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风的车(散文)

精品 【东篱】风的车(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586.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03发表时间:2024-06-14 08:13:36
摘要:最早的车,必须有风助力,否则“车轮”不转。风车,一个跨越时代的词,古今不同。


   风车就风车呗,怎么还加上个“的”呢?
   在我的心中,风始终在寻找着它的车,车,属于风。最早的车,并非安上轮子在地上跑,车属于风的玩具,风催动“车轮”在空中飞旋。
   风可驾车。第一次通过文学感受风可以任我驱使的是《封神榜》里那个哪吒的风火轮,风和火,助力一轮,这飞行神器,真的令人向往。
   小学老师让我们写的安全公约,第一条就是“不玩火”,但没有说不准玩风。所以,对风就有了亲切的感情。风,未被归入危险物。
   孩子的世界,简单。风,就成了我喜欢的东西,尽管感受得到,却摸不着,而借助风力,可以让玩耍更有趣。
   尤其是胶东半岛的尖儿上,受海洋气候的影响,风之大,别的地方无法相比。即使海风把海草房撕下几把,我们都无怨言,觉得应该加固抗风,而原谅了风的肆虐。
   扎纸风车,无师自通。一张纸,划上五星形状,感觉红旗上的五星可以飘起来,那么纸风车一定可以,别的图形没有这样的效果,多么机械的想法。在五星的星与星之间剪一道口子,把星角折叠集中一起起来,置于一根木棍顶端,以铁钉固定,就是一个风车。有时候要在纸风车轮上涂鸦几笔,变得多彩起来,心情已经交给了风。老街风力小,我们认为“窝风”,就跑到通往田野的山路去。
   几个童伴最好,一起冲刺,看谁跑得快。跑纸风车要顶风才行,来不及数纸风车的转速,嚓嚓有声就好。跑得飞快,风车,呼啸着,颤抖着,激动着,就像喊着“加油”的口号。应该说,从小就懂得了风与速度的关系,但一直捉摸不透顶风为何纸风车会转,而顺风则转速很慢。有时候,无风,就以口气吹风使之转动,但口气吹出的是侧风,不过瘾。
   那时的孩子,没有什么挫折的概念,但我们跑得累了也坐下来“探讨”这个问题,顶风就有动力,顺风则泄气。我们就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句子来概括,这是我们老师经常说的,被我们拿来一用,不管是否贴切。或许少年的心中那点哲理就来自玩具的启发,并未得到灌输,但这样的经验一直留在脑子里。哪天,老师若批评了我们中的哪一个,我们会这样安慰他,不顶风,纸风车不转。有什么可伤心的!那时还真学会了劝人,不会干巴巴地说“别哭了”之类的安慰软话,更不会转嫁矛盾,攻击老师以解气。
   有个童伴是患过婴儿瘫的疾病,腿瘸,我们称他是“瘸子”,但他坚持跟我们一起跑纸风车,有了速度与激情的体验。从此,我们都尊重他,他获得了有限的激情,也获得了我们对他的同情与爱护的感情,很难从我们的口中让他听到令他伤心的“瘸”字。
  
   二
   我们都是农村孩子,稍大就想到了前途,但不会有奢求,要冲出农门。我们有时候也变得世故起来,以为没有一阵风,难以把我们刮走……
   直到1977年,我们成了青年,才遇到了时代的风。放弃了挣工分收入,要迎风去吹转我们的风车,那时我们理性了,和我一起去复习的同伴,也是谈到了风车顶风才转。如今回想,我们受到的正规前途教育,职业教育,几乎没有,一点点勇气,有来自纸风车的启迪。
   孩子的世界,从来都是非常幼稚的,但我们无法忽视那些玩具,玩乐的形式,会对一个孩子产生怎样的启迪效果。专家说,三岁的游戏,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发展。我觉得更重要的意义可能是激发了我们的探究欲和感知力。纸风车到底能不能吹起我们的人生,难说,但能让我们思考风和车的关系。
