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菊韵】没有爱的婚姻 内外皆有辛酸(赏析)

编辑推荐 【菊韵】没有爱的婚姻 内外皆有辛酸(赏析) ——解读徐文静《花为谁飘零》的爱情悲剧


作者:爱护落花 白丁,1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508发表时间:2021-10-23 00:04:27

【菊韵】没有爱的婚姻 内外皆有辛酸(赏析)
   书籍,曾经那么真实地给我们制造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书籍,也曾经梦幻般地给我们制造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随着E时代的到来,在这个高速传递信息的时代冲击下,人们对书籍崇拜一天天的衰落了。考察一个社会的文化环境,可以去看那林林总总的杂志,随着时间推移,留给我们的终究是书。
   在这个缺乏真情的时代,非常感谢人类还有梦想,还有期待。正因为有梦想的存在,构成了很多作家最为宏大的写作动机:梦想着一部典范之作,经自己手中创造出来。
   在文学的盛殿下,徐文静的《花为谁飘零》让我窥见了另一种光明,只不过这种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那低头的一瞬间。
   “如果,这个世界都近视了,我愿意站在高处,握住你的手,告诉你我所看到的一切。如果,这个世界的耳朵都被堵塞了,我愿意变成风,掠过你的耳底,亲口说出真相。如果,这个世界被扭曲了,我愿站直自己,挺起骨骼和灵魂。我的血脉里奔涌着良知,而良知,是照彻穹宇的闪电……”
   如果说读第一次是被里面的情节所吸引,那么,第二遍则是仔细玩味了一番她的语言,并不深邃的文字,如一阵清风拂过,让我不由得把自己置身故事内,与主人公的心情一起起伏、忧愤,同时也付出了同情,引出了我对社会深刻的思考。
   《花为谁飘零》是徐文静在2007年1月1日出版的一本新小说,小说通过对梁冬和胡晓雅婚外情的描写,揭示了他们在道德、责任、义务、权利、欲望面前的痛苦与挣扎,通过阴险和狡诈的较量、无奈与无望的抗争,还原了人性的本质。
   故事以生活常态为构架,今天或明天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是我们的生活中的事。在文字层面上,作者写得比较细致,有点老歌的味道。无论是明争暗斗的小女人,委曲求全的悍妇,还是青春靓丽的现代女孩,都展示了女人在爱情、生存、现实面前的种种所为和不为。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恋爱也是如此。成功的恋爱是相似的,不成功的恋爱,各有不同的失败之处。在这个社会上,男人有男人的心思,女人有女人的想法,其中的是非,并不能简单用对错就能来衡量的,立场不同,自然结果是两异。同样的一个问题,男人和女人的认识因为性别、经历和立场的不同,看法也大相径庭。
   都说: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个人生命中,都有着一大串遗憾。
   能够生活在现代,实在是件很幸福的事,我喜欢很多现代的东西,如手机、电脑、电视机、洗衣机、冰箱,但爱情绝不在其中。前者,是物质财富;后者,是精神需求。
   我曾在一篇文章写过:白天,我要用生命去赚钱;夜晚,我要为灵魂去点灯。
   如今,在太多太多的故事中,坚持得不到认同,真诚得不到回应。古典的爱情气质,早不容于我们这个浮躁功利的时代,便如同飘零的花朵,流逝的时间一样,离我们渐行渐远。
   在现实中,我们用真名说着假话;在网络里,我们用假名说着真话。生活真的是高深莫测。
   有很多人习惯为婚外情找理由,为情感的错位找一个支点,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没有爱情,为什么要做夫妻呢?
   常常一个人坐在电脑前,一遍一遍看着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每次看到孙悟空任凭头上的金箍嵌到肉里,也不愿意松开紫霞仙子的手时,心里也有像电影里的孙悟空那样受到深深的痛。
   读《花为谁飘零》,可以深深感受到梁冬与晚霞没有爱的婚姻,内外皆充满了辛酸。三代人的命运沉浮,让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无限蔓延。也许你会问为什么梁冬要与晚霞结婚?为什么梁冬会爱上胡晓雅?为什么两个相爱的人却没有获得幸福?为什么梁冬会绝望而悲伤地死去?其实这答案都在徐文静的笔下,都在徐文静的《花为谁飘零》这本书中。
  
