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追】泸定水暖(散文)

精品 【东篱•追】泸定水暖(散文)


作者:岚亮 探花,12327.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147发表时间:2021-04-24 06:55:58

【东篱•追】泸定水暖(散文)
   一
   去川西,到泸定,不为佳人,佳人在康定。是缘于一条河和一座桥,河叫大渡河,桥名泸定桥。
   六月间一个明媚的日子,我不远千里,从天青色的烟雨江南来到了油画般的横断山脉,逆着大渡河流水的方向,来到了泸定。车子在画廊般的峡谷里停停走走,走走停停,颠簸了许久,傍晚时分,终于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在夕阳中奔流的大渡河。
   大渡河,古称北江、戢水、涐水,又名沫水、大渡水、濛水、泸水,属岷江一支流。它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阿尼玛卿山脉的果洛山南麓。源自山之南,它起初先往南走,然南方有茫茫雪山横亘阻拦,便掉头朝东,锁定大海和日出的方向,开始悲壮的远征。一路山重水复,跌跌撞撞,经大雪山、邛崃山、小相岭、夹金山、二郎山、大相岭、大凉山和峨眉山,从高到低蜿蜒着,奔走得异常艰辛。它犹如一条桀骜不驯的蛟龙,沿途豪吞雄纳碧水潺潺的梭磨河、茶堡河,冬季漫长的绰斯甲湖、革什扎河,从天而降的东谷河、小金川、汗牛河、康定河、磨西河、南桠河,森林苍苍的宰骡河、西街河,流沙滚滚的流沙河和九曲十八弯的鱼洞河、临江河、峨眉河、青衣江及老厂沟,一鼓作气、浩浩荡荡地奔流1062公里,于乐山市城南注入惊涛拍岸的岷江。
   说真的,大渡河那么长,在哪里不可以看呀。我之所以把泸定确定为目的地,是有原因的。和一个城市或国家一样,每一条河流都是有标志的,就像长江的三峡,黄河的壶口瀑布;就像巴黎的凯旋门,纽约的自由女神,日本的富士山和我国的万里长城。我是个想当然的人,执意认定,要去看大渡河,非泸定莫属。
   泸定,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是入藏出川的必经之地,素有甘孜州“东大门”之称,享有“红色名城”之美誉。
   不容置疑,泸定是个非常有名的地方,除了大渡河和泸定桥,还有驰名遐迩的二郎山、燕子沟、海螺沟等等,任何一个风景名胜,随便拿出一个稍微亮个相,便令人无比向往。
   我则不然,我专门是冲着大渡河去的,当然,还有那座令人惊心动魄的铁索桥。
  
   二
   时值盛夏,天空很低,斜阳融金,河水暴流,急而不寒。青青的河谷里,金黄的枇杷、紫红的樱桃早已落树,而矮山和田坝上的香桃恰好垂在枝头上成熟了。
   我伫立在泸定桥边,看水,看山,看桥。水就在桥下,奔腾着流,呐喊着淌。没有想象中那么清澈和透明,也不像流金淌玉。初步的印象,两个字——浑浊,却显得格外浑重大气;还有两个字——浩荡,颇有万马奔腾之势。我想,大渡河最初的生命状态,也是纯洁无暇的,恰似人之初,性本善;更像洁白的哈达,扎西得勒的很。只是大河东去,滔滔不穷,它的河床过于险窄曲折和沉重罢了。是啊,一条河流,从海拔4579米的大山之上淙淙萌发,然后以跳跃的姿势,从高原到盆地,从雪域到绿野,于崇山峡谷间,忽南忽东,忽高忽低,忽吼忽吟,跌跌宕宕地,遍体鳞伤地奔腾不息,它经历过太多的负累了。
   大渡河之所以浑浊,因为它的水分子是多元的,宛如盘亘在两岸的山川大地和生活在流域上的民族集群。大渡河流域,至今保留着诸多原始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卓然特立的民族风情。它所经过的每一寸土地,都美妙得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它所浸染过的每一个村寨,都俊逸得似一首意境空灵的诗。有人告诉我,于泸定沿大渡河溯流而上,至金汤河岸边,现在尚生栖着数千的鱼通人。他们居住在山顶,以石砌房,形似古堡,户户紧挨,人居天上头,云自脚下走,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据说,鱼通人有其独特的服饰、语言和文化,讲“鱼通话”,操“贵琼语”,至今尚弄不清他们究竟是藏族还是羌族,甚是神秘。凡此种种,在大渡河边,还有很多很多。
   金汤河不在行程之内,我是去不成了。但在泸定,在大渡河的流水里,我似乎已经嗅到了他们的气息。有专家认为,中华民族西部的各个少数民族,犹如火山熔岩,于上古时期便沿着横断山脉的每条河流开始流动播迁了。因而横断山的山水,是色彩斑斓的,大渡河的文化,是丰富多样的。
   大渡河由于流域面积大,植被良好,上游第四纪覆盖层利于下渗和滞流,径流年际变化不大,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没有洪枯之差。据水文观测,其径流模数相当黄河的十倍,年平均径流量也超过了万里黄河。大渡河,是一条神奇的河。亘古以来,一年四季,不论是春夏秋冬,或山花欲燃,或夏雨倾泻,或红叶漂流,或大雪纷飞,它总是从容不迫地在奔流着,任凭风云变幻,唱着同一样歌。
