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巢】黄河滩里且独行(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巢】黄河滩里且独行(征文·散文)


作者:快乐一轻舟 进士,7076.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737发表时间:2022-12-25 13:52:56

【流年·巢】黄河滩里且独行(征文·散文) 脑子里蓦然冒出苏轼的诗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有风,是微风,虽然明天就是冬至,吹在脸上的风,只是有微微的凉意,完全没有我在出门前所想象的酷冷。骑着运动自行车,一直前行,身上竟然还出了汗。心里,也就有了“快哉”的感觉。
   也有点儿“浩然”的气韵从丹田缓缓升起。
   骑行在黄河滩里,天高地远,视野辽阔,天朗气清,麦苗油绿,自己犹如一支脱笼的鸟儿,自由翱翔在空旷里,怎能不有浩浩然于天地之间的感觉呢?
   已经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没有骑车来到黄河滩了。
   眼下的黄河滩,平畴原野,一览无余,麦苗碧绿,无边无际,阳光明媚,空气清新。除了很远处偶尔有一两个黑豆般的人影闪烁,我的四周,全是虚空和清爽。在虚空清爽的境界里,全然没有了被新冠病毒传染的担忧。
   疫情管控一放开,我的家乡,病毒迅速蔓延,不少人都感染了。我的家人,我的大女儿一家,我的二女儿和女婿,我的嫂子一家,我的侄女一家,我的大妹妹和大妹夫,二妹夫、二妹的女儿一家,都先后被新冠俘虏,深受高烧、咳嗽、浑身疼痛等折磨。我的老伴儿也感冒了十多天。我这个肿瘤患者,又加上将近半年的肌无力,却还侥幸没有感染。所以,很多人都警告我,千万不要出门。
   酷爱自由的我,不让出门,犹如坐牢。好在,我现在的住所,在县城西郊,人口密度小。处于万福河公园长廊最西头,门前就是小河,还可以经常出门在小河边散步。经常看河水粼粼,野鸭游弋;赏两岸树木,有枯有荣,枯草下面,犹有绿意;听鸟儿叽喳,彼此应和,自然比整天憋在密集楼群里的人们要爽快许多。
   可是,经常在同一景物里来往,时间长了,又难免审美疲劳。所以,大约四天前,自己一人开车,沿着黄河大堤,到河岸边与河水亲近一番,憋闷许久的心,奕然爽朗。
   今天午后,又见天气晴朗。想到黄河边的念头又蠢蠢欲动。又一想,不如骑自行车,既做有氧运动,锻炼身体,又能到黄河滩里一游。
   骑进黄河滩,果然如驾“快哉”风,“浩然”天地间。
   顺着田间小路,穿越麦田,终于来到黄河边。
   南边,大约三里地远,凌空横卧着长东黄河铁路大桥。北边,大约三里地远的地方,凌空横卧着长东高速公路大桥。
   一眼望去,往日浩浩汤汤的河水,此时已经流量很少。主河道已经滚到靠近河西岸的地方。我的脚下,有一条浅浅的大约四五米宽的支流积水,已经凝结成冰,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晶莹璀璨的光芒。支流往西,直到主河道,尽是沙洲。
   我知道,由于上游现代化的调控手段,如今的黄河,很少断流,即使水量很少,也依然有河水缓缓流向东方,直奔东营入海口。
   每次立足河边,总让我想起孔子。
   当年,孔子站在沂水河边,望着日日夜夜奔流不息的河水,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之后,自言自语,说出一句话:“逝者如斯夫。”所有逝去的一切,都像这奔流不息的河水,一瞬间,就从我脚下流走了,流向遥远而飘渺的远方。人啊,应该珍惜当下啊。
   那时的孔子,只有在他独自一人,在空旷无垠的天地里,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水,才会超越自己的肉体,超越自己生命长度的局限,超越地域和时代的局限,将自己的灵魂和天地融合一起,和宇宙融合一起,联想到时间易逝,人生苦短。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憬悟,孔子才会更加珍惜当下,积极入世,惜时如金,东奔西走,劝诸侯王,教育学生,为阻止诸侯大乱天下的颓局,为恢复周礼,为重新健全仁义道德,即使“知其不可”也要努力“为之”。
   我更容易想到的,是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相比拘囿于齐鲁之地和中原地带诸侯国的孔子,浪迹天涯的李白,更加浪漫,更能跳出小农经济一时一地的限制。他的视野,是不受空间限制的,他的眼光,穿越千万里,直达黄河的源头,又延伸到黄河入海口。
   二人视野的广阔,都来源于思想的浩然辽阔。但是,李白在穿越空间以后,又如同当年孔子一样,马上穿越时光,发出“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千古一叹。由青丝到白发,只在朝暮之间,时光之流逝,何其速也!
