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我与母亲的一天(散文)

精品 【浪花】我与母亲的一天(散文)


作者:习之乐哉 举人,3396.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57发表时间:2020-09-20 06:37:32

【浪花】我与母亲的一天(散文)
   在岁月的长河里,时光转瞬即逝,一年不长,一月太短,一天更是微不足道。我的九十高龄的母亲,一个患有轻微小脑萎缩,腿脚不能走动,生活几乎不能自理的母亲,一天的日子是怎样度过的呢?日复一日,重复单调枯燥的母子生活,让二十四小时始终伺候陪伴母亲身边的儿子,却感到一天的漫长。我为母亲日趋下降的生活质量担忧,我为不能周到地照顾母亲的吃喝拉撒睡而焦虑。
   我和母亲每一天的生活,都是这样。
  
   一
   每天的早晨都是新的,临近中秋的早晨更是像水洗一般清亮。天已放晴,蓝蓝的,遍地竞相生长的风景树,绿绿的。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地放声叫着,楼下的梆子,当当地敲个不停,那是推着小车卖豆腐的中年男人又来了,接着就会听到一个男高音,随和着梆子的声点,发出一声声悠长的吆喝:“卖油——条——来——”
   我知道,这大约是早晨六点了,楼下路面上,开始陆陆续续有人出门了,打工的,晨练的,骑车的,走着的。我五点就起床到书房读书了。新的一天,就在这样充满生机和热闹里拉开了序幕。
   这时,我听到了隔壁房间里又传出了母亲轻微地吐字不清的哼哼声,我知道,母亲又要小解了。急忙走进卫生间,端起早已预备好的盛有少量水的尿盆,放到母亲房间里特制的老年人用的便椅上,母亲带着那种似乎祈求的眼神看着我,我对母亲说,解手吧!母亲“嗯”了一声。值得欣慰的是,母亲始终不聋。我把母亲抱到便椅上,褪下裤子,从床头把手纸递给母亲,母亲这时可以自理了。
   自从今年四月份过了母亲八十九岁的生日后,不长时间,母亲一个不留神在门前摔倒,正常能拄拐杖走路的母亲,在床上躺了一个月后,下床时,突然不能走路了。也许摔倒后,震动了头部,后来开始糊涂起来,医生说,这是小脑萎缩的症状。从此,我与大哥开始了每月一轮的全天候伺候母亲了。
   我与母亲每天的早餐,几乎是不重复的,炝锅西红柿鸡蛋面,面条要煮得烂烂的,没有了劲道。因为母亲的全口牙早已下岗。早上7点开始生火煮饭,这时的母亲早已又开始“咋呼”起来:“饿了!饿了!”满满的一小碗面,大半碗的汤,母亲都会吃得干净。值得庆幸的是,母亲的饭量并没因为病情的加重而减少。人是铁饭是钢,我始终觉得母亲还是很硬朗,真的是庆幸。
   母亲不能下床,我在卧室专门设置了个特殊的饭桌,我与母亲只能分桌而食,我在客厅的餐桌上。习惯成自然,早饭后的母亲是要洗刷的,虽然小脑萎缩,母亲这一点食清醒的,因为母亲从年轻爱整洁的习惯一直雷打不动地坚持着。给母亲脸盆倒上温水,递上毛巾,剩下的母亲能够独立完成,最后还不忘儿子买来的杏仁蜜,朝脸上搽,接着拿起梳子,将满头银发梳理得顺绺顺丝。等我在厨房收拾完毕,母亲却不自觉地在床上睡着了。这是母亲病情后的不正常状态。我轻轻地给母亲盖上毛巾被。
   伺候年迈的有病的母亲,说实在,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的。
  