   风车,是最好的童话。我们少年生活的那个时代,是没有童话的。但我们熟悉安徒生的《风车》,至今还记得开头一个句子——“山上有一个风车。它的样子很骄傲……”风车,骄傲。这样两个几乎不相干的词,放在一起,有着如此意境,真让我们惊诧,但不能理解。安徒生以风车的口吻叙述说“我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哦,我们要骄傲,就要有思想。这是我们最初的理解。这个童话教育,让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个人值得骄傲的是他的思想,而不是他的样子。
   自我教书始,几乎每届学生的第一课,我常常说起安徒生这个《风车》童话。那时认识不深,只求有意思,顽皮之心不老,不按教学规矩来,发现学生很喜欢这种没有教学目的的活动。我所在的城市,也有一个非常值得骄傲的风车,它于30几年前就站在桑沟湾湿地公园里。那时,我曾领着学生到过那,只为去看风车。那时学校还有农场,经过那里,我们师生就坐在风车下,我几乎都是说一个主题——风车有思想。我喜欢风车和思想这样直接的联系。
   在我的文章里,一直没有去描写这座风车,让我描摹一下它骄傲的样子吧。
   泥色的塔,底部很粗,顶端是一个头型,它的“嘴”含住了四面扇叶,远观就像穿着暖色衣装的人,塔身留出了白色的窗户,就像给它安上了衣兜,受到童话的影响,我总以为那是用来装思想的衣兜。学生曾笑我童心不老。是啊,已经是成熟的成人了,还能对风车的童话有这样的关注和审美,我都觉得这是一份难得的童趣。海风袭来,风车速转。这是一种积极的呼应。风止,风车静处,似乎是歇息,我觉得也在思考。没有比风车对风的感悟更深刻,更积极,更有节奏感。它为什么骄傲?它始终处于风中。它永远不会弱不禁风,无论多大的风,都无法摧折一个风车。这是它骄傲的资本。它不是巍然屹立的姿态,少了岿然的气势,但它可以在风中不坏其身。它在风中坚挺,随风起舞,带起了自己的节奏和旋律,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很多的树木,可能禁不住一阵狂风,而摧折,我们常常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风车的骄傲在于它能在风中完好。这架风车,瞭望着大海,俯视着池塘流水,听着苇风,更有海鸟绕飞,它有着广阔的视野,我想,它有思想,一定因为见识之广,不然怎么可以产生思想,有了骄傲呢。风车,也是一种有生命的童话载体。我也让学生围绕“风车和思想”展开议论,非常有意思。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应该说“研学”吧。
   我喜欢开车直奔风车,在它的下面坐一会,听它讲述古老的安徒生童话,特别想成为风车上的一片扇叶,借助风,转动起来,让我在转动中获得思想。想起“风景”这个词。“风”是一种风光,如果没有了“风”,景就黯然失色。诗人李峤特别注意过风景里的“风”,写出了“风”的诗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风创造了景色,也书写了意境,更有思想。我们可以喜欢静态的风景,更喜欢风中的景,变化是风景的灵魂,风驱动了灵魂。
   我还清晰记得,央视1995年6月1日开设了“大风车”这个儿童娱乐节目。我居然神奇地喜欢上这个节目,那时下班回家,常常选这个节目,或许它可以勾起我的童年少年时光吧。《黑猫警长》《聪明的一休》,我极少专注地看。那时还称不上有“返老还童”的情绪,记得里面出现过“大嘴蛙”,我就想做一个“大嘴蛙”纸风车。它是在“风车大问号”里的经典节目,我甚至想,制作这个风车,一跑起来,“大嘴蛙”还可以叫。其中主持人董浩叔叔还指导孩子们剪纸做风车,我居然拿出纸,像模像样地跟他学起来。童心不老,这是多么可贵啊!有时候,别人说我们重返年轻,童心大发,可能是一种奉承,玩笑,而自己产生了童趣,注入的是童真,再看我的那些学生,马上有了与之同乐的想法。童真也是一种教育,我们成人了,童真远离了我们,童真虽抵抗不了我们的世故,但可以让我们在某个时段年轻,率真,无邪……这些,绝不是别人给我们一个标签,我们就拥有了,需要一颗心去装下。
  
   三
   这两年,我频繁往来内蒙古大草原,有一个原因就是喜欢不厌其烦地感受北国的风。突然,觉得自己并未真正读懂风。