   每次站在黄河边,看到滚滚东流的河水,想起他们二人,既让我感觉自己肉体的渺小,生命的短暂,又让自己的灵魂“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如同庄子笔下的鲲鹏,“抟扶摇九万里”。可以在无始无终的时光里飞翔,在横无际涯的空间里遨游。憋闷的自我,也欣然释放。俗世间的喧嚣纷扰,统统化作云烟。这种感觉,在狭小的房屋里,绝对不可能产生。
   然后,我又回过头来,放眼漫无边际的麦田。在冬天的微风里,短小纤弱的麦苗叶片,瑟瑟缩缩,却满是碧绿,让我感觉到生命的执着和倔强。
   德国诗人席勒有一句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是的,大约再一个月,春节就要降临。然后,很快春风送暖,麦苗返青,麦田里将青翠无垠。再然后,“清明埋老鸹”“谷雨穗调齐”。到芒种,便一派金黄,只待农民挥镰——如今,已经是收割机——收割。
   河滩地,土质是沙质土和黏土融合一体的“莲花土”,土质肥沃,又滨临黄河。为了以防万一,河滩地里还打了很多灌溉水井,水源充足,所以,河滩地的麦子,好些能达到亩产千斤。
   夏天,河滩里除了麦子,还有油菜。春夏之交,麦子浅绿淡黄,金黄的油菜镶嵌其间,是色彩斑斓的巨幅油画。
   秋天里,满河滩种满玉米、大豆、花生等庄稼,玉米最多,密密的玉米,犹如树林,骑车穿行其间,总让人想起电影《红高粱》里无边无际的高粱地,顿觉秋野浩渺,自己渺小。
   河滩里,也有拦河坝和引黄灌溉的沟渠。河坝上,沟渠边,农民种满树木。春夏天,青葱碧绿。秋天,红黄青绿,色彩斑斓。冬天里,大多树木凋零,自有沧桑的质感。
   每次走进黄河滩,目睹宜人的田园美景,我总爱想起庄子的几句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天地的大美,四时景物的变迁,万物的盛衰成败,都随着时光悄然流变。圣明之人,只是依据天地之美的流变而通达万物盛衰成败之理。
   同样的话,孔子也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对大自然变化规律的认知上,他们俩是相通的。
   人经常到河滩漫游,赏河滩之美,观四时之变,尤其能感悟庄子和孔子所说的话里所蕴含的深邃广远的哲理。
   在两座大桥的中间点,逗留了大约二十分钟左右,我推着运动自行车,往南走,想再去铁路大桥那里看一看。
   走不多远,看见几只鹊鸟。黑背,蓝颈,白腹,应该是鹊鸦,喜鹊的一种。它们时而飞起,时而降落。降落在麦田里,就悠悠闲闲地踱步,还不时低下头来,在地面上啄食。
   平时,在河滩里悠闲自在的,还有山雀、鸽子,更多的,是麻雀,成群结队,叽叽喳喳,热闹非凡。个别河滩地段,还会有鸬鹚和白鹤,这些精灵,给河滩地增添了无限生机。
   这几年,秋冬交替之际,成千上万,十几万的大雁,会在河滩里歇脚栖息,时而群起飞旋,时而飞落河滩,蔚为壮观。去年今年,我都驱车到南边离此地二三十公里的河滩地里,遥望大雁,想起龚自珍的“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顿生时光荏苒的沧桑感。
   在河滩地里,这些精灵,是自由自在,几乎不受人类干扰的,所以,他们对偶尔光临的人类,似乎也减少了戒惧之心。我拿手机拍照的时候,离那只喜鹊只有几米远,它也视若无睹,照样悠悠闲闲地踱步。在这里,才真正能体会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是何种境界。
   循着麦田地头,踩着绵软的河滩地,往南走,偶尔脚踩枯草丛,发出窸窸窣窣的低吟,更觉松软。行走之间,自己仿若融化在黄河滩里,与河滩里的一切融为一体,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真想躺卧在河滩地里,躺进大地母亲的怀抱。然而,我并没有躺下去。
   其实,我何尝没有在地上躺过。
   小时候,在地里看庄稼,经常铺些干草或者高粱席睡觉,还经常仰面朝天,仰望浩渺星空,产生神话般的奇特联想。在西域南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我曾经仰面朝天,躺在沙梁上,仰望星空。也曾经趴在沙脊上,仔细观察,细小的沙粒如水一样,缓缓流动。
   如今,差十几天,就要真正迈入古稀之年,却没有了这份勇气和浪漫。不过,也不太遗憾,孤独一人,默默行走在静谧的河滩地里,恍恍然,与天地同在的感觉油然而生,可堪欣慰。
   终于来到铁路大桥附近。
   长长的铁路大桥钢架横卧在河上,河水靠近西岸,东岸边有些积水,橙色的斜阳光芒照耀着大桥,积水上面便有了倒影,实与虚,上下呼应。现代工业造就的庞然大物与大自然天成之美,组合一起构成的优美画面,让我心醉。
   又发现,积水里有两只鸬鹚,昂着头,迈着细长腿,一前一后,缱绻缠绵,悠然漫步。还发现,西边更远些的沙洲上,有一只鸬鹚,缩肩耷背,单腿直立,留给我一个孤独背影。不由想起苏轼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此时正是寒冬,此情此景,还真与苏轼的诗意极其契合。
   不过,孤独的它,和那两只前后相继悠闲漫步的鸬鹚一样,带给孤独的我的,是温馨和慰藉。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列出人的六大心理需求。我觉得,我冲出新冠病毒的重围,骑车到黄河滩里,空间辽阔,空气清新,得以自由呼吸,确实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两个浅层次的需求。更进一步说,在黄河滩里,广阔的空间,清爽的空气,优美宜人的田园景色,让我在精神上愉悦,魂魄似乎融化进与黄河滩,与黄河滩里的一切,与天地,与先贤,悄然进行心灵对话,足以让我达到第六个层次的需求——即自我超越的需求。这种自我超越,带给我的愉悦感,更浓郁,更有价值。
