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真相(小说)
要不是军保卫处周处长从门缝的地上发现一封匿名举报信后,事件的真相将永远得以隐瞒。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某野战军下属的炮兵团正在按照训练大纲组织新训后下连的新兵,开展每年一度的全团各部指挥系统人才的业务培训。培训地点设在远离大本营的太行山脚下的团教导队,是团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基地。
教导队队长孔德望和此次专业技术培训教官—作训股长刘名一是同乡。林副主席驾机外逃坠落在蒙古温度尔汗的那一年,他们从四川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应征入伍,有发小,同学,变为战友。经过十几年的摸爬滚打,如今他们都晋升为正营级军官。
“你敢游?!我就敢请所有在场的弟兄们中午搓一顿。”
作训股长刘名一很认真的指着跟在孔队长和他身后的十几名战士说。
“你说的?好!今中午这十几个人,十菜一汤,大家作证哦!”
孔队长边说边麻利的脱去鞋袜、衣裤,一猛子扎进了水塘里。
虽然时节已近清明,但今年的清明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天气依旧寒冷。杨柳的枝条虽早已泛绿待苞多日,却迟迟不肯吐出新芽。离教导队由三四华里的一个叫林头的村子是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官兵们购买个人生活用品和打牙祭唯一去处。在通往林头村的路上,有一个天然水塘,水塘经过一个冬天的沉淀净化,水质显得格外清新。
礼拜天,部队考虑到炊事班同志们的作息时间,通常是吃两顿饭的。耐不住饥饿的官兵们也会在购买生活用品的同时顺便买些零食,打些牙祭。有些也会邀三五个要好的同乡坐在一起要些小菜,小酌几杯。虽然部队三令五申不让饮酒,但在这个偏远山脚下的小山村也有点山高皇帝远的味道,团作风纪律纠察队鞭长莫及,查不到这个地方。孔队长和刘股长每逢礼拜天总会到林头村小聚一下,一为放松一下一周来紧张训练的神经,二为改善一下单调的伙食,用家乡话找一找儿时的记忆。
刘名一深知孔德旺从小喜游泳,水性好,在家乡那条百余米宽的川介河里,他一猛子扎到对岸是常有的事;但如今的天?料他也是一说,不敢真的下水,就索性夸下“你敢游,我就敢请弟兄们搓一顿”的海口。哪成想孔队长不给他反悔的时间,真的一猛子就扎了下去,弄得刘名一心里咯噔一下,升起一股莫名的紧张愁绪。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仍不见孔队长露出水面,大家由开始的兴奋鼓掌变得担心起来。
“不会出事吧?”
一个内蒙籍的战士望着水面担心的自言自语。
“出什么事?这才哪到那?孔队的水性在我们家乡从小是出了名的!能在水下憋气五分钟不是问题。”
刘股长像是替孔队长打抱不平似的拍着胸脯为孔队长夸口,生怕他们亵渎了孔队长的水性。
时间仿佛过慢了,水面也静的出奇,只有微凉的春风在水面上荡起波波涟漪,好像这里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
大家的心都揪了起来,都不约而同地向水边挪动了脚步,眼睛圆睁着,不肯错过水面上的一丝波动。
“刘股长!队长不会出事了吧?”
教导队的通信员小夏焦急地冲到刘明一跟前追问。
小夏是第二年的老兵,是孔队长从上年度全团近千名新兵里挑选出来的俊朗挺拔,眉眼英武的精神小伙。他到教导队后果然不负孔队长所望,无论干什么工作既眼中有活,又干练利索,很得孔队长的赏识。
“不会有事吧?”
“不会?!这么长时间了都没一点动静,肯定是出事了,咱们下去找找吧,要是真的出事了,可怎么得了啊!”
