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张多村纪事(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张多村纪事(散文)


作者:思源 童生,571.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56发表时间:2022-07-30 06:51:59
摘要:陕北张多村,位于延安市延长县,黄河西岸,石阁山下,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人才辈出,请听作者的深情讲述,每一个故事都令人赞叹,回味无穷。

【东篱】张多村纪事(散文) 石阁山下张多村,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人才辈出,享誉延长。张多村,是我心中的一张名片,每一个字符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
  
   一、历史渊源流长
   张多村,地处延长县石阁山(俗称狗头山,下同)东,黄河西岸,初因张姓人居多得名,后张姓人不知所踪,现以白姓人为主。
   据《上张多村家谱》推算,八甲、十甲白氏先祖落脚张多村至少有400多年。清末,属宜川县安仁里辖区。1936年成立红宜县,1937年改为固临县,张多为赤峰区二乡政府所在地,辖上下张多到凉水岸一线以及南庄、上下瑟琴、岭头、原子头等村,直至1948年8月。1949年为延长县七区四乡政府所在地;1950年并入郭家乡;1961年并入南河沟公社;1965年并入呼家公社;1966年呼家公社迁址南河沟;2014年南河沟社区并入雷赤镇政府;2017年至今,张多行政村辖上下张多、南庄、上下新吉、岭头6个自然村,360户,909人,土地总面积21.5平方公里。
   上下张多白氏分“甲”而同宗。
   根据众多白氏家谱记载,明清时期,陕北白姓曾分十甲,均系白公胜之后,由河南南阳郡迁徙而来。甲和里,是明清时期设置的区域性管理组织。“里”类似今天的乡,甲类似村。因为是依据地域而非血缘来划分甲里,所以,往往是同甲但不一定同姓,同姓却也不一定就能同甲。也因此,很多同宗一姓大族,就客观上区分出了各个不同的甲。石阁山周围白姓族人,分属于一甲、四甲、七甲、八甲、九甲、十甲等。至今,八甲、十甲白氏辈分不乱。
   据说,白氏先祖曾为亲兄弟,于明初迁至上张多、原子头村,后繁衍生息,丁口渐多,陆续分迁至下尚罗、曲木、上下瑟琴、赵涧、圪垛、葛家洼、太留、赵家庄、刘家山、可也等村。令人不解的是,上下张多村同宗白姓,既不同甲,也非同一支脉。听老人们说,下张多白氏是从南庄村来的,与南庄村、花吧咀、上下迭村属于九甲,但没有家谱可资佐证。
   好在,村中有块墓碑,姑且有限溯源。
   墓碑碑头断裂,碑身斑驳,依稀可辨碑文曰:岁进士候选儒学训导,讳应麟,字南朝,白公之墓,民国二十四年岁次乙亥蕤宾月吉日榖旦。相传,白应麟前世为山西一位很有学识的秀才,在赶考途中从马上摔死,魂灵含恨,未去奈何桥,顺着黄河随风向下游飘荡。期间,突然发现黄河对岸南庄村一户人家窑洞上空炊烟袅袅,门前人影晃动。凑近,惊喜地发现,这户人家的女人正在生孩子。于是,翩然飘进烟囱顺利投胎转世。因他未喝迷魂汤,自幼聪明绝顶,能知前世事。学堂里,先生不会背的诗词,他竟然也能背;先生不知晓的事,他竟然也知晓,常常令先生尴尬而汗颜。先生换了多茬,终无人能教,无人敢教,令四邻八乡惊奇,皆称之为天才,其父以子为荣。十二岁,白应麟赴延安应试。他一人答了两份卷子,一份卖与别人,一份自己上交。结果却出人预料。买他卷子的考生中进士,他自己却只得了个进士候选,最终成了一位教书先生。
   据此传说推断,下张多村白氏家族应是山西迁徙而来,亦属山西大槐树移民。
  
   二、上张多白氏英才辈出
   张多白氏自古崇文尚武,文化底蕴深厚,群贤灿烂,人才辈出。才学出众,名列仕籍者,有之;勤于稼穑,救济亲邻者,有之;行侠仗义,为家国捐躯者,有之;操守节义,含辛育孤者,有之;技艺超群,有所建树者,有之……清朝时期,除下张多白氏九甲白应麟之外,仅上张多八甲、十甲一脉岁进士、贡生、庠生、监生、增生业儒之类以及乡饮贤达,就有几十人之多。他们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情怀,以文载道,以文化人,以文治村;以武强健体魄,保卫族人,保卫家乡,营造了良好村风民风。
   白邦彦、白邦器兄弟,张多村八甲白氏先祖,生前曾在云南为官,逝后葬于张多村。其墓堂因富丽堂皇,柏树成林,郁郁葱葱,被张多村人称之为“堂子陵”,经口音演变今称为“堂子梁”。因无族谱,加之“文革”损毁墓碑,致使详情湮灭。“堂子陵”多次被盗。后人白新民、白富强清楚记得,20年前掩埋被盗墓穴时,白邦彦墓中明净上写有“皇清云南武都侯”字迹,墓室内有躺剑痕迹、盔甲碎片,证明有剑和盔甲陪葬。另听老年人说,白邦器官职也不小,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副省级官员。
