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刻钢板(散文)

精品 【浪花】刻钢板(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47.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21发表时间:2020-07-28 04:43:16

【浪花】刻钢板(散文)
   一
   刻钢板,也叫刻蜡纸。在我的记忆里,应该算是继活字印刷之后的第二次印刷史上的革命,只是我不知发明人是谁。
   关于油印件,起初带给我的都与革命有关。
   上个世纪60年代,我借到一本杨沫写的《青春之歌》,一口气读了两遍,用时四天。对其中地下党印刷的刊物《挺进报》产生了美妙的联想,仿佛那油墨的香从书页上散发开来,熏染着我读书的美好氛围。书的封面是男女主人公卢嘉川和林道静,一袭白色的围巾,在风中飘逸着,我以为那墨香就是封面刮起的革命之风带来的,是飘着的《挺进报》。
   记得我后来教学课文《挺进报》,我还特地刻了一张模仿版的“挺进报”,按照小说描写的样子,还原了那张旧报纸,这个教学道具,引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如火如荼的文革运动,也走进了我们那个山村,一中学的红卫兵到了村子,手持纸壳卷起的土制喇叭,高声吆喝着,我们一群孩子靠了上去,仰视着来自城市的风声,突然这些人来了个“天女散花”,我们争抢飘在空中和散落于地的粉红色的传单。油墨未干,手上染着黑色的油墨,我们几个一般大小的孩子偷偷地说,要融入革命阵营,染一身革命的颜色。哪个身上手上没有油墨,我们要拉过来给他涂色。
   印在纸上的字,带着神秘,充满了诱惑。尽管我们识不了几个,但对文化的崇拜,那一刻,已经深深刻印在我们的血液里了。油印成字,对我是一个不小的诱引,自己真想成为那个刻字的人。
  
   二
   直到1983年的4月,我终于成为一个可有亲手制造“钢板”文化的人,莫名的渴望变成了现实,而且20年间,我一直与“刻钢板”结下了一段奋斗缘。
   那是我在十二中教毕业班的前两个月。学校从武汉托关系买来一台油印机,不是电动的,很简陋,有两个笔记本电脑那么大,一张蚊帐布一样的滤网,我伸手去摸,校长“嗷”一声喝止,说,这东西就像我们的视网膜。哦,他是教生物学出身的,我相信这个说法。不过他布置了任务给我,去办公室要了一卷蜡板纸,要我刻几页讲义,为全校做个样子,并说出了理由:我的字与王羲之搭边。我明白,校长为鼓励我,已经口不择言了,他不是一个吝啬好话的校长。
   我迟迟没有下笔,刻印什么?课堂一张嘴,连考试也往黑板上抄题。我想到了作文。我是半路接手这个毕业班的,发现作文水平不行,很多学生连框架也搭不起。我将钢板和蜡纸锁在抽屉里,伏案写作范文。三天时间,写出七篇范文,我想让学生临阵磨枪,背下这些“八股”(我觉得那时的文章还很不成熟),或许某个句子某个故事可以让学生开窍。没有办法,我选择了“速成作文”法。我想,这样新鲜的事儿,学生一定会充满激情,背诵就会成为风卷残云。
   周末,我将钢板蜡纸带回家中。我想在妻子面前大显身手,让她感受一个文化人的风采。彻夜未眠啊,妻子念着我的文章,我在灯下奋笔疾书。妻子笑我居然无师自通。我说我写一手好字,就像在正厅推石磨,到了厢房也还是转圈,没啥难处。自吹自擂,此时变成了情调的事。
   后来我形容那个夜晚笔底风云,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李商隐剪烛西窗,那么单调。我手持铁笔,无需蘸墨,如行云流水在一张薄如蝉翼透明的蜡纸上;若秋风漫卷,一阵飞沙,布下的不是落叶,而是白色的蝇头;仿佛是春雨随风潜入,簌簌成韵,润泽出一纸的禾苗……
   很多时候,工作是枯燥的,就看怎么去感受,给自己的空间涂上唯美的色彩,心情就亮堂。
   夜色是我和妻子的帷幕,上演着笔走飞龙的好戏。总有难忘的时刻,多少年之后,我们还忆起那个不眠之夜。妻子说,想不到,我们俩干着根本不沾边的行当,居然可以有着共同的兴奋点。