   我的黄河滩独行,诗意盎然。

共 38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疫情期间,抛开所有的困扰,骑行黄河滩,是释放心理压力和对心灵的一种救赎。这是读完作者的这篇散文后所生发的感想。在作者的笔下,自由是与生俱来的,与其穿行于家人感染病毒、自己又无能为力的感叹中,不如走出去,与自然为伍。骑行是一种有氧运动,一路走一路欣赏一路感慨。由准备越冬的小麦,感悟生命的坚强;由奔流不息的黄河水,联想到易逝的时间;由田野里四时景物的变迁,感觉天地的伟大,自身的渺小;由飞禽的迁徙感知自然的变换……一景一悟中,作者巧妙地引用圣人孔子、庄子,诗仙李白,德国诗人席勒等中外圣贤的名句,阐述时间的飞逝、对未来的期盼及敬畏自然、融入自然的真味。“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编者也借用德国诗人席勒的这句名言,以期盼疫情早日结束,还黄河滩“今且‘我’独行,他日有邻陪”的热闹景象。一篇禅意十足的作品,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225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12-25 14:03:57
  轻舟大哥总能在随意走动中,领悟生命及生命赋予人生的真谛。疫情期间,看着跟自己有关的亲人都忍受同一种病毒的折磨,心理素质再好,也愉快不起来。轻舟大哥用骑行黄河滩这种有氧运动来缓解病毒带来的心理压力,且还有了这诸多人生感悟,在感悟中认清生命的走向,估计就是造成大哥乐观心态的重要原因。向流年的轻舟大哥致敬,学习你的勤奋,同时也学习你给自身减压的方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调养好心态!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1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5 14:16:41
  谢谢听雪,你辛苦了。精彩的编者按语,使我文字蓬荜生辉。在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中感知生命真谛。
2 楼        文友:石语        2022-12-25 18:29:23
  首先严重祝贺大哥,在羊群队伍越来越庞大的时候得以独善其身。其次给大哥的意气风发点个赞,这文章,纵情恣意,诗意盎然。因为同住黄河边,大哥文里提到的黄河景物很是亲切,我居住的城市和黄河紧紧依傍。文中提到的河水调控我的城市就有一处: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第二处在下游,是小浪底水库。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大哥的身体倍儿棒,精神矍铄,愿大哥安度疫情。
回复2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5 19:46:40
  谢谢石语,能有相同的感受,就很好。亲近自然,敬畏自然,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收获人生乐趣。
3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2-25 20:41:23
  好的题目是文章成功的一半。一看轻舟大哥这篇散文的题目,就让人喜欢。黄河滩里独行,在这个冬季,需要何等的气魄和勇气,尤其对熟悉轻舟大哥的人来说,这更是不简单啊。正如作者开篇文字冒出的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名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真是名副其实啊。读完全文,从轻舟大哥身上,你不得不信服,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处之泰然,享受到大自然无穷的快意之雄风。散文语言精练优美,读之能体会到作者身上那种“虚空和清爽”之美。尤其是在新冠病毒横行之际,作者这一次诗意盎然的黄河滩独行,不仅仅带给读者空间辽阔,空气清新之自然之美,也带给读者满满的浩然之气。祝贺轻舟大哥又一篇佳作诞生。真好。
回复3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5 20:52:36
  谢谢明月老弟,对疫情,我的态度是尽量避免,来了,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享受人生的美好。
4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12-25 22:30:03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大背景下,一家家一户户都成了“羊人”,天地空阔,千里无人。此时,更能看出作者的不安分,他偏要在这个时候,冒着寒风斜阳,去黄河滩上转悠。说起来,鲁西南的的冬天,真没啥看头,作者却心怀史书,不仅兴致勃勃,还牵出来孔子、李白。看来,人言景不在眼里全在心里,真还是不错。作者的文字,平缓舒展间,自有万古江河。
