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书香】李逵故事与李逵现象(随笔)

编辑推荐 【书香】李逵故事与李逵现象(随笔) ——夜读《水浒》


作者:风之丐 秀才,135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59发表时间:2023-05-02 11:32:17

在我看来,李逵作为一个人物形象,无论是作者对他的刻画还是他形象的意义,在《水浒》人物中,都只能说是中等,最多也就是中等偏上一些。可看明清文人的评论,李逵成了他们的宠儿,金圣叹甚至说出了“《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批语。”更有甚者,把有关李逵的内容单独编纂一册,称之为《寿张文集》。而这个所谓的“寿张”,也不过是李逵偶然路过寿张县,强行当了不到一个时辰的县长,这群文人就因此而用它来代称李逵。明清文人的这种独特审美情况,我把它称为“李逵现象”。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水浒传》中有关李逵的内容。
   一.李逵出场
   李逵是在和酒店老板的无理取闹中出场的。
   当时宋江刚和戴宗认识,正准备喝酒联络感情。酒店伙计来找戴宗,说是只有他能管住的李铁牛在闹事。戴宗下去,不一会就带了一个“黑凛凛大汉”。几句闲谈后,宋江问他为什么和店主人吵闹。李逵道:“我有一锭大银,解了十两小银使用了,却问这主人家那借(应该是“挪借”)十两银子,去赎那大银出来便还他,自要些使用。叵耐这鸟主人不肯借与我!却待要和那放对,打得他家粉碎,却被大哥叫了我上来。”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话,金圣叹批了好多评语出来,选取其中第一句下的评语:“第一句讨大碗,第二句便说谎。写得奇绝妙绝。”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看金圣叹们的评语,却只能得出“旁观者糊涂”的结论。不懂却胡扯,应该是好多文人的毛病吧?所有赌徒之所以沉迷于赌博,是由于他们都觉得头家那里的钱都是自己寄存的。李逵是赌徒,他当然也是这种心理。金圣叹们不是赌徒,因此他不懂这种心理。宋江给了李逵十两银子,李逵立刻拿钱走了,连喜爱的酒都不喝了。当然是去了赌场,也很快输掉了十两银子。只不过这一次输了后的李逵却耍赖,不但抢回了十两赌本,还顺便拿走了头家的银子。在和头家们打斗时,再次碰到了宋江和戴宗。金圣叹在这里的评语里出现了两次“天真烂漫”,在他看来李逵这里的言语就是一个没有被世俗所“沾污”的小孩子的语言,当然也是他喜欢的那种小孩子的语言。宋江当然再次解决了他的问题。回去吃菜、喝酒。宋江看李逵的吃相,觉得他应该是没有吃饱,让伙计切几斤牛肉,伙计说牛肉已经没有了,只有羊肉。李逵听到这句话后立刻把菜汤泼在伙计身上。在正常人看来,这实在是无赖之极的恶棍才做得出的行为。但金圣叹却来了一个“妙绝”(说实话,我有些不知道这货当时是怎么一种心态。但就凭这种心态,他被腰斩二十次都是他应得的)。吃过羊肉后,他去讨鱼,惹事后和张顺大战两次。亏得宋江、戴宗解围,一起结识了,再回楼上,和张顺占位置,吃酒闲聊。来了一个歌女,李逵嫌她的演唱妨碍了自己说话,打了她一下,结果头上受伤。这一段,金圣叹评语中最常见的是“天真烂漫”,也就是他觉得李逵可爱,是由于他“天真烂漫”。当然这个“天真烂漫”,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天真烂漫”,而是完全按照当时他心意做事的一种心态。
   二.李逵探母
   到了梁山的李逵,看到宋江从老家接回了爹,听到公孙胜要去看娘,他也动了回家探母的打算。宋江要他遵守三件事才允许他去(这样的约法三章,在后面李逵的有关章节,几乎都出现,这已经成为了说书人心目中,李逵这类人的常用套路),他答应后,踏上了回家的路。在沂水县西门外看追拿逃犯的榜文,当然其中有他,但他却不知道,还站在那里听。这情节很熟悉,鲁智深在逃离时,也曾站在追拿他的榜文前张望。这应该是当时说书人表现没有机心,也没有文化的粗鲁人的套路。亏了宋江安排的朱贵先发现了他,把他拉离了人群,拉到了一个酒店。朱贵问他怎么走的早却到的迟,李逵的回答很有李逵特色:“便是哥哥分付,教我不要吃酒,以此路上走得慢了。”知道这酒店是朱贵兄弟朱富开的后,李逵开了酒戒。一直喝到四更天,这才吃了些饭食,从小路到他家去。在路上,他从“露草之中,赶出一只白兔儿来”,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山上既然有老虎,有白兔当然更加合理。他追赶这白兔,就有些孩子气。这样的事也只有李逵这样的人能做。但金圣叹却把这一细节上纲上线,说什么“大孝合天,则甘露降;至孝合地,则芝草生;明孝合日,则凤凰集;纯孝合月,则白兔驯。闲中忽生出一白兔,明是纯孝所感,盖深许李逵之至也。”文字功夫确实不错,排比用得连我都觉得过瘾,可这种表达后面的思维却正是文字狱的基础。一件很普通的事,他们能联系出许多的道理,并且这种联系,正反两面都可以。所以我常想,害死金圣叹们的“文字狱”其实就是他们这样的“文化”人自己编造而成的。