   第二天,我走进校长办公室,他从柜子里抱出油印机这个宝贝,我对照说明书,用煤油调好油墨的浓度。成功了,校长耐不住诱惑,也亲自推棍子印刷。他也不吝啬纸张了,说,多印个三四十份,准备去县里开会分发给那些条件很落后的校长看看。后来他知道,有的中学早就用上了油印机,我们的校长属于闭塞型,不过他说他还是神气了一会。
   校长试了身手,我接过来。好在校长提前将老伴在图书馆的工作服“没收”来,我套在身上,校长说,蓝色工作服成了大花袍,考试可以全面开花。我真想不出,衣服被弄脏和考试成绩有什么内在的逻辑关系,始终记得他的幽默,想着他下一句话会怎样让我发笑。或许,他的意思是艰辛的努力,才可以换来好成绩。
   “不负众望!”那届学生考得出奇好,我教的语文成绩全县第一,校长见面就是这几个字,我开玩笑地给改成“不负您望”,他心花怒放,不能自持。
   我相信是我刻钢板搞突击作文训练起到了效果,果然,公布成绩分基础知识分和作文分,居然出奇地高,以至于后来有的学校还专门登门取经。我给他们说了刻钢板的故事。这算什么经验,可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三
   第二年我被调往县一中,我刻钢板的绝活却被冷落了。正规的大学校,为了减轻教师的压力,专心备课教学,都是安排办公室干事刻钢板。教师手抄刻印内容提交就万事大吉。可我性子发急,惹出一段不愉快的事儿。
   上午第三节课我要用到教学讲义,办公室说,安排不上。我强调,12个平行班的教学计划都要耽误,办公室老毛干事高声说,你是皇帝啊,说啥时就啥时!这话被路过的校长听见了,推门进来大声说道,老毛,你摆正位置好不好,他就是皇帝,你就是跑腿的,我也是,怎么了,你想颠倒过来不成!
   校长的“尊师重教”,让我们俩都难堪了。局面尴尬,老毛低头不言,我躲在一角准备趁机逃跑。
   “少了笤帚不推磨?”校长突然缓和了口气,说了个比喻,笤帚是在推磨时扫那些散落的粮食用的,显然是比喻老毛,我就是那盘必须得好好转动的磨盘,“找一个板,忙了自己刻。”校长开了口子,这是我乐得的结果。
   从此,我的功夫排上了用场。老毛也很得意,遇到我就伸大拇指,意思是谢谢我为干事减轻了负担。真是不打不成交啊,我还专门跟老毛学过钢板字,他一手蝇头小楷,从不出错,印出来看,字迹规矩,个头一般大,笔画不苟,行距合适,满篇充满了书法的气韵。
   他还特别给我介绍了刻钢板的门道。钢板分直纹和斜纹两面,刻方正字用直纹面,行书字则用斜纹面。不过,运笔之力都要发自丹田,不可用蛮力,力道不合适,蜡纸就容易拉破。只是至今我也不明白“丹田”之力怎么运到手指头上的,我理解得肤浅,大约就是静心凝气吧。其实,“丹田”之力未必坚硬,刻钢板,需要一颗柔软之心,爱这份工作,需要浪漫的情怀,运铁笔而若弦上飞音。铁笔钢板的硬度,蜡纸与内心的软绵,在两个极端里创造出精彩的文字,释放出的是岁月的温度。
   我体会到学徒不易。一旦经师指导,自己摸索的那套都要改进,这是驾轻就熟的必须步骤。一开始,刻板很拘束,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都被支铁笔管积压成印痕,凹进去很多,长时间不能复原,就连小拇指抵在钢板上也磨出了茧子。熟能生巧,最终本事练成,仿佛持一根绣花针在精致的绸缎上飞针走线,颇有成就感,因为想到学生会看着老师的刻字不自觉地模仿,心中就美滋滋。
   任何手艺做到极致,就可能成为艺术,少不了艺术之心的虔诚,人在创造艺术的过程中是兴奋快活的,即使耗费了时间和精力,也心甘情愿。
  
   四
   学校有一个印刷工,往往活干不了,文印室里摆了好几台油印机,若是谁的活发急,就自己“跑趟”(用油滚子推印)。
   有一次,我印好一个班的讲义,匆匆上课,学生发题,突然有个学生哭着站起来,跟我哭诉,后面桌出名的捣蛋鬼将尚未风干的讲义放在前桌同学的本色T恤衫上,来了个“再版”印刷。一件好好的小白褂,写满了小字,就像拓印了古文石刻,真是让人既笑又怒。
   一个教师的智慧在于怎样灭火。我说,这个责任在我,等下课我们处理吧。学生说,这与老师有什么关系啊!我用手势压下呼声和反抗的情绪。
   “换一换?”我把当事的两个学生叫到办公室问道。
   “老师算了,同桌说,他想要,我不想给了。”“被害人”突然撤销了“起诉”。我以为他是原谅了那个同学的恶作剧。
