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璞·春夏】番薯丝干(散文)

精品 【文璞·春夏】番薯丝干(散文)


作者:宁星 秀才,1563.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46发表时间:2023-04-27 18:40:58
摘要:我年青时多少有点像《人生》中的高加林。他在卖馍时为了喊出一句吆喝声,要跑到没人的角落里去练习,我虽然没有他那样窘态、自卑,那么惨,但在平原、城镇地带的年青人面前,丝毫不敢提及老家人天天吃番薯丝和生活在山沟沟里,我也自卑。


   老家,地处四面环山的山沟沟里。伫立于丘陵山巅远眺,山峦起伏,仿佛骏马奔腾,或气势磅礴的巨浪。因此铸就了田少地多的地理格局,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加上那时种的稻谷产量不高,收获的稻米远远不够村民们吃上一年,因此每天烧饭时,放大米于锅中,也要放一半番薯丝干杂粮进去。即使这样,到次年割麦时,也往往“青黄不接”,记得此时母亲只好天天擀面吃,有时父亲要到产量区的农户家里借粮吃。
   为了果腹,村民们甚至在能堆放泥土的斜坡山地,也种上了番薯。祖辈们、村民们就是这样从贫瘠的山地里刨食物、刨口粮!
   番薯,不仅耐旱、耐土地贫瘠,而且适应性强,非常易于种植。而山地具有松沙性、沥水性强的特点,更利于番薯的生长。
   种番薯无需化肥农药,只需两种肥料:一种是猪牛栏肥,一种是从山坡、地坎等处铲削下来的草根泥。端午之前,要整好山地,为扦插番薯苗做好准备。村民们用簸箕把一担担猪牛栏肥挑到地上,有的地在较远的山岗上;对于这些偏远山地,或剥草根泥作肥料。再利用耕牛或人工翻耕泥土,并把这些肥料掩埋进去。然后,把上等的旱地做成一条条地垄,并在上面挖好疏密相间的植沟,而其它山地,无须做地垄,只需整好地、挖好植沟就行。下雨时,就可以扦插番薯苗了。扦插时,生产队要向农户摊派提供番薯苗,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培育。
   春节过后,阳光灿烂,父亲就在房前的菜园地里忙着培育番薯种苗了。先在地里挖掘五十厘米左右的沟,长与宽度可根据培育番薯种多少来确定。把猪牛栏肥、人粪和草木灰埋进去,然后在上面码一根根番薯种。码好后,覆一层薄泥土,再盖上稻草和塑料薄膜。
   过一个月左右,番薯便长出芽儿,一根番薯能发数根芽。那淡棕色的,肥嫩嘟嘟的,像婴儿的小手脚,长得齐刷刷的。此时可以掀掉薄膜,让它们照照阳光,见见风雨,习惯冷热,成为茁壮老练的苗儿。再将它们分批次移栽到其它宽阔的地里。藤蔓蓬蓬勃勃,便可以提供扦插了。
   那时农家收入来源主要靠养家禽卖钱,如养猪、养鸡鸭及生蛋卖钱。而卖番薯种苗,也是个很好的经济来源,成本低,效益快。那段时间,集市日里,少年的我与父亲经常肩挑或用手拉车将番薯种或纯苗儿送到碧湖小镇去卖。十公里路程,途中要乘渡船过瓯江,因此天蒙蒙亮就要出发了。当然,其他村民也是这样频繁地去小镇卖。
   端午期间雨水多,是扦插番薯苗的最佳时机,因此队里会搞突击,发动男女老少齐上阵。每户要从地里剪回番薯藤,再将其按二三节为段剪成一根根扦插的番薯苗,供生产队扦插。女人、小孩们打着伞,或穿着其它雨具,提着篮子或簸箕,将番薯苗分发到植沟里。男人们穿着蓑衣,用小镢头挖小沟,插进番薯苗,掩埋泥土,再用手和镢头按实,这系列动作,他们都是以敏捷、快速来完成。
   番薯苗扦插好后,至收获期间,需要两个关键而简单的管理:一个是锄地除草,一个是给藤蔓“翻身”。锄地时,已六七月份了,天气已经很热,我读初中、高中时的放暑假里,也要参加锄地劳动。给番薯翻藤,能促进地下根部番薯膨大,因为藤蔓匍匐生长,茎节会新生定根,生小番薯,并且藤蔓过度蓬勃会抑制根部的光合作用等等。生长期间,只要做好这两样管理就行,无须施追肥,也没有病虫害。
   无须“娇生惯养”,多么普通平凡的番薯啊!然而,正是这平凡的番薯,在极度饥饿的五八年期间,拯救了无数村民的生命!
