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恒】【流年】刺魂(短篇小说)

精品 【江山·恒】【流年】刺魂(短篇小说)


作者:赵中良 布衣,412.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48发表时间:2021-06-07 10:53:04
摘要:有的历史会被时间淹没,但这段史实绝不让湮灭,他们姓甚名谁可以不知,但他们英勇牺牲的壮举必须让世人知晓。 ——谨以此文纪念柏杨坎战斗牺牲的红一军团红一师三团二营无名英雄后卫班

【江山·恒】【流年】刺魂(短篇小说)
   一
   “龚老辈,找我有什么事?”
   “王主任,我来交刺刀!”
   “什么刺刀?”
   “柏杨坎战斗留下的刺刀!”
   “为什么想交?”
   “因为我怕……”
   “怕什么?”
   “怕这场战斗被历史淹没了!”
   “为啥有这种想法?”
   “这是为红军主力‘一渡赤水’顺利转移作出重要贡献的战斗,但这场战斗的记载并不多,以前我们村为纪念这场战斗改名‘八一村’,但撤小村并大村时把村名改丢了,现在年轻人对这段历史都淡忘了,所以我怕……”
   “以前为什么没有交?”
   “为了祖父的嘱托,他临终前叮嘱我一定要保管好,说这是历史唯一的物证!”
   “为啥现在又想交了呢?”
   “我已八十多岁,活在世上的时日不多,最近我老是为保管刺刀的事日思夜想,总是睡不好觉。现在终于明白,以前我们家太自私,把刺刀秘密藏在家里,不仅家人担惊受怕不敢向外说,村民们也压根儿不知道现在还保存着这场战斗的物证,如果哪天儿孙们不注意遗失了,怎对得起祖父的嘱托。打听得知你们科教中心在负责文物保护,我决定上交你们保管……”
   “那给我看看。”
   “好,”龚玉明边说边颤抖地从怀里掏出一物件,被旧报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他层层打开,露出一把锈迹斑斑的汉阳造步枪刺刀,小心翼翼地交到科教中心主任王志华手中。
   “能说说来历吗?”
   “那是1935年1月27日柏场坎战斗后,我祖父龚银山和刘海安等几个村民被红军事迹感动,自发将这些远离故土壮烈牺牲的战士收集掩埋,我祖父悄悄把这把刺刀给藏了起来。”
   “您祖父跟您说掩埋了多少红军吗?”
   “他说当时大家都很害怕被国民党查,只能各自秘密地对离自家近的红军尸体进行掩埋,所以埋了好几个地方,解放前根本不敢对外说,解放后村民们聊天讲到红军长征到旺隆的故事时,大家才敢把掩埋红军的秘密说出来,他们相互回忆凑了下数,大概掩埋了十三具。”
   “能否介绍一下您祖父得到这把刺刀的情形?”
   “他说看到这把刺刀时,红军还紧紧地捏住刀柄,刀刃正刺在阵亡川军的胸膛上……”
   “您对保管有什么要求?”
