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丁香】【护花使者】《象棋的故事》略谈笔记(随笔·外一篇)

编辑推荐 【丁香】【护花使者】《象棋的故事》略谈笔记(随笔·外一篇)


作者:徐其锋 白丁,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92发表时间:2023-05-04 12:24:13


   一、《象棋的故事》略谈笔记
   (1)
   对于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是第二篇我自主进行阅读的。全文读罢又上了个厕所,便直接坐到电脑前倾泻新鲜的观后感。我读的是陈宗琛的译本。
   在我看来,该小说(下称《象棋》)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文笔相差甚远,证明茨威格善于进入不同载体进行多样的表达。王安忆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讲座上指出,优秀作家的作品往往具有一种稳定的架构(人物关系),现在看来这是针对长篇小说而言的。短篇,鉴于其轻便的设计,往往文字更浓郁,也更丰富;立意也未必需要宏大。说到立意,我想,一些人在赏析许多长篇小说时总非得揪出一个中心思想,这实在无趣又疲惫。难道文学的价值不正是藏在字里行间,而非看似精简的总结里吗?
   回到正题,读罢《象棋》,我对作者的笔法有几方面印象深刻。其一是作者延申文字的能力,可以用几句话结束的内容,非得拉长到整段甚至更多,囊括了几乎一切需要提到的细节,并以不同方式描绘同一个现象或感受——我的意思是,作为比较珍惜文字的写手,初次面对这样的风格未必有些不习惯并疑惑,而当进入了小说的世界就逐渐发觉,随情节的推进愈加激烈,我的阅读速度也大大提升,而海量文字充斥视野、进入大脑带来的冲击绝对高于简明扼要的描述,这是我的看法。并且努力延申字句的数量,这一定带有一种“描绘的疯狂”,我想作者真诚地代入了角色,也自然将描绘的动机扩大,而这种动机的显性体现就是文字的重复与极细致的罗列:好似要把所有能够说出的事都说出,所有能够用的描写都使用才彻底满足。这样的特征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也有诸多体现,带来的效果是凸显了角色的情感如歇斯底里甚至疯狂,有力地加深了人物形象。站在另一角度,我想茨威格一定具有创作的天赋,平日里恐怕相当健谈,因为他小说的情节与字句间都颇具连贯性,如同一口气说出,其间绝不卡壳,就像EricClapton评价布鲁斯吉他手SRV吉他solo之信手拈来和流畅。
   同时,作者对细节的掌握早已被读者所熟知。在描写B博士受尽孤独的折磨而成功偷到一本书时:“你大概以为,我一定会马上抓起那本书,仔细把玩,仔细读起来。你错了!首先,我要好好品味一下身边有了一本书的快乐。我故意让这种奇妙、兴奋的喜悦延续得久一点。”这种对自己保留悬念的习性,相信许多人都有所体会。
   此外,书中有一个我认为尤其秒的描写,即在经受了数月的隔离之苦后,B博士一旦因接受审讯而走入另一个房间,就对周围的一切新鲜事物充满渴望:“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墙上那行字‘七月二十七日’,几乎像一口把他们吞下去。”看到这里,我的眉毛因惊讶差点从脸上飞离。以“吞”这样的最原始的欲求来加深渴望之强度,我想这是很有效的。
   当然,对人物的描写上,茨威格总是能以各种方式加深其真实性,如对经过长期孤独囚禁并受“象棋中毒”之苦的B博士,一旦陷入紧张和激动中就嘴角抽动,并会起身快速走动,这符合我对“象棋中毒”症状的想象。
   总之,该小说读来相当畅快,是一篇佳作。豆瓣评分九点一,我想它值得更高。
  
