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时光】瞻仰孙敦化墓(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时光】瞻仰孙敦化墓(征文·散文)


作者:快乐一轻舟 进士,6532.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3178发表时间:2022-12-17 11:28:13

【流年·时光】瞻仰孙敦化墓(征文·散文) 我站在高高的石牌坊前,凝视长长的神道,仿佛一下子穿越回明朝嘉靖年间。
   这是一片墓地。最南端,是一道高高的石牌坊,站在石牌坊前,向北望,有一条幽长的神道。
   神道,也就是墓道。据古文献记载,自汉以降,中国就有“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的习俗。
   神道外侧,是杨树,杨树里面,是柏树。再里面,才是石柱和石雕。
   我们一行,八个人,碰见当地一位农民。据他介绍,这条神道,有二百米远。
   站在石牌坊前,向北望,神道幽深而漫长,招引着我们的目光。
   我满怀景仰,穿越漫长的空间,瞻仰墓道最北端的古墓。
   时序深秋,神道外侧的白杨树上的叶片大多已经坠落,枯焦的落叶铺在地上,将地面铺成一派苍黄。杨树枝上剩余的叶片,在瑟瑟秋风里微微战栗,有的淡绿,有的焦黄,渲染着秋天参差错落的多彩韵律。神道里侧的柏树,依然墨绿,渲染着生命力的执着和顽强。
   石牌坊约有四米高,五米宽。质地古朴,造型简洁明快。
   两侧两根四方石柱。石柱下端前后,皆有一面石鼓,石鼓上面,有一头小石狮子。
   石牌坊上端,连接着一块中间凿成凹槽的横石板。横石板上面,二龙戏珠雕塑。横石板上端突出部分,依然是两条对面飞翔的龙,曲折的龙体上下空间,雕刻着云朵花纹。中间凹槽部分,雕刻着莲花。下端突出部分,从东往西,依次雕刻着宽大的座椅,几匹马拉着的古车,中间,是一道紧关着的石门。石门西侧,是一位担着担子的农夫,最西侧,是树木花草。
   石牌坊两侧,有三块石碑。
   一块,极矮,黑漆漆就,黑漆石碑表面,刻着阴文大字“孙氏家族墓”。
   第二块矮石碑,没上漆,石碑中间,刻着“孙敦化墓”五个阴文隶书大字。上面有“东明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刻着公布时间及机关等内容。从公布时间看,是“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那时候,席卷全国延续大约十年的动乱刚结束,当时的东明县人民政府当机立断,大胆扭转动乱年代对古迹全盘批判否定的荒谬风潮,将这块墓地立为古文物保护单位,是需要胆量和勇气的。当然,这份胆量和勇气,是建立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充满自信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深入思辨的大智慧之上。
   第三块石碑,被蓝砖砌就的外室包裹着。石碑碑冠,还保留着古朴本色。两条飞龙里面,有一头大象。下面,却被漆上了黑漆,中间从上到下,刻着阴文楷书字:“明赐进士第山东布政使司诰明朝议大夫孙敦化墓”,左面刻着“峕(时的讹字)在公元贰仟零一年◎◎(此处两字字迹模糊,难以辨识)辛丑孟春月十二日重立”。据这些石碑上面的文字内容,可以断定。这里是大明朝进士赐第山东布政使司及朝议大夫孙敦化的墓地。
   据《孙氏族谱》记载,孙敦化,是明嘉靖(1558-1627)年间人,万历20年(1592年)进士。官居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曾因战果卓著,被授予元帅衔,御赐金匾三块。死后,御赐神兽陵,神兽种类多,实属罕见,主要有石马,石人,石狮子,石麒麟,石旗杆,石牌坊,石华表等几十对。
   我们沿着神道,缓缓往里走。果然见神道两侧有排列整齐的石兽和石人雕像,每一种,有两个,在神道两侧,迎面相对。造型肥壮,单个体积,和真实的人体及兽体,基本相当。其雕刻简洁古朴,和石牌坊及古石碑上面的雕刻风格相同。不管是造型,还是雕刻图案及线条,颇与汉代雕刻艺术造型粗犷、线条简洁明快的特点相近。
   特别是石人,身穿云缎圆领袍,袍长,几乎挨地,袖身,宽肥。头上的帽子,是典型的明朝乌纱帽,前低后高。只是,帽子两边的帽翅很短。人物造型体态肥硕,身子比例失调,上身长,下身短。头部特别大,国字脸,大耳垂,大眼睛,眼珠突出如铃铛,脸上表情,如寺庙里的菩萨,一脸慈祥。整体看,其人文质彬彬,特有读书人范。
   这些古雕塑,大多保存完好。唯有古石柱损坏最厉害,只保留下几根半截的,补充了几根现代人刻制的石柱,虽然完整,光洁,崭新,但在一堆古朴的明代石雕之间,显得不伦不类。
   孙敦化死后,被葬在东明县马头镇后寺村村西,据说,后寺村里的孙氏皆为其族人。民国之前这里又地处冀鲁豫交界处。大概也正因为这两点原因,孙敦化墓及石人石兽才能躲过一次次文化劫难——特别是十年动乱当中“破四旧”的狂风暴雨,如此完好地保存下来。
   那位中等身材一脸憨厚相的农民告诉我们,打砸抢时,红卫兵也来过,砸了一些石柱,被村子里的人喝止住,又把他们赶跑了。那之后,再也没有人来破坏。古石柱子保存完好的少,就因为被红卫兵砸了。
   孙敦化墓前,还有一块石碑。应该是完整保留下来的明代石碑。碑冠,其造型和雕刻图案,和我在石牌坊旁边见到的第三块石碑的碑冠一样,形色古朴。碑身,青石材,上面雕刻的亦是阴文文字,内容也与前面见到的那块石碑相同。
   我站在石人面前,凝视良久,想象着,当年的孙敦化,也应该是特有读书人气质,不但“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慈悲情怀,而且,满肚子文韬武略,要不,也不会因为战果卓著,被授予元帅衔。
