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书香·情】闲说君子与小人(随笔)

编辑推荐 【书香·情】闲说君子与小人(随笔) ——夜读《水浒》


作者:风之丐 秀才,135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74发表时间:2022-10-20 16:15:43

读古书,常常会纠结一个问题,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在刚开始读书时,很容易用自己已有的概念去理解古人,这当然会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到现在,经历了许多的困惑后,已经明白,所谓的“君子”、“小人”,和所有的其它概念一样,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而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君子”、“小人”的概念,是宋朝以后才基本确定的,和唐朝人心目中的“君子”、“小人”其实不太一样,当然更不要说和秦汉时期了。只有掌握了这些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含义的概念,说能读懂古人文章,才算是有些底气。
   现在我们熟知的“君子”、“小人”概念,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的三家灭智氏后,发表的一大段评论中,给出了他的理解基本上是一致的。他认为人有两个方面的能力,一种可以理解成“才”,他给出的解释是“聪察强毅”;一种他认为是“德”,他说“正直中和之谓德”。用我们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就是,解决生活中碰到事情的能力,是才;能用大多数人都愿意接受的方式处理事情结果的能力是德。需要再次申明的是,这里的“德”是司马光以及宋朝以后人的理解,和更古的古人们的理解不是一个意思。这两种能力的组合,司马光给出了他心目中的四种人:德才兼备的圣人、德胜才的君子、无德无才的“愚人”、才胜德的小人。他在这里划分的“才”、“德”的标准,成了他之后的共识,一直被沿用至今。它甚至成了沉浸在我们血液中的基本认知,成为我们民族中任何一个人,就算是他根本没有上过学,但仍旧会有的,判断自身及外部人物的默认标准。
   《水浒传》关于小人的判断,当然也是以司马光的判定为标准。作者在书中写了几个小人。我们在读《水浒传》时,也会很自然地认为他们是小人。这也说明我们对人的道德判断,至少和明朝人的判断相差不大。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几个人。
   首先是李固。李固是卢俊义家的财务都管,通俗些说就是管家。按照故事的设定,他是到大名府投靠人不着,由于冻饿,倒在了卢俊义家门口。卢俊义救了他,养在家里。后来见他聪明能干,就让他管起了家。书中的说法是:“因见他勤谨,写得(的)算得(的),教他管顾家间事务。五年之内,直抬举他做了都管,一应里外家私都在他身上。手下管著四五十个行管干,一家内外都称他做李都管。”这些当然是在说明,才干方面他确实是一把强手。也因为这个原因,卢俊义要到梁山方向上去躲躲灾,燕青想去,极力推荐自己;而李固也借口自己病脚气,不是太想去。但卢俊义没同意,坚持要李固一同去。原因也很简单,在买卖方面,李固是一把好手。有他料理那方面的事,卢俊义可以省去好多事。也就是说在卢俊义眼里,李固是比燕青有用的人。这样,他们一同出门,也一同被抓到了梁山。只不过吴用提前放走了李固,还怕他不清楚,亲自告诉他,在卢俊义家有一首“反诗”。
