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帮扶路上(小说)
一
“你们是不是闲得没事干啊,怎么总是盯着我呢。我早说过了,我现在是混吃等死呢,别折腾了,省点力气吧。瞧瞧,这么久了,我是啥货色,你们还不明白吗?我就不明白了,村里那么多人,为何就偏偏选了我呢?换人吧,你们天天来折腾,我真的太累了。我要去见‘周公’了,你们自便,家里有吃的、喝的。”正说着,二赖子打着哈欠,上下眼皮迅速合住了,鼾声也如打雷般回荡在屋子里。
“你!二赖子,你给我起来,马上起来!”邓翠芝见二赖子竟然当着她和驻村干部甄英杰的面,直接在大白天睡大觉,顿时气炸了,满肚子的怒火却无法发泄出来,硬是把那白皙的脸蛋憋得通红。
甄英杰苦笑着摇了摇头,瞅了一眼合衣躺在土坑上的,不知是真的睡着了,还是在装睡着的二赖子:“算了,今天就这样吧,咱们合计合计,想个法子。照我看,大路肯定是走不通的,要走小路才行。”
邓翠芝真够郁闷的,这二赖子嘴上说睡觉,还真就给睡着了,她能怎么的,只能想别的办法了。“哎!”她叹了口气,瞅了一眼手表,“走吧,先去吃饭,吃完饭,咱们研究研究。说实在的,这种事,你觉得新鲜,但在我的眼里,早没了一点点的新鲜感。即便二赖子现在是啥也不想干,我们也不能放弃呀,毕竟他也是亿万人民的一份子。”
出了二赖子家,甄英杰站在大门口,多看了几眼那座早没了墙皮,内里却是红砖结构的厦子房,以及锈迹斑斑的大铁门,还有镶嵌在门楼上的残破瓦片。瓦楞上的各种图案,随着多年以来的风吹日晒,已经快没了条纹,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多瞅几眼,便能发现其做工是不错的。他同意邓翠芝的看法,绝对不能放弃二赖子,先不说别的,单看看眼前这座房子,就不难发现,二赖子的背后肯定是有故事的。最起码,他能断定,曾经的二赖子绝对不是现如今的懒汉模样。
“你俩站在那里干啥呢?是等着二赖子给你俩管饭吗?”
甄英杰听出来了,是老村长在打趣,赶紧转身接住了话茬:“大叔,虽说眼下快开春了,今天不知怎么搞的,太阳请假了,让乌云来值班。瞧着这天怪冷的,您不待在家里,跑出来干嘛,小心冻感冒了。”
老村长背着双手走到跟前,拍了拍甄英杰的肩膀:“你是在埋汰叔吗?叔年轻着呢,信不信,咱俩赛跑,看究竟是谁厉害。”
邓翠芝翻着白眼:“爸,您怎么那么说话呢。甄主任是驻村干部,不是咱们村的生产队长,说话要注意语气呢,小心别人笑话。”
甄英杰说:“别,千万别那么称呼我。当着邓叔的面,我怎么能托大呢?我是晚辈,尊敬长辈那是必须的。再说了,咱俩是同龄人,都是人民的公仆,别喊我‘主任’了,我听着别扭。你叫我‘英杰’就可以了,听着随和。都是一个战壕里的,别那么生分好不好?”
邓翠芝想说什么,被老村长横插了一句:“瞧瞧,看咱们英杰。”
甄英杰说:“叔,别说那些了,有些事,我想了解了解。”
老村长一听有事,马上来劲了:“说,遇到啥难处了?只要是我知道的,我能解决的,我肯定帮忙,绝对不会有任何保留的。”
邓翠芝说:“爸,该吃饭了,别让甄主,别让英杰饿肚子。我们忙活了老半天了,啥效果也没有。要我说,二赖子在你手里就应该解决的,我刚刚上任,就碰到这么一个硬茬。这件事,要是搞砸了,我被下课不要紧,要是连累了英杰,那就糟糕了。这该如何是好呢?”
