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情】红红的灶火(散文)

编辑推荐 【齐鲁·情】红红的灶火(散文)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20816.8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71发表时间:2023-02-10 10:30:48

开车返回老家南河屯的时候,正月初四的阳光淡淡的,像泊在水波上。半梦半醒之间,炊烟在上午十点钟左右开始袅袅婷婷,仿佛天空的一支毛笔,挥写村庄的万千柔情,横平竖直,一字千秋。我不仅热泪盈眶,这活跃在故乡,在老屋,在树木掩映下的炊烟,曾经多少次闪现在我城市的梦中。
   家家户户院落里立起的灯笼杆子,大红灯笼高高挂,红旗飘飘,年味正浓。大街上,琉璃瓦门前,停着一辆辆高中低档次的车。从城市回家过年的年轻人,尚在。南河屯一改往日的空寂,被年的新气象塞满。
   父亲穿戴一新,早就站在门前,等我们。烟囱一缕一缕冒着烟雾,一会儿蓝色,一会儿白色,一会儿黑色。炊烟升起的地方,有浓重的烟火味,我朝厨房喊了一嗓子:“妈,我回来了。”
   母亲扎着格子布围裙,笑吟吟地迎了出来。有那么一刻,我想过,如果这世上最爱我的人走了,还有心疼我们的人吗?我转过身,院坝的梨树,舒展着身体,伫立在原地。两只喜鹊在树枝上叽叽喳喳,讨论什么。春天来了,鸟儿们也在运筹帷幄,为生存问题规划一番。
   厨房雾气腾腾,灶台摆着已经炖好的排骨豆腐,一条文昌鱼,一碟手撕猪肉,一碗鲍鱼,一盘油焖大虾,一钵子油丸子。大铁锅扑哧着笨鸡炖榛蘑,案板躺着一堆食材:蒜薹、茧蛹、芹菜、牛肉、一把韭菜、六枚土鸡蛋。
   父亲抱来一沓刺槐柴禾,年底父亲用砍山斧劈的,干干净净,垛在屋檐底,落了两场雪,雪不厚,来不及久住,就化了。村庄的空气,不燥。风不猛,一阵一阵吹吹树叶,叶子不情愿地凋零,吹吹枝头最后的一颗苹果,麻雀飞来双腿抓牢树杈,照着苹果,啄一口,又一口,这是父亲秋后留给鸟雀的果实。鸟儿懂得感恩,常来老宅子,蹲在墙头,抑或院子地面,和父亲对视一下,打个招呼,不一定说话,此地无声胜有声。风再吹吹灯笼彩旗,在上边停留几秒钟,灯笼在此时是村庄的高处。风拐个弯,沿着风门进来把雾岚吹散,太阳翻个身也辐射在几样菜系和一只橘猫身上。灶火大开,哔哔啵啵的声音,像炒一瓢豆子。柴禾一丝一丝抻过来的木头香,令人心旷神怡。我知道,每一束燃烧的火苗背后,都杵着一片蓊郁的树林。
   灶火从腊月末,白昼黑夜,不歇息地烧,不许断火。老房子墙壁皲裂,风往里灌。加柴禾,蜂窝煤,单纯烧柴禾,烧不起,山林几年才允许砍伐一次。父亲冬日,腋窝夹一柄镰刀,一根绳索,攀山越岭,捡柴禾,“捡”实际是逮着干枯的树木,伐倒。挥动镰刀肢解树杈,捆好,将树干扛回去,树捆稍后处理,不能搁置时间长,有人捡漏。