   即使我可以穿越时空,却也无法亲眼目睹他的尊容,然而,我可以与他进行心灵对话。在心灵对话中,管窥蠡测,大致可以猜测出一个出身乡野的普通文人,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如何靠自己的辛勤苦读,考中进士;如何靠自己的兢兢业业,一步步,晋升到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
   他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奋斗史。用来激励后人,是靠个人努力奋斗的典范。他的后裔们,以他为家族荣耀。他的后裔们,精心保护他的坟墓,就是在保护自己祖先中靠个人奋斗求取功名的精英典范,是保护自己家族中一部努力奋斗才能成功的成长史。也正因为他的后裔们的全力保护,孙敦化墓地,才是我们县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文物古迹。
   孙敦化的后裔一代代瞻仰他,不仅仅是瞻仰他个人,也是瞻仰中华民族一个个精英辛勤奋斗的成长史。我和几位同龄人一起来瞻仰他,亦是如此。
   依依不舍地离开,再回望一眼,一派阒寂的墓地里,石牌坊,石碑,石雕,白杨树,柏树,依然在秋风里默然无语。我却在无语之中,听到了历史巨人,在随着秋风窸窸窣窣低语:欢迎你们再来!
   我们还会再来吗?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真正赶七八十里路,到这偏僻的乡野,来瞻仰孙敦化墓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共 24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岁月更迭,很多的历史人物沉寂于历史的云烟。东明市政府敢于在动乱刚刚结束的一九七七年,将孙敦化的墓地立为古文物保护单位,的确是有胆识有远见。作者认为孙敦化的墓地之所以保护得比较好,也因为他的墓地所在之地村庄皆为他的族人,民国之前这里又地处冀鲁豫交界处,所以才能躲过一次次文化劫难。作者用最为精炼凝重的笔墨书写着在瞻仰孙敦化墓的所见所闻所感,开篇一句“我站在高高的石牌坊前,凝视长长的神道,仿佛一下子穿越回明朝嘉靖年间”,直接把读者带到久远的历史与现实中幽深而漫长神道通往的古墓,之后移步换景,将深秋中的古墓以及周围环境加以描述,牌坊,墓碑,石人,神兽……各种古雕塑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作者站在石人面前,与历史对话,脑海回旋着墓地主人的丰功伟绩,其后裔保护孙敦化墓地的意义,字里行间充溢着凝重庄严的气息,作者以小见大,借瞻仰东明名人孙敦化的古墓,思考着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大主题。结尾部分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作者自问还会不会再来的不确定答案,将古墓的寂寥,作者内心的忧思与期盼尽情呈现,也凸显了此文的主题。愿中华民族无数精英辛勤奋斗的成长史为更多的人了解,传承,发扬光大。文笔厚重、主题凝重的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1224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22-12-17 11:34:05
  轻舟老师笔力雄健,在短短的文中蕴含了丰富的内容。不仅仅有对孙敦化墓地的描述,对东明市政府保护墓地英明决策的赞美,对孙敦化子孙保护其墓地的称道,更有对少有人去瞻仰状况的不尽惋惜。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1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17 12:38:14
  谢谢风逝,辛苦了。精彩的编者按语给我的文字增光添彩。
2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2-17 19:37:56
  读轻舟大哥的散文《瞻仰孙敦化墓》,我凝视着散文中的一个个汉字,我的思绪也仿佛穿越到500年前的嘉靖万历年间,回到那个年代一个叫孙敦化的人物成长史上。说实话嘉靖万历皇帝,谈不上好皇帝,但在那个时期,我们的民族依然不缺中华民族脊梁式的人物。正如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明朝时期也不例外,如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万历首辅張居正,明朝藏书家范钦先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明朝文学家杨慎,都是这样的民族脊梁。读轻舟大哥此文,知晓孙敦化简历:万历二十年进士,官居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这个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大军区政委,正部级干部。)曾因战果卓著,被授予元帅衔。这更了不得。明朝万历年间,有过三次大的征战。其中最著名的战争就是万历朝鲜战争又称万历抗倭援朝战争,这是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从孙敦化的简历,可以推测,他是参为领导了这一战争。从这一点来说,孙敦化值得我们后人瞻仰。轻舟大哥在文中说,孙敦化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奋斗史,他也是靠个人努力奋斗的典范。孙敦化,不仅仅是他家族后人的荣耀,也是中华民族后人的荣耀。每每读轻舟大哥的文,都有收获,此篇也不例外。
   佳作赏读!