小夏的后半句话明显有些哽咽了,刘明一的心也揪了起来,说话的口气也失去了原先自信和坚定。
“我下去找找吧,我水性好,在家时常游泳。”
一个江苏籍的新兵边说边解扣子脱衣服,要下水寻找。
“且慢,你们都不要下水,水下情况可能有些复杂,我先下去探探。小夏,你快点到林头村找村队长,让他召集些人手,带上些绳索什么的,说孔队长掉到村南的水塘里去了,让他带人来救援,别的什么也别说。”
刘明一边交待小夏边脱去衣服试探着从塘边下了水。
水真的很凉,激得刘明一打了一个冷颤,身体不自觉地抖动着。当水漫过他的肩膀时他试探着用脚不住地划拉水下,寻找着孔队长的蛛丝马迹。当水漫过他的头顶时,他的脚已经无法前行,他明显感到有什么绳草拌住了腿脚,他潜入水下,抓起了脚下的绳草,猛地蹿出水面,原来是一团长长的菹草和柳叶藻。
“孔队长可能是一猛子扎下去被塘底这些水草给缠住了。”
他向岸上的士兵扬了扬手中的水草说。
“有会游泳的下来几个,不要扎猛子,拉着手,顺着塘边慢慢下。”
有六名自报会水的战士已脱去了衣服,按照孔队长入水时的方向手拉着手往前寻找。
水塘最深处有三米多,他们即便都潜入水里依然无法探摸到塘底,水草密得像一张网,又像无数根章鱼的触角一样缠绕阻挠着他们,令他们无计可施。
“都不要松开手,拉紧点。”
刘明一边向前寻找着,边叮嘱身边的战士,生怕再出现什么意外。
这时的刘明一已经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紧张和冰冷已使的身体有些不能自控,脸和嘴唇已成紫赫色,牙齿不自觉得哒哒哒地抖动着,双眼有些迷离,正在不受控制地往下沉。一个战士见壮,迅速抓住了他的肩膀,把他拉了上来。
坐在岸边几近虚脱的刘明一被战士们用衣服包裹着,稍倾,他回过神来,甩掉身上的衣服就要往塘里跳,战士们怕他发生意外就纷纷把他拉住,他无奈地嘱咐着水里的战士们拉紧手,注意安全。
此时离孔队长下水已过去十分钟之多,刘明一已感到凶多吉少,他的心已揪到嗓子眼了。
突然,他发现离对岸不远处的水面上漂浮一个白色的东西,他忙撒丫子绕着塘堤跑过去,近了,才发现是只死羊。他把死羊捞了上来,羊的身体已经僵硬,只是肚很大,可能是喝饱了塘水。他突然像是有了新发现,让跟在他身后的两名战士抬着羊到对面孔队长的入水处集合。
“都上来吧,即便是找到孔队长怕已经晚了,咱们现在只能为孔队长的后事着想了。”
此刻,刘明一似乎显得格外冷静,看见死羊的那一刻,他像是得到了救星。
“弟兄们,今天这场事故谁也不想发生,大家都看到了,是孔队长自己跳进水塘的,不管什么目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咱们不能让孔队长死的不明不白,我提议,一会儿村里的救援人员到来时,咱们就一口同声说是孔队长是为救老百姓的羊才下水出事的,别的什么也别说,大家必须坚守这个统一口径,无论到何时都不能走了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孔队长争取一个义举,将来替他申请一个烈士名额,对他的家人和子孙后代有个交代,对我们全团也是一份荣誉,大家能做到吗?
“能!”
“好!继续下水寻找。”
说完,刘明一第一个又下了水。
当小夏带领十几个村民感到水塘见他们仍在水中寻找而没见孔队长的影子时“哇”地一声放声大哭起来。
村民们根据刘明一的描述,在村队长的带领下把绳子系在腰间,绳的另一头甩给岸上的人拉着,伙同刘明一和几名战士一起向水塘中间探寻。
由于天气的寒冷,下水的人员只能在水里待六七分钟就得上岸保一会暖,大家轮番交替下水,大约半个小时后,一个村民在水塘中心处的地方发现了脚下踩有异物,忙招呼大家向他靠拢。
自称水性好的江苏兵一个猛子扎下去,探摸到水草下确实有一个硬物,只是水草过于厚实,他无法确认到底是什么东西。
“大家都不要慌,不要害怕,孔队长咱们都认识,经常带着官兵到咱们村办好事,搞军民共建,是个顶呱呱的好人,不会伤害大家的,他是为了搭救咱们的羊才下水出事的。解放军同志们,请让一让,让我们这些熟悉水塘情况的社员们尽一份力吧,来,咱们四个腰间栓绳的同志围成个圈,一起下潜,先清理脚下的水草,再探摸东西。”
队长说完就第一个潜到了水里。
他们拔出一把把绿而长的水草,终于一个社员一把探摸到了一只人腿,高喊:“是人,是人……。”
队长摸到了头,只是头和肩膀都被水草缠绕着,一时无法拉出,他摸索着拔掉缠在头好肩膀上的水草,用力地向上一提,把人一下托上了水面。
“是孔队长!是孔队长!”