   (2)
   今日是2023年5月3日。除却叙述手法,《象棋》的人物设置、情节与立意也值得探讨。显多维奇幼时被认为是智力低下,却对国际象棋尤其擅长,在一次次赢得比赛后,性格也“合理地”从忐忑内敛变得骄傲跋扈;B博士为人彬彬有礼,棋局中则棋术高超甚至一度使世界冠军显多维奇放弃比赛,而精通象棋的代价是“象棋中毒”,一旦进入状态便心浮气躁,依旧在最后被对手以拖延战术击败。
   在网站“豆瓣读书”上,我看到该书的见解着重表明了该小说即其作者茨威格的反法西斯立场,但读罢小说,或许有时代的缘故,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人的生活”。即B博士经历苦难并留下后遗症,为了清净的生活,拒绝再深入象棋的鏖战中。在和显多维奇的切磋中,他一赢一输:第一局赢得胜利因为他或许本就在棋艺上更甚一筹;第二局失败是由于对手使用了拖延战术,最终他在焦躁中被将了军。而失败后,“我”的提醒使他重新变得斯文有礼,鞠躬后迅速离场。这里小说到了结尾,尽管曾失败一局,显多维奇依旧不忘“猫哭耗子”嘲讽一番,作者借此体现了显多维奇骄傲特征的多方面(包括愚昧。站在读者看清一切的角度,我只觉显多维奇是一个小丑),并留下了一个值得回味的结局。
   对于B博士,高超的棋艺与“象棋中毒”相连,代表曾经受到的折磨与挣扎;而平日里彬彬有礼的姿态则更倾向于当下和未来的生活态度。结局在我看来是完满的,B博士最后输了棋局,但赢得了生活,不再回到昔日的疯狂中去。对此我也有些体会,所以写下“但是,逃呀/抛开尊严地逃呀/使令你疯狂的/永远留在书中/成为你对自己口口相传的寓言”。
   如果按照“反法西斯”的话题来议论,我想《象棋》的确靠精湛的描绘手法的确体现了法西斯对人的折磨,但深入一步,便发觉这篇小说借助B博士表达了一种抛开过去,面向今后生活的精神(法西斯的恶行不应被历史遗忘,但恶行的受害者通过遗忘和丢弃,或许能以更坦率的态度面对未来之事)。对B博士最后的失败,显多维奇表示心满意足和讽刺;花钱提供与显多维奇对峙机会的麦肯纳则深表失望与懊恼,只有“我”,清楚B博士顾虑的人,维持着单纯旁观者的立场。我想,B博士就是茨威格自己,他用“象棋中毒”来代表他曾受的苦难和世俗的争斗角逐,用显多维奇、麦肯纳以及热衷棋局者的言语和观点代表他生活中受到的冷嘲热讽和“他人即地狱”的道理。面对这一切,B博士最终及时脱身,进入了更广大的生活,想必茨威格也是如此。
   然而,猜测终究是猜测,现实远比想象残酷。在完成《象棋的故事》后不久,茨威格夫妇便一共服毒自杀。或许我错了,彻底错了:这部小说,以当时的背景来看,的确以“反法西斯”为主要目的,是茨威格以笔从戎的努力之一。而B博士看似已经拒绝再和象棋打交道,曾经刻下的伤痕却永远留在了心中,最终只能以逃避的方式维持生活,假设接触了象棋,B博士便要经受后遗症的折磨——尽管有这样的风险,他依旧愿意尝试,因为他想要看看自己究竟是否跨过了那道“暗礁”,可惜的是,他没有。
   所以这样看来,B博士最后“退出江湖”,是一种被迫的逃避,是一种解脱,这样的性质使我想到了自杀。联系到茨威格,战后他的心灵也受到了创伤,而这种创伤将伴随一生,毫无反抗的可能。对创伤的绝望可能是促成他自杀的原因之一。
  
   (3)
   先前我已提到在较官方的介绍中对这篇小说“反法西斯”立场的着重指明,究其原因大概是这个标签更具有广泛接受性,因为“法西斯”是国际性的话题,“反法西斯”是国际共同的努力目标,所以大多读者能够接受;况且,打上这样的标签的文章又能够提起负责教育的人们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
   当然,以上一些絮语都是我不着边际的猜测。不过“反法西斯”扣在一个文学作品上这个话题,着实激起了我对一个艺术作品的意义的思考。在网络上,我看到某个讲座时喜爱抽烟的老教授,他声称艺术作品的意义寄寓于其“内在视域”中,“内在视域”越广大,其意义性就越强。既然生于社会主义国家,并接受着社会主义教育,我很自然想到,所谓文学作品的“内在视域”,大概就是指共鸣性和教导性。一件作品越能够使更多人产生共鸣并受到影响,它作为艺术作品就更具意义,这个逻辑应当是正确的。
   然而我作为怀着“私人写作”观点的写手,对这样的观点很有怀疑:难道越能够产生更广泛的共鸣,它的艺术价值就越大吗?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许多为收罗读者而生的网络文学,比生僻的诗歌更具艺术价值?
   当然,艺术在传达前,对他人而言是不存在的。既然人定义一切,那么艺术的价值也由人而定。对于网络文学,只要读者获得愉悦与解脱,那网络文学对他们而言就是有效的、有意义的。而我反对共鸣性与意义性呈正比关系的缘由,大概是我为维护自己认定的优异的写作方式抵制网络文学的渗透,认为网络文学的风格与我写作的观念相斥。然而,正如善恶观,意义观也具有随不同立场而改变的性质,所以我既然推崇受他人干扰较少的“私人写作”,就暂且这么做;而热爱网络文学的读者,也就享受他们的东西,两个阵营互不相扰。
   然而,“内在视域”越广大,不代表共鸣之深度就会随之增加。我的意思是,我目前为学生,所以即便可能对民间大受欢迎的《西游记》有共鸣,这种共鸣的强度未必如对校园文学这样强烈。而事实是,《西游记》的“内在视域”大概率是高于校园文学“内在视域”的。那么由此可以推断,光谈“意义”和“内在视域”的联系恐怕是不准确和谨慎的。
   于是至此,我要在网络上那个教授的观点里加上一个前提,即“意义”是“集体意义”(和数量相关),那么内在视域越广,产生共鸣、受到影响和教育的人群越大,那么意义或许也越大了。
  
