁月,温暖了时光!向作者学习致敬!
郭秀玲
回复1 楼        文友:小满花        2020-06-20 02:00:21
  秀玲老师精彩唯美的编按,如阳光下透澈明净的泉,闪耀着,流过我青梅竹马的田园,流淌在,最美的时光里。
   秀玲老师,您听,您听---我田园里的朋友们在和您絮语呢!我童年的小伙伴们也都喜欢着您,多么美好的相遇!
   “叮咚!”“叮咚!”秀玲老师每一语,如一个个小精灵,激起我心的涟漪,荡漾开无边的幸福和欢愉……
   爱之,捧在手心,欢喜地藏起。
   感谢秀玲老师,您的至情解读,丰厚了小满文章的内涵,让一切的美好都有了光辉。 想来您是,骑了竹马来的。
2 楼        文友:平林漠漠        2020-06-19 17:09:29
  童真年月里的情感故事,很能启迪人们的心智,用词准确。祝愿作者下期更精彩!
回复2 楼        文友:小满花        2020-06-20 02:01:26
  谢谢平林漠漠老师的认同和鼓励,“童真年月里的情感故事,很能启迪人们的心智”---童年的故事很多,很美好,每一个故事,都有深意。因为都来自一颗颗最宝贵的赤子之心。小满在这一篇里的选材,的确是考虑到了这一点的……
   看来,小满做到了。谢谢老师,小满欢喜。
3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6-19 18:12:05
  很崇拜小满花能写出如此诗意般的散文,不经意间书写着儿时的友情,两小无猜的童年里,有满满的爱意。如今想着,心里一定是甜蜜的吧。好喜欢小满花的文笔,优美,恬静,高雅。期待小满花更多精彩。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3 楼        文友:小满花        2020-06-20 02:15:28
  “陶醉在文字的柔美里,与你邂逅在八一文学社团”
4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6-19 18:14:28
  第一小节,简直神了,像诗又像散文,就是散文诗的那种,语言还偏儿童化,让人的情感一下子沉浸在过去的岁月里,享受着甜蜜的同学时代,日子虽苦,心里可甜着呢。问好小满花,祝小满花天天快乐,永远像儿时那样无忧无虑。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4 楼        文友:小满花        2020-06-20 02:02:31
  珊瑚姐姐喜欢,多好啊!
   是的,这篇文章是在甜蜜的回忆中写着的,第一小节写出来时,回看,噢!我也好喜欢!写到第四小节我跌在河里时,呵,落泪啦,依然甜蜜。
   珊瑚姐姐的留墨里,有满满的爱意。
   谢谢姐姐的祝福,愿我们天天快乐,永远像儿时那样无忧无虑。
5 楼        文友:燕山客        2020-06-19 20:07:22
  仔细品味小满的文字后,禁不住想问,文中的他如今怎样了,是不是可以再写一篇。
燕山客
回复5 楼        文友:小满花        2020-06-20 02:03:27
  燕山老师,小满幸运,有这么多的童年好伙伴。无论现在是否有彼此的消息,我们一起成长,美好已然永恒。
   我相信他们都好。因为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悄悄告诉燕山老师他的消息。写毕这篇文,我和一位郎分享,两小无猜共斟酌。
6 楼        文友:小满花        2020-06-20 02:10:54
  感谢各位老师的支持,感谢各位老师助我成长。
   如秀玲老师所说,“骑竹马来的郎,不局限于某个人某件事,而是那段时光,任时光荏苒季节老去,澄明一生”
   小满有幸加入八一,是又一段美好时光的开启,必澄明一生。
   在此,一并致谢墨社,致谢八一社团的老师们。
7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0-06-20 08:09:12
  郎骑竹马来,两小无猜。叙写了快乐有趣的童年往事,充满诗情画意,让人久久回味。文字灵动传神,优美动人,情感细腻,温暖感人。好文章!祝老师夏日愉快!
淡淡的云彩
回复7 楼        文友:小满花        2020-06-20 19:23:47
  谢谢云彩老师,您予小满的字里行间,有阳光,有花香,有轻轻的风,淡淡的云……
   我想送您馨香一束,因为读着云彩老师的留评,小满,心 花 朵 朵 开
8 楼        文友:皋狼常青树        2020-06-20 10:24:08
  醉人入神的文字,充满童趣的回味,寓意深长,情感真挚。好文,拜读了!
回复8 楼        文友:小满花        2020-06-20 19:26:45
  “醉人入神的文字”,好高的评价!谢谢皋狼常青树老师!
   “醉人”,这“醉”,是陶醉?沉醉? 是小醉微醺,还是大醉酩酊? 醉到何种境界最是妙不可言?
   ---“入神”!这“入神”真是神了,老师的用词了不得。
   这是老师对小满的肯定和鼓励,小满当铭记在心,努力前行。
9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6-20 17:55:03
  回忆总是美好的,童年里更是有许多美好值得回忆。好美的文字,读来亲切感人。
春草葳蕤
回复9 楼        文友:小满花        2020-06-20 19:29:34
  是呀,“回忆总是美好的,童年里更是有许多美好值得回忆”,这许多的美好,滋养着我们,照耀着我们……
   谢谢春草葳蕤老师温暖的支持和鼓励,美好的时光里,美好的花儿送给您。
10 楼        文友:一地流沙        2020-06-21 20:43:54
  是啊,我们与岁月两小无猜。
你的世界我曾经来过
回复10 楼        文友:小满花        2020-06-27 18:56:35
  流沙老师到访,欢喜。
   小满拜读过老师的《山路弯弯,岁月其上》《烟雨江南,岁月其中》 ……想此时,流沙老师或就在深爱的故乡,品着岁月的佳酿?老师说过,“山村、父母、那片土地那份爱……纵有千巧雕花秀笔,万叠洛阳草笺,怎写得所思所想之万一?” 小满倍感,记之。
  
   我们与岁月,两小无猜——择其万一,率真以书,得流沙老师鼓励,悦!问好老师,一并祝福。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