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巢】黄河滩里且独行(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巢】黄河滩里且独行(征文·散文)


作者:快乐一轻舟 进士,7127.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962发表时间:2022-12-25 13:52:56

【流年·巢】黄河滩里且独行(征文·散文) 脑子里蓦然冒出苏轼的诗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有风,是微风,虽然明天就是冬至,吹在脸上的风,只是有微微的凉意,完全没有我在出门前所想象的酷冷。骑着运动自行车,一直前行,身上竟然还出了汗。心里,也就有了“快哉”的感觉。
   也有点儿“浩然”的气韵从丹田缓缓升起。
   骑行在黄河滩里,天高地远,视野辽阔,天朗气清,麦苗油绿,自己犹如一支脱笼的鸟儿,自由翱翔在空旷里,怎能不有浩浩然于天地之间的感觉呢?
   已经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没有骑车来到黄河滩了。
   眼下的黄河滩,平畴原野,一览无余,麦苗碧绿,无边无际,阳光明媚,空气清新。除了很远处偶尔有一两个黑豆般的人影闪烁,我的四周,全是虚空和清爽。在虚空清爽的境界里,全然没有了被新冠病毒传染的担忧。
   疫情管控一放开,我的家乡,病毒迅速蔓延,不少人都感染了。我的家人,我的大女儿一家,我的二女儿和女婿,我的嫂子一家,我的侄女一家,我的大妹妹和大妹夫,二妹夫、二妹的女儿一家,都先后被新冠俘虏,深受高烧、咳嗽、浑身疼痛等折磨。我的老伴儿也感冒了十多天。我这个肿瘤患者,又加上将近半年的肌无力,却还侥幸没有感染。所以,很多人都警告我,千万不要出门。
   酷爱自由的我,不让出门,犹如坐牢。好在,我现在的住所,在县城西郊,人口密度小。处于万福河公园长廊最西头,门前就是小河,还可以经常出门在小河边散步。经常看河水粼粼,野鸭游弋;赏两岸树木,有枯有荣,枯草下面,犹有绿意;听鸟儿叽喳,彼此应和,自然比整天憋在密集楼群里的人们要爽快许多。
   可是,经常在同一景物里来往,时间长了,又难免审美疲劳。所以,大约四天前,自己一人开车,沿着黄河大堤,到河岸边与河水亲近一番,憋闷许久的心,奕然爽朗。
   今天午后,又见天气晴朗。想到黄河边的念头又蠢蠢欲动。又一想,不如骑自行车,既做有氧运动,锻炼身体,又能到黄河滩里一游。
   骑进黄河滩,果然如驾“快哉”风,“浩然”天地间。
   顺着田间小路,穿越麦田,终于来到黄河边。
   南边,大约三里地远,凌空横卧着长东黄河铁路大桥。北边,大约三里地远的地方,凌空横卧着长东高速公路大桥。
   一眼望去,往日浩浩汤汤的河水,此时已经流量很少。主河道已经滚到靠近河西岸的地方。我的脚下,有一条浅浅的大约四五米宽的支流积水,已经凝结成冰,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晶莹璀璨的光芒。支流往西,直到主河道,尽是沙洲。
   我知道,由于上游现代化的调控手段,如今的黄河,很少断流,即使水量很少,也依然有河水缓缓流向东方,直奔东营入海口。
   每次立足河边,总让我想起孔子。
   当年,孔子站在沂水河边,望着日日夜夜奔流不息的河水,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之后,自言自语,说出一句话:“逝者如斯夫。”所有逝去的一切,都像这奔流不息的河水,一瞬间,就从我脚下流走了,流向遥远而飘渺的远方。人啊,应该珍惜当下啊。
   那时的孔子,只有在他独自一人,在空旷无垠的天地里,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水,才会超越自己的肉体,超越自己生命长度的局限,超越地域和时代的局限,将自己的灵魂和天地融合一起,和宇宙融合一起,联想到时间易逝,人生苦短。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憬悟,孔子才会更加珍惜当下,积极入世,惜时如金,东奔西走,劝诸侯王,教育学生,为阻止诸侯大乱天下的颓局,为恢复周礼,为重新健全仁义道德,即使“知其不可”也要努力“为之”。
   我更容易想到的,是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相比拘囿于齐鲁之地和中原地带诸侯国的孔子,浪迹天涯的李白,更加浪漫,更能跳出小农经济一时一地的限制。他的视野,是不受空间限制的,他的眼光,穿越千万里,直达黄河的源头,又延伸到黄河入海口。
   二人视野的广阔,都来源于思想的浩然辽阔。但是,李白在穿越空间以后,又如同当年孔子一样,马上穿越时光,发出“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千古一叹。由青丝到白发,只在朝暮之间,时光之流逝,何其速也!
