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书香·情】闲说君子与小人(随笔)

编辑推荐 【书香·情】闲说君子与小人(随笔) ——夜读《水浒》


作者:风之丐 秀才,135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41发表时间:2022-10-20 16:15:43


   闲着无事,他再次买了礼物去看蔡知府。恰好知府“公宴”,他没有进去。在浔阳楼闲逛,看到了宋江的“诗词”。他的反应是“大惊”,认出了是反诗,马上就去弄清楚了作者。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宋江题写的诗词,是故事发展的需要,完全是为了让这个故事能继续下去,和宋江本身其实是不相干的。从这个角度说,这个情节原作者的处理应该说是不好。我们这里先忘了宋江,来看作者是怎么讲述黄文炳的。他叫来酒保,问清楚了宋江的相貌特征,又借了笔砚纸张,抄录好,还叮嘱酒保,不要抹去了。这些细节,非常完美的细节,很准确地告诉你,这是一个人才。做完这一切后,文中说“黄文炳下楼,自去船中歇了一夜。”按道理,有这么好的机会,他怎么不马上就去找蔡知府呢?这就是“浸润”的学问。他知道在那种情况下,酒足饭饱的蔡知府会有什么反应。他不想坏了蔡知府的兴致,也不想因此而坏了蔡知府对自己的好感。他知道蔡知府是什么样的人,他只想做让蔡知府舒服的事。所以直到第二天,按照书中的说法:“一迳又到府前,正值知府退堂在衙内”,淡淡的几笔,蔡知府的一切行为都在他的掌握中。要是你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在社会中也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人,你一定会说我这里的解读过分了。其实,这就是阅历,或者说这就是境界,好多事你不经历是不会清楚的。只有在经历过后,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曹雪芹说“人情练达即文章”,黄文炳就有练达的人情,现在我们把这种能力称为情商。只不过现实中,有许多人会由于自己没有这么强的能力而看不起这些人,像前面那个段子的作者以及自称是“厚黑教主”的李宗吾,他们的说法,说是搞笑其实是不满,是吃不到葡萄后发酸心理的作用。回到故事,看他和蔡知府的对话,告诉他我昨日就来过。这是该说的话,表示“您”在我心目中是多重要,但由于您忙,我不便打扰您。我是真心理解您的人。寒暄到准备好茶,吃了会茶后,黄文炳仍没有说起反诗的事,而是问蔡知府,东京有什么新闻?蔡知府讲了一件新闻,太史院夜观天象,罡星照临吴楚,怕有找麻烦的人。另外街市上也有童谣:“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听到这些后,黄文炳还是没有马上表态,而是“寻思了半晌”,才笑着从“袖中取出所抄之诗,呈与知府,道:‘不想却在此处!’”蔡知府也看出是反诗后,黄文炳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出来。小时候,天热时光着膀子吃饭,奶奶会开玩笑地说:“过来,看你能背几个烫面条!”把刚出锅的面条放到光背上,看能不能忍受以及忍受的程度,就可以判断出一个孩子长大后,能做什么样的事情。我是到现在都不知道这说法起源于什么人。但年过半百后,我明白这种说法有它的道理。一件你觉得很有意思的新闻,你能不能忍住不告诉其他人,其实也是能力的表现。当蔡知府听说宋江不过是个配军时,他的反应平淡了:“量这个配军做得甚么!”黄文炳开始给他分析。这些分析,在我们看来不过是小儿科,可在当时的说书人,应该是颇费了好多功夫的。他从童谣分析出了宋江的名字以及籍贯,这样再次引起蔡知府重视,开始抓拿宋江。当这指令到戴宗那个层面时,他们打掩护,说宋江是“失心疯的人”。黄文炳不信,要抓来当面讯问。在重刑下,宋江只好招供。知道实情后,蔡知府给他父亲蔡京写了封信,询问如何处理宋江。送信的恰好是戴宗,他路过梁山,被梁山好汉“麻翻”,亏了朱富看了他的书信,知道他可能是戴宗,带他上了梁山。在梁山好汉一顿商量后,戴宗带了梁山好汉伪造的蔡京假信回去给蔡知府,结果又是黄文炳看出了吴用在事后才知道的毛病:父子间写信的一些特殊情况。而这也就把戴宗牵扯了进去。这样就引出了《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宋江被救后,一定要报复黄文炳。于是他们火烧黄家庄,引得黄文炳急忙回家,结果被埋伏在江上的张顺活抓,然后在穆弘庄上被李逵为首的众人活刮、当烧烤吃了。
   黄文炳在《水浒传》故事中表现出来的,是他的才能。像他读懂了宋江的“反诗”,结合童谣,认出了其中的人物是宋江(当然,由于那个童谣实在太浅显,要不认出其实都难),看穿了宋江假装疯癫,识破了梁山吴用的计谋。这些都是他聪明的地方。可他这些聪明却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他识破这一切都是为了讨好蔡知府,让蔡知府觉得他是一个见识不凡的人。当然,作者也应该意识到,仅仅这些,也可以说他是为朝廷消除祸端,是替朝廷分忧,从这个角度就很难说他是小人。所以在不长的文本中(他毕竟只是一个配角,不能把他的行为展开来叙述),先给他定了性,然后写了他结交上级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实在出色,比《厚黑学》通俗多了。要是年轻时,我能像现在这样领会,那我现在就不用写这样的文章了),还在后来让侯健说了这样的话:“这黄文炳虽是罢闲通判,心里只要害人,惯行歹事,无为军都叫他做黄蜂刺”。“黄蜂刺”实在是一个很毒的评价,应该是受过他伤害的当地百姓给出的评价。也是他祸害别人,给自己谋利的写照。还给他加了一个哥哥,和他形成对照。并在杀了全家后,特意加了一句“众好汉把他从前酷害百姓,积攒下许多家私金银,收拾俱尽”,点明他当官期间确实曾收受了许多赃款。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作者为了把黄文炳是个什么样的人刻画出来,做了许多细致的处理。当然,更为重要的应该是施耐庵对人情的洞悉,而这也是《水浒传》能成为名著的关键。
   《水浒传》中,这三个人物的出现顺序和我这里的分析不一样,依次是:陆谦、黄文炳、李固。陆谦和李固的行为,很显然就是小人才做得出,所以作者不用多解释。而黄文炳,要不是作者加的那些特别的说明,其实是很难说他是小人的。这就是黄文炳这样的人高明的地方。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吧?司马光在分析完人物的“德”、“才”关系后,给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作为一个人,能德才兼备当然是最完美的,退而求其次则是德胜才的君子,再不行就是德才都不够的愚人,最要不得的是才胜德的小人。司马光给出的解释是君子和愚人,最多就是做不成事。小人却会利用他的才能,让自己的社会地位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很从容地为自己及自己所属的小团队谋私利,而使社会公义受到极大的损害,而且他们的行为,越是才能高的,越难被普通人识破。他的这种说法,应该说被《水浒传》的作者用这些典型人物做了极为形象的表现。