   这些地方,作者应该是想特意表现一下吴用。但这种表现却过了,不但没有显出“智多星”的好处,反而让人觉得他像一个喜欢捣事的小人。卢俊义又被梁山好汉们“强留”了一段时间。在他独自回家的路上,碰到了无家可归的燕青。燕青告诉他,李固和贾氏已经把他告到了官府。他不相信,坚持认为一定是燕青在什么地方得罪了李固,被李固赶出了家门,才造谣说李固的坏话。他直接回到了家。他问燕青到底是怎么回事时,李固和贾氏拖延了一回时间,大批差人就直接进来,把他抓进了大牢。这一切当然都是李固的安排。在卢俊义被抓后,李固想在第一时间弄死卢俊义,他找到了蔡福。他和蔡福之间交往的叙述,表示着他的精明。他一见面就拿出了五十两蒜条金。蔡福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知道李固的故事。这当然也很合情理,毕竟那是当地首富,他家的任何事都被人们关注着。“你又占了他家私,谋了他老婆”,标明李固和卢俊义老婆确实有一腿,而这也是除了卢俊义外公开的秘密。李固又加了五十两黄金。当蔡福说至少五百两时,他也马上拿出了五百两黄金。
   这些都说明,他当时已经带好了黄金,只不过他要尽可能用最少的钱来完结这件事。蔡福拿了李固的钱,本来肯定会送了卢俊义的命,可他却在家里碰到了柴进。柴进的出现吓出了蔡福一身冷汗,柴进却好话好说,还给了他壹千两黄金,让他搭救卢俊义的性命。蔡福这样的人,当然很清楚梁山人物代表什么。他知道,像他那样的人,他们有能力想杀就杀,而那时他们恰好在他家里等他。这样的主顾,他想不出冷汗都不行。因此即便什么也没有,他也不敢得罪他们;更何况还有壹千两黄金,李固的事在他就再也不是什么事了。他和兄弟蔡庆一起商量后,开始拿钱打点上面,极力保全卢俊义性命。至少在他的权力范围内,卢俊义绝对不能出现问题。但他也拿了李固的钱,所以他只得告诉李固,不能解决卢俊义,问题出在上面。李固只好一次次地花钱,但已经拿了蔡福钱的张孔目和梁中书,在实在推脱不开后,是张孔目建议判卢俊义流放。这样李固又找到了董超、薛霸,那两个以前押送过林冲的衙役。也给了他们钱,当然也要求他们在路上解决卢俊义。两个衙役故技重施,烫伤了卢俊义脚,也把他绑好准备杀掉时,燕青用冷箭射死了他们。接下来卢俊义还遭遇了各种折磨,但也没有死去。梁山好汉把他救上梁山时,也抓住了李固和贾氏。到梁山后,卢俊义把他们凌迟处死。
   主仆关系,是古代最为常见的关系。赵氏孤儿中的忠仆,也常会让我们感动。比如这段故事中,燕青就是这样一个忠仆,而李固却是它的反面,一个忘恩负义的人。这样的人,要是在我们所听的故事中,可以肯定我们所有人都会骂他。可在现实中呢?现实中,愿意舍弃一切报答主人的仆人,和要夺取主人一切甚至生命的仆人一样,都很少。所以这些人的事,才是故事,才能吸引眼球,这就是人性的“物以稀为贵”原则。但由于人类天性能记住仇恨,却很少有人能记住恩惠,所以流传中的忘恩负义方面的故事就相对多一些。比如纪昀,在他的笔记小说中就写过好几个忘恩仆人的故事,而关于忠心的故事,主人公几乎都是像狗啊什么的动物,他甚至在一个故事中说要仆人们学习他故事中的一条狗,写了“师狗堂”什么的狗屁玩意。这种写法当然与他的偏激观点有很大关系,但人世间这类人确实少见,也应该是一个原因。