   每次站在黄河边,看到滚滚东流的河水,想起他们二人,既让我感觉自己肉体的渺小,生命的短暂,又让自己的灵魂“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如同庄子笔下的鲲鹏,“抟扶摇九万里”。可以在无始无终的时光里飞翔,在横无际涯的空间里遨游。憋闷的自我,也欣然释放。俗世间的喧嚣纷扰,统统化作云烟。这种感觉,在狭小的房屋里,绝对不可能产生。
   然后,我又回过头来,放眼漫无边际的麦田。在冬天的微风里,短小纤弱的麦苗叶片,瑟瑟缩缩,却满是碧绿,让我感觉到生命的执着和倔强。
   德国诗人席勒有一句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是的,大约再一个月,春节就要降临。然后,很快春风送暖,麦苗返青,麦田里将青翠无垠。再然后,“清明埋老鸹”“谷雨穗调齐”。到芒种,便一派金黄,只待农民挥镰——如今,已经是收割机——收割。
   河滩地,土质是沙质土和黏土融合一体的“莲花土”,土质肥沃,又滨临黄河。为了以防万一,河滩地里还打了很多灌溉水井,水源充足,所以,河滩地的麦子,好些能达到亩产千斤。
   夏天,河滩里除了麦子,还有油菜。春夏之交,麦子浅绿淡黄,金黄的油菜镶嵌其间,是色彩斑斓的巨幅油画。
   秋天里,满河滩种满玉米、大豆、花生等庄稼,玉米最多,密密的玉米,犹如树林,骑车穿行其间,总让人想起电影《红高粱》里无边无际的高粱地,顿觉秋野浩渺,自己渺小。
   河滩里,也有拦河坝和引黄灌溉的沟渠。河坝上,沟渠边,农民种满树木。春夏天,青葱碧绿。秋天,红黄青绿,色彩斑斓。冬天里,大多树木凋零,自有沧桑的质感。
   每次走进黄河滩,目睹宜人的田园美景,我总爱想起庄子的几句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天地的大美,四时景物的变迁,万物的盛衰成败,都随着时光悄然流变。圣明之人,只是依据天地之美的流变而通达万物盛衰成败之理。
   同样的话,孔子也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对大自然变化规律的认知上,他们俩是相通的。
   人经常到河滩漫游,赏河滩之美,观四时之变,尤其能感悟庄子和孔子所说的话里所蕴含的深邃广远的哲理。
   在两座大桥的中间点,逗留了大约二十分钟左右,我推着运动自行车,往南走,想再去铁路大桥那里看一看。
   走不多远,看见几只鹊鸟。黑背,蓝颈,白腹,应该是鹊鸦,喜鹊的一种。它们时而飞起,时而降落。降落在麦田里,就悠悠闲闲地踱步,还不时低下头来,在地面上啄食。
   平时,在河滩里悠闲自在的,还有山雀、鸽子,更多的,是麻雀,成群结队,叽叽喳喳,热闹非凡。个别河滩地段,还会有鸬鹚和白鹤,这些精灵,给河滩地增添了无限生机。
   这几年,秋冬交替之际,成千上万,十几万的大雁,会在河滩里歇脚栖息,时而群起飞旋,时而飞落河滩,蔚为壮观。去年今年,我都驱车到南边离此地二三十公里的河滩地里,遥望大雁,想起龚自珍的“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顿生时光荏苒的沧桑感。
   在河滩地里,这些精灵,是自由自在,几乎不受人类干扰的,所以,他们对偶尔光临的人类,似乎也减少了戒惧之心。我拿手机拍照的时候,离那只喜鹊只有几米远,它也视若无睹,照样悠悠闲闲地踱步。在这里,才真正能体会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是何种境界。
   循着麦田地头,踩着绵软的河滩地,往南走,偶尔脚踩枯草丛,发出窸窸窣窣的低吟,更觉松软。行走之间,自己仿若融化在黄河滩里,与河滩里的一切融为一体,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真想躺卧在河滩地里,躺进大地母亲的怀抱。然而,我并没有躺下去。
   其实,我何尝没有在地上躺过。
   小时候,在地里看庄稼,经常铺些干草或者高粱席睡觉,还经常仰面朝天,仰望浩渺星空,产生神话般的奇特联想。在西域南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我曾经仰面朝天,躺在沙梁上,仰望星空。也曾经趴在沙脊上,仔细观察,细小的沙粒如水一样,缓缓流动。
   如今,差十几天,就要真正迈入古稀之年,却没有了这份勇气和浪漫。不过,也不太遗憾,孤独一人,默默行走在静谧的河滩地里,恍恍然,与天地同在的感觉油然而生,可堪欣慰。
   终于来到铁路大桥附近。
   长长的铁路大桥钢架横卧在河上,河水靠近西岸,东岸边有些积水,橙色的斜阳光芒照耀着大桥,积水上面便有了倒影,实与虚,上下呼应。现代工业造就的庞然大物与大自然天成之美,组合一起构成的优美画面,让我心醉。
   又发现,积水里有两只鸬鹚,昂着头,迈着细长腿,一前一后,缱绻缠绵,悠然漫步。还发现,西边更远些的沙洲上,有一只鸬鹚,缩肩耷背,单腿直立,留给我一个孤独背影。不由想起苏轼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此时正是寒冬,此情此景,还真与苏轼的诗意极其契合。