   二、《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略谈笔记
  
   (1)
   经过网络和图书馆的推波助澜,我终于在今日中午借阅了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陈宗琛的翻译很吸引人,写出了狂热爱情中的粘滞感。相比之下,高中甫的译本则显得文字苦涩做作,索然无味。
   借阅的那天,我一共将小说看了两遍,第一遍带来的冲击自然更大。故事以书信的方式占据全篇大半,开头描写一个作家受到信件,随后情节自然地展开。我首先为女主角对作家的坚持感到极度的敬佩,甚至有些不确信:跨越十多年的单边仰慕,情感真的能够这么具有持久性吗?其次,我也替女主角为坚守心中爱情而作出的牺牲之大而叹息,其中印象深刻的就是在身怀作家的儿子后,女主角为了保持秘密,在混乱的公共医院完成了受尽屈辱的生产,而她对作家竟无任何抱怨。
   第二次阅读则不悦得多,因为首次读罢我便进入网站“豆瓣读书”,看到了各式的评价。有人讽刺茨威格甚至称不上“二流作家”,有人批判小说,因为它传达了的一些人厌恶的信息,或提供了一种扭曲观念的形成可能。不得不承认,我在许多留言中看到了女权主义的影子。而其中一则提到,现实生活中的自恋又丑陋的男性果然称这篇小说是最佳,我对此的感受是,不论男女,虽然不至于如此惨烈,暗恋总是不断发生,有些甚至没有任何尝试和结果。况且,现实中心态类似小说女主角的,想必有男有女。而一些读者批判该小说为自恋男性意淫之专属,大概就是因为自身一些缘由而没有受到主导情感的好处(大概也在情感中受到了挫折,或根本无法拥有亲密关系),所以在小说的人物中看到了自己卑微的影子或嗅到了危机,所以大发攻击试图压制,其实阅读都不过见仁见智罢了。
   当然,不论如何,我将赞扬作者精湛的笔法与内心描写,许多线索也如优质工在项目结束后整齐地收拢电缆,没有任何重要信息的遗漏,恰体现了小说结构与安排的严谨性,绝不像王朔《我是你爸爸》里,一堆暗线仿佛成型,最后却草草了事,让我一头雾水,大概是没有带足厕纸,匆匆几下就离开了。当然,王朔性格不错,会说真话,这就是好作家的体现之一。
   还想提一下,有人评论说既然女主角已如此坚持热爱了一生,为何不就将这份爱也带入坟墓,而不是终于忍不住给作家写了信?还声称“好人做到底”,我看到这样的话其实颇感怪异。什么“带入坟墓”,什么“好人做到底”,就像“存在即合理”这种鸟话,被疯传乃至变了味,用于争论一些毫不相干的事情,和用钉耙杀人而非刀具无二。我想说的是,作家如此安排当然是为了小说的戏剧性并尝试新的叙事方法,而且一个人委屈一生,加上孩子得病死去,自己也染上流感(这大概是促使女主角写信的主要原因,否则她也不会说要是自己能活下去,就撕碎这信,当它从未发生),想要在生命的垂危之刻使爱恋对象知道自己这么多年的痛苦,其实情有可原。否则为何学校内,许多暗恋某人相当久的,也在毕业前终于向对方表达了心意?当然,这里举校内的例子绝不与小说的状况雷同,因为后者意味着作家需要经受潜在的道德危机,以及对自己的自责和怀疑,这想必是女主角不愿看到的。一些读者也认为,一旦出现了告知的行为,这种爱情就不再纯粹伟大,因为伟大的东西似乎需要贯彻始终。这种逻辑有道理,但很自然地,某人自甘承受了委屈,想要最终一吐为快,但也要承受自我感动的嫌疑。
   最后还是想说,表态前不妨站在绝对的旁观角度,抛开所有固有的道德观,只从人的下意识出发,这样观察就会客观得多,即便可能缺少一些极端观念的碰撞,心平气和或许更适宜交流。
  