老村长说:“你说那些有啥用?大学毕业后,放着城里的好事不干,硬是跑回家里‘修地球’。我早说过了,村里这事看起来简简单单,真上手干一干,就知道有多么难了,比上天都要难。看看,现在领教到了吧?一个二赖子,就够你受了。更何况,村里还有很多‘二赖子’呢。你想想,要让那些‘二赖子’全部过上好日子,那要多么的难啊。哎!不说那些了,路是你选的,我不说啥。你喜欢在咱们村当头头,我也没意见,只是有一点,别把你的人生大事耽搁了。我瞧着英杰就不错,年轻有为,任劳任怨,对黄土地有着和我一样的情感。”
邓翠芝见话锋变了,赶紧打断了:“说那些干啥?我有我的想法,现在啊,党和国家需要我们。作为学校仅有的能叫上名的党员,我当然要主动站出来,带着我的父老乡亲摘掉扣在脑袋里上的贫困帽子。”
“不说了,不说了,去吃饭吧。”老村长背着手哼着小曲先走了。
甄英杰让了让邓翠芝,俩人相跟着跟在后面。他们是各有各的心事。邓翠芝想着二赖子的事。老村长刚才的随口一说,甄英杰马上记在了心里,来村里大半年了,和邓翠芝共事以来,她的远见,她的为人处事原则,乡亲们对她的好评,还有她的兢兢业业,陆续印在了他的心坎里。要说没啥别的想法,肯定是不可能的,眼下铺天盖地地拉开了扶贫攻坚战,他还真的没有多余的精力忙活那些,当老村长那么一说时,他心里那平静多年的湖面上顿时泛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甄英杰想着那些,时不时地瞅着邓翠芝,眼神里含着丝丝情意。她心里装着二赖子的事,没注意到他的眼神和平日里是有些不同的。见状,他也不好说别的了,安慰着她肯定有法子。看来,还得另找机会呀,打定主意,他不再想那些事了。眼下要解决的是让二赖子尽快地改头换面。只要树立了标杆,后面的工作就好办了。二赖子的事,是有些难办,可也不是没有办法。来村里这么久了,乡亲们对好日子的盼望是迫切的,他是知道的。脚下的那条水泥路是新扩宽的,当时修路时,各家门口的树都要临时挖走,乡亲们啥话也没说,直接动手,把自家门口的树暂时移栽到自家的地头,等路修好了,再次移栽到自家门口。二赖子家门口的树,也跟着大家伙的步调。有那个先例在,他深信后面的事肯定不会特难,虽说有些曲折,结局肯定是圆满的。
顺着那条通往村外的水泥路,遥望着村庄外面的大千世界,吮吸着黄土地那特有的醇香,还有乡亲们那回荡在耳畔的亲切问候,令甄英杰的劲头更足了。他清楚他的肩头肩负着什么,他也明白他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乡亲们彻底摘掉扣在头顶已有多年的贫困帽子。
二
甄英杰的猜测是对的。二赖子也有过短短的辉煌人生,当时不知羡煞了多少人的眼球,可谁又能料到呢,他的命运突然急转直下。
二赖子的名字,村里人许久不叫了,他叫邓志成。
邓志成是改革开放以后,从村里走出去的第一批文化人。虽说只是中专毕业,可在当年也轰动了十里八村,他一下子成了大家伙眼中的人上人。参加工作后,他也是很争气、很能干的,用了短短的三年工夫,就攒够了一笔钱,推倒了老宅子新盖了一座在当年是走在时代前端的大宅子。况且,乡亲们从来也没有见过的大铁门就在那时,从天而降,降临在人们的眼前,甭管是谁,见了他,无一不是高高地竖起大拇指,还有他的父母别提有多么的高兴了。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也没完成的大事,竟然在儿子手里仅仅用了三年工夫就完成了,他们怎能不自豪呢?有了新宅子,他们的腰杆顿时直了,有了足够的底气为儿子寻门上好的亲事。他们还没出门,十里八村的媒婆就把门槛差点踢断了;好几年没上门的势利眼,也挤着小眼睛过来说这说那的。
但好景不长,意外发生了,邓志成出了工伤事故伤了脑袋,整个人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再也没了昔日里的神采奕奕,反观之,整个人一点点的精神也没有。能干、果断、英明,这些字眼,和他再也没有任何关联了。和他关联的,只剩下懒散、怂包、无能之类的贬义字眼了。两位老人忧心忡忡却无良策,陆续得了病,永久地躺在了地下,只剩下他独自一人生活在给他带来了短暂光环的宅子里。
没过多久,邓志成这个人就彻彻底底地变成了现如今的二赖子。
老村长长吁了一口气:“哎!造化弄人哪!造化弄人哪!”
甄英杰多问了一句:“后来没去医院吗?就任由那么下去?”
老村长说:“怎么没去过?国家给的补偿款,差点用完了,还是老样子。后来,就不再去了,再说了,咱们这穷山僻壤之地,还要过活呢,他一下子没了生活来源,又不会种地,以后咋办呀?幸亏还有大家伙的帮衬,要是让他一个人过活,哪一天没了都没人知道呢。”
甄英杰说:“叔,我和翠芝的想法,您肯定是知道的。”
老村长说:“叔当然知道了,二赖子那样的,要是能凭着自己的真本事改头换面过上好日子,其他的贫困户,当然知道该怎么办了。”
甄英杰兴奋地拍着手说:“知我心思者,唯有邓叔也!”
老村长说:“难度大啊,二赖子一个人稀里糊涂过了好些年。到现在约莫40了,转念一想,年龄倒也不是很大,也是有奔头的。可毕竟懒散了那些年,要想让他一下子变个模样,只怕是,不比唐僧取经难哪。不管怎么说,叔肯定是支持你们的,放心大胆地去干吧。”
甄英杰说:“我知道,是有难度,但我们的努力也是有效果的。我深信,二赖子不是傻子。他也有了不小的变化。您没发现吗?”