   父亲早起先把壁炉生着,添几铲蜂窝煤,慢慢烧。屋里的暖意,轻轻地升腾起来。灶火一般是母亲点着的,在村庄,灶火是一个家庭的灵魂。谁家哪一顿不烧火,烟囱没有飘炊烟。大伙议论纷纷,认为不是那家人出门,就是生病了。
   我喜欢灶火,以前屯里经常断电,家里支了一个风匣,灶火得拉风匣烧。匣子是木板订的木箱子,长方形。匣子前头固定一个拉杆,灶坑生火后,左手拉推拉杆,“咣当咣当”响。火苗呢,左一下,右一下,忽高忽低,忽上忽下。我坐在板凳上,拉推拉杆,母亲朝锅里插玉米叉子,黄灿灿的细条,一个一个,高高兴兴扎入沸腾的汤水中洗澡。拉风匣的灶火,不旺也不弱。慢条斯理的样子,火蛇短,崎岖不平,像一道道坑坑洼洼的土路,也像人脸上的褶子,若隐若现,诗意徜徉。
   我到大大大娘家玩耍,一进门,灶火旺盛,我一准蹲下来烤火,我觉得,那年月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充满乐趣,积极向上。虽然,一年见不到几顿荤菜和肉蛋。每个早晨,被窝里趴着,听到厨房咣当咣当的风匣声,以及随着门缝挤进来的,玉米粥煎咸鱼的饭菜香,足够我用一生回味,拥有灶火的春夏秋冬。
   有鼓风机后,风匣被冷落。母亲图省电,不吹鼓风机,依旧拉风匣,咣当咣当,大门口就能听见,好似远古时代棒槌敲打腰鼓的声音,清澈,透明,一尘不染,淋漓尽致。把人性的盼望,大自然的禅意,江河湖泊的宁谧,通过咣当咣当的推拉弹奏,拉向辽阔的地平线。我读小学初中高中直至成家,母亲仍保留着那只风匣,尽管它遍体鳞伤,裂纹很重,拉杆黑乎乎的。端坐在闲置的西屋地上,隔一段日子,母亲擦拭一下它,与风匣一起重温旧事。我呢?有时心血来潮,央求母亲把风匣请出来,上阵演绎,我拉风匣,柴禾火虎虎生风,呼啸的火车般,火苗笔直,往上窜。舔着锅底嘎吱嘎吱,锅里的菜汤,滋滋响。说来也怪,年少时日子清汤寡水,风匣拉推的火苗也蔫头耷脑,如今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风匣拉推出的火苗,自行燃烧,可燃度极强。家和万事兴,经济复苏,日子不火也难。
   现在,我在城市,没有灶火。做饭炒菜电气化,很怀念灶火的岁月,接地气,人间暖情。尤其雪花飞舞的冬季,守着一拢灶火,烤身子,烤地瓜,烤青皮鱼,烤马铃薯,也烤母亲手做的棉鞋。一窗的白雪,一灶的红火,那份恬淡的,舒适的,陶渊明式的环境,最抵达人心深处。
   去年夏天,几个文友聚会,一致意见到“胖大嫂铁锅炖”饭店吃,店铺隐匿在闹市的一个角落,门口一株高大挺拔的梧桐树,店铺正间,两口铁锅,一锅芸豆炖大骨头,锅边贴一圈大饼子。一锅酸菜五花肉血肠,灶火红彤彤的,不是烧柴禾,烧的是煤。是不是蜂窝煤不清楚,没烧柴禾,情趣就减半。好在,可以盘腿坐在一铺电炕,把酒言欢,吟诗作对。不过,这灶火明显是赝品,哪里有村庄柴禾灶火的骨头和硬气?不免,埋头多饮了一杯,所有的不悦和情绪全在酒里,仰起脖,一饮而尽,干了!