   清吟浅唱的是小溪,不纯的是大河和大海。大渡河虽然浑浊,但它的水却是异常的温暖。
   大渡河沿岸气候多样,物产极为丰富。金川以下,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相当发达,农作物一年可两熟到三熟。上游气候凉爽,牧草丰茂,处处可见风吹草低现牛羊。西岸的崇山峻岭中,生长着参天蔽日的云杉、冷杉、铁杉、桦木以及贝母、虫草、大黄、羌活、麝香和鹿茸。而泸定,则以河里的裸裂尻鱼、长须裂腹鱼、齐口裂腹鱼和青石爬鮡和岸上的枇杷、樱桃、核桃、香桃为特色。
   一条河流,如果水不暖,是难以钟灵造化出此般物华天宝的。
   此刻,在泸定,我就感到很温暖。温暖的夕阳,温暖的云朵,温暖的城市,温暖的人,还有温暖的过往。
   不远处,有一个水果摊,一位老大娘在卖桃。桃子个头硕大,比常桃要大上一二倍,薄皮,浅红中泛着紫。老大娘对我说,此桃是烹坝镇回坪产的一种特产,叫香桃,稀罕着呢,曾是清朝的贡桃。于是,我就想象着,当年清朝的那些皇帝、皇妃、皇子皇孙们都吃过,且容我效佛康熙和乾隆,也尝一个吧。果然,清脆香甜,温润细腻,满口生津。大渡河滋润出来的香桃,还真是不一样。
   大渡河的水,真暖!
  
   三
   来到泸定,与大渡河心语是必须的。河水永远在奔流,日夜向东,似乎在向我这个外乡人滔滔不绝地诉说着它的历史。
   有人说,在中国工农红军未渡过泸定桥之前,大渡河的水一直寒冷的。对此,我非常认同。史书告诉我,这条河流经历过太多悲壮的故事,流淌过太多的血泪和忧伤。
   一切都与杀戮和兵火有关。《史记》云:司马相如除边关,关益斥,西至沫若水(大渡河)。唐大历末年,吐蕃、南诏入侵四川,唐朝名将李晟追破之于大渡河。唐太和三年,南诏将领嵯颠攻克邛州,直取成都,攻陷外廓,节度使杜元颖保牙城拒之,寻大掠而去,自大渡河南还,次年,李德裕为帅,在大渡边筑仗义城。唐咸通十年,南诏攻清溪关,官军退屯大渡河北,蛮乘船筏争渡,官军溃还,南诏攻陷雅州、黎州……
   此时的泸定桥,上沐云霞,下枕涛声,浴着金辉,横跨在河水之上。史载此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九月,于次年四月竣工投入使用。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
   可以肯定,当年石达开来到大渡河边时,此桥早就已经开始横渡了。不过,那时候的大渡河,水是寒的,风是冷的,浪是凶的。石达开,身为太平天国的翼王,不仅英雄侠义,而且足智多谋,是一个令清军闻风丧胆的主。曾国藩说:“逆首石达开狡悍为诸贼之冠。”左宗棠称:“石逆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傅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1863年4月,石达开带着二万多太平军转移至此。彼时,正值五月,冰雪融化促使水流湍急,加之大雨滂沱,水位暴涨,难以泅渡。恰巧,其第十四小妾刘氏给他生了宝贝儿子,他大喜,竟下令全军就地休整三天。就在他滞留之间,惨遭清军包围,陷入了绝境。其妻儿用白裙遮面,跳河而亡,太平军全军覆灭,大渡河上演了一场空前的悲剧。
   然而,有那么一天,大渡河的河水突然变暖了。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了,恕不多言。我要说的是,同是在大渡河,流水依旧,涛声依旧,古桥依旧,为何石达开会身葬波浪,而咱们的队伍,则可以置死地而后生,杀出重围,冲出绝境,奔向漫漫的征途?天意乎?人意乎?河意乎?要我说,是,又不是,究竟是什么,朋友们自个琢磨去吧。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自从咱们的红军到了这,这里的天,这里的地,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以及一草一木,全变红了,全变暖了。
   泸定,是被火红的旗帜,灿烂的红星,不朽的信仰染红的;大渡河,是被漫天的炮火,呼啸的弹雨,英烈的鲜血变暖的。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史料上记载,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共有二十二名。遗憾的是,由于当年战事紧张,攻下泸定桥后,部队就随即投入新的战斗,二十二勇士的名字都来不及记下来。基本的判断是,后来在艰难的长征路上,他们中的多数人都先后牺牲了,至今只找到八个人。让我们铭记住他们的名字吧,他们是——廖大珠、王海云、李友林、刘金山、刘梓华、赵长发、杨田铭、云贵儿!另外的十四位勇士呢?你们在哪里?在哪里啊!
