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熟悉的味道(散文)

精品 【东篱】熟悉的味道(散文)


作者:红花草 举人,396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20发表时间:2024-05-17 07:13:29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家里养猪,且还养有母猪。
   养母猪,精心抚养小猪那是必须有的过程,这与收入的多少直接挂钩,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调教初生小猪吃奶,要拿出十二份的耐心,争取每头仔猪在脱离母体后尽早吃到初乳。越早吃到母猪的初乳,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和成活率,有很大的关联。因为初乳里含有大量的乳糖和免疫球蛋白,能及时给仔猪提供所需要的能量。人说的“出风长”就是这样,吃是动物的本能。小动物开口吃了,便会以看得见的速度生长。有的母猪母性不好,特别是初产母猪,他不给小猪吃奶。如果超过一天仔猪还没吃到初乳,它们的成活率会大打折扣,健康系数至少降低大半,很难养活。即使不死,也是碍长的僵猪。
   “想要畜生钱,要与畜生转”。因此,我除了好好地养好母猪,调教仔猪吃奶是关键的一步。一方面不能让体大笨重的母猪压坏行动还不太敏捷的仔猪,再者,为了整窝均衡生长,要人为地给它们固定乳头。
   我照顾仔猪吃奶,还悟出了一些道理,不信?请往下看,我说得对不。
  
   二
   我有些不明白的是,有的人说某人蠢,总是拿猪来做比较。“蠢得像猪”“笨得像猪”“比猪还蠢”等等。这还真的冤枉猪了。殊不知,猪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之一。它的聪明程度在动物界中排名第五,它们的智商在全球可以排到第十位到第十二位。就是一向认为聪明通人性的狗,也只有猪的三分之一聪明,这都是有数据可查的。
   “一猪二熊三老虎”,猪的能耐排在首位,肯定是猪自己打下来的天下。“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否则力大无比的熊和凶猛异常的老虎岂能甘心俯首称臣?这里说的虽然是野猪,家猪是野猪进化的产物,毋庸置疑的。
   最令我佩服猪的是,它们出生后第一次吃的是哪个乳头,它始终都记得,不会搞错,哪怕母猪翻了个身,上面的乳头给压到下面,它也会寻了去。人为地干预都不行,这是它们与生俱来的本领,有时候我想把弱些的猪调到母猪前排的几个乳头。业内人都知道,母猪前排的几对乳的乳汁相对较好,较足。我给弱者来点特殊照顾,它们居然不领半分情,常常是把我的耐性磨得所剩无几。
   昨天,家里有一头母猪生产,调教小猪吃奶,可让我费老鼻子劲了。有两头小的我捉了无数次放母猪前面的乳头,它们偏不,就是把乳头塞进它们嘴里又吐了出来,真真的想气死我,它还不带偿命。非要找它先前吃过的后面的那奶头。我腿蹲酸痛,耐心磨没,最后妥协,随它去,那是它自己选择的,我够仁至义尽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毕竟我经常养猪,知道一些它们的习性。它们是跟着自己的气味走的。第一次认准了的乳头,以后很难人为地调过来。猪的视力差,但它们的嗅觉相当灵敏。瞧它们在乳房前拱啊掀啊,就是用鼻子在寻找熟悉的味道。猪的嗅觉比狗还要灵敏,这不是说狗的鼻子不好,而是证明猪的鼻子比狗更好。不要小瞧猪。
  