   白乾元,乾隆年中岁进士,在四川为官几十年,老年还乡,其住所现称“后院”,东西各四孔石窑,正面石窑上方盖有房子,现楼梯口仍存,南北各一座厅房,柏木椽高大粗壮,雕梁画栋,脊兽图案优美。回民叛乱中,北厅房被烧毁。据说,白乾元丧礼期间,从后院到坟地二里多路全铺了地毯,坟地周围也是地毯满地。自此,坟地所在地被称为“毯子坪”。其家族有六通带架的路碑,“文革”中被毁。
   白山崇,嘉庆末年生人,知书达理,能说会道,临危不惧。同治年间回民叛乱,在陕西沿路屠杀毁村,惨无人道。一次,白山崇骑马从门山村女儿家返回,路遇大队叛乱回民,与头人拉话投机。叛乱回民要从凉水岸过黄河,让他带路。途经张多村对面梁上时,村人望见叛乱回民奔来,急往狗头山方向跑。白山崇呼喊劝回,组织大家烧水做饭,善加款待。临别,叛乱回民头人给白山崇赠一信物,并说见物如见人,保证其他回民不杀张多人。回头看,现在张多村白姓后裔众多且分布范围广大,应是与那时族人免遭回乱屠戮有关。
   白绍,道光年间生人,自幼刻苦学习。为避免他人影响,大冬天,雨雪日,常一个人在土地庙前读书。道光年间中岁进士,在山西太谷县执教20多年。曾有多名学生在山西为官。老年还乡。其府邸宅院至今尚存。
   白延龄,生卒年不详,清朝末年张多村中医,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乐善好施,享誉方圆百里。至今,村中依然保存有其遗留医书、医疗器械及奉献、捐赠册子等。
   先祖出类拔萃者众,今朝更是代有才人。
   白登峰,曾任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蔬菜技术科科长,高级农艺技师,在农业战线上默默无闻地奉献了人生中最为宝贵的青春年华。2004年4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出席建国55周年国庆庆典活动。白登西,延安管道运输第三分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白铁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外科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保健协会胃肠专业委员会常委,曾获延安市科技进步奖9项,2015年获“民革陕西省委员会先进个人”。
   白占成,读书不多,但字迹工整,能掐会算,会做生意,一生务农,乐于助人,擅长管理家务和教育子女,英年早逝。其妻古兰英,勤俭持家,秉赋贤惠,遭遇中年丧夫,坚持操劳家务,敬先孝老,礼待左右,教育子孙,备受称赞。去世后,亲邻立路碑纪念。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良好家风是宝贵财富。白占成子孙代代有才,各领风骚,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尤其思俊长子登奇,高级工程师,曾留学加拿大,在美国就职,从事高级别管线钢开发研究。其轧钢理论研究成果再结晶温度经验公式,被誉为“白氏公式”,对制定轧钢工艺具有指导意义;次子白登波,系陕西环保油气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三子白登飞,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经理。四子白登涛,上海坤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先后获得全国冶金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兄弟四人,一个博士,三个处级干部,堪称“书香门第”。
   文可安邦治国,武能戡定天下。张多不仅有书香门第,还有武术之家。自古流传有“一上张多坡,英雄好汉多”之说。主要得益于张多白氏先祖白鹭。
   白鹭,娴熟棍、棒、剑、戟。一生务农,心地善良,为人正直,不畏权贵,广交乡里,助人为乐,有求必应。光绪三年大灾,其在张家滩镇于家村教习武术、承包土地时积攒的三十余担粮食,渡救了兰地呼文华一家五口、圪崂岭刘长明一家四口、曲木村赵巨一家三口,白裕两口。同治年间,回民叛乱,多次受邀赴罗子山乡南山村,南河沟乡南庄、下张多、下瑟琴、白家、原子头等村传教武术;与狗头山下寺儿村古维世、张阳村古丽中共同抗匪,功绩卓著,深受当地群众尊敬和爱戴。亲邻晚辈为表其功,特树四门路碑于村口。
   虎父无犬子。其长子名山,自幼随父学武,武功高强,行侠仗义。据说,清光绪年间,山东一伙吃大户、跑江湖的卖艺人,所到之处强行卖艺,要吃要喝要钱。路过张多村时,得知当地有高人白鹭。头人因之换了一身长袍,说要拜访白鹭。得闻,白鹭也换上一身长袍,以礼相迎,组织村人做饭礼待,将头人引到自家拉话喝酒。酒酣之际,一个满脸怒气的小伙子突然闯进屋说:“村子里的人砸了我的场子,太欺负人了!”话音刚落,头人伸手搧了小伙子两个耳光说:“瞎了你的狗眼,也不看这是哪里?有你逞能的份?”