   “老师,谢谢你,也谢谢……”他转过脸看了看那个恶作剧的同学,“我留个纪念吧,同桌说,这是一件不错的T恤衫。”那时,还没有兴起乱涂乱画的T恤衫,他们有这样的眼光,我感觉好笑,也觉得他们能够将小事化了,最是难能可贵。
   “嗯,好,别洗掉,也别抹,越抹越黑……”我和稀泥,两个学生扑哧一声笑了。三十年后,那个恶作剧者在同学聚会时还检讨这件事,但态度并不“老实”,还是“狡辩”:老师刻的那篇字很美观,是想印在衣服上留个永久的纪念……
   想不到那个“受害者”同学早就尽释前嫌,说,没跟我读书的妻发现那件旧衣服,如获至宝,保留下来了。读书时光因那件别样的衫而焕出精彩。我也相信,这件T恤衫如今留下的是生动的故事,而不是恨意。
   我现在还保留着一支铁笔,一筒蜡纸。写作这篇文章时,我抽出一张,借此回忆起那段岁月,蜡纸的尾部写着“国营浙江省温州蜡纸厂”。油光泛亮,纸面鉴人。蜡纸,唤出了我一段很美的记忆,一个个远去了的故事。
   去年,妻子要将我放在地下室的教学讲义当废纸卖掉,我还是不舍,留下了其中的三本。每年我刻的蜡纸讲义都在400-500页,送走每届学生,我都用厚厚的日历纸做封面,认真装订成册,标注了页码。自1884年至2003年,装订了20本讲义,纸页由白泛黄,岁月在纸上沉淀变色,就像发酵了一样,芬芳溢香。看着有三岁小孩高的一摞讲义,成就感油然而生。不知自己在讲义面前是渺小还是高大了,唯有亲切。别说做老师的只有三尺讲台、两鬓银发、一脸粉末(粉笔面),还有“讲义等身”,足够充实的啊。真的不是自嘲,而是我骄傲。前年,市一中征集有纪念意义的物品,看中了我那三本亲手装订的讲义,便搬进了校史纪念馆,成为一个时代的旧影。
   时光总是会留下一些痕迹,我不想让这份唯美的记忆没有载体。不是恋旧,是想抚摸我的曾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更有不可替代的东西。
   印刷术,已经走进了智能时代,我知道后来学校用上了“一体机”,复印印刷一次完成,教师在电脑上打印出来,再拼接成题,很省事。现在,教师坐在办公室,鼠标一按,发出打印指令,文印室的印刷机就开始劳动,印刷完会自动反馈信号。没有了手指被挤压的苦,也少了练字的机会,有得也有失吧。
   就像昨天我走进一个村子的“乡愁记忆馆”一样,那些扬粪的草斗,犁地的铧犁,播种的“二人抬”农具,都成为了农耕的历史。刻钢板的手艺已经过时,但在我们这一代人这里,钢板上蜡纸上还一样保留着崭新而唯美的记忆。
   常将那些刻下我奋斗痕迹的讲义捧起,凑在鼻息之下,动情深嗅,还是“香如故”。纸上的那些字仿佛也灵动起来,轻轻摩挲,是顺滑如丝缎般的触感,忍不住将其贴在脸上,带着墨香的温度一直贯入心底,那些字仿佛是一个个轻音符,悄悄又款款,萦耳入心。再次氤氲出一个个故事,故事站在我面前,翩翩起舞……
   我知道,那些从我的铁笔下流出的字,依然在叩击着我的心扉,缕缕墨香,经久不散。历史,不是用来去总结的,能够还原那段精彩,才是怀旧的最美意义。刻钢板,不仅仅是留下了曾经的手迹,更多的是留下了不曾冷却的手温。
   用不着手握铁笔笔耕了,几根手指头在键盘上敲出一个个字。这可不是简单的“鸟枪换大炮”,而是书写的“脱胎换骨”。笔走钢板是怀旧曲;指尖飞动键盘,是陶醉曲。每首曲子里,都讲述着生动的故事,记载着劳动的快乐与智慧。
  
   2020年7月28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6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是一篇充满回忆的散文。文中有回眸过往,有注视当今,叙欣悦,寄深情,歌之,颂之。“刻钢板”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讲简直就是一个古老而遥远的符号。但那是一代人的记忆,更有不可替代的东西。关于油印件,起初带给“我”都与革命有关,一本《青春之歌》和红卫兵的“天女散花”熏染了我,纸上的字充满了诱惑,“我”对文化有了崇拜。1983年“我”成了一个亲手制造文化的人。20年“我”一直与刻钢板结下了一段奋斗缘。学校从武汉托关系买来一台油印机,因“我”字与王羲之之字搭边,校长把刻钢板与油印任务交给了“我”。