   到了秋冬时节,就可以用条锄在山地里,挖出“光冬红”番薯了,仿佛一个个小猪崽似的。一株有四五根光滑红亮的、一株有四五斤、甚至十多斤重的景象很常见。回家时,村民们挑着两箩筐番薯,在扁担下别着木杖,摇摇晃晃,从山坡的羊肠小道上吃力地走来。时而拄着木杖歇力,时而挑着前行……
   那时的番薯品种主要有这么几种:一种是俗称“光冬红”,有些地方叫光冬白;一种俗称“粉的”,包括叫“五一”的品种。光冬红的皮薄,淡红色,里面的肉雪白的,松脆、甘甜汁水多,可以蒸着吃也可以生吃。如果沉淀几个月,淀粉转化为糖分,再拿出来吃会更甜,味道像荸荠,甚至还要胜过。而粉的番薯一定要煮熟吃,粉粉的,像板栗。但很可惜,这种优良的“光冬红”品种,如今已经绝迹了!
  
   二
   贮存番薯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挖洞贮存新鲜番薯,一种是晒成番薯丝干贮存。北方有规模的地窖,而我们老家没有,最早的时候,在山坡上横挖一个约二米深的地洞,把番薯贮存里面,门用石块或泥砖砌成,或用一块块木板盖上,可合可卸,像谷仓门;有的直接在向阳干燥的沙地上向下挖深洞,把番薯放进去,叠成塔尖,并沿势覆上厚泥土,再遮盖一把把稻草,像草垛一样;之后村民们索性全部利用这种简便省力的方法贮存。地下有恒温,这样贮存,番薯不易腐烂,易于保鲜。但只能贮存到次年的春天,因为番薯会发芽。
   另一种贮存方法是将它晒成番薯丝干,能久放,若贮存得当,一二年不会变质。晒场放在山坡和山岗上,日照时间长,且山上风大,因此番薯丝干燥得快。
   在四面环山的村庄中,当时四块山坡上有番薯丝晒场,其中一块山坡的土名叫大殿岗,上面晒场比其它那几座山要多,远看这些山坡,一横横的,像梯田分布的群落,是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
   我家房子依此山而建,离我家晒场大概一百多米距离。有的村民家在村中心,那距离晒场更远。晒场分两块:一块带长形的,摆放晒匾;一块带正方形的,摊小簟皮。先整理晒场,如铲掉杂草、除去灌木荆刺,平整或拓展场地。接着搭建晒番薯丝的木架子,在带长形的晒场沿坎上夯几个木桩,再摆放和绑牢几条树木,连接成二三十米长的距离,长短可根据每个家庭晒番薯丝的量来确定。然后,把晒匾斜放在树木上,一头触地。晒匾两边纲为竹杠,用竹篾编织而成,大约宽一米,长三米,我家有三十多个。