江凤鸣
回复4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6 10:18:20
  谢谢放凤鸣老弟,景不在眼里,全在心里,这话说的真好。确实,比起江南秀色,鲁西南景色确实一般,但是,能到黄河滩享受田园景色,比憋在家里要强多了。
5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22-12-25 22:55:42
  自由是人生的终极追求。疫情把人的身体困在家里,但心灵却向往着外面的蓝天白云,田野清风。作者虽然年岁已高,身体也不是太好,但始终有一颗追求美好的心灵,希望在大自然中获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解放。一个人独自骑行黄河滩,与大自然对话,与古今中外先哲对话,这是何等的惬意!特别钦佩轻舟大哥的心态和勇气。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5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6 10:19:37
  谢谢春光,在疫情肆虐的时候,能跑到黄河滩里,享受田园风光,已经让我感到很满足了。
6 楼        文友:生米        2022-12-26 08:42:10
  黄河滩里且独行
   在轻舟兄的文字里,总能读出你的乐观向上和满满正能量,这篇文章同以往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黄河滩里独骑行,这是轻舟兄在非常时期写出的非常感悟,疫情期间,一个人到大自然中去游走,既收获了自信又收获了快乐!
   看河边小鸟悠闲觅食,与时空对话,领悟诗仙们的优美语句,将无拘无束的自己容进广阔的天地里,这是比沉闷的呆在家里躲病毒要好得多!
回复6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6 10:21:16
  谢谢生米,我确实酷爱自由,在新冠病毒肆虐的时候,能跑到黄河滩,享受一下田园风光,我真的很高兴。
7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2-12-26 09:34:13
  疫情确实束缚了我们的脚步,跟随轻舟大哥一起走入黄河滩地,在大自然风光中领略生命的意味,是我们读者的福气呢!仿佛我们正在阳的身体,也跟着轻松舒服起来。真的很盼望快些走过这段艰难的时光,让我们的生活都恢复正常!
回复7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6 10:22:33
  谢谢真真,在大家都憋在家里的时候,我能跑大黄河滩,享受一下田园风光,真的是小确幸啊!
8 楼        文友:梅子青        2022-12-26 10:29:24
  读轻舟大哥的文,眼前是一片新天地。最近,置身“阳”群,传递的全都是负面信息。彼此影响,内心十分压抑,全身心充满了无助感,很想穿越这个阶段,重新自由自在呼吸!大哥有那么多年与病魔打交道的经历,比普通人更坚强,与“天地独往来”的精气神,赋予大哥真正不可战胜的力量。大哥对自然的陶醉,对伟大情怀的追念,又置身一个相对清明爽朗的环境,占尽天时地利天和。愿轻舟大哥健康愉快迎来七十大寿!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回复8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6 16:44:06
  谢谢梅子,在被疫情压抑的憋闷的时候,到野外转一转,确实能释放心情。
9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2-12-26 12:22:21
  轻舟大哥的这篇文章,就像遍地骄阳中的一处绿荫,让人顿生清凉之感。跟着大哥的脚步,顺着大哥的视线,且行且看且思,美景怡人怡情,心中这些天来被新冠病毒投进的块垒已消减大半。
   黄河滩上的鸟禽那么悠闲自在,仿佛整个世界都是它们的;那些庄稼景物以及土地,无不在用自己的方式跟世界相处。就像此刻且吟且行的大哥一样,可以任由思绪驰骋,与先贤对话,与天地交心。这是一份意在物外的超然。
   向大哥学习,祝福安康。
闲云落雪
回复9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6 16:45:36
  谢谢落雪,焦虑于疫情,确实没有到野外欣赏田园风景爽快。
10 楼        文友:越来越好        2022-12-26 12:44:44
  疫情无情,旅游有情,身边的家人都一个个阳了,作者在家待久了,就喜欢出去走走,于是选择了黄河滩独自,在放开的时间里,这是多么的难道,也是陶冶情操,回归自然,忘记烦恼的一种方式。
回复10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6 16:47:43
  谢谢。确实,到黄河滩里,欣赏田园风景,既能放松心情,也能陶冶情操。
共 19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