“我”三天时间写了七篇范文,周未带回家,与妻子通宵达旦奋笔疾书。那一届学生成绩全县第一名。第二年,“我”被调往县一中,“我”刻钢板的绝活被冷落了,办公室有专门干事刻钢板。因干事做事拖拉,眼看要误了讲学,“我”与干事理论让校长听见,校长交代需要了自己刻。从此,“我”的功夫又派上用场。“我”和干事老毛不打不成交,老毛介绍了刻钢板的门道,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本事练成。学生“恶作剧”让没有风干的油墨印在了学生的T恤衫上,没有让孩子们留下了恨意,反而留下生动的故事。这段描写,体现了一位老师的智慧。是呀,教育,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给孩子们塑造一个美好的心灵。“我”现在还保留着一支铁笔和一简蜡纸,每年刻的蜡纸讲义都在400一500页。印刷术已经走进了智能时代,现在教师坐办公室,鼠标一按就可……在欣赏本文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强大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更能感受到作者当年对教育工作激情迸射!小编忍不住“啧啧”称赞:这种尽职尽责,呕心沥血,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精神呀,这哪里是在刻字,这分明是用心血在浇灌,用心血在滋润学生呀!为这样的老师致敬吧!文章用感悟和故事相结合,言词细腻感人,文风时尚,文笔真诚,给人启迪:无论你多么低微,别埋怨岁月无情,是我们没有好好对待岁月,奋斗会留下岁月的刻痕和赞歌,而这些正是超越文学以外的幸福、快乐的体验!力荐文友品读,问候作者祝安!【浪花诗语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729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7-28 05:21:58
  刻钢板,我见过,那时我好像读一、二年级,老师叫我去帮忙放纸张,等老师不在时,我偷偷推了一下那个油滚筒,具体我就不记得了。今天读到怀才老师的刻钢板,倍感亲切!更为当年怀才老师那激情四射的拼搏干劲所感动!忍不住哼起“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愿老师出走半生,归来仍少年!感谢老师,辛苦了!遥握问好,谨祝幸福安康!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8 06:31:36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这支曲子是形容老师深夜备课的情境的,我也熟悉,记得学生的套路作文写“我的老师”,都用到这个情节,想想,美从来都不会过时啊。从教师的岗位退下来,结束了教学的生涯,那些与学生相处的故事,还是那么温暖,这些会成为一个老师最美的回忆。谢谢湘莉老师倾情编辑小文,挖掘小文的内涵,增色很多。处在革命漩涡里的少年,奋斗过的青年时代,都是经历,都是人生的财富,不一定去重复,但足够我们思考的。遥握,致谢湘莉老师,谨祝安康。
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7-28 05:48:51
  读此文,随着老师深情的笔墨,把我带入到一个既陌生又觉熟悉的场景,真好!对了,老师,当年你的学生有没有为了不做试卷,故意把题抹黑的?我的同桌就是,故意用手把整张试卷抹黑,那个手全都是蓝墨,现在想想真好笑。再次拜读佳作,为佳作点赞!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8 06:35:25
  很多故事,有时候需要学生自己提及,很可笑,但无论怎样,都温暖着师生。很多学生还珍藏着当年老师刻钢板印刷出来的讲义,我想,可能也是会唤起他们的美好记忆的。谢谢湘莉老师给小文美评,交流的美好,我感受到了。天热,注意防暑,祝安!