   一、当梁冬按照父亲的意思娶了晚霞时,注定了他的婚姻悲剧
  
   梁冬:小说中的男主角,1951年出生的土地局局长。
   说梁冬,不能不提他的父亲,他的家庭。梁冬的父亲是一位上过私塾解放后当教师的先生,在文革时挨过批斗,养成了小心谨慎,对权力有着极端渴望,对政治有了超前的敏感性的个性。他的母亲则是一位逆来顺受一向无条件服从父亲决定的女人。这样的家庭是不可能有真正思想上的交流,父亲是这个家庭唯一的权威。父亲成了梁冬样板,是他造成了梁冬从不越雷池半步,一切都活动在自定的框框里的性格。小说用“在七个姐妹当中最小的梁冬,在父亲阴影下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这句话对梁冬性格的形成做了精确的描述。而小说后面以梁冬不知道生孩子要通过夫妻生活,再一次强调了这样的家庭极其缺乏真正思想上的交流。
   当梁冬成人的时候,梁冬的父亲表现出他极其功利性的精明:“父亲以他不可动摇的权威性,一口应下了邻村的一位姑娘。姑娘家是根正苗红的贫农,更重要的是,姑娘的哥哥是村里的大队长。这是父亲看中的一点,父亲觉得他家太缺乏权力了,有必要找一个靠山。”“当他的第一篇通讯稿被广播站采用时,……成了吃公家饭的办事员。后来梁冬才知道……他那位大舅子从中做了很多工作,这印证了父亲为他娶晚霞的正确性。”
   事实上,当梁冬按照父亲的意思娶了晚霞时,已经注定了他的婚姻是以悲剧为结局的。也正因为“父亲为他娶晚霞的正确性”进一步加深了他懦弱、谨慎、退缩的性格,和对权利的渴望。为了权利,他的品行道德感一次又一次下滑,即使遇到他爱的胡晓雅,在爱情面前,他选择的是他的权利位子。
   让一个眼睛有翳的人来看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是一副肮脏的样子,生活肯定是痛苦而无奈的。
   “晚霞从嫁给梁冬的那一天起,就没对丈夫有过好感,她怎么看都觉得他不顺眼……”
   坐公汽,我们知道在马路对面就可以坐到回去的车。走进一桩错误的婚姻,不可能再回到没结婚的从前。如果时间可以回去,很多人和事都会不一样了。但时间是不可能回去的,所以他们婚姻的幸福,刚一开始就被他们自己“扼杀”了。所以作者为他们做了如下的记录:
   “晚霞和梁冬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她和丈夫之间很少有多余的话,只有吵架时说的话最多……”
   “梁冬知道她又去外屋睡了。他没有理她,他知道她在这个屋里跟没有在一样的,他都记不清多少年了,两个人各睡床的一头儿,互不侵犯。”
   我们知道,和一个人结婚,就是和一种价值观结婚,和一种生活方式结婚。梁冬和晚霞两个人的价值观并不相同,梁冬对权力的追求,晚霞对自己在拖修厂的工人群中享受“官太太”的待遇,成了他们婚姻暂时平稳的基础。然而,任何一方都可能因心中欲求的不满引发更大的矛盾。
   爱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选择和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结了婚,这对他的另一半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的,对自己也是极不负责任的,这桩没有爱情的婚姻已经成为他们以后的矛盾爆发藏下的暗礁。
   我们同样知道,只有每个人的心才是自己命运的真实起点,才是自己生活的圆心。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相处,有诚意,用真心,即使最后没能走到一起,也落个念想;倘若不真不诚,机会再多,结果也可想而知。
   当梁冬按照父亲的意思娶了晚霞之时,也就注定了他的婚姻悲剧的开始。毕竟,爱情是需要真诚与承担责任的,为功利而成婚,不仅是对感情的亵渎,亦是对双方当事人极大的伤害。
  
