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文璞】文明迁徙(小说)

编辑推荐 【文璞】文明迁徙(小说)


作者:益水 白丁,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3发表时间:2024-04-18 15:55:50
摘要:经过科学家连续十五年的科考测量证实,地球上所有的山峰都在向着地心方向塌缩,所有陆地的海拔都在逐年降低;与之相反,所有海沟、海盆等深海区域的海床都在抬升,固态的地壳正渐渐像蛋壳一样均匀地包裹在地幔之外。根据数字模型测算,大约再过五百年左右,地球上的所有陆地都将淹没在海平面以下……留给地球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一、可怕的猜想
   北京城外的香山又到了层林尽染、五彩缤纷的季节,而城里的树木依然我行我素地挺立着绿色的腰肢,幼稚得未作一点御寒的准备。星期六下午四点十分,随着一架从拉萨起飞的大型客机在北京大兴机场缓缓降落,青藏高原科考测量队三十八人结束了为期两个半月的青藏高原行程,回到了北京。队员们拖着疲惫的身躯提着大包小包从机场直奔各自久别的温馨港湾,那里有妻子儿女以及亲人们正在等着他们。队长汪海洋的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妻子恰巧到哈尔滨出差,这让他很是扫兴,但更让他心绪不宁的是这次科考的山峰高程数据变化。为此,他一路都双眉紧锁,一言不发。坐在前一排的副队长高畋不时回头观察着这个上司的表情。走出机场后,作为队长的他和副队长高畋要先把重要的资料送回单位,然后才能回自己的小家,这是工作纪律。等把一切安排妥当后,他们打了一辆出租车向家的方向奔去。
   他俩住得很近,只隔一条马路。等出租车停下来的时候,二人一起下了车,高畋拍了一下汪海洋,“汪队长,天还早,弟妹又不在家,咱俩到老地方喝一杯吧。”
   “你怎么知道我老婆不在呢?”
   “你打电话时,我离你那么近,能听不见吗?”
   “这不近情理吧,我回去是光棍儿一个,可也不能耽误你和嫂子亲热呀。”
   “嗨,都老夫老妻的了,哪还有那兴致呢?走走走。”不由分说,高畋就拉着王海洋直奔酒馆了。
   高畋在单位里是汪海洋的副手,是下级,但在工作之外却是他的老哥,因为他比汪海洋大六岁。
   他们俩来到和顺胡同一家名叫“白圭之玷”的酒馆,挑了一间小雅间坐下。这是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高兴的时候来喝酒助兴,烦恼的时候来借酒消愁。酒馆不大,平时人也不多,但装修得古朴雅致,甚是考究,紫栗色的屏风雕龙画凤,古色古香,每面墙壁上都挂着名人山水画,红木桌椅的边缘都雕刻有连绵不断的“回”字纹图案,每个小包厢里都有一盆怒放的仙客来。置身其中,大有远离尘世之感。但今天二人无心欣赏这些,他们的心情异常沉闷,不详的预兆提早在他们的心中投下了斑驳的阴影。
   连续五年的测量,青藏高原典型山峰的高程数据大出意外,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的每座山峰都正以每年五到十厘米的速度在降低,特别是后两年,又追加了十座山峰的测量,其结果大致一样,也都在以几乎同样的速度下降。
   第一个凉菜刚一上桌,高畋首先端起酒杯在汪海洋的酒杯上轻轻碰了一下,“来,汪队长。”没等汪海洋做出反应,他已经仰头一饮而尽,然后捏着酒杯等着汪海洋。“海洋啊,我知道你现在的心情,但天塌大家死,有什么办法呢?”
   汪海洋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也把酒干了。他慢慢放下杯子,夹了一口菜,神色凝重地说:“哎!我想你应该也感到问题的严重了吧,这次人类恐怕真的要走到尽头在劫难逃啦。”
   “是啊,看来整个青藏高原确实都在下沉,我们的生存环境岌岌可危啊。”
   “高哥,咱俩可是无话不谈的好兄弟,我有一个还不太成熟的猜想,只能先和你说说,但千万不能对外透露半点风声。”汪海洋压低声音继续说,“今天出发之前,我查了一些关于海平面上升的资料,但经过仔细计算,这些年冰川融化后产生的水量远远小于海平面上升的水量,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所有人都把海平面上升的缘由归咎于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我现在有一个很悲观的猜想:冰川融化是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之一,但陆地的沉降是海平面上升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更为可怕的是,与陆地沉降相反,海底恐怕正在抬升。如果真是这样,用不了多久,地球表面的陆地将不复存在,人类将无立锥之地啊!”