   风吹着我的纸风车转,让我获得了童趣;看公园的风车,让我重温了童话,懂得了风车骄傲的理由。而内蒙古草原的风,不仅仅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更有“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壮观。
   说起来会连自己都发笑,我想拥有在草原矗立而转的大风车,那是风力发电风车。风,在这里成为一种资源,是可以创造光明的资源。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广袤无际的大草原,星闪辰耀的牛羊,且不要以为这亘古的画面始终不变。大风车栽到了草原上,就像一片田野栽上了风景树。看不见时代的大风车,那是一种莫名的遗憾。
   让我最有感触的话是朋友说的——长大了,应该有大风车。
   这话,时光回放60年,会是怎样?一定是一个神话,我会瞪大眼睛,看着朋友,怀疑他是不是脑子坏了。一切好像都是蓦然袭来,又像是水到渠成。我甚至认为,那些站在草原上的风力发电的扇叶,就是从童年的纸风车里诞生的。那时的梦想,那么拘谨,谁会想到风车可以做成如此巨大,怎么能持杆迎风速跑……
   如果没有童年的纸风车,我真不会这么把二者联想起来。我想肩扛着大风车,在草原撒欢地跑上一圈,将童年的快乐复活。
   草原风车,不会冲刺,它那么静谧,那么沉稳,阳光绕着风车,在半空勾画着精彩的图画,扇叶随风而舞,舞步离开草地,跳到半空,那么轻盈,那么飘逸,舞动着草原的日夜狂欢曲。颜色斑斓的云朵,从风车上纷纷跌落,云懂得风车的舞曲,不再无魂飘逸。风车的扇叶旋转,并不急切,从容得就像处在催眠曲里,闲适,曼妙,仿佛能够听得见风车的呼吸,又像是在以天空为宣纸,写着它独特的符文,画着无痕无色的画。时光一下子被风车驯服了,但给了我们太多的憧憬。风车,是草原时光的守护者,从不走乱自己的轨迹。风车啊,又是一个对人类宣誓美好的承诺者,每时都在履诺,践行。风车,是在每个季节都开的花,它有着奇特的生命,无论风力大小,它总是呼唤着风,从不拒绝每一缕风的温柔。风车,它把一道风景线划在了天空,让我们的梦想,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
   有时候对着风摇扇叶转,生出一些有意思的想法。风车在奋斗中,没有留下足迹,也未去追赶什么,始终保持了速度与距离,留下岁月的歌,哪怕歌声消遁在空气里。风车对时间的诠释更是特别,几个扇叶不是时针分针秒针,时间静止在它的旋转里,只要有时空,就谱着时光的曲子。太多的人在这个世界并未留下足迹,但可以在自己的旋律里从容地生活着,也许,这就是风车给我们的哲学意义。
   行进在内蒙古草原上,大风车就像摇摆着长袖起舞迎接我,让我想到了荷兰的风车。荷兰风车可以追溯到公元12世纪,风车借助风力转动用于磨面粉,也成为一道童话般的古老风景。如今的中国,草原上,浅海里,海岸边,丘陵上,到处都是大风车的身影,给人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风车的时代,西渐东盛。相信吗?只要有风,那辆车就会跑很远。从孩子们的手中,跑到风景区,跑到四面八方。
   自然界的风,无穷无尽,人类忙于给风造车,想象力之大,所造之巨,真的让人大开眼界。这个时代的“风车之国”,不再是荷兰的专属,东方的风之车,会不断推陈出新。
   何事秋风悲画扇。画扇怎么能载得动一缕秋风呢。风,没有找到自己的车,多少风都空空刮过。给风一个车,转起童年的情调,带动一片风景,吹响一个时代的旋律……
   多么想如小时候那样造一个纸做的风的车,只是跑不动了,跟不上那个节奏了,但我思想的车没有停下,继续让人生跟着时代的风转起来吧。在我的心中,风存在的意义是,永远在等待一辆风可以给它动力的车。
   犹记得,今年春天,我楼下的小鑫,做了一个风车,从窗户伸出来。有时候被风车转动的哗啦声干扰,睡不着,但从不要求小鑫撤下来,这是在唤醒我的童年,也是他迎接春天的方式。我常常喊他,我们一起带着风车去野外跑吧。他说,等星期天,一言为定!