   一般,晒番薯丝的农活放在傍晚和晚上,由于白天要干活,挖番薯。一次要晒十来箩番薯。先将“光冬红”番薯放入大木桶水里洗涤干净。趁天气好,要一次性把这些番薯刨成丝,挑山岗晒场凉晒出去,但母亲一人往往忙不过来刨丝,邻居们会相互帮助,带着刨子过来刨丝。刨子有米把长,一头顶住墙根,一头顶住肚子,把番薯丝刨入箩筐里。女人们都是刨丝高手,左手握刨子,右手捏番薯来回推送,唦,唦……番薯越刨越小,最后把手掌放平,在锋利的刨齿上缓缓擦过去,几乎不留番薯头。白色的番薯丝从刨孔里一根根坠落,箩筐里渐渐丰满了起来。之后父亲将这些番薯丝倒入木桶清水里清洗一番,这是洗淀粉。接着在木桶上放一个横木架子,箩筐置于上面,然后将洗过的番薯丝捞到箩筐里滤下淀粉水。
   沉淀一夜后,倒掉水,下面就是固体淀粉。再将其撬倒团箕上晒干燥,便是雪白的“生粉”了。所以老家不缺“生粉”。靠水吃水,靠山吃山,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物产,也养育一方人。于是,老家就有了生粉饺、生粉面、生粉糊等小吃。
   盛满两箩筐番薯丝,一担起码一百多斤重。有时黑夜,小时候的我要提着围灯为父亲挑番薯丝照明,父亲一边轻喊:嘿呵,嘿呵……一边喘着粗气,吃力地挑着担子,慢慢往斜坡路上前行,同时在扁担下别着木杖,摇晃着。途中要歇力三四次,木杖拄着扁担,一头箩筐触及山坡,一头箩筐凌空,此时肩膀从扁担下抽出来,手还要把住担子,站着歇力,或点燃一支烟抽。有时,月夜星空,不需要我为他照明,那大大的、圆圆的月亮仿佛是舞台上的聚光灯,照着父亲挑着两箩筐番薯丝的担子往山岗晒场缓缓移动。我少年时也帮助父亲这样挑过。到晒场后,把箩筐里的番薯丝,倒在各晒匾上,用手摊均匀。
   有晒就有收。番薯丝晾晒干燥后,就可以端起一个个晒匾,走过去,将番薯丝干倒在小簟皮上。如果彻底干燥,颜色乳白、散发着微微甜香的,就可以盛装箩筐里,挑回家,倒入“塔柜”里。如果干燥得不充分,那就在簟皮上继续晒几个日头。
   对于晒收番薯丝的农活,村民们常常要忙到深夜。晒场上微光闪烁,来往于晒场的走动声,说话声,劳动声……让寂静的山村繁忙又热闹。
   然而,晒番薯丝最怕下雨,特别是已晒出去的。秋冬时候,不像夏天一阵暴雨,往往会下嘀嘀嗒嗒长时间的淫雨,即使遮盖塑料薄膜,这些番薯丝也会烂掉,白空忙。
   一根根乳白色的番薯丝干,每根都浸透了村民的汗水!
   那时,混口饭吃真艰难!小时候,大人们,包括奶奶给我们畅想未来的幸福生活:“等你们长大了,会过上‘白米饭撞鼻头’的好生活。”天天吃上白米饭就是好生活,他们的企望并不高啊!