   二
   母亲一时糊涂一时清醒,但总是糊涂的时候多。早饭后的这一觉是很短暂的,十多分钟,母亲就会醒来。如果儿子不在身边,自己从床上勉强支撑着爬起来,坐在床边,开始自言自语地唠叨,在母亲眼里,一间不足二十平的房间里,到处是与母亲交流说话的“人”。大概是,到了这个年纪的小脑萎缩的老人,都会有这样的表现。这些“人”大都是故去的亲人,母亲的爷爷,奶奶,父母亲,娘亲舅,七大姑八姨都会“来”到了母亲房间,济济一堂,诉说不尽的千言万语。如果在一旁听听,全是母亲唠叨的声音,而且与常人一样,与故人有说有笑,有哭有闹。不明真相的家人和外人,也许会有一种毛骨悚然之感。这就是有了病的年迈的母亲。
   唠阵子嗑后,接下来的便是做“家务”,把床上的被单,枕头,毛巾被全部拢在身边,用手揉搓。如果问母亲在干什么,糊涂的母亲便说,洗衣服呀,做被子呀,推磨呀,剥蒜呀等等,全是以前母亲曾经做过的事情的再现。无论怎么制止母亲的反常,都是徒劳的。这已是母亲的新常态,只能随母亲任性了。母亲忙活累了,就躺下睡觉,白天里,几乎是在房间的床上,这样反反复复的折腾中,躺下,起来;起来,躺下。开始对母亲有怨气,有时实在看不下去,也对母亲“大吼”,看见母亲偶尔拿起卫生纸或被单子放嘴里吃起来的时候,更是忍无可忍。
   母亲有吃零食的习惯,即使有了病,也没有改变。每天上午都要给母亲剥至少一块糖,母亲从年轻爱吃糖,一辈子瘦弱的母亲,家人从不考虑她会得糖尿病,血糖从来不高。糖吃完了,还要吃口酥,母亲说这个比糖还甜,虽然满口无牙,但吃起来有滋有味。
   事实上最替母亲担心的是,一旦对母亲提醒不及时,就会尿床。母亲清醒时可以喊儿子解手,不清醒时,便无奈了。三天两头如此,我们娘俩也早已“习以为常”。幸亏有洗衣机,每天都要给母亲洗尿湿的裤子。如果母亲接连尿裤子,有时实在无法“容忍”的情况下,真想对母亲“训斥”一顿,然而,母亲满脑子都是空白,“训”也是茫然无所知的样子。深感爱莫能助,其实,打心里却是心疼母亲啊。
  
   三
   母亲即使早晨吃得再饱,零食即使不断,还是不到中午就嚷着说饿。母亲爱吃肉,每天离不开肉,中午一般都是汤菜馒头。不到十一点就开始忙活为母亲做饭,在炖烂的嚼得动的蔬菜菜里,掺上肥肉或肉丸。中午的饭量,一般是一小碗菜,大半碗汤,半个热乎乎的馒头。
   母亲有病前,午休是很有规律的。饭后一小时,大约在一点钟睡觉,三点醒来。现在却是,吃了便睡,睡不到半个小时又醒来,醒了就在床上手脚不闲地乱翻腾,把床上的被单毛巾被都给拧成“麻花”,嘴里唠叨个不停。脚上的袜子穿了脱,脱了穿,忙活累了,又倒头便睡。做儿子的只能不时守在母亲身边,被单毛巾被,也是给母亲铺了盖,盖了铺,一直翻来覆去忙活到吃晚饭。幸亏给母亲特制了个低矮的床,不至于从床上掉下来。
   这段时间,也算母亲最清醒的时候,除了要零吃糖和口酥外,小便时还知道喊儿子。因此,整个下午到晚饭这段时间,不会尿床。母亲有个很奇怪现象,在生病前,大便一般十多天,才连续排解两次。自从不能自理后,一个多月才开始排解,而且连续排解数天。这让我和大哥感到忧虑,对于母亲来讲不知是否正常,因为每天母亲都不少吃。这已是半月没大便了,恐怕还得半月以后了。
   相对来说,母亲的晚饭还算简单。平时几个妹妹给母亲包的混沌和蒸的肉馅包子,都搁在冰箱里,晚饭有时给母亲下混沌或是蒸包子,一小碗鸡蛋汤完事。饭后与母亲还没有聊上几句,又要倒头便睡。时间长了便有了经验,晚上睡前,一定让母亲小便,否则,肯定会尿床。
  
   四
   最难伺候的就是夜晚了。母亲近年来,一直有夜里尿频的习惯。从晚上八点来钟,第一次小便开始,到第二天凌晨四点,一般要小便四五次。以前能自理还好说,现在大小便不能自理,而且还常常犯糊涂,如果不及时提醒母亲小便,十有八九时会尿床。
   作为照顾母亲的儿子,没有好的办法,只有牺牲晚上熟睡的习惯,要不定时地起床提醒母亲小便。只要小便,就要把母亲抱到便椅子上,完事后上床盖好毛巾被。让人头疼的是,母亲晚上做恶梦的习惯一直保持着,说起梦话连喊带叫,不明情况的人肯定会吓出一身冷汗。妻就曾被吓哭过。母亲梦话的同时,身上的毛巾被大都掀到床下。因此,听到母亲咋呼,必须起床先提醒母亲小便,然后再为母亲重新盖上毛巾被。如果一晚上能够保持清醒,定时想着让母亲解手,一般是不会尿床的。
   俗话说,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有时应付酒场,有喝多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晚上照顾母亲,有时睡过头,忘了提醒母亲,母亲是非尿床不可了,这时我会感到非常的自责。
   正常情况下,一般母亲晚上小便四五次,我也要随时起床四五次,晚上想睡好觉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母亲有时说梦话,让我信以为真,就是母亲梦话里叫喊解手,当听到起来让母亲解手时,母亲却满脸的迷茫,根本没有解手的意思。这样一来,每天晚上,为了母亲的解手,要反反复复,起床多次。直到凌晨四点来钟母亲最后一次小便结束,才能到床上安安稳稳地睡上一两个小时的好觉。
   这时的母亲,也才真正地开始入睡。
  