   (2)
   今天是2023年4月27日,我暂时没有发现这篇小说的缺陷。很大的原因是它以书信格式占据绝大多数篇幅,而叙述者又情感激烈,显然拓宽的该小说的叙事自由度。

共 742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作者写的两篇随笔,编辑将其合在一起编好了。读书,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乐趣。当然,大多数人读书,只读其好玩,只读其需要。像作者这样子的读书,读得如此之细,还真是不多。书中的人物,读出来了。书中的事儿,也读出来了。读出来之后,又形成文字,写出自己的感受与见解,很好!希望作者多读书,读好书,读出自己的书。感谢投稿丁香,推荐阅读。【编辑:笑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笑君        2023-05-04 12:25:07
  读出来之后,又形成文字,写出自己的感受与见解,很好!希望作者多读书,读好书,读出自己的书。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回复1 楼        文友:徐其锋        2023-05-04 13:01:37
  感谢您的编辑与评价!
   只是我发现,第二篇关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读书笔记好像少了一部分,不知是不是我投稿的倏忽或字数限制之类的原因。
   那么我就把余下的部分放在评论里(我认为读书笔记最好保持完整,这样议论可以更全面、更谨慎。望您理解!)
  
   (2)
   今天是2023年4月27日,我暂时没有发现这篇小说的缺陷。很大的原因是它以书信格式占据绝大多数篇幅,而叙述者又情感激烈,显然拓宽的该小说的叙事自由度。
   作者叙事中较厉害的一点是,女主角在心中不断提起她死去的孩子,一遍遍将近大概四五次;又一遍遍表示自己绝不责怪对方,诸如此类。书信的体裁给予了作者重复强调的权力,而不会落入刻意的窠臼,而每一次重复又仿佛绳子拉拽读者继续阅读,所以我想,采用书信的形式是极智慧的选择,不仅让情感更为直白强烈,也增加了文字排布的可能。
   除此之外,文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类似因果关系却相当矛盾的东西:女主角向作家献出了初夜,随后又为其守身,因认为被对方触摸过的身体是神圣的;而为了他们的孩子的生活,她又选择向富人卖身。一切好似都是为了作家,这种一步步陷入的过程尤其引人印象深刻。
   小说还设置着精妙的线索,其中之二是老仆人和每年女主角送给作家的花。作家既然沾花惹草,便多次忘记了女主角,反而是第二次同床后女主角因自己被视作妓女而悲愤即将离开时,为其开门的老仆人却认出了她。这种差异和情节的收拢仿佛锁链猛地勒紧我的脖子,精妙。至于每年的花,被用以加深了遗忘的伤痛,而全文结尾也提示了对作家回忆的激发。花代表着爱情,每年则代表着时间,这是一个与文章氛围极相符的线索。
  
