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东游西逛(小说) ——上部——人文景观
引言
小时候,武实和村里同龄的儿子娃一样,都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因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生活还在困难时期,家家户户都一样缺衣少食。等上了小学,虽然有了稍好一点的外衣,但还是穿不起裤衩,于是乎,武实也就养成了光屁股睡觉的习惯,即使上了中学住学生集体宿舍也是这样,为此常被恶作剧的同学揭开被子偷窥和嘲笑,偷窥就偷窥,嘲笑就嘲笑吧,反正无裤衩可穿,再说,大家也都是清一色的小男人,只要不被女生看见就行,当然女生是不会到男生宿舍来的,所以也就无所谓了。
习惯成自然,晚上睡觉穿个裤衩反而觉得不舒服,于是就干脆脱个精光吧。这一习惯一直延续了几十年,终止于一偶然事件的发生。
一天晚上,下身的一阵钻心的疼把武实疼了醒来,他那无裤衩笼罩,裸露在外并且膨胀的东西被老婆抓住揉捏,嘴里还在喃喃自语:“你敢逛窑子我就废了你”,没想到一向温柔的老婆在睡梦中竟然这样恶毒,武实赶紧使劲掰开她的手。
这祸端可能来自武实对她的一次警告,有一次,晚上想跟老婆亲热,老婆不愿意,说她不舒服,他就警告她说:“如果你不愿意,我就逛窑子去”,其实武实是有色心无色胆,开玩笑而已,老婆却信以为真,怀恨在心,为了防患于未然,毅然斩草除根,居然在睡梦中出了手,武实差点变成了太监。可老婆矢口否认,竟然一点都不知道,若无其事一样。
武实查阅了有关法律条文,真正梦游的人造成别人伤害或死亡,不属于故意或过失,所以不承担法律责任,可以进行民事赔偿。因为无大碍,家丑不可外扬,也就只能哑巴吃黄连了。
自发生这种羞于启齿的事件之后,为了安全,预防不测,他决定和老婆分居了,于是,100多平米的房子各居一室,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了好长时间,直到感觉老婆再无废他的意思,才又钻到一个被窝里,不过,从此再也不敢脱个精光了,不怕一万,单怕万一。
况且这都是鸡毛蒜皮之事,过后就忘了,两口子过日子,该咋整还得咋整。其实武实心里真实的想法是,一直盘算着应该带老婆出去散散心,可家里的事没完没了,老婆已经身心疲惫地快要崩溃了。另外武实还有一个心思,就是老婆作为电力公司职工,在职的时候没有出差的机会,即使有也轮不到她。武实记得只有过一次机会,那还是老婆连续三年年终考核为优秀,单位开恩给了一次旅游的机会,统一组团去海南转了转。他有些内疚,老婆嫁给他没有享过几天福,以前上班忙工作上的事,回到家既要忙家务,又要忙孩子,还要“伺候”他,现在好不容易退休了,还得支持他的事业,家务活大部分是老婆承担了。还有八十岁高龄的老母亲卧病在床,吃喝拉撒都得靠她,真是劳作命一个。
今年春节前,武实的母亲和病魔苦苦斗争了三年,突然撒手人寰,当时对武实他们当子女的而言,离别亲人确实很痛苦,但武实现在也想开了,母亲也终于摆脱了病痛的折磨,对母亲和他们都是一种彻彻底底的解脱。
武实决定避过黄金旅游旺季,利用一年一度的年休假,陪老婆游遍祖国大江南北,即使游不遍,能游个大半,也足以弥补对她的亏欠。这次去哪呢?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去青藏高原,对大多数人来说那是块神奇的土地,也是块令人向往的地方。
“五一”过后的一天,武实终于给老婆说了他的想法,老婆说:“听说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咱们俩血压都有些高,行不行?”武实说:“怎么不行,那里的人不也世世代代活着呢嘛,也有高血压人群。高原反应肯定是有的,我们把血压计带上,把高血压药备足,没有传说的那么邪乎吧。趁现在身体还行,得赶快找机会去跑跑,一旦自己出现什么状况,想跑也跑不动了。我们来回坐飞机走,可能要好多了。”老婆说:“哦哟,那要花不少钱呢!”武实说:“我可以花稿费,花完了再继续写稿子再挣!”老婆还是哼哼唧唧没表态。武实有些急眼了,对老婆说:“你如果不想去,我就一个人去,不过再遇到死缠硬磨的小姐,我可能把握不住了!”老婆瞪了他一眼,犹豫地说:“要么跟你去!”看样子老婆有些动心了,武实说:“这就对了,夫唱妇随嘛!同甘共苦嘛!风雨同舟嘛!”武实为自己想出这根杀手锏暗自陶醉,这是女人的致命软肋,也是老婆最大的弱点。
上部人文景观
第一章多彩的青海
青海位于中国西部,雄踞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有着“世界屋脊”的美称。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源”、“江河源头”、“中华水塔”。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古时候的青海,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记忆里,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武实记得很清楚。