回复2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18 15:49:10
  谢谢明月老弟,关于孙敦化的身世,我并没有考虑这么细,你推断他参加了援朝战争,这很有可能。这个思路很值得借鉴。明月老弟总是这么细心。
3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2-12-18 11:11:39
  幽静而荒漠的神道上,牌坊,墓碑,石人,神兽……轻舟大哥和友人前来瞻仰孙敦化墓及一应古迹,和孙敦化的后裔一样,不仅仅是瞻仰其人,也是瞻仰中华民族一个个精英辛勤奋斗的成长史。人迹罕至处,君子之行止与慨叹,微语哲趣,又复启人神思,凄凉的时光中注入灵魂的暖气。佳作分享。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3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18 15:52:38
  谢谢雁子,平时,那里却是一派你不为人注意的荒凉之地。除了寒食节,十月初一,有孙氏后裔上坟祭祖。其他时候,肯定很少有人光顾。我们去那里,确实是当做古迹瞻仰的。
4 楼        文友:越来越好        2022-12-18 16:39:18
  一篇好的文章,仿佛就是在学一段历史,正好这段历史到了他最精彩的部分,被幸运的人遇到了,也跟着幸运了。轻舟老师的文字,读起来暖暖的,在家族孙敦化墓的观察,走访,探寻,就给我们呈现了一篇美文,佩服老师的记忆力,观察力。文字最好的题材来源生活,这篇探寻历史的散文,读后让人明智,增长见识。
回复4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18 17:56:19
  谢谢,去这样的地方,往往就给人穿越历史的感觉。
5 楼        文友:康心        2022-12-18 18:24:48
  喜欢读轻舟大哥这类的文化散文,总能读后增加一些历史见闻和知识。过去看到一些古迹,也不会细究这是谁,或是哪个时期的文物,如今遇到这样的古迹,我会想好多关于岁月关于生命的意义等等的思考。我们活着的价值是什么?有时我想趁活着,何不做些有益于人们的事情来。如果只是简单的活着,会觉得时光很荒废。大哥能去看这样的古迹,而且看后写得如此仔细,观察非常仔细。不紧不慢的撰述中,让我不知不觉地进入文中,仿佛我也跟着大哥参观了那里。非常感谢大哥的分享。
用文字记录人生的轨迹,修一条心心相通的小径
回复5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18 20:15:27
  谢谢康心,确实,看这样的古迹,就得在历史的云烟深处寻觅生活的逻辑和内在本质
6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2-12-18 21:05:40
  轻舟老师的寻幽探微不同于寻常,对当地文化和文史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通过老师细腻又考究的笔触,让我对孙敦化的生平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东明县在那个年代做出的保护墓地的决策心生敬佩,为孙氏后人致力于墓地保护而点赞。这是一篇意蕴厚重的散文,学习欣赏。
闲云落雪
回复6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0 09:07:02
  谢谢落雪,去这样的地方,就是瞻仰传统,缅怀历史。
7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2-12-19 11:33:56
  说实话,并不知孙敦化为何人,有何事迹,孤陋寡闻了。但读轻舟老师的这篇文,孙敦化的形象慢慢丰满起来,一个一肚子文韬武略,文质彬彬的形象恍如站在面前,具体可感。
   喜欢轻舟老师的行文,简洁明丽,条理清晰,情感收放自如,很能感染人。
   拜读佳作。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回复7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0 09:08:13
  谢谢如玉,缅怀前人,有益当代。
8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22-12-19 22:10:46
  一片清冷的墓地,埋葬的是明朝战功显赫的将军孙敦化之墓。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这荒野之地瞻仰,是因为孙敦化是中华民族的精英,是一位具有闻到武略的大英雄。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从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我感觉到了作者的叹息和忧思。一篇短小精悍的文化散文,令人深思。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8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0 09:09:20
  谢谢春光,是的,不知道尊重先贤的民族,注定会堕落。
9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22-12-19 22:40:14
  对不起,上面有错,是文韬武略。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10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12-20 17:27:31
  轻舟兄满腹经纶,尤其对家乡周围的历史典故,历代名人了若指掌,写出来也就顺手、顺心。孙敦化系明嘉靖年间人,官居山东布政使司分巡辽海东宁道右参,相当于现在副省级或正厅级之间。查诸明史未见孙敦化有传,据传说孙是路过东宁病死此地而埋葬于此的。因此,对他的事迹不甚了了。轻舟兄此文意不在为墓主做传,而是申明保护古迹的历史意义。
江凤鸣
回复10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0 21:38:01
  凤鸣老弟,你真费了一番心思。孙敦化的后裔把他的棺椁迁回老家,也是可能的。这一点,还有待考证。
共 15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