   原来,这个会耍连架拐子的卖艺小伙子,趁人多在村子里舞了起来,舞得上下翻飞,让人眼花缭乱。得意之际,夸下海口说:“我的连架拐子舞起来,百二八十人近不了身。”当时只有十三岁的名山,看不惯对方吹牛、耀武扬威的样子,就顺手从墙角拉了根长条圪针刷子,用力一挑,就把连架拐子给挑飞了。
   名山边扔圪针刷子边道:“连我的根圪针刷子都招架不住,还吹什么百二八十人近不了身。”逗得围观众人哈哈大笑。羞怒之下,卖艺小伙便向头人告状,以为能得到仗势和洗耻。中山、青山、柏山等村,也都有武功高强、为人耿直侠义之白氏人士。
   三子青山,性情刚烈,行侠仗义。跟大哥名山学得一身武艺后,先后担任狗头山红枪会、北赤塬保卫团要职。1929年(民国十八年)宜川县设六区时,担任五区区长,多次为百姓减免粮款。
   相传,民国初年,宜川一剧团赴各地唱戏。所到之处,摆赌场,出老千,欺压百姓。一次,在狗头山上唱戏,青山亲戚输了钱,骡子被押。第二天赎回时,本利骤涨。无奈,诉与青山。青山找戏班班主理论,相互翻脸。班主趁青山不备,掏枪打穿青山脚掌。青山之弟柏山听闻,义愤填膺,立马奔赴,跳上戏台,抱住班主,抢夺其枪。班主挣脱,未收戏钱,跑回宜川。为防止类似以卖艺为名搜刮民财的事件再次发生,张阳村拔贡古邦彦写了诉状,但无人敢送。青山之兄中山自告奋勇,带着枪和诉状,只身前往宜川县城。岂料,县长和班主狼狈为奸,将中山打得遍体鳞伤,收押县牢。后经营救放出。虽然未能伸张正义,但中山勇往直前、正义凛然的精神,深得百姓称赞。后来,青山因在任职期间得罪土匪,被土匪杀害于宜川县岔口村,年仅48岁,众人送“功德洋溢”牌匾一块,至今尚存。
   名山、中山、青山、柏山四兄弟,均正义之士,乱世英豪。
  
   三、非物质文化荟萃
   眉齐棍术,先祖白鹭首创。白鹭自幼随舅父呼飞熊长大,舅父将年轻时在山西五台山学习的《齐眉棍术》传于白鹭。回村后,白鹭结合族人身体特征,加以改造,自成张多村白氏眉齐棍术,传于族人,用于护家保村。
   如今,依然有会舞此棍法的白氏族人。棍法主要为劈棍、戳棍、格棍、云拨棍、斜击棍、绞崩棍等。舞动起来,刚劲有力,坚实稳固,攻击性强。原张多村第一书记王延东,多次与眉齐棍传人白思敬、白思恩商议,聘请子长县武术教练演练该棍术,并拍摄视频;编写了《张多村眉齐棍谱》,积极开展抢救性挖掘保护工作,弘扬张多优秀传统文化。
   张多剪纸温婉俏丽、玲珑秀致,以窗花、喜花、寿花、炕围花、祭祀花等形式,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年年岁岁,世世代代,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民俗风景。“文革”中,民间剪纸与“四旧”一起被扫除。上世纪80年代,张多村妇女重又拿起剪刀,承袭剪纸艺术。其中,尤以白凤荣等众多老人的原生态剪纸,百看不厌,耐人寻味。
   家戏从1947年开始,张多村人就从山西购置了戏衣、戏箱等各种戏曲道具,排练家戏。剧种为蒲剧,由略懂戏曲的山西樊木匠作指导。爱红火热闹的乡人们,每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唱戏,直至正月十五。
   家戏传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间,多次与延长县剧团同台演出。代表剧目有:《三娘教子》《三上轿》《三世仇》《杂狗劝妻》《杀庙》《乱弹》《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突出戏人有白占年、白占德等,名扬方园百里,深受大众喜爱。
   家戏这一我国民间宝贵文化遗产,惨遭“文革”破四旧摧残,曲谱、戏衣尽被烧毁。每念及此,张多村人无不感慨,深表遗憾。至今,上了些年纪的老人们,依然能咿咿呀呀地唱上几句: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唢呐受封建思想影响,早些年,陕北唢呐手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甚至被归于三教九流之外。寻常,人们不和吹鼓手一起吃饭,不跟他们缔结姻亲。客观而言,吹手们大多属穷苦潦倒民间艺人,吹唢呐是他们养家糊口的途径和手段。他们常年奔波于异乡和风雨雪霜之中,着实不易。