   “难道……难道……真会那样吗?”高畋惊讶地用双眼等着汪海洋。
   汪海洋面如止水,语气平静地说:“记得二十年前,我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攻读博士的时候,我的导师亨利·迈瑞曾经提出过一个‘地壳厚度均匀化\'的假设。大概意思是说,当地球内部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紧贴地壳上地幔的软流圈内的液态熔体物质会大幅增多,粘稠度会降低,流动性增加,根据帕斯卡原理,地壳薄的地方或受压抬升,或破裂后涌出岩浆填补到低洼处,冷却后形成新的地壳层,厚的地方则会塌陷,最后整个地壳厚度逐步趋于均匀。”
   “奥?真有这样的说法?”高畋不解地看着汪海洋说。
   “是的,当时没有人重视过他的观点,只当做一种毫无根据的猜想而已。现在看来,天下的事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这种猜想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汪海洋长长地叹了口气,神色凝重地接着说:“你想想,如果地壳厚度均匀了,地球上还会有陆地吗?”
   “是啊!到了那个时候,地球完全成了海洋的世界,彻底成了一个蓝色星球,我们人类和陆地上的动植物都将随着陆地的消失而堙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地球亿万年的生物进化可能又要进入下一个轮回了。”说完,高畋表情沮丧地举起杯又和汪海洋的酒杯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也许正如佛经中讲的那样,宇宙万物都是一样的命运,都要经历一个成住坏空的过程,人类、地球也不例外。”
   “那我们又能怎么样呢?只不过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嘛。”高畋带着绝望的表情无奈地看着汪海洋说。
   “不,我明天一上班就写一个报告,请求上级立即批准对全球四大洋具有地理标志意义的海沟海盆的深度进行新的测量。因为这些地方都是公海,不用与其他国家沟通,也不用征得联合国的同意。至于其它大陆地标性山峰的高程数据,等下一步通过合适的渠道与所在国沟通后再做测量吧。”
   “依照你的判断,这的确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事情了。”高畋说。
   “紧迫归紧迫,可正因为是猜想,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所以这些猜测丝毫也不敢向外人透露,否则会引起社会恐慌的。”
   高畋十分认同地点了点头。
   汪海洋长吁了一口气,仿佛一下子释放了心中所有的块垒,打起精神拿起了酒瓶给高畋和自己的酒杯都加满酒,“好了好了,今天暂且不再说这个沉重的话题了,反正咱们现在还能脚踏实地,及时行乐,来来来,咱们喝酒、喝酒!”
   ……
  
   二智慧人类
   雄安新区一条独具特色的街道上,已经鲜有空白的墙壁,天马行空的涂鸦在极力渲染着,鲜艳得有些刺眼,耳畔乐声悠扬,却也因为繁多而显得嘈杂万分。周智明尽力不去注意这些东西,一路驾车向城外驶去,街道的尽头是城边一处掩映在万绿丛中的深宅大院——“智慧人类”实验室。这里虽位置偏僻,但却是许多年轻人狂热梦想的天堂。年轻的志愿者不畏风险,把接受“知识传输”当作一种无上的荣耀。严谨一些讲,从这里走出去的年轻人已经不能再简单地称呼为“人”了,他们是真正的“智慧人类”。只可惜能接受这样实验的人太少了,因为实验室规模有限。
   “智慧共享”的研发计划已经过去了十五个年头。十五年前,周智明负责主持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人脑与外界知识传输的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知识传输”随之出现在公共的视野之中,而“智慧人类”这个名词也应运而生。由各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知识传输联盟”正在筹建一个全球统一的知识库体系,然后,把那些全人类都应该掌握的公共基础知识通过“知识传输”输入人的大脑,达到人人都会,实现“智慧共享”。那些原本要通过十余年学习的内容朝夕之间即可掌握,从而解决了“教不会”这个困扰教师千百年的难题。而那些专业科技知识则明码标价地“售卖”,其中那些专业到稀有程度的知识,因其稀有将被赋予极其昂贵的价格。
   车里的广播悠悠地放着最近新出的歌曲,像父亲不喜欢他听的流行音乐一样,他对这样新潮风格的音乐也并不感冒,只是这首歌作曲者的缘故,让他咽下了不耐烦,循环播放在这逼仄的空间里,似乎把本来就不大的空间压缩得更小了。作曲者周默生,是他的儿子,今年二十四岁。周默生在小学念书的一天,父亲把他带到了一个挂着“智慧工厂”牌匾的地方,成了“知识传输”的第一批实验品,那是周默生最后一天跟着老师坐在课堂里听课。那个时候“知识传输”刚刚开始,未知的风险让绝大多数志愿者望而止步。招不到足够在志愿者,作为领衔科学家的周智明只好带着自己的儿子亲自下场,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大都市里新的浪潮暗流涌动,可在周智明的故乡——距离京城六百多公里外黄土高原上的未央小镇,似乎大多数事物都像每次来往都会路过的那棵老槐树一样,安稳得过分,密布的纹路里刻下了岁月的印记。他的父亲老周就在这里度过了大半生。
   周智明的父亲老周曾经是一名教师,六十岁退休赋闲的他在小区里同几个老邻居闲聊时,总是充满自豪地一次又一次讲起,“没有我儿子孙子为科学的献身精神,就没有‘智慧人类\\\\\\\'的今天。”可楼下的韩师傅也常善意地挖苦道:“哈哈,是啊,你儿子的“智慧人类”要是真能在全社会推开,你这做老子不就成了教师的绝版了吗?”这话也恰如其分,而老周对于儿子的成就又是爱又有恨,爱在他能做出如此巨大的成就,解决了困扰他全部教学生涯中学生成绩的问题;恨在他让自己坚守了三十多年的职业化为虚无,以后还会不会再有教师这个行业?