   晒番薯丝前,所以父亲特别关注有线广播里的本县天气预报,有时连吃饭也要端着饭碗,立在广播筒下,竖着耳朵,仔细听天气预报。那时,有线广播是获取天气预报的唯一途径。另一座山上的晒场有一二家农户在上面建造了小亭子,中间有一层层架子,下雨时可以将晒匾一个个放进去,既不会被雨淋,也透风,番薯丝会晾得干燥。当时,我对这种亭子羡慕不已。
  
   三
   那时,每天老家的每个家庭都是烧番薯丝干捞饭吃的。清晨,每户的烟囱不约而同升起了袅袅炊烟。父母也早早起床了,冬天我还未起床,就听见父母“嘀咯,嘀咯”从楼板中走过去,叽呴打开“塔柜”门,窸窸窣窣,舀一笊篱番薯丝干来,开始生火做捞饭了。在土灶的八印锅中舀入清水,烧开后,放入一竹筒大米进去,对于竹筒老家人叫“米升”或“米滚”,大米“开花”时,再倒入一笊篱番薯丝干,一起煮。等干番薯丝煮熟后,将它们捞到罇里或大铝盆或铁盆里。留下的是米汤,或将留下的米饭继续煮成粥,再把它们舀到罇里。锅洗干净后,把盛着番薯丝米饭的罇端入,也把切块的粉番薯码放在锅边,加入适量水,煮一定时间。刚煮透的番薯丝米饭,蓬松、有筋道、不沾粘、微甜香;而粉的番薯块像烤出来一样,喷香,喷香的。我现在早餐喜欢粥配面包,或就着花生米、咸菜咸鸭蛋。那时早餐,我们常常就着锅里的油冬菜,或咸菜,番薯丝米粥配番薯块。
   现在,我问了几个村民,老家人为什么要烧捞饭吃?他们没有很好地答上来,只说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吃的,就按照这样吃了。而我是这么认为的:一、由于那时没有厨房电器,烧捞饭比焖饭容易,焖饭不小心会焦糊,一般都有锅巴,会浪费粮食;二、烧捞饭可以留米汤和稀饭,锅边也可以烤粉的番薯块吃;三、热饭容易,只要锅里放点水,烧柴火,罇里的番薯丝米饭就会被加热,也不容易焦糊。四、烧捞饭省时省力,以前农民劳动繁忙,只要早晨烧好捞饭后,夏天能吃早、中两餐,而冬天,只要热一热,能吃多餐。
   长年累月都吃番薯丝米饭,只有过年那段时间才能吃到纯大米的捞饭。我给番薯丝米饭吃怕了,看到捞饭冷后那一根根番薯丝,清清楚楚的,我就没了好胃口。记得一次我生日,母亲给我焖白米饭吃,这是最好的待遇,不用菜,只是酱油、猪油拌白米饭,仿佛最是天下美餐了,我吃得是狼吞虎咽,连碗沿的饭粒都被我舔了。
   我村一个青年与一位平原地带的姑娘恋爱了,但她的父母不同意,说我村人长年累月都是吃番薯丝米饭的,怕女儿番薯丝饭难吃,吃不了这苦。结果,这段恋爱就这样告吹了。
   那年月,村民都被圈在本村里务农,除少量手艺人外出做手艺外,其他人都不能外出谋生,更不可能在城镇购房,落户。那时姑娘嫁人不仅要选人品、家庭条件,而且要选地域条件。老家人给山沟里、山上的村庄叫底面,给平原、城镇地带的叫外面,姑娘都是向外面嫁的,很少嫁给底面山上村庄的人。父辈们对娶亲的地域叫草地,到那个村庄说媒娶媳妇时,常说,这“草地”与我们村相同、相近,“草地”很般配。从地域条件来说,若姑娘从外面嫁到底面的,那男青年算是高攀了。山上村庄的男青年就要到地域相同相近,甚至比该村更山区的地域娶媳妇。所以,这些地方的光棍汉特别多。这些山沟里、山上的村庄不仅是穷山僻壤、道路难行,还长年累月吃番薯丝干。这是贫穷寒酸的象征。而如今,上述这些现状已经完全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
   我年青时多少有点像《人生》中的高加林。他在卖馍时为了喊出一句吆喝声,要跑到没人的角落里去练习,我虽然没有他那样窘态、自卑,那么惨,但在平原、城镇地带的年青人面前,丝毫不敢提及老家人天天吃番薯丝和生活在山沟沟里,我也自卑。
   到八九十年代,稻米充足了,“白米饭撞鼻头”,再加上电器普及,烧饭用电饭锅,村民们不用天天吃番薯丝干捞饭了。那山岗晒场也渐渐撤掉了,如今早已草木茂盛,寻觅不到当年晒场的痕迹;原先那么多晒匾,现在只留下来几个,用于晒其它一些东西。
   然而,番薯丝干作为丰富膳食纤维的杂粮,现在人们偶尔吃点觉得好吃又健康,也重新认识了它的价值。那年,有一次住在城里的表姐和家人来我老家做客。母亲用柴火土灶烧番薯丝干大米捞饭,招待了她们。