老村长一愣,沉思片刻说:“啥变化?我咋没发现呢?”
“衣着。”甄英杰微微一笑,“您再想想,是不是那样的?”
老村长想了想:“对,对。是有了变化,原先啊,把人能恶心得几天吃不下。现在的确好多了,能看过眼了。我给你们加油!”
甄英杰说:“二赖子的事,还需要麻烦叔给我们添几把柴火。”
老村长说:“你这后生,跟我说那些客套话干啥?要是在村里遇到了啥硬骨头,需要我出面解决的,你明说。村里这些人,甭管是谁,都会给叔几分面子的。这点信心,我还是有的,想当年……”
“爸,别吹牛了,赶紧收拾收拾,开饭了。”邓翠芝站在厨房门口边催促着,边端着饭菜脚下生风般地走了过来,“你俩先吃,还有俩菜呢,马上就好。”说罢,又是风风火火地去了厨房接着忙活。
甄英杰抿着嘴笑着,注视着邓翠芝离去的背影,吮吸着遗留在周围的饭菜的清香,回想着和她共事以来的点点滴滴,心里暖暖的。
老村长大喊着:“怎么没拿筷子,让我们用手抓吗?真是的。”
甄英杰赶紧站了起来,准备前去厨房拿筷子:“稍等一会儿。”
邓翠芝已经一手端着菜盘子,一手拿着筷子走了过来。见状,甄英杰赶紧过去迎接:“辛苦了,饭菜闻着真香,吃起来肯定更好吃。”
“也不看是哪个大拿在炒菜?”邓翠芝把菜盘子、筷子递了过去。
甄英杰接住了,端到了饭桌上,分着筷子:“叔,我看翠芝在家,和在工作的时候,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啊,甭管干啥都是见风就是雨。”
“吃,咱们先吃。”老村长拿着筷子,夹了一口菜送入口中,“好吃,就是这个味。别看脾气有点虎,但过日子嘛,肯定是没得说的。”
甄英杰没有动筷子,给老村长的茶杯里添了热水,坐下转过身遥望着厨房,以及那道正忙碌着炒菜的身影。隐隐约约地,母女二人之间的贴己对话,和厨房里的饭菜的香味混合在一起飘了过来。美餐的香味,和伯母对他的夸赞,如同一股电流电得他的心里麻酥酥的,他似乎有了别的冲动,脑海里有潜意识要去厨房,和她一起忙活。“想什么呢?赶紧吃饭吧。”不知在何时,邓翠芝竟然坐在了一旁。他回过神来,笑了笑,冷静了下来,问候了伯母,道了声谢意,便拿起筷子吃了起来。果真是人间美味啊,他想着,紧接着有了主意:“翠芝,我想到办法了,咱们这么办,肯定能让二赖子变成曾经的邓志成。”
邓翠芝一听,顿时来了劲,放下手中的碗筷,眼睛里射出了饿狼看见小羊羔时才有的绿色贪婪光芒:“什么法子?快说说看。”
老村长吃着菜:“先吃饭,吃完了,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甄英杰说:“听叔的,先吃饭吧,下来了,咱们慢慢说。”
老村长人老成精,当然知道甄英杰想怎么办,就没开口说破,始终念叨着“好吃、好吃”,并时不时地有意无意地敲打着邓翠芝:“想当年,你爸当村长时,还没结婚呢,谁知道呢,没过几年,就有了你。这事啊,就是这样,朝一块积攒呢。看起来是难事,可等跨过了大山,就不难发现,这世上哪来得啥难事呢?不过是庸人自扰而已……”
三
难得遇到阳光明媚的大好日子,二赖子破天荒地出了门。
天天躺在家里,除了吃就是睡,除非头发长得快要和大姑娘的头发那般长时,二赖子才会去趟邻村的理发店。他是不讲究发型的,怎么省事怎么来。每次去理发,理发师是不会多问的,直接拿起推子,三下五除二的工夫就忙活完了。也只有去理发时,他才会稍稍拾掇自己,换上压在箱底的,即便是逢年过节也不会拿出来的那套衣裳。那套衣裳的背后,或许有着不平凡的故事。那是两套中山式礼服,一套是冬装,一套是夏装,搁在如今确实是落伍了,但在多年以前,穿在身上出去转一圈,绝对会羡煞旁人的眼球的,那完全是靓丽的风景线。
新理了光头后,出了理发店,二赖子先是眯着双眼瞅了一眼日头,再瞅了一眼他的影子,见时间还早着呢,就没回家,沿着村外那条新修的柏油路漫无目的地慢悠悠地朝前走。他想去哪里,或者说他想去干什么,他没想过,潜意识里,他是闲着没事去散心的、去解闷的。


恭喜老师小说摘精,珊瑚欣赏学习了。问候老师下午好,遥祝冬安,并祝笔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