  
   2024年6月14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5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灵气逼人的散文作品。作者深情描画了几种风车。年少的纸风车,因顶风转,顺风不转,生出哲理和抚慰他人之言,一个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心呼之欲出。桑沟湾所见风车让作者有了深入思考:风车对风的感悟更深刻,更积极……风车为何骄傲?这是安徒生风车的启示。也是作者思想的成熟。“大风车”是节目,还教人做纸风车,作者再做纸风车,被世事打磨后依然童心依旧,这是一份率真的表现。作者恣肆泼墨于内蒙古草原的风力发电风车。作者欣赏它的静谧和沉稳;给予浪漫想象:这是会跳舞的风车;赞叹它的从容;肯定它的价值——它是时光的守护者……作者以风车串联时光,让读者看到了风车的巨变,也勾连着作者的几个人生阶段,不管在哪个人生阶段,作者对风车始终存有新鲜感和浪漫心,从中感觉到作者即使历尽千帆,饱经沧桑,内心依然住着一个翩翩少年。散文笔触细腻,意境悠远,情节丰盈,对风车的周围环境描写有诗画之美,令人想做一个风车了。作者解读风与车,风与火,风与景,妙趣与深邃俱在。作者笔下的风,是自然的风,也是时代的春风;作者笔下的风车,是玩具,是人生的一个目标,是风景,是电视节目,也是发电设备,更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散文颇有内涵,有着丰厚意蕴。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总能从风景,风物中有所收获,作者从风车里得到的有快乐,有童真,有童话的教育,更有哲理的生发,读者也从作者的散文里领略到美感和智慧的火花,受益良多。【东篱编辑:简柔】【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14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简柔        2024-06-14 08:22:48
  纸风车,承载了很多人的童年,欢乐和欢笑随着风车的转动呼啸而来。我在有的景区见过风车,木制的,吱吱呀呀的转动,美如童话。转动间,时光纯粹了,静止了。怀才老师笔下的风车,丰盈,丰厚,奇思,妙想,深情,深刻,风与车,风与火,风与景,真是绝妙了。好文就是良辰美景,让人不舍离去。感谢怀才老师赐稿,祝夏日清爽。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4 10:58:19
  谢谢简柔老师的美编美评。我一直对儿童玩具风车情有独钟,觉得所有的玩具皆不如,也可能是从小就没有什么玩具,风车的动感吸引了我,所以一直喜欢,喜欢风筝,喜欢风车,是我童年的乐趣。风车,可能是和童话联系最紧的东西,也许受到安徒生的影响吧,就是被随风转动,静静地放在那里,都是一件令人喜欢的东西。谢谢简柔老师给怀才小文那么精彩的评价,以为鼓励,再接再厉。风车,是玩具,风的魅力真的是万能了,风力发电的风车,更神奇,悠悠地转着,却在工作,非常喜欢。不管怎么说,风车发电,较之煤炭发电,是人类寻找电力能源的一次大跃进,最令人激动。快乐无需太多的玩具,我那一代人,一架风车足以让黄昏延长。遥握,期待简柔老师的美文,谨祝编创快乐,万事胜意!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14 08:24:51
  这篇散文作品以悠远的意境,将风车描绘得栩栩如生,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读者眼前展开。作者通过纸风车、桑沟湾的风车、安徒生风车以及风力发电风车等多个角度,巧妙地将风车的形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文章中的风车不仅是玩具,更是人生的象征。它代表着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心,也代表着对风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作者通过风车这一形象,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经历巧妙地串联起来,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智慧的生命历程。这篇散文作品不仅让人领略到了风车的美丽和魅力,更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它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让人受益良多。祝怀才老师身体健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4 11:03:22