   “你们保管我最放心,拜托你们保存好、宣传好。如今我们鸭岭村通过脱贫攻坚实现了全面小康,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我们村的产业实现全覆盖,户户都有稳定收入,家家房屋都进行了改善,全部通水通电通连户路,80%的群众小车都可开到自家院坝,农村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听说正规划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去年我们村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在今后发展中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我们的日子将越来越好。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革命年代红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这个根我们不能忘!听说现在正在规划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希望你们好好帮我们呼吁,看能不能争取一个项目来纪念这个无名英雄后卫班,如果有那一天,一定要把刺刀保管在那里,这把刺刀可是我们村的魂啊!王主任啊,历史会被时间淹没,但这段史实绝不让湮灭,他们姓甚名谁可以不知,但他们的英勇壮举必须让世人知晓!”龚玉明激动得热泪盈眶。
  
   二
   1935年1月27日,17时50分。
   西风烈,残阳如血。
   一只苍鹰在柏杨坎上空逆风翱翔,誓要冲破这冰冷的严寒、枯荣的世界。夕阳将最后一束光洒在吴真明狠狠砸向敌人的刺刀上,给亮铮铮的刺刀淬上一团火,“嘶”的一声刺破敌人的胸膛,一股鲜血应声而出,将刺刀染得更红……
   “班长,我给您报仇了!”吴真明歇斯底里地高喊一声,将压抑在心中的怒气全部宣泄出来。刚才班长王伯洋被敌人刺杀倒地的惨象不断在他脑子里浮现,对敌人的憎恨瞬间再次点燃,他眼里血丝如炬,牙关紧咬,积蓄所有的力量拼命扭动刀柄,将敌人生还的希望彻底浇灭。
   班长王伯洋是吴真明最崇敬的人,他从入伍那天起就一直跟随着他。吴真明在班里年龄最小,班长一直很照顾他,经常将自己吃的口粮让给他,就连晚上睡觉也将他留在身边,随时帮盖被条以防感冒。班长是广东潮州人,为人开朗耿直,满口漳州腔,喜欢潮剧,高兴时总会叽叽喳喳唱上几段。班长经常给他灌输革命理想,描绘革命胜利后的美好生活,让他的理想信念一天比一天坚定,革命斗志一天比一天高昂。班长英勇骁战,在反围剿战斗中“一挑五”的辉煌战绩在全团传颂,让吴真明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别是面对长征的长途奔袭,高负荷、高速度的行军常常让人身心疲惫,有时自己极其疲劳谋生掉队的念头时,班长总是一边鼓励一边搀扶,甚至在枪林弹雨中不顾安危背着撤离,硬是没让他掉过队。这样一位慈父般的班长,却在这次肉博战中被敌人残忍杀害,这是他坚决不能容忍的,虽然现已孤身一人,但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他不顾一切冲上去,一边嘶喊一边疯狂用刺刀插进杀害班长的敌人胸膛。
   “呯,”他背后的枪声响起,赶来的川军援军扣动扳机,一股巨大的力量瞬间从吴真明后背涌入,左胸穿出,让他不得不跟随推力向刺杀敌人方向倒去,狠狠的压在敌人身上,殷红的鲜血倾刻从他胸膛涌出,染透了破旧的衣裳,浸湿了敌人的身体,流向了丹霞般美丽的大地,像军旗一样鲜红的大地。他使劲抬头扫了一眼落日的余辉,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知道,红一师最后撤离的部队已离开近四个小时,组织交给他们的阻击任务已圆满完成。
   “林政委,感谢您带我出来参加革命,遗憾的是曾答应您革命胜利后一起回家乡的约定我可要失约喽,虽然阻击任务已完成,但我已经回不去。林政委,感谢您引我走上革命的道路,我为自己成为一名红军而骄傲,我在九泉之下祝愿您们革命成功……”吴真明在弥留之际想起了带他走上革命的红一师红三团林政委。吴真明出生在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兄妹三人因饥寒交迫先后病逝,父亲在地主家打长工不甘欺凌被打死,母亲为此得了失心疯远走家乡不知流落何方。他小时候靠讨百家饭过日子,整日面黄肌瘦,食不果腹,十分憎恨这个万恶的旧社会,当打听到老乡林政委参加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事迹后,毅然投奔林政委参加革命,林政委被他的身世和决心感动,带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将他安排在自己的得力干将王伯洋身边。