   李逵追丢小白兔后,碰到了一个大汉,这就是李鬼假扮的李逵。李鬼碰到李逵,现在几乎都成了打假的广告语。他们交手,结果不用想都知道,李逵给了李鬼的腿上一刀,搠翻在地。本来要杀,听李鬼说他家中有九十岁老娘时,书中写道: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得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容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这种思维方式在李逵的生涯中很少碰到。这么一番思索后,李逵放了他,还给了他十两银子。当然李逵放李鬼也不是要他学好,而是“只我便是真黑旋风;你从今已后休要坏了俺的名目!”,也就是在李逵看来,打劫不是什么问题,问题在于李鬼打劫的水平太差。
   李逵继续上路,走到一户人家,看到一个妇人,卖饭吃。妇人答应给他煮饭,淘好米,煮上饭。李逵上厕所时,却看到李鬼走了回来,妇人开后门迎他进来。两人说起了经历,听说李逵在家里时,他们打算杀了李逵,取了他的钱财。李逵听到后,怒火中烧,杀了李鬼,妇人却乘机逃走了。李逵收拾妥当后,饭也好了,他从“李鬼腿上割了两块肉,把些水洗净了,灶里抓些炭火来便烧;一面烧一面吃;吃得饱了,把李鬼的尸首抛放屋下,放了把火,提了朴刀,自投山路里去了。”现在的读者看到这样的细节会觉得恶心,但这其实就是我们先人们曾经经历过的一种生活状态。本来在人吃人的社会,是千万不能告诉别人的,可我们民族的聪明人却想用礼仪来防止这种行为,甚至还放出了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类的狗屁来。
   李逵和他娘的对话,和他哥哥的对话,真是一家人的声气。外面再凶的人,在家都会回到原样。他哥哥生气出去后,李逵怕他哥哥找他麻烦,在床上留下五十两银子,背起母亲上路了。但出门后,“怕李达领人赶来,背著娘,只奔乱山深处僻静小路而走”。这个细节真实吗?非常真实。李逵肯定比他哥哥厉害很多。但亲兄弟,从小怕了的哥哥在外人眼里多怂,可在他眼中都是很厉害的哥哥。这种思维也李逵才能有,因为他单纯。看上去他是杀人魔王,可他整个人却很单纯。走到晚上,母亲渴了,要水喝。李逵在“岭上松树边一块大青石上,把娘放下,插了朴刀在侧边”,自己去找水。好不容易找到水,却没有盛水的东西,他到泗州大圣庙里,找了个香炉,洗刷了半天,“挽了半香炉水,双手擎来,再寻旧路,夹七夹八走上岭来;到得松树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这里的叙述很精彩,写的对象实在只能是李逵,孩子气的李逵。他娘让他找水来喝,他就一门心思去找水来,没想到和母亲一起去找水。那么长的时间,又是在深山老林里,等他回来,发觉母亲不见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他到处寻找,在一个洞穴里看到两只小虎“在那里舐一条人腿”。他知道那就是他娘的腿,他杀了四只虎,“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次日早晨,李逵却来收拾亲娘的腿及剩的骨殖,把布衫包裹了;直到泗州大圣庙后掘土坑葬了。”大哭过后的李逵,在下山时碰到了猎户。他隐瞒了自己的身份,却说了杀虎的经过,并引领猎户找到了四只老虎的尸体。众人领他到曹太公家,在喝酒庆祝时,被李鬼的妻子发现。曹太公设计活抓了李逵。这消息被朱贵知道后,他兄弟朱富设计,在李逵被押送到县城的路上救了李逵,也引得李云上了梁山。
   三.李逵杀殷天锡
   晁盖和宋江都受过朱仝的照顾,都想要朱仝入伙。可朱仝却甘心做配军,不愿意上梁山。他也确实得到了所在地官员的照顾,尤其是那个小衙内,特别喜欢朱仝。朱仝当然也喜欢这个孩子,常带他玩。而这却成了梁山逼他上山的一条路。具体是在朱仝带孩子出来后,让雷横和他寒暄,却让李逵偷走孩子。然后雷横假装帮他一起追,在离开州城一段距离后,让李逵斧劈了孩子,断了朱仝回去的路。读这段故事,我总觉得不舒服。不是由于叙述故事的残忍,而是总觉得这时的梁山好像变了晁盖他们定的基调。就比如强逼朱仝入伙这事,梁山头领们做事连王伦都不如,王伦还不强迫杨志入伙呢。被强逼的朱仝当然非常不高兴,他不能责怪晁盖、宋江,尽管他们是决定这么做事的人;他只能怪罪实际操作的人,杀了孩子的李逵。因此在众人劝说时,他放出话来,绝不和李逵在一起。这样,李逵就不得不暂时离开梁山,住在了柴进家里。