  谢谢滴善斋老师的美评。风和车,一旦联系起来,就有了故事,有了生动的回忆。我们那一代人,玩风车就算非常高雅的了,我除了喜欢风筝,再就是喜欢风车。小时候,无法理解一件东西的人生意味,哲学道理,但总觉得与我们的思想有着启迪作用。有时候看孩子还在顶风跑风车,一下子就喜欢了,想夺过来自己也跑一趟,可惜跑不动了。但心还在跑。遥握,期待老师的美文,谨祝编创快乐!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14 08:52:16
  我小时候,很少玩风车,但这不能摧毁我对风车的喜欢。我经常看见,有得年轻夫妇,用自行车带着小孩,车把上,插这一个飞转的风车,后面小孩的手里,也拿着一个风车,孩子的眼睛,一直盯着风车。老师写到央视的大风车节目,是多少代人的回忆!从头我就关注,老师终于写到了风力发电机,将童年的欢乐一下字拔高到蓝天白云之上。热爱文字的人,保持一颗童心很重要,老师做得非常好,通篇洋溢者年少的快乐,这快乐,点燃了智慧的火花。精美佳作,拜读学习,遥握,夏祺!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4 11:09:16
  谢谢韩老师的美评。我们的年龄差那么半圈,可能从小的经历都差不多,我喜欢风筝和风车,所以对风,也爱上了,海边风大,东北可能风也大,那年山西的一个朋友问我(网络上),想到胶东半岛买海景房,只是觉得风大,我说,没有风,还有海景房么,他一时不理解,后来觉得有道理,如果海边无风,海浪都睡了,那用什么可看的。如果小时候风车坏了,不同学把我们的课本弄脏了还南国啊。自行车带小孩子跑风车,我也见过,很好的娱乐亲自行为,不必要什么高档次,玩具简单,快乐不少。纸风车到草原的大风车,可以把时光连接起来,其中很多值得我们感叹的东西。老了,心还想持着纸风车跑,你也是吗?遥握,问候夏祺,期待韩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4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4-06-14 13:17:19
  小时候的风车,总是带着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在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田野里的风车随着微风旋转,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每当放学回家,路边的风车总能吸引我们的目光。伙伴们欢笑着,奔跑着,用小手轻轻拨动风车叶片,看它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记得那个夏天,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有几只风车,五颜六色,形态各异。大人们忙着劳作,我们则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追逐嬉戏。风车转动时发出的嗡嗡声,仿佛是童年乐章的伴奏,让人心生欢愉。
  
   同时,童年的记忆里,还有那部经典的《封神榜》电视剧。每当电视剧播出,我们总会守在电视机前,屏息凝视。那些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法术和奇幻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哪吒、姜子牙、纣王等人物的形象,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时,我们常常模仿剧中的角色,幻想着自己也能拥有神奇的法力,惩恶扬善。
  
   风车和《封神榜》,成为了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部分。它们不仅是简单的娱乐,更是我们心灵的一片净土,承载着纯真的梦想和无限的快乐。如今,虽然时光荏苒,但那段美好的时光,依然如风车般在心中转动,温暖着我们的回忆。好文章,问好老师夏季愉快!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4 15:12:35
  谢谢蓝色老师的美评。能够以这么长的评述文字和我的小文做呼应,怀才抱器十分感动。小时候的事,能够留下来,可以用记忆唤醒的一定是非常精彩的,不舍得丢掉,就以文字记下了。度蓝色老师的文章,最近发现,句子表达很精粹,感悟渗透,进入了写作的佳境,真为你高兴,加油!祝你创作快乐!
5 楼        文友:枫桦        2024-06-14 14:22:49
  第一次看见风力发电机那个大风车时,我也是被震撼了。太大了,太壮观了,如果不是在火车上,我也一定会冲出去,扑到它的身边去。风车是童年带来的,一直都在记忆深处转着。老师的文章生动感人,把心灵深处最纯真的东西写了出来,充满了温暖!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4 15:16:19
  谢谢枫桦老师留评,与你的感觉一样,见到大风车,这么宏伟的东西,童真也来了,真的想上前抱住,但怎么可能,我就想到小时候的风车,也想到小时候打石子推往建设火力发电厂的情景,我们的确感受到时代的日新月异变化,处在这样的时代,也算时光不负我们了。读枫桦老师的溶洞,想象力奇特,大气,有男子汉之风,很喜欢,谨祝编创快乐,期待枫桦老师的佳作!