   五
   我一直在反躬自省,我对母亲的照顾和陪伴是否到位,母亲心里是怎么想的,母亲能感受到幸福么?我不得知。
   但我常常会看到,当母亲一人在房间无所事事的时候,总是身子依偎在床头一角,那浑浊的眼睛,盯住窗外灿烂的阳光看,或许想起了曾在胡同口唠嗑的老姐妹,想起说不尽的家长里短;或许母亲想起了青春往事,想起了多年不曾回去的娘家的温馨。人在这个时候,不惧死亡,但绝不放弃回忆的美好。
   我似乎明白了母亲的内心需求,天气好的时候,我时常会把母亲抱到轮椅上,推着母亲从八楼电梯来到院子里,与曾经一个村子里久违的婶子大娘见见面,母亲清醒时,说起对方来,还都能认识,还能搭话聊上几句,也看得出来,在母亲满是皱褶的脸上,释放出来的却是慈祥和灿烂的微笑。
   一天的确短暂,我却感到漫长。是照顾母亲厌倦了,还是伺候母亲不得法而疲于应付?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我和大哥照顾母亲才刚刚开始,我们都在尽心伺候。
   我想,只要记住母亲的养育之恩,知道感恩,拿出一颗永远善待母亲的心。精心照顾,不辞辛苦,无论母亲怎样的不能自理,怎样的糊涂,只要顺母心,如母愿。我深信,与母亲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幸福的。因为母亲在,才有完整的家,母亲在,家才是温暖的。我不能自己打破我的温暖之家。
   一个文友曾经抱憾地说,如果他有老母在,一定会倾其所能,整天守着。我曾经想,艰难没有光顾他,他就说了大话。其实我想错了,哪个儿子不想永远与母亲相守!有母亲的日子,最生动,最丰富。我很享受这样的每一天,不抱怨,不厌烦。
  