   这些番薯丝干,平时母亲晒得不多,只是用于电饭锅烧饭时抓几把进去来增加米饭的味道。
   表姐家的新媳妇对这捞饭情有独钟,也没吃多少荤菜,只是配一大碗用山茶油炒雪里蕻和冬笋的咸菜,吃得津津有味。她对表姐说:“妈,姑妈烧的番薯丝捞饭真好吃哟!我已经吃了三碗了,从来没吃这么多!”表姐笑嘻嘻地说:“那以后你经常来姑妈家,叫她烧番薯丝饭给你吃!”老母亲乐得脸上沟壑开出了花朵。听后,我也觉得很好笑。
   现在想想,觉得番薯丝干大米捞饭是最健康的主食,是绝佳的搭配!种番薯无需化肥农药,绿色环保;膳食纤维高,促进肠胃蠕动,营养丰富。如今,在老家难以寻觅到番薯丝干了。现在,虽然在番薯收获时可以吃青番薯,或许长年可以从市场买到,但不容易吃到柴火土灶烧的番薯丝干捞饭呢。尽管当年天天吃,给吃怕了,但毕竟与它有感情。
   这段老家种番薯,晒番薯丝,吃番薯丝捞饭的人生经历,让我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共 543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饱含深情的回忆性散文。作者出生在四面环山的村庄里,番薯成了童年记忆中佐粮的重要食物,也成了生命中的重要记忆,被植入味蕾的基因之中。从番薯的植物特性、生长环境,到播种培育、扦插移栽,从番薯的收获方式到品种种类,从贮存方法到制作吃食,这些回忆如一部忠实的黑白记录片,一直在作者脑海播放,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而作者对番薯丝干的复杂情感,有点像《人生》中的高加林。他在卖馍时为了喊出一句吆喝声,要跑到没人的角落里去练习,“我虽然没有他那样窘态、自卑,那么惨,但在平原、城镇地带的年青面前,丝毫不敢提及老家人天天吃番薯丝和生活在山沟沟里,我也自卑。”文章在这里初步点明题意。番薯在贫穷的年代果腹,挽救了饥饿的肠胃,它不仅代表一个地域的饮食特色,展现一方水土的风物风貌,在远未脱离贫穷时,它更多的是苦难的象征。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昔日贫穷的象征现在成了原生态无污染的美食,那膳食纤维在现代人口中,成了健康美味新时尚。文章娓娓叙事,精于描写,细腻生动,在字里行间蕴藏情感,深沉的回忆中带着淡淡的忧伤怅惘。随着叙事的由远及近,又展现了时代的发展,间接赞美了社会的进步,生活的翻天覆地,此时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文字也由黑白转为彩色,平静的喜悦中更流淌着忆苦思甜珍惜美好生活的朴素情感。散文语言质朴归真,情感蕴藉内敛,读来很有感染力。感谢赐稿文璞,文章符合征文主题,力荐欣赏。【文璞书苑编辑:别似幽居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429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宁星        2023-04-27 18:48:08
  谢谢老师辛苦编辑!编按的确写得好!
回忆历史,一直是文学特别是散文的母题,穿越历史的回音是对现实的关照。
2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3-04-27 18:56:11
  谢谢宁星老师,欣赏老师征文作品,感谢支持文璞。下班后立即进行阅读编辑,力求读懂文章内涵,若有解读不到位的敬请指正。一篇厚重质朴的散文,写出了一个时代的回忆,文学素养深厚,力荐欣赏品读!
3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3-04-27 19:20:56
  很有生活气息的一篇文章,感慨生活的变迁。
回复3 楼        文友:宁星        2023-04-29 17:36:50
  是生活的一些点滴。谢谢老师点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