   不过,孤独的它,和那两只前后相继悠闲漫步的鸬鹚一样,带给孤独的我的,是温馨和慰藉。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列出人的六大心理需求。我觉得,我冲出新冠病毒的重围,骑车到黄河滩里,空间辽阔,空气清新,得以自由呼吸,确实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两个浅层次的需求。更进一步说,在黄河滩里,广阔的空间,清爽的空气,优美宜人的田园景色,让我在精神上愉悦,魂魄似乎融化进与黄河滩,与黄河滩里的一切,与天地,与先贤,悄然进行心灵对话,足以让我达到第六个层次的需求——即自我超越的需求。这种自我超越,带给我的愉悦感,更浓郁,更有价值。
   我的黄河滩独行,诗意盎然。

共 38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疫情期间,抛开所有的困扰,骑行黄河滩,是释放心理压力和对心灵的一种救赎。这是读完作者的这篇散文后所生发的感想。在作者的笔下,自由是与生俱来的,与其穿行于家人感染病毒、自己又无能为力的感叹中,不如走出去,与自然为伍。骑行是一种有氧运动,一路走一路欣赏一路感慨。由准备越冬的小麦,感悟生命的坚强;由奔流不息的黄河水,联想到易逝的时间;由田野里四时景物的变迁,感觉天地的伟大,自身的渺小;由飞禽的迁徙感知自然的变换……一景一悟中,作者巧妙地引用圣人孔子、庄子,诗仙李白,德国诗人席勒等中外圣贤的名句,阐述时间的飞逝、对未来的期盼及敬畏自然、融入自然的真味。“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编者也借用德国诗人席勒的这句名言,以期盼疫情早日结束,还黄河滩“今且‘我’独行,他日有邻陪”的热闹景象。一篇禅意十足的作品,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225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清鸟        2022-12-26 16:49:07
  这篇散文意蕴丰厚,读来心情非常舒服。在疫情肆虐的当下,能去黄河滩里走走,实属奢侈。作者的一颗心在自然界得以放飞,眼中的风景亲切又自然,而且触景生情,引发诸多思考。苏东坡,孔子,庄子先后到来,与之倾心交流,加深了文章的厚重感。病毒圈不住一颗自由的心,未来的日子,病毒与人类共存,这是不争的事实,坦然面对,也是接纳病毒的最好态度。祝大哥平安健康,快乐。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回复11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7 16:32:37
  谢谢清鸟,是的,病毒锁不住一颗酷爱自由的心。走进田园,心情大为放松。
12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2-12-26 17:44:03
  读老哥哥的这篇文章后首先吸我眼球的是骑着单车到黄河滩,如驾快哉风,浩然天地间的骑车感觉真的好飒。其次就是南边的黄河大桥,北边的高速大桥,脚踏黄河支流,西边的沙洲再加上麦苗的碧绿好一副庞大的自然景观,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执着和倔强。再者就是老哥哥的深入骨子里的诗词古韵,还有马斯洛的心理学说让我这个晚辈佩服的五体投地。一个爱骑行的心理咨询师向前辈问好,祝安康。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回复12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7 16:34:47
  谢谢你这个心理咨询师,在疫情肆虐的日子里,能走进田园,确实不易,所以,在黄河滩里,我的心情特别轻松,联想也特别多。
13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2-12-26 18:05:34
  在病毒肆意时,一个人来到荒无人烟的黄河滩上,想想都美。摘掉口罩,站在黄河边,遥想古人,与庄子和孔子对话,感悟人生真谛,感悟生命的珍贵,是多么的惬意。在大多数人都沉浸在水深火热之中,与病毒做斗争的时候,有这一处清净无人之地供大哥享受,真是大哥的福气,也佩服大哥的勇气。
五十玫瑰
回复13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7 16:36:43
  谢谢玫瑰,确实,在如今病毒肆虐的日子里,我能够骑车走进黄河滩,并尽情享受田园景色,确实是小确幸。
14 楼        文友:欣月        2022-12-26 20:21:41