   二、当梁冬习惯性生活在“套中人”的包围时,爱情悲剧已然注定。
  
   谈梁冬习惯性生活在“套中人”的包围,就不能不谈他的妻子晚霞,不能不谈她对家这个概念。
   晚霞:小说中的女配角,梁冬的妻子,一个从没爱过老公的女子。她嫁给梁冬,比梁冬梁冬按照父亲的意思娶她,更有主动性些。小说是这样叙述的:要不是父亲说他家是书香门第,将来会有发展的,她绝不会嫁给他的……梁东就给了她一个满足的机会,随着梁东的一步步高升,晚霞的骄傲感也越来越壮大。
   可以说,在当前社会,晚霞对家的认识有一定的代表性,她虽对梁冬有诸多的不满,但这并没有妨碍她花在家里的心思,她深知一个女人嫁给一个男人的职责,早晚三顿饭她顿顿不误,儿女的事她也不用梁冬操心……她和梁冬之间缺少了一些东西,可她有说不清楚。……她和梁冬之间除了谈一些必要的家务和儿女之事之外很少谈一些闲篇……这就是家的完整定义。
   而在梁冬的心里干好工作,照顾好家庭就是人生最大的目标。“二十几年来他毫不犹豫地认可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按部就班的平淡、安稳。”“多年来他将工作和家看作人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心里这是缺一不可的,就像每天的三顿饭一样,他必须保证他们的完整性。”
   何东的《婚姻米水论》,实在是一个对他们婚姻的很好的比喻。
   “女人最辉煌的岁月,是18岁到25岁——花样年华,犹如米。而男人的18岁到25岁,是什么呢?一般也就是光棍一条,青涩,莽撞,穷,一无所有,有的仅仅是一把子力气和一腔热情吧,犹如水。所以这个阶段的婚姻,就如酿酒。女人看重的不是男人的现在,看到的是两个人醇香的未来,一辈子的未来。”问题是,没有感情的婚姻,他们有一辈子的未来吗?答案是否定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他们家庭的解体。
   他们的婚姻,突然让我想到最近大热的股市,谁谁赚了钱的消息不绝于耳。有利可图,蜂拥而至,本无可非厚,但他们面对的是婚姻。纽约理财专家弗尔曼曾经说过,股票投资有两个要点:一是别赔钱。二是别忘了第一点。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慎重”的提示到处都有,婚姻也一样。婚姻建立的基础是什么?恐怕梁冬和晚霞都没有仔细想一想。如果不是这样,晚霞怎么会觉得“她和梁冬之间缺少了一些东西,可她有说不清楚。”梁冬的心里怎么会有“是压抑的太久还是多年的积存让它们不顾一切地冲出自己的体内?梁冬一直都很想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可他一直没有思考下去的勇气。”
   虽说他们的婚姻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但两个人对家的相同认识,和长期在一起生活让他们产生了习惯的惰性。要说习惯这东西,还真有点像人身上的脂肪,当你发现它的时候,它已经如影随形。而改变一个人习惯的难度,就如同减肥一样。
   况且,婚姻如同一件瓷器,做起来很困难,打碎却很容易,然而,你要收拾满地的碎片时,才会明白那更是件不容易的事。离异有点像是截肢,你是存活下来了,却少了一部分。而少的这部分,不只是你肢体的那一部分,还有心灵深处的东西。
   婚姻不同于爱情,它带来很强的现实性,从某些角度看,它需要“门当户对”。
   幸福的婚姻不用多说,说得多的婚姻都是不幸的。人虽说有很多欲望,但为爱情活着的人并不多,在很多人眼里,爱情只不过是梦想,是童话。没有爱情的生活,就用婚姻来代替,当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出现了,该怎么办?恐怕就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的了。
   事实上,让梁冬痛苦的不是晚霞不肯与他离婚,错的并不在于该如何结束,而在于他的婚姻根本就不该开始。要降低炒股中的风险,就要“盯住基本面”,而婚姻中的基本面是感情基础,感情基础的好不好,才是决定以后股票价值的基础。
   人是有欲望的,即使到死也离不开欲望。中国的很多婚姻,是人在围城之内,心在围城之外。
   梁冬就属于这一种人,他心里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习惯于现在的家庭(这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又一心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胡晓雅的出现,寻找爱情成为他一个最恰当的借口,为了一场梦里的梦幻。
   等梁冬明白自己当年婚姻错误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有些东西只有直面内心才会找到答案,而他一直不敢去想。如果他早点直面内心,也许,他美好的爱情就会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这能怨谁呢?只能是他自己,他的心里有着太强的功利欲望。
   唉,为什么神总是在满足一个人的欲望的同时,塞给他一个更难填的新的欲望呢?何况梁冬面对的爱情本就是世界上很美的一种东西,你想,又有几人会在这时候舍得放弃呢?既然舍不得放弃,悲剧已然注定。
   在这种情况下,晓雅单纯的期望,并不等于是幸福的序曲。
  
   三、当梁冬遭遇胡晓雅的爱情时,不同的思想让他们的爱情无可避免地成为了悲剧。
  
   “认识胡晓雅的时候,是梁冬最落寂、最心绪不宁的时候。有一位同事曾向他透露他的职位有可能要变动,当然不是升迁而是有些被‘充军’的味道。”
   徐文静在交代梁冬遭遇胡晓雅时极为精彩,虽然只有两句话,为两个人在爱情面前付出的不平等做了完美无缺的铺垫。
   梁冬的一生是可悲的,虚伪的,寂寞的。他对权利的渴望,与胡晓雅追求理想中的爱情必然发生冲突。
   从《花为谁飘零》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不想留下任何把柄,更不想让自己的名声毁于一旦,他觉得自己陷入了从未有过的恐慌和不安,他很想找一个人诉一诉自己的苦衷,吐一吐心中的不快。但他不敢,妻子面前他不苟言笑,儿女面前他威严而庄重。他觉得他们都不是可以倾诉的对象……这时他特别想见胡晓雅……他需要那股清新的感觉。”

共 10854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作者在品读文字中也在考虑人生。人的一生离开不了感情爱情与婚姻,而徐文静笔下的男女主人公又经历过了什么?胡晓雅为了爱奋不顾身,她投入太多的,她没有顾忌所有一切,义无反顾的只是为了爱付出,从身体至心灵,而梁冬呢,有着自己的思维,他有着男人有的欲望,既舍不得家,但又眷恋于与情人胡晓雅之间,他的劣根性在两者之间纠结。当爱需要取舍时,两个人的抉择是不同的。就如钱钟书先生说的,婚姻是一座围城,进去的想出来,外面的想进去。梁冬给不了胡晓雅这些,他没有办法和勇气去面对,最终的结果只是一个悲剧,作者也由此概叹于这些。关于人生,感情,爱情,婚姻所有这些都有一定物质基础决定。爱要理智,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剖析中的深思值得我们学习。【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10-23 11:52:13
  关于人生,感情,爱情,婚姻所有这些都有一定物质基础决定。
活到老学到老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