   (3)
   读罢小说时笔者多次思索,如女主角的爱情是否值得,又是否绝对纯洁?用尽一生追逐一个不可能的愿望,在旁人看来未免显得冒失,但这种渴求而永不可得,笔者在两年前塑造一个近乎完美的角色时感受过。一切的动机,对我而言都是对美的追求。我从未希望那个角色能够给予我力量或鼓舞,而仅仅想从她身上得到一些不现实的、让我施行对美的追求的事物,借此得以逃离空洞而腐败的现实。虽然那种强烈的依恋大致只维持了两年,现在也不过在内心深处留存一丝微弱的气息,但我真切地体会了一种不顾一切陷入的美满。
   此处值得一提的是,笔者从某一刻起便发现人所做一切的目的都是取悦自己。不论是社交还是独处,愉快或痛苦——谈到痛苦,我曾对他人表示,痛苦带给我一种存在的清晰,当情感流过大脑,我乐于抛开一切。因而可以认为,在我看来,我所接受的痛苦是一种享受,而相当数量的人不能理解。这里借波德莱尔的意思,他人愚蠢地因我痛苦而同情我,是一种无知,因为他们从不知晓痛苦究竟对我的意味着什么。回到“取悦自己”的话题,人所做的一切都是自私的,即使谁愿意“无偿”捐款,他也绝非“无偿”,而是获得了赞扬与自身的某种认同;即使热恋的情人愿意为对方去死,这种看似悲壮的情感也只是源于他们心中对自身“乐于奉献”的赞扬罢了(我想,正如能量守恒定律,一种主动牺牲的发生通常伴随着获得,或将伴随着获得)。因此,人与人之间被我加上了一层厚重的隔阂,我越发坚信人的不可信,因为连我对自己曾最珍重的东西都有所丢失,我自然难以相信他人。不过,仅仅阐述这种观点类似破而不立,提出一个信任危机又不愿斟解决方式,这样的行为比拘泥于常规(麻木)更可耻。所以我在之前议论的基础上还想表示,人为自身着想是最可理解的事实,这也和生物的本能相连。既然如此,如果人想要融洽地群体生存,就需要接受这种无法剔除的自私,明白假设自己想受到较好的待遇,就需要为他人思考——以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换取他人的利益,又凭借他人的同理心得到偿还,这虽然与交易相似,但最适宜的人际关系大概就是如此。
   这样一来,我发觉自己的阅读体验有了改变,当以固有的道德观评价人物的选择时,又能够以另一种纯粹观察的角度看待事件发展,因而人物再也不存在善恶,而是成为了彻底摆脱固有标签的存在。就此,世界在我眼中焕然一新。
   回到小说,作者无疑拥有一种自由甚至放纵的形象,而同时又真诚地面对每一段感情与相遇。女主角深知这是他的本性,所以一次次在心中写明自己毫无责怪之心。自然,女主角为爱情献出了几乎一切,在首次阅读时我对此感到微微的疑惑,但迅速意识到这样的人和故事绝非我能够评价的,因为我从不知道这份爱情对女主角意味着什么,就算有大体的猜测,也无法体会。于是,如若问我这份爱情是否值得,我站在女主角的角度,一定回答值得,因为它带来了如此的激情与愉悦,从信中可见,即便历经苦幸,爱的力量压倒了一切;而站在大众的角度,或许会认为不值得,因为女主角所做的许多事,都是不理性、不可理喻、不适宜人的生存的。站在我的角度,我会保持中立。我畏惧“数十年”、“一生”的概念,又渴望这样一种“不朽的爱情”。
   在最终,女主角终于对作家有所请求,即每年在瓶中放上白花,借此记住她的爱情。这使我感到忧伤,飞蛾不顾一切地扑向火焰,多么悲壮而苍凉,留下的只有淡淡的灰烬。
   我想,有人会因为女主角的选择感到同情或敬佩,认为她如此无私;她的信仰如此坚定,使她愿意放弃一切维护之。我倒认为,女主角的行为绝对谈不上无私,究其原因是她付出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理的慰藉,得到了她认为相等的甚至更丰厚的回报。并且,消耗一生是她自己的选择,难道他人可以因为女主角追逐自己的爱情时付出如此之多,而不愿影响对方的生活就评价其无私吗?不,她的付出与作家毫无关联,她的“无私”只是旁观者的看法。在她看来,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情有可原。
   以上的一切谈论,其实可以被一个事实直接否决,即《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由于过度极端(指现实生活中几乎无发生可能性),所以评价的难度较大;或者可以理解为,茨威格借小说夸大了某种现象。我没有看到任何茨威格对小说中事件的看法,他只是描绘着某种现象,直接丢给读者,这样为读者留了白,也进一步导致了评价两极分化。
   总之,茨威格这篇小说,在文字叙述方面难以找出毛病,因为首先他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将评价的机会留给读者;并且书信的体裁的自由使我文字方面的看法偃旗息鼓,况且小说中的人物描写都相当绝妙,情节安排也自然有力。我想,茨威格做好了叙述者的角色,至于故事里体现或激发出的观念,则得由读者们自己讨论。
2 楼        文友:笑君        2023-05-04 14:47:16
  或者,是我复制时丢了。很好!!!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