共 21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最熟悉的莫过于那一方村庄庭院的安详,那灶火的红红,那一抹炊烟的迷人袅绕,那饭桌上父母精心做出的一道道饭菜的清香,全文正是用这样的基调缓缓道来,以过年的村庄过年的老家为背景,挥笔写意,给读者呈现出来了一幅幅如此具有烟味气息、亲情气息和乡土气息的画面。灶火是一个乡村一个家庭的魂,它熊熊燃烧出来的是一片土地一个村庄一个家庭的精气神。我们常说,父母在家就在,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作者的心情小编能理解,每一次回家,深深感受到的是父母温馨的体贴和照顾,深深感受着作为子女的幸福。我们长大后无论走多远飞多远,家乡和父母,永远是系在我们身上挣脱不了的线。这条线随时拽着我们再回首,遥望家乡的小山村,情不自禁泪湿衣衫。一篇直抵心灵的灵魂之作,让人无限缱绻和触怀。编辑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3-02-10 10:35:38
  红叶姐是一个非常感性又非常感恩的人,自己的文字里总是抒发对家乡对亲人那份深沉厚重的爱。这篇作品也是如此,因为有爱有情,所以文字才能芬芳馥郁,沁人心脾。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3-02-10 19:05:08
  才有空上来,本来崩溃了,精神状态不好。但还得咬着牙坚持下去,文字,这两天没碰,一直在自我疗伤和内心调解,慢慢会好的。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23-02-10 10:39:23
  致敬红叶姐对文字的虔诚,感谢红叶姐对社团的支持。昨红叶姐说父亲身体的检查不容乐观,直肠癌又出现复发的症状。在这样心力交瘁点情况下,红叶姐还能支持社团,太让人感动了。祝福红叶姐,好人一生平安。希望红叶姐好好照顾父亲,希望老人家能健康。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2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3-02-10 19:06:41
  惟愿上天庇佑我的父亲,母亲。多活几年,多陪伴我们几年。真的,心很疼很疼。不敢想象,没有父母的故乡,我们还有什么留恋,还回去有意义吗?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2-10 11:09:54
  灶火还在,但被架空了。炊烟不见了,成为臆想之中的乡愁了。曾经的村庄,被炊烟撩拨着,萦绕着,那种氛围,让人不去做诗意的联想也可以走进烟火生活的中心去。如今,烟火还在,只是变身了,成了无烟的生活样子。其实,那股炊烟在与不在,只要那间草屋,那处茅舍有父母的气味,远胜于几缕炊烟啊。一些老的物件可能只能存在于文字里,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这样也好,时光总是会体谅我们,红叶老师的文章,带着一股清新的气息,悦心走心。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3-02-10 19:09:20
  最近,被琐事缠身。即便缠身,也得坚持。尽孝,是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就是拿我命去换我父亲母亲的命,我都毫无怨言。有时候,我们又不得不面对父亲母亲的老去。怀才老师,看到你,我心亮了,暖了。谢谢,一路有你。
4 楼        文友:宇蓝        2023-02-10 11:26:56
  袅袅的炊烟,生成唯美的画面。母亲手中的风箱流出来的是久久不能忘怀的恋歌,而红红的灶火是一家人的幸福和对未来的憧憬。拜读红叶老师的佳作,点赞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3-02-10 19:10:30
  我那时候就喜欢拉风匣,咣当咣当,好玩。现在,这些老物什都没了。宇蓝老师好。
5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3-02-10 12:53:53
  家乡的灶火因为亲情的美好,温暖而滋润人心。灶火旁品一口家乡酒,品尝父母做下的菜肴,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炊烟是故乡升腾的情感!欣赏红叶姐温暖动人的文字。祝红叶姐的家人早日康复!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5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3-02-10 19:11:14
  我就爱吃灶火做得饭菜,香。感谢绿叶总编留墨。
6 楼        文友:成敏        2023-02-10 13:08:57
  红红的灶火,是母亲的身影,拉着风箱,旺盛的火苗,照亮了母亲的脸。红叶姐的文章,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灶火,和辛苦的母亲,多么的熟悉,永远的记忆。感谢红叶姐的文章,问好遥握!
回复6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3-02-10 19:12:07
  社长晚上好,你,我就不客套了。谢谢你来坐坐。我早点休息,攒足精神,陪父亲。
7 楼        文友:高研        2023-02-10 16:33:48
  红红的灶火,浓浓的乡情,老家是我们永远的根。
投入生命写作,重拾文学尊严
回复7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3-02-10 19:12:33
  高老师,吉祥。感恩遇见,多提意见。
8 楼        文友:老树听风        2023-02-10 21:13:55
  父母健在的乡愁,是暖阳下的思念。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正如红红的灶火留下的记忆。拜读美文,遥祝安好!
9 楼        文友:老树听风        2023-02-10 21:14:57
  红红的灶火,浓浓的亲情。再读,学习。
回复9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3-02-12 18:40:52
  最近忙家事,谢谢老树老师,留墨。
10 楼        文友:万重山        2023-02-12 16:52:39
  灶火旁,有父母忙碌的身影,有童年温馨的回忆,有幸福一家人的味道,有浓郁的抹不开的乡愁。
   作品字里行间充满人间烟火味,充满亲情感,表达作者对大自然感恩,对父母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佳作欣赏学习,向作者问好。祝好人一生平安!
回复10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3-02-12 18:41:07
  姐,你有作品投来。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