   恰好在这期间,柴进高唐州的叔叔,被“知府高廉的老婆兄弟殷天锡”占了花园,还被打了一顿。连气带伤,眼看性命不保。柴进要去看看,李逵也随他去了。在他们知道事情的原委后,柴进叔叔去世了。在丧事期间,殷天锡并没有放过他们,在约定好的日子,带人找了过来。柴进和他们理论,殷天锡反叫人打他。李逵听他说要打柴进,冲了出来,从马上拉下殷天锡,打散了他的从人。等柴进想劝时,他已经打死了殷天锡。柴进只好让他先回梁山,想用自家的“丹书铁券”,承担这件事。这样,“李逵取了双斧,带了盘缠,出后门,自投梁山泊去了”。
   四.李逵和罗真人
   戴宗第二次去寻找公孙胜,觉得最好有人作伴去。李逵想去,这样李逵开始了他梁山的“伴当”生涯。约法三章后,两人上路了。可在路上,李逵就管不住自己的嘴,要喝酒吃肉。戴宗告诫他,要“神行”就要戒酒肉。李逵表面答应,可在暗中却偷吃酒肉。戴宗看透了他的把戏,没有说破。在第二天的“神行法”上,他让李逵一整天都停不下来。这情节当然是为了活跃气氛。这种故事,应该在听众那里也很吃香。所以在后面的章节中,李逵以哑巴的方式做吴用的“伴当”上大名府;作为燕青的伴当上东京、打泰山擂等等,他都是以和他性格相差很大的模样出现。这些当然都是为了活跃听众气氛的内容,这也是《水浒传》保留下话本特色的地方。在现在仍旧流传的评书,像《说唐》系列中的程咬金、《杨家将》系列中的焦赞孟良、《说岳》系列中的牛皋等人身上,多少可以看出这里李逵的影子。收不住腿的李逵和戴宗的对话很有趣,确实是很妙的章节,是古代版的搞笑小品。戴宗用这种方式收服了李逵,让李逵心甘情愿听他的话,这样正式的故事才上场。
   他们在蓟州城找了两日,没有一点信息。到了第三日中午,在一个素面馆,想买些点心吃。可店里客满,只好和一个老者凑桌坐到一起。看着别人的饭不停地上,合桌老人的热面也上来了。这本来是正常现象,先来的先吃。可李逵却生气了,把桌面一拍,弄得老人满脸热面汤。这个情节和前面他用指头弹歌女的情节联系起来,就会明白李逵是自己不知道轻重的人,也就是他分不清楚自己力量大小,并且也搞不明白自己和别人在承受能力方面是不一样的。老头当然不会罢休,揪住了李逵。李逵要开打时,戴宗喝住了他,并给老人陪话,顺便和老人聊起了家常。没想到,却从老头这里知道了公孙胜的下落。
   他们到公孙胜家。公孙胜母亲说公孙胜出外没回来。戴宗定计,两人唱了一出戏,逼出了公孙胜。但公孙胜却以师父为借口,不能跟他们走。戴宗坚持要一起去求罗真人,这样三人一起到了紫虚观。见到了罗真人,他委婉地表示不应该去,但也明确这是他们自己的事,让他们自己解决,就让他们走了。李逵没有听懂罗真人话的意思,戴宗告诉了他,惹得他很生气,“教我两个走了许多路程,我又吃了若干苦,寻见了,却放出这个屁来!莫要引老爷性发,一只手捻碎你这道冠儿,一只手提住腰胯,把那老贼道直撞下山去!”这确实是李逵的话,完全只有他自己。
   当天晚上,戴宗睡着后,李逵睡不着,他的心思是:“却不是干鸟气么?你原是山寨里人,却来问甚么鸟师父!我本待一斧砍了,出口鸟气;不争杀了他,却又请那个去救俺哥哥?”“明朝那厮又不肯,不误了哥哥的大事?我只是忍不得了,莫若杀了那个老贼道,教他没问处,只得和我去?”这是对公孙胜的埋怨,也是他杀罗道人前的想法。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这就是李逵。于是他乘夜到了观里,把罗真人劈倒在云床上,流出了“白血”。他笑道:“眼见得这贼是童男子身,颐养得元阳真气,不曾走泄,正没半点的红!”出门来,他又杀了一个青衣童子。悄悄地回到公孙胜家,在自己的床上睡了。

共 841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李逵可是个让人能记得住的人物。此文详细系统地叙述了《水浒》中李逵的故事,并客观真实地分析了人物个性和优缺点,不以人云亦云,甚至鞭笞有名大家的臆评,进而从深层次发掘,当时社会对人生、人性的影响。文章遵从原著,但不顺从原著,剖析人物,但不困于框框,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故事说真理。全文语言顺达,合理合情。值得推荐赏读。【编辑:北方天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3-05-02 11:34:52
  老师熟读水浒,看来颇有一番研究,佩服。祝五一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风之丐        2023-05-04 08:26:28
  哈哈,谢谢点评,五一辛苦!
2 楼        文友:梦姑        2023-05-04 22:11:17
  跟着作者看水浒,了解更深一个层次。问候老师。
回复2 楼        文友:风之丐        2023-05-09 14:58:36
  谢谢,希望能喜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