6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6-14 15:34:31
  大风车吱呦呦的转,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读了怀才老师的文,久远的回忆来了,时光仿佛不曾走远,我们小时候会自己折风车,对着风吹,真快乐。老师的风车有快乐,有寓意,好文大赞老师才情,问好老师,夏祺,天天快乐!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4 16:10:34
  谢谢欣然老师的美评。我们留不住时光,但我们可以怀疑精彩,把精彩放在笔下涂抹上色。起码唤起我们的童心,我经常想让我去教小学,我会吗?曾经就做梦教小孩子,我真的不会,但我有童真童趣,不一定表现出来,借着这篇小文表达一下,也是释放。非常期待欣然老师的美文,谨祝编创快乐!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6-14 15:41:32
  因为有风,车才动了起来,风的动能动力不可小觑。风,给人无限的想象,开发人的智力。风车给了很多人快乐的童年。老师的奇思妙想,将风写得十分灵动,让人沉醉。很美的风,很美的车,很有韵味的风的车。点赞学习,祝老师健康每一天!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4 16:27:49
  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我常常想,如果我们对着一些东西,例如风,还可以想到一些物件,那应该是一种精神追求,因为这些并非可以回到现实,而我们并未停止思考,说明我们还在追求,不断发酵曾经的时光。现在这篇小文的前部分,我反复听到几个小伙伴“哇哇”的冲刺声,多么有意思,老了也可以回到曾经,年轻的反而不需要,我们得到的是另一种时光。期待红花草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8 楼        文友:砍脑壳的        2024-06-14 15:44:10
  怀才老师,感觉好长的文,又经典,我想起那些年的风车,我分节来浅谈一下体会:
   前二节文章深情地回顾了风车在不同阶段对个人生活、情感以及成长历程的影响。文章从个人对风车的喜爱出发,逐步深入探讨了风车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和哲理。
   首先,文章通过描述童年时期对风车的喜爱和玩耍经历,展现了风车对个人情感和生活的影响。风车不仅是孩子们的玩具,更是他们探索自然、感知世界的媒介。在风车的陪伴下,孩子们学会了在风中奔跑,体验了速度与激情,更理解了风与速度之间的关系。风车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和成长,成为他们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风车对作者的影响也逐渐深入。文章通过讲述青年时期面对生活选择时,如何受到风车启迪的故事,展现了风车对个人成长和人生选择的影响。风车在风中的坚韧和不屈不挠,让作者明白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有的态度和勇气。风车成为了作者人生道路上的指引和动力,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
   此外,文章还通过引用安徒生的《风车》童话,进一步探讨了风车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和哲理。风车作为一个有思想的形象,让作者意识到骄傲的真正含义在于拥有思想而非外表。风车在风中的坚韧和自信,也启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
   最后,文章通过描写作者所在城市的风车,展现了风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风车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人们追求自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象征。风车的存在提醒着人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后两节文章从作者童年时期对央视“大风车”节目的喜爱开始,引发了对风车这一简单而富有象征意义的物品的深度思考。
   首先,文章通过回忆童年时观看“大风车”节目和模仿制作纸风车的经历,展现了风车对作者童年记忆的深刻影响。这不仅是对快乐时光的怀念,也反映了风车作为童年玩具的纯真和乐趣。
   接着,文章将视角转向成年后对内蒙古草原上风力发电风车的观察,表达了对风车作为自然能源利用工具的赞叹。风力发电风车不仅展现了人类对自然力量的认识和利用,也象征着人类对可持续能源的追求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文章进一步探讨了风车所蕴含的哲理。风车在风中转动,不受外力驱使,却能自行寻找平衡和节奏,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也应保持自主性和独立性,寻找自己的节奏和方向。同时,风车在转动中不留下足迹,却能产生力量,这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梦想和目标的过程中,不应过分追求结果,而应注重过程中的积累和成长。
   还有,文章通过回忆与邻居小鑫一起制作风车并享受风车转动带来的乐趣,表达了对童真和梦想的珍视。风车不仅是童年的玩具,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现实与梦想的桥梁。它让我们在忙碌和压力之余,能够回想起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并激励我们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总之,这篇文章通过对风车的解读,展现了风车在不同阶段、不同形式下对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的触动。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并激发我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怀才老师用心编辑小砍的拙作,今天试着了解一下怀才老师的文章,虽然没有完全读懂,更差老师的才情一大截,但是我还是班门耍一下斧子,仅仅只是,望老师莫怪,胡乱扯一些。酒一碗,祝创作多多!