3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07-28 06:35:09
  老师的文,一下子把我拉回了几十年前,我记得上学的时候,学校的一些试卷和学习资料,就是自已手工印刷的,一股油墨香,让人至今难忘。那个曾经的岁月真让人怀念啊!老师的文好暖,读来心里发热!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8 06:39:18
  能够唤起孤独老师的美好回忆,怀才抱器就感到很值得了。写作这篇小文时,耳边还有铁笔在钢板上沙沙行走的声音,很煽情。谢谢孤独老师留墨。在此祝贺老师《多彩的森林》成绝品。遥握,谨祝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0-07-28 07:51:52
  写熟悉的事情,作者总会得心应手。读熟悉的文章,读者总会引起共鸣。和孤独老师一样,我在学校里也曾帮老师印刷过试卷和学习资料,那浓浓的油墨香,那难忘的师生情,仿佛就在昨天。熟悉的生活,温暖的故事,感动了自己,也感动着读者。湘莉老师的感慨也是梅骨的心声:愿老师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不缺少美,也不缺少感动,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体验感动的心灵。感悟生活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严格自律和一味禅茶的专注精神,我都缺乏。我们都是烟火中的芸芸众生,生活才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对文字,还要抱着一颗敬畏之心,就像文中所说:任何手艺成为艺术,都要有艺术之心。人在创造艺术的过程中是兴奋快活的,即使耗费了时间和精力,也心甘情愿。舍弃熟悉的事物,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没有出路的。在调整自己,尽快回复写作状态吧。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8 11:14:52
  梅骨老师的点评在浪花甚至在江山都是数得着的,唯美而深刻,精彩而有温度。是的,文字可以暖唯美的心,并非过往的都是诗,但回忆起来,是过滤掉一些杂质的,所以才纯粹,就像酿酒,糟粕都喂了猪,剩下的是甘醇。梅骨老师的文章是不断打磨,肯定质量第一,所以我们总是期待。问候梅骨老师,谨祝夏祺。
5 楼        文友:岚亮        2020-07-28 10:02:43
  刻钢板,也叫刻蜡纸。怀才老师乃教师出身,在那个年代,自然离不开刻钢板,什么教案、作业、范文、试卷及宣传资料什么的,一律出于钢板上的蜡纸。评论老师文章的好坏是没必要的,反正每凡出手,皆乃精绝之文。我小时候也刻过蜡纸,刚开始是跟老屋的老右派日康公学的,后来帮我大姐,再后来帮我老师,从而练就了一手仿宋体。温暖的文字,勾起了我深深的回忆,那时候虽苦,为什么回忆却是甜甜的?难道人到老年就这样吗?其实不然,我想,青春年少的时光,就像甘蔗一样,自然甜也。大赞佳作!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8 11:19:29
  谢谢岚亮老师美评。上了年纪的人,对过往都有着温暖的回忆,不一定是我们真的老了,如果没有阅历,这些东西也不会过滤成精彩的。文学的鞭挞丑陋,弘扬唯美。人的情绪也不希望被糟粕污染了,所以我们的笔下总是有甜度的,正常。那些名言甜度的东西,往往带着苦味,若是一点点苦,我们品了海需要再吃一点甜,如果我们就喜欢吃苦的,就没有了“良药苦口利于病”的话啊。读岚亮老师的小说散文,总有耳目一新之感,我想,除了文笔的因素,还有人生精彩的故事。谢谢岚亮老师精美的点评。遥握,谨祝夏祺!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0-07-28 10:28:03
  刻钢板,用的是铁笔,付出的是全心的柔软!怀才老师深情地回忆,每一幕场景,都让我感受到教育路上追梦人的赤诚、汗水与智慧。刻的是仿书圣的精妙书法,刻的是三天时间赶出的七篇范文,刻的是精心设计的讲义,刻出的是全县第一的骄人业绩!连被调皮学生印上油墨字的小白褂,都被“受害者”当作珍品收藏。我觉得怀才老师对学生的呵护之深,对教育事业的满腔执着,对自己严格的自律,对方方面面工作的精益求精,是取得斐然成果的根本原因。致敬怀才老师,您做的一切令人拍案叫绝,令人油然而生敬意,您的学生个个都幸福感爆棚啦!问候老师创作辛苦,敬茶,遥握,谨颂夏祺!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8 11:23:29
  谢谢罗老师精美点评。好喜欢您的“付出的是全心的柔软”这句话,我想,如果你不付出柔软,那柔软就不会让自己的心暖,任何付出都有回报,怀才抱器无悔曾经的教学岁月,就像看到罗老师的师范时光,我们都是被塑造的一代,充满着对人生的爱,走向教育岗位,尽管做得不够,但努力了,所以我们才喜欢回忆当初的温暖与快乐。谢谢罗老师美评,遥握,问候罗老师夏祺,谨祝笔健!