   我问泸定桥,泸定桥默默地告诉我——勇士们仍然活着。他们的忠魂,皆化作了大渡河的清流碧浪,滋润着两岸的山川大地;他们的脚步,依然匆匆地跋涉在长征路上,每一个脚窝,都开满了鲜红的花朵。
   泸定是幸运的,一座小小的城,既拥有一条淘尽千古英雄的大河?又拥有一座足令天公失色的奇桥,真个是让我等凡夫俗子竞折腰了。
   啊!泸定,红色名城,水长流暖。
  

共 36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岚亮老师一篇描写泸定大渡河的游记散文。六月,我从江南来到泸定。夕阳下,我站在泸定桥上,看着浩浩荡荡的河水,河水虽浑浊,却有浑厚大气的美,有万马奔腾之势。大渡河流域辽阔,气候多样,物产丰富,至今保留着原始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卓然特立的民族风情。我感到在泸定的一切都是温暖的,那夕阳、云朵、城市、人和过往都呈现着一种温暖的质地,而老大娘卖的香桃更香更暖,但最暖的还是大渡河的水。但是在中国工农红军未来之前,大渡河的河水给人寒冷之感,因为它曾历尽过沧桑和磨难,有过太多悲壮的故事,流淌过无数的血泪和忧伤。直到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从此这里的天地、山水、草木和人才变红了,那是火红的旗帜、灿烂的红星和不朽的信仰染红的。从此大渡河的水才算真正变暖了,那是漫天的炮火、呼啸的弹雨和英烈的鲜血让河水变暖的。本文语言精工,笔力精湛,抚今追昔;视野开阔,文思驰骋,既有对泸定的详细介绍,更把大渡河的流向、气势、美感和两岸流域的风物、风情写得潇洒飘逸,体现着作者不凡的创作才华。文章主题鲜明,紧扣“泸定水暖”这一主题,大渡河的水暖是因为心暖,心暖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幸福的时代,拥有了红火的日子和温暖的生活,而这暖是用无数先烈的牺牲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永远铭记他们的伟大人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的忠魂与山川同在,永不消逝。文章还囊括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和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显示了作者知识面的广泛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文学性,读来受益匪浅,荡涤心灵。一篇浑厚蕴藉、颇有创意的游记,力荐品读,感受精彩!问候岚亮老师,感谢赐稿东篱,祝创作愉快。【东篱编辑:明月梅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424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04-24 07:04:00
  虽然没有到过大渡河,但是在岚亮老师的文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它的浩荡和辽阔,大气与磅礴。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故事略知一二,我得好好的去了解一下了。本文开阔又细腻,很精彩,很耐读。感谢岚亮老师分享,创作辛苦了。问候春安!
2 楼        文友:岚亮        2021-04-24 07:33:01
  明月梅花老师的编按精彩得无与伦比,让小文长高了不少。我曾先后三次去过康定,多次遇到泸定和大渡河,但一直不敢想,因为不配呵,我是个自卑的人。现今想到了一个暖字,终成此篇。编辑辛苦,十分感谢,好茶敬上,远祝早安!