我自尽力而为,与世无争。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4 16:23:31
  砍老师好!谢谢你如此精彩的解读,让我感动,简直泪目,相遇是一种美丽,我这样体会你的这些文字。我觉得我应该失业,不能再做一个语文老师了,那些年,尽管尽力了,但还是少了灵气,也误人子弟,有些学生说,没有跟怀才读书后悔,我说为何?他们说,可以开心滴玩,我生气得很,要知道,那些年我都是送孩子们高考,怎么可以这样!其中就有趁机去看风车的,差不多我有机会就去,或者找一处别的地方,随便玩,玩是可以产生思想的,可能与我小时候喜欢玩风车,玩风筝有关。我觉得,砍老师应该把手术刀换成一支粉笔,怎么样?我曾主持选拔教师的业务工作,那年不仅要师范生,也有别的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参加,我建议你放下手术刀,去学校教学吧,这么长的逐段解析,精辟,一针见血,我知道这些是对我的小文的一种鼓励,写得并非好,正如一位老师说我,我说接受,只是他觉得我的态度不够虔诚,在这里我非常虔诚地说,非常接受。有时候,觉得自己的破文就像拉家常,懒婆娘裹脚布,一直放野放不完,这是我的问题。砍老师的解析,堪称教科书般,我非常感谢。非常期待老师的诗歌,昨天到威海里口山,砍知道一段风景,突然想,如果砍老师往那一站,吟上一段,那该多么精彩。这是真的。遥握,期待砍老师的诗歌佳作,谢谢你对东篱蜀道人生老师的诗歌的精彩解读,真的太好 l.w遇到的诗人,都是最好的诗人,相信我说的这个话。谨祝创作快乐!
9 楼        文友:南沙潮        2024-06-14 16:46:59
  老师的笔就是风。这股风,吹吹不息,吹出了历史,吹出了人生,吹出了宇宙万象。读此文,比看十万个为什么过瘾。想到一个词:风文化。用在这里,当是恰如其分。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4 16:53:40
  谢谢南沙潮老师的美评,谬赞了。可能是因为我对风有好感,从不肯说风不好,于是就有了这种情绪吧。没有风,小时候的很多顽皮就消失了,包括风车反正,甚至喜欢看农民借风扬小麦的场景,那么亲切,风被驱遣,才成为可爱。读南沙潮老师的文章,我感觉那么率真,特别喜欢,十分期待老师的美文,谨祝编创快乐。
10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6-14 17:54:20
  一个率真的老人,在向人们表达他的童真。童年的风吹动童年的车转起来了,一个任性的老人,一个博学多识的老人,他任性爱这个世界,他眼里到处是思想的光芒。生活在他眼里都是风景,都是知识,都是哲理。如果谁说生活是沙漠,看看怀才老师的风车,风跟着车在跑,跟随怀才老师诗情画意,拥抱真实而美丽的人生,在充满童心和慧眼的怀才那里,随手拾起的都是诗篇,感动老师的人生态度。给大风车点赞,让风车转起来,童年的诗意奔涌而来。我们思想也能奔涌出朵朵浪花。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4 18:18:28
  从本真老师的精彩留墨中,可以看到你的一片率真,一腔童趣,我还差几岁算老人啊,写文章时我属于年轻一代。哈哈。开玩笑的。我觉得文学是给我们审美的,我们应该从现实生活中,抓住那些美,就像风车,可能在外面的生活中实在微不足道,但却曾经是我们一时开心之物,所以值得我们留住。谢谢本真老师的美评,期待你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