   说实话,如果没有追随林政委参加革命,现在自己生活是什么样真不敢想像,也许还在四处乞讨为生,也许早已殍尸荒野。吴真明认为,人活在世上要有价值追求,在革命道路上与五湖四海的战友一起为梦想而战,让自己活出了理想,活出了尊严,活出了人生本该有的意义。也从参军那天起,他就决心将革命进行到底,为了将被压迫的劳苦大众解救出来,为了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幸福的新中国,就必须有人站出来斗争,就必然有人会牺牲,只要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而奋斗,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哪怕是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他参加革命后不断筑牢的理想信念。不仅他这样,申请阻击任务的班长王伯祥也这样,肩负撤离指挥的营长刘光明也这样,每一个参加革命背井离乡的战士都这样。
   他一只手擦了擦嘴角流出的血迹,一只手死死握紧刺刀,他发誓绝不让刺进敌人胸膛的刺刀脱出来,感觉自己已化身为阎王派来的黑白无常,握着刺刀将罪恶的敌人一直送进地狱……
  
   三
   1935年1月27日,13时30分。
   英雄胆,临危请缨。
   “我班留下,”王伯洋斩钉截铁请缨,当营长刘光明召集班排长开会明确留一个班阻击断后时。他话音未落,其他班的班长也举手自荐。
   “这次谁也别给我争!”王伯洋激得瞬间跳了起来。“营长,您们抓紧启程,我班保证完成任务!”王伯洋向刘光明再次表决心。
   “伯洋同志精神可佳,能攻善守我也放心,但从昨天以来的战事看,这支川军不是善茬……”刘光明虽为王伯洋的士气感动,但仍有所担忧。
   的确,自从湘江战役跟湘军血战以来,这支川军是他们长征中遇到的最强劲敌。听说这支川军是一个旅,旅长叫章安平,在黄浦军校进修过,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指挥官,培养了一支作战能力强的部队。从26日早上9点左右其得意弟子彭远高所带的第一团与红三团一营交战起到现在,双方已展开了多回合的拉锯战,从相互较量的战况可以看出章安平旅很有章法,不仅如此,川军还有达凤岗旅增援,让红一师红三团、红一团在黄陂洞战役伤亡很大,尤其是红三团连排干部折损大半,虽然师部成功指挥七里坎阻击战取得胜利,但川军郭勋祺率领大兵从綦江方向赶来压境土城,即将与中央红军主力开战,军团部停止执行进攻赤水城、北渡长江的计划,27日上午,命令红一师撤离到元厚集结,准备增援青杠坡战斗并开辟新的行军路线,向赤水方向警戒和迟滞川军南下的重任,交由官渡一线的红九军团赶来负责。
   为保证师部有序转移,红一师李师长让红三团二营为全师后卫,继续在旺隆一线阻击南来的川军章安平旅。在营长刘光明的精准指挥下,二营战士不辱使命,在旺隆场北面,一次又一次成攻阻止了从七里坎一线前推的川军,激战两个多小时阵地始终未失。川军经过一天多的疲劳作战,特别是27日凌晨与红军在七里坎战役的失利和进攻旺隆场长达两个小时未果后十分恼怒,决定休战养蓄精神下午再战。此时红一师主力已转移到元厚,刘光明利用双方休整的机会召开班排长会,传达师部命令,决定留下一个班阻击外,全营其他战士全部转移。
   王伯洋极其讲哥们义气,他在营里与排长和另一位班长被誉为“铁三角”的好哥们,比“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的感情还密切。他们一起参加革命,一起作战,被战友们称作全团的“拼命三郎”。他们曾经歃血为盟,誓言“同生死、共进退”,革命道路上兄弟间有人牺牲,活着的兄弟的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报仇,尽量想办法收回兄弟的尸体掩埋,不让牺牲的兄弟暴尸荒野。可在1月26日黄陂洞战役中,由于战况太惨烈,他的两个兄弟都没能撤回来,甚至于牺牲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从七里坎战役到现在,他一直憋着一股劲在战斗,因此他主动请缨留下阻击,就是想伺机打回去,即使办不到,也要多杀几个敌人报仇,以告慰他的两个好兄弟。
   “请营长放心,我也不是软柿子,任由他们捏的,就是拼到只剩最后一人最后一口气,也绝不让敌人突破防线!”王伯洋坚定执着的语气终于得到营长刘光明的认可,当然他也洞察到王伯洋留下来的真实意图。
   “那好,伯洋同志你就带队留下,你对组织有什么要求?”
