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说古今(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说古今(散文)


作者:东辉 白丁,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137发表时间:2022-12-08 10:06:32
摘要:哄娃娃睡觉,不经意间想起了幼童时期的岁月,怀念我的奶奶,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说古今,是我们西北农村这块儿的方言,就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讲故事。
   我们小时候的年代,农村还是相对贫困落后的,没有电视机、录音机等娱乐设备,甚至连电都没有通。农村的大人孩子获取知识和收集信息的途径就是相互聊天,或听别人聊天,听村子里的人坐涝坝沿上,大树底下,火炉旁边,一起天上地下,家长里短谝话,听爷爷奶奶说古今。
   古今听得多了,就上瘾了,就像当时的好多大人,每天中午吃完饭,总要打开收音机,听一段评书一样,我们也总想听古今,而这个最能说古今的人就是奶奶,其他人都嫌麻烦,不愿陪我们多说,只有奶奶肯说、会哄,总能想出各种“古今”安抚我们。
   有时候是我们兄弟姊妹几个人围着奶奶,缠着她给我们说古今,晚上大多数时候都是我一个人蜷在奶奶的被窝里,听奶奶一遍又一遍讲着重复的古今。时间长了,奶奶说着说着也就混淆了,同一个故事总能听到不一样的结局。那些古今,能把人带入畅想的世界:野狐君被抓后究竟怎么被处理的,狼有时候真的就冲进屋子里了,卖货郎用扁担打出的十八招棍法能打败土匪吗,豆瓤为什么一定比豆皮心疼,见了长虫为什么不能打死……
  
   二
   现在,轮到我给自己的娃娃说古今了,讲着当初听的还没忘完的残缺故事,我也学着奶奶的口气,有时候甚至连神情、语态都不自觉地模仿奶奶,两个孩子都很喜欢听。时间长了,他们听熟练了,也有许多问题抛出,我也是胡乱答应,反正以哄他们睡觉为目的嘛,哄着哄着,自己都瞌睡得不行了,口里说的都不知道是什么。
   孩子睡着了,我也轻松了。这一刻,反而翻来覆去,睡不着,望着月光下熟睡的孩子,听着他们均匀的呼吸声,这夜反而更安静了,又一次勾起了我的思念。
   给我们说古今的时候,奶奶也瞌睡啊,所以前言不搭后语,古今混搭不清,而小孩子的好奇心又最爱问讲的不一样的部分。好奇心极强的幼儿提出的问题,是大人无法正确回答的,就像现在我儿子提出的问题,能让人笑岔了气。其他人不耐烦回答小孩子的问题,而奶奶很耐心地回答着我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答案正确与否,无法考证,也考证不了,反正她那个时候千说万说,总能把我们忽悠过去,说的矛盾太突出的时候,惹得她自己都哈哈哈大笑。昏暗的煤油灯下的她慈眉善目,笑呵呵地给我们说古今、答问题,对她的印象就停留在那一刻,后来不管怎么想念、怎么回忆奶奶,这幅画面总是首先浮现在我眼前。藏在在内心最深处的、而一想起来立马就能显现的,往往是人最难以忘怀的。
  
   三
   奶奶讲给我们的这些古今,填补了我们幼童时期文化空白,是我们幼童时期的精神食粮,能够满足小孩子的求知欲。
   现在回想一下,奶奶说给我们的这些古今,到底是怎么来的?她又是怎么知道的,奶奶的幼童时代,比我们过得还苦,物质还要匮乏,没有书本,奶奶甚至都没有上过学,不识字,古今里面的人物名字她都不会写,也不认识,她怎么就有那么多说不完的古今呢?这些,她都没说到过,我们也不知道,猜测一下,可能是她的妈妈,我们的太奶奶讲给她的。曾听她说过,她兄妹五人,只有她一个是女娃娃,她的父母最疼爱的就是她了,她小时候和父母睡在一个窑洞里。
   假如这些古今真是太奶奶所讲,所口授,那这些古今都是很有故事的古今了。是无限循环,层层更新的产品,难怪这些古今短小而迷人,因为她们保留了当中的精髓。
   而今,我又把奶奶说给我们的古今再讲给我的孩子,这也许就是民间俗文化的一种口头传承吧。
   讲古今的时候总能想奶奶、想起过去,想起那些三九寒天的夜晚,睡在热炕上,蜷缩在奶奶的怀里,听奶奶说古今的情景,想起来就是一种幸福。想完之后又想将来我们的孩子会不会在将来把我今天讲的古今又更新一番,继续讲给他们的孩子听呢!想起来,那都是一种幸福,一种几代人幸福的延续。
  