   原创2020年9月3日,2020年9月20日首发江山文学
  

共 39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与老母亲相处一天,在很多人那里只能是一个妄想,是一个不可能,在作者这里,却是五味俱全的一天,因为小脑萎缩,因为行动不便,因为不能自理,这样的老母亲,如果是你相守一天24小时,会怎样?我读了这篇散文,问了我自己,答案是,我不能如习之作者这样尽心尽力地伺候,可能也要不断抱怨。新的充满活力的一天从清晨开始了,此时要为母亲解手,然后是做饭,陪着母亲梳洗。此时的母亲唠叨不停,房间是她与亲人对话的空间,还要不停地摆弄床上用品,不断劳作,母亲将过往的生活搬到了房间,这是她的生活常态了。中午一顿饭摆弄糊弄,饭后一觉要有,母亲排便困难,都是为儿的担心。夜晚,母亲做噩梦,那是吓人的,儿子要安慰,要伺候。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是一个死结,作者常常反思自己,孝心尚在,只是感觉伺候母亲还不到位,有母亲在,才有家的感觉,说得好。这话,对于我这样早年就失去母亲的人,不是心灵冲击,而是陷入了虚幻的回忆,我曾经也有母亲陪着,一样美好。正如作者所言,有母亲的日子才生动才丰富。这篇散文 ,情感真挚,表达深情,敲击了读者最柔软的那根神经,深为感动,文章很有条理性,写了一天的起居饮食,很多生活细节,非常感人。作者用具体的行动诠释了儿子的孝心,非常有正能量。文从心出,况且是作者亲身经历,于是,句句都是心疼的声音。在此,谨祝作者母亲安康,希望习之老师经得住“折腾”,享受好雨母亲最后日子的美好。【浪花诗语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921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09-20 06:40:01
  家有老母,孝于当前,百年之后都是无悔的记忆。亲情无价,再多的难,都有去接受。请欣赏习之老师的亲情动人美文。感谢投稿浪花,希望精彩纷呈,问候秋祺,谨祝老母安康!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9-20 06:51:43
  非常感谢怀才老师的辛苦编按以及对习之的理解与认可。提起母亲,做儿子的有时又惭愧又心痛。不能自理的母亲,无论怎样照顾,母亲也回不到能自理时的幸福指数了。母亲的不幸就是儿女最大的痛。驻京工作,已整整离开母亲15天了。习之时时不在想念没有了欢笑和幸福感的母亲。习之最大的奢望,就是快快完成工作,快快回家陪伴母亲。遥祝老师笔键秋安!
3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09-20 07:04:00
  父母在,不远游,有如此年龄的老母,只能天天厮守在她身边。有老母在是对一个人全面考量,这时不仅仅是责任,更是孝道在心头。为老师点赞,不仅仅因为孝道,更为所彰显出的人性光辉喝彩!
回复3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9-20 07:54:08
  谢谢孤独老师留墨点评。的确如你说的那样,老母在,是对子女人性和孝道的最好考量。如何对待老人,怎样对待老人,有时只有天知地知了。良心时最好的明证。遥握秋安!
4 楼        文友:岚亮        2020-09-20 07:26:30
  一篇让人泪目的亲情之作,孝道之文。读罢《我与母亲的一天》,让我热泪盈眶,浮想联翩,百感交集。朴素的文字,真挚的情感,真实的生活,复印了母亲一天的日常生活。常言道,久病不孝子,孝顺,说说容易,但真正做到,是很难的,尤其是在久病的老人面前,在一个神志不清的老人面前。王阳明说,植树时,勿想叶,勿想花,勿想枝。习之大哥,不要想得太多,尽孝犹如给树浇水,树根扎深了,自然会有花叶。你是辛苦之人,也是个幸福之人。为你点赞,祝老婶子快乐!
回复4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9-20 08:00:56
  感谢岚亮老师的精准点评,也代为母亲对你表示感谢。同龄人总是心灵相通,知我者老师也。作为儿女,父母的养育之恩终生难忘,也是一世的报答。父母老了,要以感恩的心,善待老人,父母的福,才是儿女的最大的福。遥握秋安!
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09-20 08:41:38
  首先,湘莉要为习之老师的孝道致于最崇高的敬意 !我非常能够理解,侍候生活不能自理,并伴随半糊涂的老人的难度。我外婆生前就是习之老师母亲现在这种状态,她整夜整夜说糊话,窗外的雨,滴答滴答,真的让我毛骨悚然……我没有习之的孝顺,我侍候一个礼拜就当了“逃兵”,把担子甩给了我母亲们。现在想想好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拿出勇气,多陪陪外婆?遥握问候习之老师,祝你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9-20 09:58:48
  非常感谢莉莉老师的真诚点评。习之微不足道的陪伴母亲,竟得到莉莉等老师们的如此认可,习之十分荣幸,也感到深深地不安,伺候不能自理的母亲,任重道远。很理解莉莉老师对外婆的挚爱,也许那时莉莉还年轻,没能坚持在有病的外婆身边,因为还有母亲在外婆身边。不要过于谴责自己。遥祝秋安!
6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0-09-20 12:48:06
  万事孝为先,有母在堂就是福,非常感人,为此点赞,祝老人安好,幸福。
回复6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9-20 13:37:27
  感谢留评,致敬,秋安!
7 楼        文友:罗莲香        2020-09-20 13:20:17
  特别感人的文字!习之与患小脑萎缩的母亲相处的一天,也是许许多多个相同日子的重复。习之很孝顺,孝心感天动地,细节处见精神,白天的生活琐碎,夜间的小便提醒和周到的照顾呵护,不厌其烦的尿湿衣服和床铺处理,您母亲与已故之人的絮叨对话……凡此种种,的确需强大的耐心、爱心,习之做到了,您的母亲是幸福的。问候习之星期天愉快!
回复7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09-20 13:41:00
  香香老师的精美点评,让习之很温暖,也很受鼓舞。照顾母亲天经地义,母亲幸福才是儿女最大的心愿。谢谢香香老师,遥握秋安!
8 楼        文友:倦鸟        2020-12-09 17:51:31
  朴实又感人的文章,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习之老师尽到了为人子的责任,值得学习。都说人老了就和孩子一样了,但照顾孩子和照顾老人还是不同的。照顾孩子时我们还年轻,孩子也是每晚尿无数次,但我们精力充沛,还扛得住。待父母年迈时,子女也多年过半百,每日不得空闲,难免会有心有余力不足之感。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无论妈多大,都会让儿女有归属感。问好习之老师。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