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忘】记忆之花,生于忘的土壤之上(随笔)

编辑推荐 【柳岸·忘】记忆之花,生于忘的土壤之上(随笔)


作者:李兴文 白丁,7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57发表时间:2022-02-04 21:15:04
摘要:人的感知系统是功能完备而逻辑自洽的,它对感知信息的处理方式让人建立起清晰的动态的时空感觉。人对物质世界的敬畏首先当由此出。从感性上说,人所记得的证明着人的显性存在,人所遗忘的,证明着人的隐性存在。

准花甲。那么,年事不算很高。在人的平均寿命像盛夏的常春藤那样直往前伸的时代,我应该高兴,更应该像一些专家学者说的那样,信心百倍地多一些中年情怀才对。
   但这种情怀也不是说有就有说来就来,毕竟,健康和平安的筹码还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关于健康这一页,当前,我可以放心地翻过去。平安,这个期许真让人心里无底,毕竟,那东西是绝对不可预知的。当每每听人带着打趣的口气问及“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的时候,心里总会陡然一惊,然后不敢有豪言壮语,也无法信心百倍,毕竟,这问题是无法回答的。不能回答并不等于不能思考。它这个问题本身给人的内心植入的,一定是无形且巨大的担忧——是啊,从此在及其以后未来的时间序列中,平安此物的有无,根本由不得人自己!
   值此年纪,孤身独处的时候,总想回过头去向一路走来的远处看一看的。几十年人生,还能记得的自然寥寥,绝大多数,一定要归结于忘却的。而这又未必是坏事,试想一下,假如不分喜怒哀乐得失成败,所有经历全都记忆清晰,那么,有限的人脑子肯定承受不起那个累赘或重压,定将崩溃。人类实在应该庆幸造物主做了最好的安排,关于经历,让一些留下记忆,让一些悄然消弭;有限的脑子,在接收和处理信息这方面,才能安全有效地应付纷繁的当下和或许的未来。
   年节很安静,去无可去。我坐在自己的家里。此情此景又让我心潮起伏。我猛然感到,我的当下,竟是无数忘却事件和有限的记忆事件一并支撑着的存在状态。我记得我的年岁,我的故乡,我的亲人,我的童年和童年遭遇的漫长的饥饿;我记得我曲折惊险的求学之路,我坎坷的职业生涯,以及我充满抗争意味的生存经历;我记得初恋、爱情、婚姻、生子、抚养、供读、购房、还贷……这样数下去,我能数出许许多多我依然记得的。
   但很显然,相对于我也算漫长的人生经历,我所记得的极其有限,其中的绝大多数,已经归入我无法再次感知的忘却集合里。
   我想要深掘出来令其显现于我的感知世界的东西难以计数,因其全都深深隐藏不留任何踪迹,我的探掘终于没有头绪。我的青春时代是怎样结束的,它曾被怎样的一个让我更加喜悦且自信的事件所代替?第一次被变质和扭曲的权力愚弄和欺骗,大概率要失去学习机会之后,我幼小的心灵是如何熬过一段漫长的至黑的?1973年初夏那个中午,我随母亲从集体劳动工地往回走,我饿倒在地,胃痉挛,而后剧痛专心,我是怎样吃到第一口饭,并让那种痛苦悄然过去的?老大不小了,因为兜里没有几毛钱,每次进城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我对一直大好的形势和不堪的个人命运究竟有过怎样的质疑和绝望?我把一个女孩暗恋多年,后来又是怎样从她温柔的深渊里挣扎出来的?少年气盛,好逞初犊之勇,第一次横渡大河后慢慢袭来的恐惧是怎样消失的?几度处于命运转折关头,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
   忘了,真的忘了,而真正忘却得彻底干净的东西,以后真的很难再想得起来。
   如果人的感知体系是一条河,有限的记忆只是水面上的浮沫,遗忘则是持续弱化的感知信息悄然消隐人的意识,降落于暗黑河底的沉沙。
   人生的无奈与缺憾实在太多,一生经历无数人和事,但最终依然记得的总不是很多;隐约记得一些人和事的大致轮廓或信息类型,但就是无法具体化,无法彻底还原,无法用原型存在填补那些信息空缺,无法让生命段落变得连续。从混沌中来,许许多多又交还给混沌,这是感知的总体命运。当一些概念被反复加固,人的思维的有限性就被强化,意义,价值,情趣,用途,对错,好坏,等等,不胜枚举。列举的过程也就是让人自身感到乏味、厌倦的过程,毕竟,许许多多原本属于精神的东西,后来多数都被物化,而人在物质世界里终究显得渺小,是人的物化思维不断堆积而形成的反衬结果。外在的物化堆积越多,内在的精神活动空间就越来越狭小逼仄;从客观上说,人的精神活力在时间属性上存在逆向增强,物化倾向顺向增强;从主观上说,人受环境制约,最终做出有限选择,结果就是,人与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都产生遗忘。
   人到中老,越来越倾向于将物化的东西置之脑后,越来越愿意把精神和心灵层面的东西归纳出来。人生有一门必做的功课叫回忆,但凡能够回忆起来的,大多以心灵属性重返情感与思想现场,并用当下的价值观对其修正、矫正、修复、重建,以此完成对遗忘的强烈抵抗。这时候,人会以爱为普遍标准,爱自我治愈,爱自我拯救,爱他人给予的襄助,爱美好中断于最美好的那个时候,爱曾经的执迷终于获得挽救。爱补偿,爱圆满,爱付出,并把付出的打算或意愿,从曾经的理想变成现实。爱托付,并用托付来证明,这世界上,自己不是孤单的。
   忘是一种整合与重建,忘是一种修复与弥补。忘,更是爱的情感得以冲出的牢笼——那些与爱相反的东西,都留在,或者应该留在忘的集合里。人生还有持续的兴致,完全是因为在无数的遗忘事件中,还有有限的爱的记忆生机勃勃,还有有限的美的记忆鼓舞人心,记忆与以往终能达成和解,并用有限的爱与美的记忆,把支离破碎的人生,继续支撑起来。
   忘记的,都与当下无关,记住的,都是生命得以延续的资源。忘是成长的土壤,是奋进的阶梯。当一个人偶然面对“忘”的人生处境或哲学课题的时候,他的当下一定是被值得记忆的东西牢固支撑起来的——不是吗?身边的亲人,远近的朋友,手边的事情,前方的道路,以及接踵而至的情感交合与理性对撞,都在宣示一个人正常活着的样子。而这一切的背后,人都毫无意识地完成了无数的忘,忘所留出的感知空白,由接踵而至的记来填充,人才得以确证活在当下。忘是无形的沃土,滋养记忆之树;忘是隐藏起来的时空,因为忘的隐藏,记忆才有机会与可能在场,人才能够感知时空流转的动感,才对未来抱有希望。
   准花甲,记忆力开始明显下降,忘的事件频频发生,而每次发生,都是喜剧一场。在被越来越多的“忘”渐渐包围的时候,有些人和事我是绝不会轻易忘记的,我将采用哪怕很机械的方式也要将其牢牢记住——人生苦难永无尽头,这世界上还有许多人需要帮助和提醒。即便已至中老,我也要继续握紧手中这支笔,记住该记住的,遗忘该遗忘的。