   “营长,没什么要求,把昨天我们在七里坎缴获的枪支弹药多留点就行,另外给我们班留两挺机关枪。”
   “行,照你说的办,但一定要注意,组织让你们留下来的任务就是延缓敌人的进攻,尽量想办法阻击,拖住他们就行,能不硬拼的不要硬拼,要尽量保持实力,天黑前撤离归队,我等着你们凯旋归来。”刘光明对任务进行强调,生怕王伯洋为了报仇钻牛角尖。
   “遵命!”王伯洋看到刘光明答应了,高兴地做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与全班战士一起目送全营其他战士离开。
  
   四
   1935年1月27日,14时。
   巧布阵,枕戈待旦。
   战事紧迫,时间在一秒一秒流逝,临战气氛在一点一点升温,容不得王伯洋有半点拖延和懈怠,营长带队刚离开,他就迅即赶到旺隆场后山进一步勘察地形,立即着手部署阻击方案。
   “何方仁,你对这次阻击有什么想法?”他留了几个士兵放哨外,将班里几个核心成员叫到一起商议对策,第一个便征询被班里称为“小诸葛”的副班长何方仁。
   这是王伯洋作战的一贯做法,他虽然作战思维敏捷,对战事形势的研判和把握都很到位,但从不武断,善于吸纳班里同志的意见再拍板决策,正因为如此,王伯洋这个班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特强,每次战绩都非常突出,总是以最少牺牲换得最多的胜利,他的用兵之道深得红三团营排干部的赏识。
   “班长,这次我们面临形势比较严峻,章安平旅阴险狡诈,战术多变,绝非等闲之辈,尽管上午我们营的顽强阻击对他们形成一定的威慑,他们一定会增援人马展开更猛烈的攻击,现在我们从一个营减少到一个班,总共就十三个人,仅有两挺机关枪,弹药也不足,要对付他们一个旅,拖延的时间又长,难度可想而知,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只有打迷惑战!”何方仁答道。
   “说具体点!”
   “我们要营造大部队还在旺隆的假象,让他们产生畏惧不敢贸然出击,绝不能让他们猜到我们只留下一个班!”
   “怎么做?”
   “我们要拉长我们的防守线,我们将班分为三小队,四个人为一队,各占据一个山头,山头与山头间要近,便于相邻小队间相互照应,小队再分小组,两人为一小组,每小组设三个阻击点,每六至八米左右设一个,两人在三个点间来回射击,这样让敌人觉得我们的战士很多。”

共 13092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1935年1月27日发生的柏杨坎战斗,以王伯洋为班长的13名红军战士为掩护大部队顺利撤退全部英勇牺牲,壮烈程度堪比“狼牙山五壮士”——为红军“一渡赤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文章首先以插叙的形式,记述了龚玉明老人主动上交烈士遗物,和科教中心主任王志华的对话,“我怕年轻人忘记了这段历史。”【西风烈,残阳如血】在柏杨坎,小战士吴真明狠狠地将刺刀插进敌人的胸膛,但随即他又被赶来的国民党援兵开枪打死。与其说他是为了自己最尊敬的班长报了仇,更可以说他是为了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幸福的新中国而战斗,而牺牲。【英雄胆,临危请缨】“我班留下。”王伯洋斩钉截铁请缨。王伯洋精神可嘉,但他们的对手强劲,对手是一个旅,旅长章平安进修于黄埔,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指挥官。【巧布阵,枕戈待旦】一个班对阵一个旅,王伯洋并不是“一介莽夫”。他听从副班长,“小诸葛”何方仁的建议,“将整个班分为三小队,四个人为一队,各占据一个山头,山头与山头间要近,便于相邻小队间相互照应,小队再分小组,两人为一小组,每小组设三个阻击点,每六至八米左右设一个,两人在三个点间来回射击,这样让敌人觉得战士很多的假象。即所谓“以空间换取时间”,最大可能地延缓敌人进攻的速度,以期掩护主力的安全转移。【击来犯,志枭逆掳】虽然在黄陂洞战役中敌军章安平旅取得了胜利,但已是身心疲惫,强弩之末。所以在进入到了王伯洋他们的防守阵地,发现了佯装的两个稻草人红军以后,敌人便紧张的一阵疯狂的扫射,可谓草木皆兵。【守阵地,固若金汤】“听团长的命令,打。”王伯洋继续设计迷惑对方,使敌人相信自己是一个团的兵力。面对上前的士兵一个个倒下,敌人虽然气急败坏,但仍然不敢轻易前进,进退不得。【被包抄,三面还击】“骗得了一时但骗不了一世”,敌人在经历了数次的失败和打击之后,经过战略调整,终于还是派出一个营的兵力迂回到了王伯洋他们的侧翼,王伯洋部处于了敌人的三面包围之中。老红军,有着“神枪手”之称的魏德福为了掩护其他战友突围,决定自己一个人留下来阻击敌人。【显狼性,临危不惧】在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残酷战斗后,红军将士不仅只剩下了班长王伯洋、战士赵铁牛和吴真明,而且他们的弹药已经消失殆尽。