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春来话野菜(散文)

精品 【东篱】春来话野菜(散文)


作者:龙飞在天 童生,824.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15发表时间:2024-03-24 05:10:20
摘要:春天来了,又到了采野菜的季节……


   又是春天,偶尔刷刷抖音,总见到有些人去山间地头寻找野菜。羡慕不已。
   我也是一个山里长大的孩子呀。记得每到春天,总是我们异常兴奋的时候。猪屁股、野葱子、蕨苔、椿芽、刺龙苞……春野菜就闪亮登场,发出嫩绿的光。不能放过放学之后,或星期天,我们手持一把竹刀(削成像小刀一样竹片),挎上一个竹篮,呼朋唤友,奔向山野。“快看,猪屁股,”不知谁一声吆喝,我们纷纷跑过去。圆乎乎的叶儿深褐的颜色,让我们一见就满心欢喜,真想上去俯身看住。快来快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俯下身来。抢上啦。连泥带根快速抛进篮子里。其实我们哪会认真地撬,只是乱抢一气,只管长得深的壮的下手,对于刚出土的不屑一顾,之后,又向另外的荒坡跑去。于是,春天的饭桌上,又多了一道新鲜下饭的野菜。
   其实,对野菜认知,是我在后来学习中加深了认识。记得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中就提道: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还有是冰心老奶奶在她的文中提到在她的家乡有一种野菜叫荠菜,我至今也不知这种野菜究竟是什么一种什么野菜。反正,这种野菜应是存于冰心老奶奶对童年美好的记忆里。而我对野菜更深的认知,是在我读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让我惊诧不已。在红军过草地的时候。其中有一个细节,是红军曾在特殊的时候组织的一个试吃团。因为他们不知道哪一种能吃,有毒与否。野生的植物有毒无毒,谁都不好判断。走过一地,采来无名的野菜,试吃过后,当确认对人体无害时,他们才会大量采摘。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有多少试吃的成员,轻者腹泻不止,重者永眠于雪山草地。看似不起眼的野菜,在革命的征途中却立下多么伟大的功勋!
   哦,野菜!从古至今,在人类的进程史上,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还记得刚过去前几年。武汉疫情刚开始时,全面封城,而作为经历了大震的四川人,为了感恩,将大量的蔬菜装上卡车,千里驰援武汉,其中就有川人最爱的猪屁股(现在叫折耳根),送到他们的面前。而武汉的居民却从不未见这种菜,还通过短消息微信,弱弱地问这是什么菜,怎么吃?于是我们川人,又是微信又是短视频,给他们科普,这是什么菜,可以怎么吃。仍有人难以忍受它的味儿,让这些菜烂在他们的仓库里,让川人见了无限感叹唏嘘。
   野菜,要说爱你真不容易。从古至今,从南到北,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我们知道野菜应数不胜数。在特殊的年代,它就是救命的好东西,怪不得很多文人都写野菜,给野菜树碑立传。
   今有人更钟情一种叫羊肚菌的野生菌。其实这种野生菌我从小便知,我们叫它阳雀菌。为什么我对它记忆尤深?那么因为这是一种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野菜。每年的春天,母亲总是走到大山深处,用蓝色的围裙兜回这种有着蜂窝眼像收拢的小伞一样的菌类,母亲告诉我们这叫羊雀菌。我们都眼巴巴地看着,都想尝尝它什么味道。而母亲却说,别想,这些是拿来卖钱的。
   有时只采了少数几朵,我们的母亲才会说,今天采得太少了,就把它用来做汤吧。这时候,我们才能有幸够尝尝它的味道。入口,细细咀嚼,真的鲜香味美。这种野生的,你可不要小看,母亲说小一斤能卖几十上百块。听到母的话,我才懂母亲为什么舍不得让我们吃。好在,现在我的家乡已成功培育出这种菌类,并正名叫羊肚菌。原来只有山野才有这些珍贵的野菜呀,逐渐被大家认知,并深深爱上它。
   现在的我离开大山已久。而每年春天到来的时候,每到逢场天,我总爱去农贸市场转转,一有野菜卖,不论是折耳根啦、蕨菜啦,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会买上一些。或拌,或炒,或炖,总是能美美地下一大碗饭。
   临近清明,我还知道一种叫棉花草的野菜(也不知书上叫什么)。除了棉花草,还有一种是甜艾。这是用来做清明馍的。现在一些小商小贩也有得卖。我每次路过见到时,总是买上一个,边走边吃。
   野菜常常被认为是贫困时代的食物,但对许多老一辈人来说,它们却是与他们共度艰难岁月的伴侣,承载着生活的希望与坚韧。即便现在生活条件改善,许多人仍保留着吃野菜的习惯,并非只是为了怀念过去,更是一种对曾经生活的感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让我们呼朋唤友,或带上孩子来一次亲子之旅吧,去田间地头,去山乡荒野,踏青赏花之余,采摘一些野菜,不亦快哉?
  

共 17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最是一年春好时。春天,万物萌发,大地一片碧绿,又到了挖野菜吃野菜的时候。作者在山里长大,想起小时候,每逢春天去挖野菜的情景,满心欢喜。鲁迅和冰心都在文中分别写到过野生芦荟和荠菜。野菜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为战士充饥,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想到,武汉疫情时,四川捐赠大量折耳根,因居民不知道食用方法而烂在库中,几多遗憾。野菜还是特殊年代的救命菜,如羊肚菌。如今,作者已离开大山,还是喜欢到农贸市场,去找寻野菜。野菜,是老一辈人艰难岁月的伴侣。春天已到,作者要带上孩子,来一次亲子之旅,去踏青赏花,采摘野菜,不亦快哉?本文短小轻灵,文风清新,有缅怀,有展望,不失为一篇好文,推荐阅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331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3-24 05:13:11
  这是一篇应季应景散文,春天到来,野菜萌芽,给老师带来无限遐想和回忆。苦涩而甜蜜的往事,让短文回味无穷。感谢老师投稿东篱,顺祝春天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龙飞在天        2024-03-24 11:59:20
  感谢老师及时的编发及精准的评按。
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3-24 10:12:40
  此文虽短小,但内容丰富,有艰苦的过往,快乐的童年,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更有对如今美好生活的热爱。为好文点赞!遥握问候,谨祝精彩纷呈!
回复2 楼        文友:龙飞在天        2024-03-24 11:59:59
  谢谢老师的留评鼓励!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24 16:50:30
  作者笔下的野菜,摇曳多姿,特别是写到两个作家笔下的野菜,还是 长征途中尝野菜的成员,有的就被毒死,真是惊心动魄。艰难里,人类的选择带着危险,于是我们今天才吃上怀旧的野菜。这篇散文写得特别有味,有深度。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龙飞在天        2024-03-27 09:54:46
  谢谢老师的用心留评与鼓励!问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