共 24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是一位到了准花甲之年的中年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到了准花甲之年,笔者自言既然年事不算太高,就该信心百倍地多一些中年的情怀。虽然无法预测未来,可应该活好当下。回忆有时候会忘却,有的事件却记忆犹新,通过反问自己能记住多少人生大事?却感到很多刻骨铭心的事件只能记个大概,也是有头无尾,很多事件已经忘却在岁月的深处。人,都会产生遗忘,回忆的出来的事件也会用当下的价值对其修正,用爱弥补中断的回忆。忘是一种整合与重建,忘是一种修复与弥补。能够回忆起的都是美好的,遗忘的都是与爱相反的东西,因此,该忘的就该忘记,该记住的一定记住,活好当下,珍惜身边的人,让生命得以继续延续。文章通过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思考,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忘”,告诫人们该记住什么,忘记什么。具有很高的见识度,论点准确,论据充足,哲理性强,情理交汇,读之令人口服心服,耳目一新,给人启迪,思考,参悟人生,受益匪浅,产生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2-04 21:15:57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春节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2-04 21:17:03
  感谢作者在新春期间赐稿柳岸社团,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方便交流。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李兴文        2022-02-04 22:25:36
  谢谢抬爱,即颂春祺!
回复2 楼        文友:李兴文        2022-02-06 16:24:32
  QQ群进不去。
   建议群主建一个微信群,方便些。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2-04 21:17:40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4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22-02-05 12:09:27
  记忆幸福,遗忘伤痛,让每一天的眼前都开满幸福的花朵。
回复4 楼        文友:李兴文        2022-02-05 21:25:37
  记住幸福很容易做到。但忘掉痛苦很难的,尤其当个人不幸关联着群体不幸,并指向深层原因的时候。比如“自由”“民主”这些字眼儿,写在墙上,竖在公园里就没事,但若有人将其举在手上到街上走走就绝对不行——你说这里面包含着幸福还是痛苦?
回复4 楼        文友:李兴文        2022-02-06 16:23:20
  幸福当然可以记住,但曾经的痛苦也是很难忘掉的。
5 楼        文友:李兴文        2022-02-06 16:21:58
  我的回复不显示,这是早就料到的。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