   周智明小时候像许多讨厌做功课的小孩子一样,有一个童真的梦想——知识可以直接传输到脑海里。他作为“知识传输”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以身示范成为了首批接受知识传输的人。沿着儿时的路漫步,他走到了梦想里的那个世界。只是如今的世界,还有些不同之处,或者说,奇异之处。“智慧共享”计划的初衷是,让更多人能够迅速地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并以此推动人类知识快速向前迭代更新,加速科技发展的进程。在最初的几年里,这一初衷可以说成为了现实。经过“知识传输”后的“智慧人类”在各种领域的前沿阵线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使得不少难题迎刃而解。
   “知识传输”的完成不是一次性的,直接输入大量信息会使人产生精神上的不适应。接受“知识传输”的志愿者开始的时候往往沉浸在‘知识传输改变命运’代替了以往的‘知识改变命运’兴奋之中,但连续一个月的时间里,如潮水般涌入脑海之中,给志愿者们带来的似乎并没有过去自己学习掌握知识时的满足感,只有一种说不出的疲惫之感。
   任何技术的进步都是一把双刃剑,“智慧共享”和“知识传输”计划也不例外。
   今天周智明来“智慧工厂”是要参加一个高级别的保密会议,像他这样的实验室负责人是这次会议里级别最低的参会人了。本次会议只有一项内容——通报世界各地两个“智慧共享”计划的负面案例。参会人员只有屈指可数的九个人,虽然都是熟悉的面孔,但每个人都神色凝重,没有了往日见面时轻松热情的寒暄。厚重的遮光窗帘无情地阻断了室外明媚灿烂的阳光,看似柔和的橘黄色灯光给室内增添了沉闷的气氛。会议室的时钟指向九点时,会议正式开始。一位头发花白的领导宣读了两则从欧美传来的消息:
   消息一:美国一位表面和善不苟言笑的医学博士,谁也想不到其内心却是一个极端的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者,他利用自己的学业优势接受了“知识传输”,获取了足够丰富的生物制药知识,创造出了一种只能在有色人种中传播的致命病毒。他利用一次义诊的机会,偷偷地把病毒投放到一家有着一百多位老人的养老院,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该养老院里所有有色人种的老人和两个拉丁裔工作人员全部莫名其妙地死亡,而白人们却毫发无损。好在警方及时介入调查,终于找到了幕后的黑手,抓捕了这位博士,查抄了所有设备和没来得及投放的病毒,制止了悲剧的扩大和蔓延。
   消息二:欧洲的一位接受了“知识传输”的核科学家在核武器小型化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他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把便携式核弹制造工艺的图纸秘密转交给了一个恐怖组织联络人。幸亏此人在登机离开巴黎时被安检人员扣押,收缴了所有材料,才避免了可怕灾难的发生。
   宣读完两则书面消息后,这位领导放下手中的文稿,神情严肃地说:其实类似的事情,咱们中国也发生过,比如去年新型毒品案中的制毒者不就是接受过“知识传输”的人吗?这样的案例过去有,现在也有,将来仍然会有……
   领导欲言又止。
   会议就这样极其简短地结束了,但作为“知识传输”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和首席科学家的周智明,心中压力陡增。
   “智慧共享”和“知识传输”计划的实施给社会带来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其最大的弊端就是知识一旦输入人脑后无法删除,这就让一些伪装起来的坏人有了可乘之机,也给人类埋下了巨大隐患。此外,对未成年人实施“知识传输”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一是未成年未来可塑性极大,不确定性也极大,“知识传输”后的风险也极大;二是让青少年对积极上进的精神产生了怀疑,不学无术,“苦学不如等待输入”的消极思想已露出端倪。看来通过“知识传输”实现“智慧共享”还真不是思想单纯的科学家想象的那样简单,仅仅是实验阶段就出现了这么严重的问题,周智明开始谨慎思考这项技术推广的科学伦理问题了。