   三
   “生嘴的要吃,生根的要肥”。猪,生下来就知道循着自己的气味,寻找吃的,这是原始求生的本能。一旦认定,就不会轻易改变,也是对第一口奶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有了依赖,有了信任,根深蒂固,一般不会改变。“有奶便是娘”这句话不太适合猪。母猪认识它的崽,别的猪崽想混进去,不容易过关,母猪熟悉自己崽的味道。否则它会毫不留情地咬。猪崽也不会认错它的母亲,哪怕它的母亲不漂亮,绝不会嫌弃。
   其实,人,也一样,对父母、对亲人,对故乡,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特别是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感触最深,体会最深。如果“他乡遇故知”,那就是遇到最亲的亲人了,这种亲切感亲近感油然而生。在故知里,有熟悉的乡音、相同的习惯、共同的话题。这些都是久违了的自己熟悉的故乡味道,投机的话儿说几日几夜不带重复。
   老张,二十年前,孤身一人到深圳打工,走投无路时流落街头,幸好遇到了同县的家乡人老周。在老周的帮助下找了个门面开了家餐馆,把妻子也接到了深圳,共同打理。渐渐地,生意越做越大,在深圳买了房,孩子也在深圳读书。他始终没有忘记老周,前年老周生意亏损,他拿出二十万帮他度难关。
   十年前,他的父母先后去世,家里的房子他兄弟看管。年久失修,兄弟常打电话说起摇摇欲坠的房子,问还要不要,老了还回不回家。老张回答很干脆:“老了肯定要回家的,外面的世界再好,也没有家乡的味道,我还是要回到熟悉的故里。”
   去年,他回老家几个月,亲自督公,将家中的老房子拆了重新建成新式别墅,前后花了几十万。他说:这里是我的根,我的第一声啼哭在这里,吃的第一口奶在这里,喝的第一口水在这里,吃的第一口饭是在这里,第一次开口说话在这里,第一次学走还是在这里,总之,我人生的起点在这里,这里有我熟悉的味道,有我熟悉的老伙伴,有我熟悉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老了必须回到起点,这里的味道非常熟悉,可以随心所欲,不用装模做样。
   岂止是老张,还有老李,老杨,老赵,老宋……外面打拼的不少人都有同样的想法。年轻时在外面闯荡,老了回故土。
   无论是谁,都会有故土情节,不论官多大,飞多远。
   台湾著名作家、诗人、学者余光中先生,“一湾海峡,一段乡愁”,“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他的浓浓乡愁常常被世人传颂。他对故土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是那么的浓烈,触及人心的最底层,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和无限的遐想。
   数不胜数的国外留学生、博士、研究生,他们放弃国外高官厚禄,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不就是要寻找自己最熟悉的味道吗,在这有着浓厚感情的土地上耕耘,为建设自己的祖国发光发热,贡献力量。
   人和畜生有很多很多的共性,许多地方都相似。甚至,人还要向动物学习,他们可以教会人想明白很多想不明白的问题,它们的行为会给人很多的启发,带来不少的灵感和快乐。
   小猪只寻熟悉的乳头,知识渊博的你肯定还得到了其他的启发,肯定还是更深层的……
  