第1节悔恨
飞机缓缓降落在西宁机场,武实和老婆坐着机场大巴来到市区,找了一家酒店入住。从酒店服务台得知,现在是去西藏的旅游旺季,因此飞机票和火车票十分紧张,酒店答应给他们想办法。接下来武实思考的是要不要见西宁的几位同学?自从毕业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就是电话联系也没有。如果要想见面,也可以从几个平时还有联系的同学处得到他们的电话号码。思前想后还是算了吧,主要原因是武实没有勇气见他们,想当年自己抛弃专业,舍企从政,在当时看是积极要求进步的表现,在现在来看就是个政治小爬虫,可是又没爬上去,虽然一心想着凭本事干工作,结果呢?吃亏就吃在只管低头拉车,没有抬头看路,最终沦落为“没本事”的公务员,尤其是不主动入局那些“潜规则”,终于在碰了无数的钉子后,对世道看破红尘,对仕途心灰意冷,现在虽已年过半百,仍无任何建树,后悔不已,看着其他同学在国企、央企或私企当老总或总工,年薪动辄十几万、几十万或上百万,住豪宅开豪车,包二奶养小三,心里只有羡慕的份。可路是自己走的,同学们在心里肯定鄙视他,因此学校校庆的时候他也没有去。实事求是地讲,现在就连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第2节塔尔寺
第二天上午去了塔尔寺。
对于塔尔寺,武实了解的很少,只能依赖于手头的宣传画报和导游的讲解。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的圣地。距省会西宁市26公里。
听导游说:“塔尔寺原名塔儿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600余亩。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塔尔寺自建立之日起,慢慢完善了一套自己的寺院宗教组织,寺院政治组织和寺院经济来源,文化生活等的体系化。其中最能体现塔尔寺各类组织完善的要算寺院庙会了。庙会既是僧侣的学经的好机会,又是他们娱乐的极佳时间。藏语称“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佛像弥勒洲。”
武实看到: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整座寺依山叠砌、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景色壮丽非凡。
位于寺院中心的主建筑——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它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十轮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殿内佛像造型生动优美,超然神圣。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被游人赞不绝口。
听导游讲:酥油花,要在严寒的环境下制作保存,即使用现代科技手段,也只能保持很短的时间。
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听说尤其是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游人如潮。
导游还讲:“传说因“茶卡”决定来青海,却听从内心的声音,来到了塔尔寺。一座古朴庄严,金碧辉煌,宁静安详,随处人间烟火的寺院。感受到什么是佛法在人间。”
“塔尔寺以大金塔得名,传说宗喀巴大师在此降生时,剪断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了一颗结了10万片叶子菩提树,而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狮子吼佛像。宗喀巴大师的母亲为了以解思儿之心,与信众在这棵树外建造一座石塔,将菩提树包裹起来。后人又在石塔的外面包裹了银塔,金塔,后来又盖了一座大金殿。菩提树的根系在金殿外又长出了一颗新树。时至秋季,许多游客和信众等在树下待叶落,看看自己能否在捡到的叶子上看到佛像。本来就没有什么菩提树,都是由于人们美好的愿望,才有了美丽的传说,有了所谓的菩提树,有了塔,有了殿,有了寺,有了佛法僧……”
武实看到:这里既有旅游景区的热闹,又有其他景区没有的安然。你不接受他们推销的物品或服务,他们会安静的离开,不会让你有心里负担。这里车辆进出频繁,随处可见正在修缮的殿堂、僧舍,可是感受不到嘈杂混乱。这里大殿庄严肃穆,磕长头,转经筒,又让信众多了与佛法互动与亲近的机会。游客导游进进出出,与僧人虔诚的诵经和谐相融。
晒太阳的红衣僧人,开心嬉闹的小胖子僧人,送经书的年轻僧人,购物回来的中年僧人,和导游打招呼的老僧人,领着自己亲友游览的僧人……如果不穿红袍,他们和我们几乎没有差别!