  疫情期间,家人都阳过,唯独自己幸免。周围的景致都熟视无睹,想起黄河滩,作者便独自骑行至此。这里的景致别有洞天,思接千古,与古人会晤,别是一番精神盛宴。这里的田地,自由自在的水鸟,广袤的大地,渗透眼眸,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仿若身临其境。作者移步换景,跟随作者惟妙惟肖的描述,我们也仿若走访了黄河滩。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观其之 自然总是能给心灵以通透豁达的慰贴,这就是自然对人的启迪开悟,故而遵道慎行。孤独里有意境,便是独行的意义。本文写景抒情,自然融合,文笔优美,一篇底蕴深厚,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的佳作。
静守流年,文字开花
回复14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7 16:38:55
  谢谢欣月精彩留评。是的,在疫情席卷的日子里,我能够骑车走进黄河滩,欣赏田园景色,自然会产生诸多联想。
15 楼        文友:吴桐        2022-12-26 21:00:50
  黄河滩里且独行,诗意的名字,诗意的人生,一次户外旅行却饱含很多人生哲理,孔子和李白,从古至今给人们留下无数感慨和诗句,任何时候拿出来品读都会让人豁然开朗,相信豁达的心态一定也是作者能够在羊群中独善其身的一大秘诀。简单的文章,读完引人思考,这样的心态让许多年轻人自愧不如,这疫情让有些年轻人非常恐慌囤药囤抗原,殊不知紧张的情绪会让人免疫力降低,进而中招。希望作者能够坚持住,保重身体!
轩窗听雨,淡看似水流年。
回复15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7 16:41:08
  谢谢吴桐的精彩留评。确实,一个马上就进入古稀之年的人,能在新冠病毒肆虐的时候,到黄河滩里,放飞自我,与田园美景同在,真是幸福的。
16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2-12-26 22:37:54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16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27 16:42:55
  谢谢社长在病中还不忘留下激励之言。希望你早日康复,希望流年越来越红火。
17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2-12-28 17:29:39
  骑进黄河滩,如驾“快哉”风,“浩然”天地间。这就是轻舟大哥,置身黄河之景,憬悟“逝者如斯夫”的孔子积极入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壮举和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超时空气魄和精神纬度。于生命遇见中,所感所悟即是作者之悟与性,珍爱时光,超拔时空的正能量,呼之欲出。
   轻舟大哥,保重身体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17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12-30 14:26:52
  谢谢雁子,疫情严重,只能跑到野外躲一躲,到了那里,心情舒畅,联想丰富,自然之理。
18 楼        文友:桑子        2023-01-02 18:47:3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而前又一去不复返。在作者的文字里,颇有一种走出都市窗外,呼吸着大自然最为广阔的气息。作者笔下的黄河不仅仅只有大家印象里的气吞山河,还有四季更替时属于大自然生命的回响。在大自然的尺度面前,或许人的所有悲欢离合似乎都显得太过于渺小,太过于不值一提。
宝剑、纸笔、乌鸦
19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4-03 07:50:55
  黄河滩独行,诗意盎然。“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一直被黄河磅礴的气势所吸引。今天跟随大哥的文就来到了黄河滩,感受到了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他以雷霆万钧的力量浊浪排空的气势。黄河两岸良田无垠,黄土地上,目野千里,情满腔。风沙不见,秋实华聚。读来感慨万千。一条大河穿华夏,波涛滚滚向东去。真是快哉!轻舟发哥在疫情期间仍然是乐吟山水,放歌田园。好心态蕴藉好文章。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19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