   《水浒传》中,卢俊义救了李固的命,相当于他的再生父母。按照我们的观念,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此他应该粉身碎骨报答卢俊义才对。可他不但没报,还暗中和卢俊义的老婆私通,并且在找到机会后,想尽办法要除掉他。所以只要是读《水浒传》的人都会痛恨李固,都觉得他被凌迟处死罪有应得。
   同样让我们觉得罪有应得的,在《水浒传》中还有一个人,那就是陆谦。陆谦是林冲的发小。故事开始时,他们也是同事,都在高俅手下当差。林冲老婆被高衙内调戏后,林冲只是有些不舒服,高衙内却由于想林冲娘子得病了,原因当然是没有调戏成功林冲娘子。这个世界,三条腿的蛤蟆找不到,巴结主子的奴才比驴还多。富安就是这样的奴才。他为了巴结高衙内,出了一个主意。高衙内躲在林冲最好的朋友陆谦家,让陆谦约林冲出去吃酒,派人告诉林冲娘子说林冲出事了,骗她到陆谦家。这样,高衙内就可以得其所愿了。
   年轻时,我总不相信陆谦会同意做这样的事。到了后来,经历得多了,我相信了书中所说的:“陆虞候(陆谦)一时听允,也没奈何;只要衙内欢喜,却顾不得朋友交情。”一句“也没奈何”,丧失了多少人性。现在的我,理性上原谅陆谦。知道世上真有这样的人,一切都是利益,一切都用金钱来衡量。无论什么事,只要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哪怕多一分钱,他们也会去做。可在情感上,我是不会多看他们一眼的。人,活到那个份上,要是我,我会杀了自己。陆谦照计而行,林冲当然不知道,会觉得是老朋友找自己叙旧,替自己解闷。陆谦在林冲家喝了几口茶,约林冲出去喝酒,临出门,还对林冲娘子说:“阿嫂,我同兄长到家去吃三杯。”尽管这些都是照计而行,可看到这里仍旧会觉得心惊肉跳。《水浒传》实在是一本血腥的书。当然,也确实是一本没有经历,不可能看懂的书。“到家”明显告诉林冲娘子,他和林冲到“他家”去了。这就为后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友谊感动的林冲当然没有去成陆谦家,他们按照陆谦事前准备好的剧本,到了一家酒楼。喝酒期间,林冲的话也确实是只有真正认可对方是发小,是无话不说的朋友才会说的话。他抱怨上司,而这个上司是他们共同的上司。只要他心中有一点戒备,这种话是绝对说不出来的。而所有这些当然都是在反衬,林冲在那时多信任陆谦,他在知道实情后受到的伤害就多重,他也就多痛恨陆谦。看过一个人解读《水浒传》的文章,说林冲在知道陆谦欺骗自己后,砸了陆谦家,拿了把小刀,到处找陆谦,是演戏。他应该是觉得林冲要是有种,要真的是英雄,就该去杀了高衙内吧?我认为英雄也罢,普通人也好,只要不是被逼到绝路上,轻易就想去拼命的,不是二十岁左右的孩子,那一定是丧失了理智的病人。更何况,在《水浒传》叙述的那种情况下,林冲最痛恨的人,已经不是高衙内,而是陆谦了。所以我觉得施耐庵这里的叙述是符合人性的,而解读者在对人性的理解方面,还真的需要再多下功夫才行。当林冲知道自己被骗后,真正被逼到绝路上的不是林冲,而是陆谦。他已经有家不能回了。他的有家不能回,也在表明,林冲是一个英雄,是一个你伤害了他就不会有好结果的英雄。陆谦知道,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林冲碰到他,即便不杀了他,也一定不会让他好过。这样,为了解除自己的危险,陆谦替高俅出了一条除去林冲的计策。
   “林冲买刀”和“杨志卖刀”,常被金圣叹拿来说事。其实,那刀之所以会被林冲买,就是在表明陆谦计策的高明。对于陆谦来说,林冲的一切,他都太了解了。这样,在完全掌握他一切,又配合着最强的势力,林冲没有死,只能说是故事了。尽管这个故事接下来也悲惨,但总比主人公不明不白地死了,老婆也随即成了别人的玩物,要好许多吧?