共 677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讲述人文历史的优秀文章。通过作者的讲述,一个不为人知的张多村跃然纸上。作者从张多村的历史渊源说起,以便读者能很快“进入”张多村,了解张多村却是白姓多的原因,进而跟随作者,去了解上张多英才辈出,先祖白邦彦、白邦器兄弟、武师白鹭、名山、中山、青山、柏山四兄弟到今朝才人白登峰、白占成及四子的杰出事迹;了解张多拥有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眉齐棍术、张多剪纸、家戏、兰贵唢呐、曲颈琵琶,数不胜数,精彩纷呈;最后作者将我们带进红色历史,张多还是红色革命传统诞生和传承之地,抗日年代,张多有很多儿女自愿加入河防保卫战,多人壮烈牺牲,张多也是一片鲜血染红的土地。该文写作手法高明,鉴于历史久远、事件繁杂,作者在总题统揽之下,提纲挈领,分成主要几个片段叙述,既写历史,又留墨现在,层次鲜明,人物形象突出,读后使人真想亲临张多村去走走看看。好文,请欣赏阅读!感谢赐稿东篱,祝夏安!【东篱编辑:韩格拉图】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07-30 06:57:46
  这是一篇优秀的纪事散文,既有人物,又有故事,作者多角度将一个黄河岸边的张多村呈现给读者。内容翔实,文风沉稳,推荐阅读!祝老师创作丰收!
带着影子散步。
2 楼        文友:思源        2022-07-30 10:13:46
  多谢老师评述
3 楼        文友:枫桦        2022-07-30 10:36:42
  如果多挖掘一下材料,写部长篇也不为过!文字非常的完整,叙述平稳,有条有理!非常值得一读!拜读好文!
回复3 楼        文友:思源        2022-07-30 21:14:03
  多谢建议,写个长篇小说应该没问题。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7-30 14:32:17
  这篇散文纪事,内容丰沛,文笔酣畅,人物鲜活,故事生动,呈现出张多村的历史风貌和今天的巨变。怀才抱器拜读,问候作者夏祺,谨祝在东篱创作收获更多的快乐。
怀才抱器
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07-30 15:50:20
  纪事散文,条理清晰,人物特点突出,层次错落有致,张多村,出人才的好地方。好文,学习点赞!
回复5 楼        文友:思源        2022-07-30 21:15:02
  张多村现有村史馆欢迎来参观。
6 楼        文友:白玄        2022-07-30 16:26:30
  人物众多,条理清楚;故事感人,震人心魄;人文历史,资料翔实;浑然一体,一气呵成。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7 楼        文友:白玄        2022-07-30 16:32:38
  感谢您为我白氏本家纪录历史,我也是白氏南阳郡的,听说在战乱时逃到浙江南部的。再次感谢,遥祝夏祺如意!
回复7 楼        文友:思源        2022-07-30 21:16:43
  原来是一家人
回复7 楼        文友:思源        2022-07-30 21:17:20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回复7 楼        文友:思源        2022-07-31 11:26:06
  我也姓白
8 楼        文友:吴孟友        2022-07-30 19:13:48
  介绍张多村的历史,让我们了解到张多村确实百姓人多,白姓祖先人才辈出。了解张多村不仅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还是红色革命传统诞生地。许多抗日烈士牺牲在这片土地上。文章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好文,夏日问好!
回复8 楼        文友:思源        2022-07-30 21:15:55
  谢谢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