3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4-24 08:59:37
  拜读岚亮老师的佳作,文字是精美的,句句有温情,字字暖人心。一篇游记,突出一个“暖”字。这里面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泸定这座红色城市是暖的,大渡河的水是暖的。大渡河畔是个温暖而令人向往的地方,心想,有机会也去分享那不一样的泸定水暖。好文,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岚亮        2021-04-24 14:54:58
  大渡河的河水源自雨水,部分由融雪补给,其实吧,它的水是寒的,泸定桥的铁索也是寒的。但在我看来,和习之兄的想法一样,它就是暖的。感谢习之兄的精彩留评,敬酒!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4-24 09:11:57
  这个暖,来自曾经的浴血。很多清新美妙的感悟,之前,所了解的大渡河都是教科书式的介绍,没有血腥,也没有情调,这次跟着岚亮老师走一趟,仿佛站在桥上重温那段光辉的历史。这篇散文,文句精美,视野开阔,表达真情,读感甚好。问候岚亮老师安。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岚亮        2021-04-24 15:07:43
  是的,大哥说的好,大渡水暖,这个暖,来自那些与红色有关的过往和故事。想起太平军和红军两支队伍在大渡河边的遭遇,令我怀疑了一句古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石达开至大渡河,当时仅有民团乡勇在跟踪,清军尚远呢,但翼王就亡了。红军则不然,两岸前后皆有重兵追堵,由于指挥得当,战士英勇,硬是绝处逢生了。我想,成事也在于人啊!感谢大哥精彩点评,远祝春祺!
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4-24 09:57:04
  不一般的游记,大气脱俗!令人领略了富有神韵的自然之景,又回顾了光辉历史。语言有轻松活泼之处又有庄重严肃之时,挥洒自如,气势豪放,洋溢着厚实的文化底蕴,给人震撼。点赞!遥握问好,谨祝写作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岚亮        2021-04-24 15:16:51
  上学时,就读过飞夺泸定桥。大渡河和铁索寒入脑早了,小时候,学习此文甚是震撼,以为大渡河的河水一定很冷,其实,它是跟着季节走的。因而红军来了,水就暖了。感谢老妹子,献花敬茶!
6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4-24 11:20:03
  那个特定的年代所留下的精神遗产,真的想去看看啊!不过随着老师的脚步去,感觉也是不错的,文字真的好细啊,那位卖桃的大娘的桃子一定好吃,嘴里回味着,再去看红色遗产,一举两得。老师的“散”拿捏得令人叫绝啊,文笔真的够老辣!赞一个!
回复6 楼        文友:岚亮        2021-04-24 15:21:21
  首先祝贺孤独兄弟近来佳作频出,获精连连。横断山的山水是画卷,很值得去观赏的。香桃是泸定特产,味道非常好,届时你也尝一个,当回皇上吧。感谢强力留言,遥握!
7 楼        文友:鸿鲲        2021-04-24 12:00:21
  情景交融,思绪古今纵横;下笔有神,文字洋洋洒洒。
人生如逆旅,吾亦是行人
回复7 楼        文友:岚亮        2021-04-24 15:23:33
  谢谢鸿鹍老师的美言,我乃野路子,惭愧了,问好老师了。
8 楼        文友:雨中太阳        2021-04-24 12:49:09
  我在想,写文怎么才能练到大哥这种挥洒自如,练达精到的手法,炼到我四十岁,文字可否能深刻老辣点。一篇游记也能写得这么深厚蕴藉,大气脱俗。泸定水暖,的确够暖的,水暖,心更暖,这暖是英烈们换来的,只有珍惜再珍惜。好文,大赞!
女人不仅要丽质更要励志!
回复8 楼        文友:岚亮        2021-04-24 15:29:42
  太阳妹子说笑了,妹子的文笔和手法那才叫厉害呢,我甚是佩服。我吧,萤火虫之流。前些年,国外国内的,我去过不少地方,但当时搁笔了,根本就没有想过要积累一些写作题材,现在想起来真后悔。多谢妹子支持,献花敬茶!
9 楼        文友:日月明        2021-04-24 14:07:29
  大渡河被老师的文字焐暖了。。。
回复9 楼        文友:岚亮        2021-04-24 15:30:36
  日月明老师前来留言,让我汗颜,谢谢!
10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4-24 16:32:46
  教科书式的好文,一条大渡河,石达开和红军两种不同的命运,作者和编辑深度剖析,使文章升华。语言极其丰富优美,精练。视野纵横,笔力老道,入木三分。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