共 7595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恕我真的孤陋寡闻,真的不知道关于君子和小人,还有朝代和明确的区分的时间点,拜读这篇大作,不得不佩服,其一,作者看得出真的是读了很多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下笔成文,引经据典,每一个观点论据,都有着扎实可靠的依据,并在依据之上,加进了自己深刻的理解和分析,既能给读者增长见识,又能让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好奇心,所谓文能抓人,这篇就是。其二不得不佩服作者对大篇幅作品的整体结构的把控和语言的驾驭能力。七八千字的散文随笔作品,如果没有很强的语言掌控能力,很容易写成流水账,导致文眼不明,结构松散。但这篇作品,从开篇到结尾,自始至终紧紧围绕文章的核心,看似闪转腾挪,核心总在是不是恰到好处地闪现。这篇作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学习价值,倾情推荐文友共赏。【编辑:雪凌文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2-10-20 16:17:08
  最近真的爱上了风之丐老师的作品,读一般作品是看文章,但读老师的作品,竟然有种上文学概论课的感觉,太美了,学习了!问候老师!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风之丐        2022-10-20 17:26:44
  谢谢,辛苦。我朋友们的感受是,读我的文章都比较费劲。
2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2-10-20 19:08:56
  何谓君子与小人?以读水浒的心得,加以诠释。佩服老师对水浒等名著有深刻的研究。拜读欣赏此文。
回复2 楼        文友:风之丐        2022-10-21 08:01:17
  谢谢,到我们这个岁数,有了一些体会,再读这些名著,就有不太一样的感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