共 23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母猪的抚养,看似平凡无奇,实则蕴含了无尽的智慧与耐心。在农耕文明的厚重底色中,它不仅仅是农户们增收的重要途径,更是一部活生生的生活哲学。母猪孕育新生命,精心抚养小猪,每一环节都显得至关重要,而调教初生小猪吃奶,更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一步。我们常说“想要畜生钱,要与畜生转”,这不仅仅是对农户勤劳的赞誉,更是对他们与动物间深厚情感的写照。小猪初离母体,急需初乳滋养,而农户们则需要拿出十二分的耐心,确保每头小猪都能及时获得生命的源泉。这样的付出,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收获的期盼。然而,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猪往往被用作贬义的比喻,如“蠢得像猪”、“笨的像猪”。这样的说法,其实是对猪的一种误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猪的聪明程度在动物界中排名靠前,其智商更是名列全球前十。这样的智慧,却被人们长期忽视和误解,这无疑是对猪的一种不公平。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人与土地、与故乡的深厚情感。老张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人对故乡的眷恋和依恋。他的每一声啼哭、每一口奶、每一口水、每一口饭,都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作者描述这种情感,是如此的深沉和真挚,让人为之动容。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更是跨越了海峡,连接了大陆与台湾。他的诗句,如同一条情感的纽带,将两岸人民的心紧紧相连。这种乡愁,既是对故乡的思念,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坚守。在这个看似平凡的母猪抚养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迹、人与动物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生动而感人的画面,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作者是一个很勤劳善良的女性,一生很坚强。她的故事很励志!文字朴素接地气,条理清晰,养猪很专业,非常好的散文。希望红花草老师创作愉快,在东篱收获快乐!感谢投稿东篱。【东篱编辑:滴善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17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17 07:14:50
  这篇文章让我深感触动,作者对于养母猪和调教小猪的耐心与用心,以及对于猪的聪明程度的描述,都颠覆了我对于猪的传统认知。猪并非我们常说的“蠢得像猪”,相反,它们的智商在动物界中名列前茅,这确实让人惊讶。同时,文章通过老张和余光中先生的故事,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根”的重要性。不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不能忘记那片养育我们的土地。总的来说,这篇文章让我收获颇丰,既增长了知识,又感受到了深深的情感共鸣。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让我们重新审视了猪的智慧和人的乡愁,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好文章。祝红花草老师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5-17 16:22:39
  谢谢滴老师精彩编辑和赞美,我写熟悉的猪,才觉得有内容,有话语。这样练笔也可以有所提高的,问候老师,祝老师夏日吉祥!
2 楼        文友:南沙潮        2024-05-17 08:50:41
  好一篇猪经,生动有趣。写猪,又不限于猪。由猪及人,富有哲理,令人深思。好文!
回复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5-17 16:23:26
  谢谢南沙湖老师的鼓励和支持,感恩遇见,祝您生活愉快!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5-17 10:03:01
  红花草老师对养猪太熟悉了,我从你的文章里学到很多知识,少年时,我也看父母养猪,也养母猪,但从未观察到如此细腻。尤其是聪明程度上,包括嗅觉,都在狗之前,更颠覆了我的认知。怪不得有的人养宠物选择了猪,这下,我有点理解了。由猪到人,气味,看不见,摸不着,但始终围绕一个人,老而归根,其中的道理很深,我们对这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还应该继续研究。这篇文章从取材,到展开写作,都是一流的。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5-17 16:31:58
  不经常养猪,养猪时间短,很难真正了解到猪的生活习性,哪怕我天天与猪打交道,也未必全了解它们,它们与人一样,也有许多难以琢磨的东西,边实践边了解,在实践中得真知。谢谢老师的夸奖谢谢老师的鼓励,谢谢老师辛苦润笔!祝您健康快乐!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5-17 11:09:35
  动物有自己的本能,根据气味,找到走过的路。老师由猪及人,猪能记住第一口奶的位置,人亦难忘自己的根。朴素的题材,写出深刻哲理,好文拜读学习,祝日子越来越好!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5-17 16:34:12
  谢谢老师的祝福,谢谢老师的鼓励。猪,有许多东西值得人们去学习,对猪的误会,也当慢慢解除才是。问候老师,祝老师工作愉快!
5 楼        文友:简柔        2024-05-17 11:14:09
  为什么要把猪称为蠢猪,我觉得猪猪很可爱,无私为人类奉献财富和美味,应该感谢猪,若没有猪,餐桌将会黯淡。我家小时候也曾养过猪,我当时只想到吃猪肉。从红花老师文章了解到,原来猪记忆里非常好,而且专一,受教了。猪和人一样,都念旧。文章给人思索,给人启迪。老师好棒。简柔拜读。
回复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5-17 17:42:46
  确实是,如果没有猪,桌上哪来那么多菜可以摆,千百年来,人们吃了它,不感恩,还要骂它,对它很是不公平,什么时候当给祝正身了,哈哈。感谢简柔老师的支持和鼓励,祝老师工作愉快!
6 楼        文友:枫桦        2024-05-17 12:48:02
  我有个野猪的朋友,他和我讲的是,小猪出生不久,就要去递给小猪订奶头,开始还不信。今天读了老师的文章,方才觉得是真的。想不到,小小的猪牙子,竟然有这么深厚的记忆力。老师的文章朴实无华,从小猪寻奶头写起,联想到许许多多的事情,让人觉得大开眼界!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6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5-17 17:46:34
  小猪出生后,人为的调整它们吃奶的乳头,可以让整窝猪均衡生长,但小猪只认它第一次吃奶的那个乳头,要重新调整,常常要费很大的神。感谢老师长期的支持和鼓励,感恩,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7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5-17 14:37:48
  我小时侯,被猪咬过,当时全家人把猪按在板车上,用绳捆绑拖去卖,我也过去帮忙,猪一反头把我整个手都咬在了嘴里,可猪善良,它没下死口,只是含着,我一抽便出来,没伤毫发。那次,对我感触特深,一直想写个猪文,可不知如何下笔。今日拜读草儿老师文,让我再一次感动。好文,点赞!遥握问候,谨祝一切顺利!
回复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5-17 20:53:48
  猪是认识经常与它接触的人的,一般情况下不会伤害人。它们在人的面前还是比较胆小,它只含了含你的手,估计是想叫你不要卖了它,它舍不得走,嘿嘿。谢谢湘莉妹妹鼓励和支持,祝您工作愉快!
8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5-17 17:29:29
  文章乡土气息。生活气息浓郁。现实中,会养猪的不会作文章,会写文章的又不会养猪,红花老师确是一位会养猪的乡土作家,不简单,佩服!问好老师,敬茶!
回复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5-17 20:58:49
  谢谢吴老师的夸奖,我哪是什么作家,不过是一丝丝爱好而已,还望老师多多帮助才是。感恩遇见,祝老师夏日愉快!
9 楼        文友:野山梅        2024-05-17 17:42:05
  富有高深研究的经典佳作,学习!
回复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5-17 21:00:34
  我可不会高深研究哦,老师真的是太抬举我了。谢谢老师长期的支持和鼓励,祝您健康快乐!
10 楼        文友:黄金山        2024-05-17 17:44:38
  很奇妙!很精彩!很独特!这样的美文就是江山的骄傲!欣赏学习了1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10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5-17 21:02:12
  谢谢老师的赞美和鼓励,更谢谢老师的帮助,祝您健康快乐每一天!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