共 34506 字 7 页 首页1234...7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想象力丰富、构思独特的科学幻想小说,也是对人类文明的深刻思索。通过对珠穆朗玛峰的科学测量,得知地球上的所有陆地都将淹没在海平面以下。悲观绝望的人类现出原形:银行出现挤兑,消费场所人满为患,连“葛朗台”式的人物也顿悟般地加入了铺张浪费的大军,各种暴力犯罪案件激增,宗教场所里都挤满了虔诚祈祷的信徒,无恶不作的人突然立地成佛,平时和善的人开始为非作歹了。然后,科学界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在距离地球4.4光年的一个恒星系中发现了一颗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被命名为“新家园(NEWHOME)”。不久,联合国启动了一个拯救人类的庞大工程——“文明迁徙(CM)”工程。工程在中国和美国分成两组,人类利用高速粒子加速器发射了由35颗智能粒子组成的全息调查系统,人类根据这些详实信息,开始利用超级计算机人工合成两套与真实环境完全一样的“全息数字孪生仿真系统”,令人欣慰的是,二百多年前“知识传输”的创始人周智明的两个后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周立德和周立仁分别在自己的国家参加到两套“全息数字孪生仿真系统”的建设中。他们把人类的受精卵和一批集中了人类所有智慧的高智商机器人一起发射到那个遥远的星球,让受精卵发育成胎儿,最后在机器人的护佑下让这些婴儿在新环境中长大,并传授给他们人类的知识和技能。系统A 由于中国人刻苦耐劳,率先开始启动,他们只是过着原始生活的文明人与土著“袋人”和谐相处,互相帮助,遇到冲突及时道歉化解,自己更生开发矿产,在这个距地球4.4光年外的星球上顽强生存下来,利用地球人上百万年聚集起来的智慧开疆拓土,在这个陌生的星球上建设美丽的家园,实现人类的异域复兴。但系统B采用了与系统A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社会达尔文思想主宰了系统的运作,人类利用自身优势驱逐虐杀“袋人”,地球人基地周围的“袋人”部落已被摧毁,人类抓捕现有的“袋人”进行极其残酷的驯化 ,本来充满地球人智慧、让人类异域重生的功勋设备,如今却成了人类野蛮犯罪的温床。这些令卡内尔(周立德) 感觉非常残忍,终于因为执着自己的观点被暗害。卡内尔离异的父母却因为共同的理念联合起来,促成向联合国在会议上通过播放人类历史上的历次占领与种族灭绝,反思两种不同文明思想的介入,最终导致了A、B两个系统工程的差之千里。人类的“文明迁徙”工程,仅仅只是为了简单的物种延续吗?当然不是,它必须是符合人类共同价值观认可的文明,而不是一区一域一个群体思想意识上的偏见。为此,再艰难的改变也必须进行。联合国“文明迁徙”工程委员会做出了艰难的抉择。“人类不应该把自己经历的痛苦和那些野蛮的残渣跨越时空带给未来,宇宙文明不应该再有带血的脚印!”“宇宙真的是黑暗森林吗?被发现就意味着被消灭?按照这样的逻辑,宇宙最终只能有一种文明孤独地存在。不!绝不会是这样!宇宙应该、也必须是各种文明共同的家园!万物共存才是文明存在的基石!”“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做好准备,用包容和合的心态接纳一切域外文明,让地球文明成为宇宙文明的典范和灯塔!只有这样我们的文明延续才有意义,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永生!”这些观点使人产生了共鸣。人类又一次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良知克服了偏差,匡正了文明发展的方向。文章结尾寓意深刻,已过耄耋之年留守在地球的人们望着“文明方舟”号飞船载着人类的全部希望和千万年积累的全部智慧缓缓起飞,在人们头顶上空画了一个漂亮的圆圈作为最后的告别,飞向未来,实现了永生。文章很有深度,感谢作者分享。【文璞书苑编辑:寂寞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净        2024-04-18 21:44:49
  关爱地球,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人类文明才能永生。令人思考的一篇小说,寓意深刻。欣赏点赞!
2 楼        文友:飞不高蝴蝶        2024-04-18 23:11:36
  欣赏益水老师的小说,奇思妙想,思接浩瀚,妙哉!
3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4-04-20 09:30:29
  很好的一篇科幻小说,结构完整,情节曲折,想象丰富,启迪思考。洋洋三万多字,遨游九万里长空,老师创作辛苦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