共 15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小时候家里没有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甚至连电都没有,一切消息来源和娱乐全靠大家聚一起讲故事、听故事。而最有耐心也最能讲故事的要数“我”奶奶了。“我”小时候总缠着奶奶讲故事,也总是提出十万个为什么?奶奶总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奶奶讲的这些故事,填补了“我”的文化空缺,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现也想,奶奶没有上过学,不识字,那些故事又是从哪里获取的呢?一定是太奶奶讲给她听的。而今,“我”又把故事讲给“我”的孩子们听,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民俗文化的一种口头传承吧,一种幸福的延续吧。本文篇幅虽短小,但内容精干,具有时代的烙印,画面感极强,回响着一首童年的歌,跳动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音符。音符里流淌着对过往的留恋和对奶奶深切的怀念之情。好文,推荐品读。问候老师祝安!【东篱编辑:李湘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12-08 10:14:40
  老师文章写得好!刻画了孩子心理,场景描写活灵活现,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浓缩了一段历史。感谢赐稿东篱,辛苦了!遥握问候,谨祝冬暖精彩纷呈!
回复1 楼        文友:东辉        2022-12-08 10:18:29
  感谢李湘莉老师的点评。问好。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2-08 10:16:57
  作者的奶奶就是一个故事匣子,是传奇的魔盒。在那个年代,文化的传递,离不开口口相传,这些就成了孩子们成长的养料。这篇散文回忆那时的情景,写出奶奶的与众不同,很温婉,特别有朴素的情调。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2-12-08 12:16:21
  说古今,原来是讲故事,还是六朝古都熏陶下的人们有文化底蕴,古今给人感觉是历史典故,故事包罗万象,包括科幻、童话等。我老家更直接叫“说瞎话儿”。正是有千千万万的“奶奶们”我们的文化才得以传承,故事流落在城市乡村角角落落,用不同方言口耳相传,出现很多偏差和突变,才让我们的文化璨若星河,反观现在,大家都拿着同一个版本的故事书用普通话给孩子讲故事,规范的就像工厂里流水线的产品,反倒失去差异,让很多带有地方性的语言特点的故事很难传承,老师文章写的很有底蕴,很能引起共鸣,希望多多投稿东篱,共同修篱种菊!
4 楼        文友:枫桦        2022-12-08 14:12:05
  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方式,这样的形式是很常见的,基本都是家族形式,长辈所要讲的事情。老师的文字生动,有温馨感,读来暖人心怀!拜读老师的好文!
5 楼        文友:吴孟友        2022-12-08 15:12:57
  这篇回忆性散文,充满着乡愁。小时候在说“古今”中长大,现在,又为孩子们讲“古今”。这,既是物化的传承,更是爱的传承,。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这种精神粮食,这种真情不可丢。
   本文短小精悍,语言流畅,主题突出,文学功底深厚,好文,吴孟友拜读学习,感谢賜稿东篱,冬祺,问好新朋友!
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08 17:45:23
  讲故事,是口口相传,中国的许多经典故事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后由人整理成文字。作者有一个故事奶奶,是多么幸福!文章短小精悍,却令人回味无穷。拜读老师好文,祝好!
带着影子散步。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