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惊叫。
孔队长面目紫中泛白,肚微微隆起,由于在水中浸泡过长,皮肤开始起皱,全身冰凉变硬,村医检查施救了多遍,仍无生命体征。
孔队长舍己救羊的英雄壮举不胫而走,林头村男女老少自发地跑向水塘边为孔队长送行。都为一只不起眼的牲畜而牺牲一名解放军营级军官而惋惜、悲痛。认出死羊是自家的张老汉更是扼腕叹息,欲哭无泪,蹲在地上不时地用拳头锤打着自己。
正在军里参加四年一度的全军军事大比武动员会和年度安全工作会的秦团长得到消息后,忙向军师两级领导请假,赶回了炮兵团。
秦团长回团的当晚就召开了全团营级以上级别的干部紧急工作会。会上,刘明一详细讲述了孔德旺事发的经过。他隐瞒了孔德旺和他打赌下塘游泳的事实,杜撰了孔德旺是看到水塘里有一只老百姓的羊在挣扎而不顾天冷、水深就下水救羊的壮举。他不提倡这种盲目的个人英雄主义,但他讴歌赞扬他这种面对群众财产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他还引用了毛泽东主席在《为人民服务》纪念张思德同志一文中里的一段话:“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他说孔德旺的死虽然是为一只不起眼的牲畜,但他的精神和行为是重于泰山的。
根据孔德旺同志以往的工作表现,结合他为抢救群众财产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跳水救羊而不幸献出宝贵的生命壮举,会议拟定并一致通过孔德旺同志为“革命烈士!”此决定即日报请团党委和上级党组织批复,一切善后工作按照“革命烈士”优抚条例执行。
在孔德旺同志追悼会的前夜,参加孔德旺同志事故调查的军级代表、军保卫处周处长,在所下塌的团招待所001室的门逢下发现了一封匿名信。
周处长不敢怠慢,他拔通了团长的电话……
再有两个小时,追悼会就将准时召开,出这样状况是两位领导谁也没想到的。
秦团长点燃了一只烟,没顾上抽,他仰靠在沙发上,任由手中的烟冒着缕缕白烟,化成灰烬。这个情况让他始料未及,这不是一个烈士冠名的问题,这关乎他两个爱将半生戎马生涯的盖棺定论,及两个家庭的未来生活和他们的子孙后代的荣辱与共。
在秦团长到军开会之前,他已经在心里默定了未来团参谋长的人选。现任团参谋长因前年夜间指挥榴弹炮实弹射击,到弹落点实际查看炸点时,不幸掉下悬崖,摔断了腰脊椎骨,在医院躺了一年余仍不见好转,其现实已无法胜任本职工作。更何况马上要开展的军事大比武,没有一个军事技术过硬的领导挂帅,要想在全军十几个正规团中夺得好名次,是万万不可能的。他利用这次全军军事大比武动员会和年度安全工作会会议期间,和师长打了招呼,希望在本团营级以上干部中提拔参谋长,师长默许了他的提议,叮嘱他严格遵照参谋长的选拔标准选拔人才。
按照时下新军事改革的大政方针,选拔任用年富力强,文化程度高,军事技术过硬,专业技术对口的新型指挥人才是军队提拔干部的大趋势。在全团二十几位营级以上的干部里,符合参谋长人选标准的共有三人:现任副参谋长王林峰,团教导队队长孔德旺,团作训股股长刘明一。
王林峰:33岁,中共党员,毕业于某陆军指挥学院。政治思想过硬,考虑问题细致缜密,但多在点上纠结过细,欠缺整体全局的网状结构布局。
孔德旺:32岁,中共党员,毕业于某炮兵学院。喜欢兵棋推演,对新生事物接收较快,是全团第一个支持、理解、弄懂新军事变革整训大纲的人。
刘明一:32岁,中共党员,和副参谋长王林峰毕业于同一院校。喜欢研究各种棋类,尤其是在围棋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多次在驻军本地区举办的赛事中夺得冠军。是一个在指挥方面有一定禀赋的不可多得的人才。
“召开个团党委扩大会吧?你和师代表都要参加,这个情况太突然了,不是咱两个就能马上拍板的事。”
秦团长望着周处长征求意见。
“我赞成。”
当团党委们在传阅了周处长手上那封匿名信后都愕然了。
会议结论是:追悼会准时召开,悼词由原先的刘明一致悼,改为团副参谋长王林峰致悼。舍身救群众财产的事迹暂不要提起,多赞扬孔德旺生前的优秀工作和立功受奖事迹。追悼会结束后,迅速成立事故调查组。为避嫌,秦团长提议由军周处长担任调查组组长,团政治委员任副组长,周处长见推辞不过,就欣然接受了。
追悼会致悼词的临时换将,让刘明一大吃一惊,悼词中删去了孔德旺舍己救群众财产的主要事迹已使刘明一明白了十有八九。他站在队列里,在低沉的哀乐声中流下悔恨的泪,以致于后来不能自控,放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