7 楼        文友:雨中太阳        2020-07-28 11:47:15
  怀才老师每篇回忆性散文都散发着浓浓的醇香,如陈年老窖,多年茅台,读后让人回味绵长。老师把半辈子心血都奉献给了教育,肯定桃李满天下吧。太阳弱弱的问一句,若遇到类似我这么吊儿郎当的学生会不会头痛啊?(~_^)
女人不仅要丽质更要励志!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8 12:20:33
  红楼里的贾宝玉,可是“顽石”而生的人物啊,他也造成调皮顽劣,你说他可恨么?应该不是,是可爱至极啊。若太阳这样光芒万丈的女子,其光四射,其色暖融融,怎么可以是顽劣呢?再说,若真遇到调皮,应该看看什么事,细节是什么,商量一下,这样尽情释放那种顽性才是啊。不知如此回答是否满意?谢谢太阳老师留墨。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0-07-28 12:26:11
  回想当初学生时代,我对油墨讲义、油墨试卷太熟悉了,那时教我的老师们太辛苦,太不容易了,凡事都人工操作,哪有现在的智能代替人力。正因如此,久远的油墨香才更加亲切,从鼻孔直串入肺腑,润心暖心!怀才老师的文字中飘出的油墨香更浓郁醇厚,嗅嗅醉了,回味香味绵长。用心用情垒建的风景,总是摇曳生姿,感谢老师打造的文学桃花源,让我们走进不思归!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8 13:24:45
  谢谢罗老师再度留墨。文学是样子本来就是浪漫而可爱,我们互相无法颠覆这个传统,就是想改变,总是陷落其中。特性无法改变,但愿怀才抱器小文可以给罗老师一点美感。无论怎么卑微的事,在热爱下都可以变得崇高。遥握,谨祝幸福快乐!
9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7-28 14:56:55
  一上午没来浪花,我们的怀才老师却在浪花玩起了绝活“刻钢板”初看题目,以为是在在钢板上凿字,那可是个功夫活,原来是油印讲义文字的活,我们老家叫刻腊纸。一个活两种叫法,不过习之没刻过,但老师刻油印的讲义倒用过不少。我惊讶怀才老师的从少年到中年的成长过程中,真是干一行爱一行,行行都用心和感兴趣。记得在怀才老师的文章里,知道了老师从小学过石匠,木匠,瓦匠,做了老师又亲自刻钢板,而且还十分感兴趣。我知道,那个年代很少有老师亲自干这种枯燥无味的活,都是校工人员完成。怀才老师不但感兴趣亲力亲为,而且还把刻钢板作为一门艺术去熏染,而且把自己的爱人也熏陶成了刻钢板“艺术家”,这是可敬可佩。一段美好的回忆,一段难忘的时光,怀才老师无愧那个年代的第二个“毕昇”啊!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8 15:34:14
  谢谢习之老师精彩温暖的留墨。刻钢板算不上是绝活,我们那个时代的老师,都要参与刻钢板,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功吧,怀才抱器只是想把这个事做好做地道。如果说经历丰富了点,倒是真的,做过木匠,做得很有成绩的是瓦匠,有着让自己喜欢的“作品”,一段经历,也是人生的看点啊。做事认真,总有让自己感到骄傲的地方,在别人看来看你没有多少意义,但对于自己,有温暖就值得。敢于毕昇比,可不得了,抬举高了啊,我就是做自己的毕昇啊。这篇小文因习之老师的点评而增色不少,谢谢。遥握,问候夏祺!
10 楼        文友:雨中太阳        2020-07-28 17:28:13
  怀才老师回答的,太阳超级满意,加10分再带一杯绿豆羹。在高中时我遇到一位"优秀”语文老师,我们问他这道题为何选A,他说,答案就是A,没有解释也不用问为什么。每天就是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自此,我的语文就转为自学了。他上课我就看小说,那时琼瑶的,金庸的全部看完,也看四大名著和外面名著。反正就是不上他的课,还经常逃课睡觉。我在想,要不是遗传我妈妈的文学与艺术细胞,我可能现在连封信也写不好。太阳在想,那时高中怎么就没有遇见象怀才老师这么优秀的老师啊!
女人不仅要丽质更要励志!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7-28 17:45:18
  哈哈,怀才抱器也有另一面,严肃得很。为了前途,我严肃过,但微笑总是比严肃多吧。一个老师应该是被幽默灌满了肠子的人,即使批评也要找个恰当的方式。其实,语文老师好当也不好当,谁都可以干,但干出点名堂不容易,教好太难了。给学生的东西需要很多,不仅仅书本。我离要求相距甚远,只是努力过。谢谢太阳老师的肯定,可惜不能再站讲台了。当作勉励吧。遥握!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