坐在塔尔寺的最高处,俯瞰整个寺院,殿堂僧舍人头攒动,山顶的经幡迎风起舞,天空的白云静谧安详,武实的思想也随风远去,只剩下和煦的暖阳与金光,还有历代高僧大德们的慈悲喜舍。
从塔尔寺出来,武实有很多感悟:僧人与普通人一样,柴米油盐酱醋茶,念经礼佛,接人待物,将佛法的、生命的、宇宙的真谛演绎给众生。
一代代的班禅、活佛们生生灭灭,唯有寺院越来越雄伟,生命只是在生死之间轮回,财色名利带不来,也带不走。告诉世人“万法皆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3节青海湖
第三天在酒店参加了青海湖一日游旅行团。旅游大巴车首先来到湟源县丹噶尔古城,他们下了车从拱海门进入。那里面很热闹,人流量也很大,一路是明清老街,仁记商行,丹噶尔厅署,城隍庙,特产皮绣,有唱花儿的剧场……。
武实看到县衙大堂门上挂着一块黑底白字牌匾,上书“亲民堂”三个大字。最有味的是两边门柱上的一幅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也是黑底白字。旁边有一牌楼,白底黑字写着六个大字“公生明,廉生威”,字下放一击鼓。武实想无论白底黑字或是黑底白字,寓黑白分明之意。细细想来对联精辟透彻,此乃天下为官之道,如能行之,国之兴盛,百姓幸甚!古人有云:“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兴盛,民之幸甚。如文官武将贪财怕死,百姓堪忧啊。”
离开了湟源县,旅行团一路沿着青藏公路逐步走向高原。第一站是赞普林卡,里面供奉着各种佛,还有各种故事的壁画。接下来到了海拔3500m的日月山,回望石、倒淌河。都是当代人打文成公主这张牌,在她经过的地方,制造出了一些景点。不就是和亲嘛,在导游嘴里成了动人的爱情故事。无论如何武实感觉这里天很蓝,云很白,感觉自己离白云很近。
大巴车终于到达目的地--海拔3300m的青海湖。这是国内内陆最大的淡水湖,湖很大,湖水很蓝,像一颗镶嵌在高原上的蓝宝石,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湖岸不远处大片大片油菜花,炫目的阳光衬托的天更蓝,云更白,水更碧,花更艳。啊!好一幅如画的景色。武实突然脑子一闪,使用频率极高的“风景如画”这个词对不对?是画美还是景美?眼前白云不断地变换漫妙身姿飘逸着,像一群太极拳高手正在行云流水地表演。湖面上的小浪像一排排顽皮的孩子争前恐后地冲向湖岸,永不停歇。油菜花随风翩翩起舞,说不尽的婀娜多姿。任何画都不能表达出自然生命的和谐、动态的韵味。正所谓“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生香。”算了,操那个闲心干啥,我又不是语言学家,武实心里想。最让他感觉扎眼的是湖边建了一座巨大的“王母娘娘”雕像,传说青海湖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如同正在欣赏一副美景画时,一只苍蝇飞来落在画上,大煞风景。武实想:自己无权评论该不该建“王母娘娘”雕像,见仁见智的事,也许是自己一孔之见吧。
第4节坎布拉
第四天去了坎布拉国家公园。坎布拉以独特的“丹霞”地貌而著称,山峰挺拔,雄浑壮丽,充满阳刚之气。上面散布着密密麻麻像蜂窝状的凹坑。岩体表面丹红如霞,奇峰、方山、洞穴、峭壁为主要地貌特征。山体如柱如塔、似壁似堡、似人如兽,形态各异。各种造型栩栩如生,形态千奇百怪,有鬼斧神工之妙。让武实亲眼目睹了什么是“丹霞”地貌。湖水碧蓝,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最奇特的是湖中有一巨大形似乌龟的岩石,具有很强的自然风光魅力。
拜读您的小说,领略祖国的美丽南北风光,以及吴实夫妻的朴实可爱。小说写得很有趣极了。ヾ ^_^?
感谢您支持山河社团。敬茶!远握!(;一_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