但即使这样,最后他们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依然勇敢的选择了肉搏战,拼刺刀。其中赵铁牛弥留之际,他用尽洪荒之力将大刀插进身下的泥土让自已的下巴死死顶在刀柄上,强行支撑起他的身体,硬没让身体倒下去。而吴真明?在被班长强行推出战斗,完全有机会逃生的情况下,当看到敌人的刺刀刺破班长的胸膛后,又义无反顾地折返了回来,重新加入战斗。【树军威,振退敌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激烈残酷的柏杨坎战斗终于结束了。王伯洋班已全部牺牲的代价,不仅顺利完成了掩护主力红军撤退的任务,更让他们的敌人,章安平旅匪夷所思,呆若木鸡,肃然起敬,惊恐万分。他们不敢相信,与他们一个旅的兵力僵持战斗近两个小时的“敌人”,竟然只有一个班,十三个人……“柏杨坎战斗”不仅因为是为“一渡赤水”做出了重要贡献,更因为”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正是由一个个普通而伟大的“柏杨坎战斗”所组成,我们不能够忘记。这是一篇可歌可泣的文章。首先是这篇文章的题目《刺魂》,听起来就让人充满血性,血脉喷张;其次是它的还原性。作者不遗余力的笔墨生动详实,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了战斗的过程,战斗的激烈程度,使人如临其境,如在眼前;最后是?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篇文章似乎正当其时。故事虽然已经远去,但精神永存。为理想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这是一篇充满正能量的小说。倾情美文,流年推荐共赏。【编辑:上官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0613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风        2021-06-07 10:55:58
  刺魂更是中华魂,为了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问好作者,拜读大作!
2 楼        文友:赵中良        2021-06-07 11:09:29
  谢谢上官风老师!
3 楼        文友:赵中良        2021-06-07 12:56:48
  根据长征"四渡赤水”真实战斗改编,文中红军战士名字均为化名
4 楼        文友:司药        2021-06-08 17:06:18
  以时间线脉串连,接近非虚构的叙事,在还原场景、强化镜像上更显优势。史料小说,因为一份真实与真相,对读音平添一份引力和感动。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回复4 楼        文友:赵中良        2021-06-08 17:52:16
  谢谢司药老师的点评
回复4 楼        文友:赵中良        2021-06-08 17:53:39
  谢谢司药老师的点评!
5 楼        文友:赵中良        2021-06-08 17:54:42
  谢谢司药老师的点评
6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06-14 08:53:0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6 楼        文友:赵中良        2021-06-14 15:19:43
  好意外哟
7 楼        文友:赵中良        2021-06-14 15:29:13
  本以为推不了精品了,可端午节推荐精品珊珊而来,心里还是有点小小的激动,这是我在江山文学网的第七篇精品,也是登载后推荐精品最晚的一篇,说明差距还大,我一定奋起直追,多写作品,多出精品!谢谢社长的推荐!大家端午节安康!
8 楼        文友:风逝        2021-06-14 16:19:49
  让人感动的小说。开篇老人上交刺刀的缘由,让人动容。文中守卫班战士的牺牲精神,感人肺腑。作者以笔记录历史,讴歌先烈,令人钦佩。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9 楼        文友:赵中良        2021-06-14 16:32:30
  谢谢风逝老师的点评!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