   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常常奇怪,那么血腥,又那么富有诗意。
   当林冲在庙内,听到庙外三个人说的话。书中没有点明那些话到底是谁说的。当然,差拨的话容易听出,而陆谦和富安的话却要读者去猜。但最后一句:“再看一看,拾得他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我觉得一定是陆谦的。这个世上,只有伤害你最深的人,才会最希望亲自看到你确定地死了。别的无论什么人,不管用什么方式告诉他,他都不会相信。只要没亲眼看到你的尸体,他永远也没有安生的日子。也由于这个原因,陆谦才亲自来办这件事。我只是不清楚,就算他亲眼看到林冲被烧焦的尸体,他真的能安心地度过余生吗?当然,《水浒传》中的陆谦,不再有这样的担心了。他被林冲挖心,割头,在那场覆盖了一切的大雪里,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李固是对有救命之恩的主人不忠,而陆谦是对从小玩大的朋友不义。这两种行为都被我们的文化所痛恨。《水浒传》还写了一个人,一个也确实很有才能的人,一个就算是在今天,我们都能碰到的人,他就是黄文炳。
   故事开始时,黄文炳是个“在闲通判”,也点明了他是个小人:“虽读经书,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匾窄,只要嫉贤妒能,胜如己者害之,不如己者弄之。专在乡里害人。”一般是不喜欢这样的表达,他是什么样的人,该由你讲述的故事说,而不是自己说。但这其实也适合我们民族的特色,像我们的戏剧一样,大家在一看到人物出场时,就可以根据他脸上的色彩,知道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当然也影响了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在看电影电视的时候,性急的孩子总会追问:“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接下来的讲述中,“闻知这蔡九知府是当朝蔡太师儿子,每每来浸润他。”其中的“浸润”很让我吃惊。习惯于词性适用性模式的我,第一感觉是词用错了。但再想,又觉得很准确。听到过一个段子,说要是一个人很有能力,可是在体制内的单位却一直没受到重用,那么这人一定是那个单位人品最好的人。段子的存在,就如同夸张,有它搞笑(夸张)的地方,当然也是符合实际的地方。只搞笑就是笑话,只实际就成了流水账。体制内单位的人事升迁,有能力的,领导当然会考虑;但领导是否熟悉,其实更加重要。而这是否熟悉,就看不同人“浸润”方面的功夫了。所以听说新领导喜欢桥牌,能立刻买上书店所有桥牌书籍钻研的人,往往就上升得快;而仍旧觉得打桥牌就是浪费时间,还仍旧到处乱说的人,最好的结局就是呆在原地了。看到好多人,不是喜欢看书的人,却一直在看什么《厚黑学》。我给他们的建议是:按你们的天性去做,活学活用“浸润”就好。“浸润”是一个过程,要从所有可能的地方,特别是被“浸润”者最喜欢的地方下功夫,让他们觉得满足。不是一时、一处的满足,是全范围的满足。这当然是一种才能,有些人天生就会,有些人终生学不会。作者在这里点出了黄文炳的这一特点。我们看看他在后面是如何“浸润”的。

共 759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恕我真的孤陋寡闻,真的不知道关于君子和小人,还有朝代和明确的区分的时间点,拜读这篇大作,不得不佩服,其一,作者看得出真的是读了很多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下笔成文,引经据典,每一个观点论据,都有着扎实可靠的依据,并在依据之上,加进了自己深刻的理解和分析,既能给读者增长见识,又能让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好奇心,所谓文能抓人,这篇就是。其二不得不佩服作者对大篇幅作品的整体结构的把控和语言的驾驭能力。七八千字的散文随笔作品,如果没有很强的语言掌控能力,很容易写成流水账,导致文眼不明,结构松散。但这篇作品,从开篇到结尾,自始至终紧紧围绕文章的核心,看似闪转腾挪,核心总在是不是恰到好处地闪现。这篇作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学习价值,倾情推荐文友共赏。【编辑:雪凌文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2-10-20 16:17:08
  最近真的爱上了风之丐老师的作品,读一般作品是看文章,但读老师的作品,竟然有种上文学概论课的感觉,太美了,学习了!问候老师!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风之丐        2022-10-20 17:26:44
  谢谢,辛苦。我朋友们的感受是,读我的文章都比较费劲。
2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2-10-20 19:08:56
  何谓君子与小人?以读水浒的心得,加以诠释。佩服老师对水浒等名著有深刻的研究。拜读欣赏此文。
回复2 楼        文友:风之丐        2022-10-21 08:01:17
  谢谢,到我们这个岁数,有了一些体会,再读这些名著,就有不太一样的感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