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夜校 回复本帖
江山夜校

江山夜校 白丁

  • 74

    主题

  • 97

    帖子

  • 89

    积分

【江山夜校赏析】2024年第2讲:绝品散文《水上水下》赏析

2024-03-23 12:07:04

【江山夜校赏析】2024年第2讲:绝品散文《水上水下》赏析


东篱采菊社团

绝品散文《水上水下》

https://www.vsread.com/article-979226.html

作者:岚亮
个人简介:岚亮,浙南人。当兵出身,现为公务员。曾在《作家》《延河》《海燕》《文学港》《浙江日报》《浙江散文》《温州文学》等杂志报刊发表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各类文学作品。2019年12月入驻江山,现为“东篱采菊”社团顾问、编辑。

主评:怀才抱器
个人简介:怀才抱器,2018年入驻江山,算是江山文学的一个半老的兵了。每日身居东篱,作文阅读,节奏如此。喜欢文学,喜欢文友。年纪已逾甲子,但总以为文学给的青春还未离开。现为“东篱采菊”社团社长,一个虚名而已,有一个特点,特别喜欢解析文友的文章,取文之长。能在江山上课,跟江山人一道互动交流,是一个爱好。

副评:罗莲香
个人简介:罗莲香,笔名:静莲,小学语文教师一枚,流连山水,与文字清欢。于2019年8月入驻江山,目前共发表文章五十余篇,现任东篱采菊社团执行社长。

副评:琳达如菊
个人简介:Linda,笔名琳达如菊,现为东篱采菊社团的总编。居住在美丽的温哥华,一个山青水秀的世外桃源。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对中华文化的喜爱丝毫没有改变,喜欢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沉醉于唐诗宋词的婉约幽美意境中,文学路上,不忘初心,孜孜以求之。

江山文集:https://www.vsread.com/space/myspace-66638.html


头像

主持:易辞
夜校的各位老师们晚上好,我是易辞。今晚赏析的是岚亮老师的绝品散文《水上水下》那么话不多说,我们首先欢迎作者岚亮老师对这篇绝品散文的创作谈。大家鼓掌欢迎!

   说实话,此时此刻,我仍然诚惶诚恐,甚是忐忑。当接到社团通知要我写《水上水下》创作谈时,我本能是抵触拒绝的。因为在江山,我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作者而已,文章很一般,仍需向广大文友好好学习,唯一的优点,就是还算比较勤奋,写得多一些。但细一想,既然已投奔“江山”,落草“东篱”,必须要服从社团安排。于是,我只能当自己是一只被赶上了架的鸭子,勉强为之。                               

  一、缘起

  年三月下旬,我跟随一批摄影爱好者,到黔地盘桓了整整十天。期间欣赏了醉美的平坝樱花,走访了不少原生态的苗寨、侗寨,最后又至镇远古城宿了一夜,可谓收获满满。

  彼时,恰逢我的大连文友朱兄(小猪她爸)也正在贵州旅行,而且我们的游程几乎完全重叠,遗憾的是每经一地,皆相差个前脚后步,擦肩而过。回来后,我俩不约而同地都写起了黔地游记。几篇之后,我们在私底下说,要不咱也来个同题?这是玩笑话,并非当真,但在暗中,却有了默契。我选择了镇远。这个处于舞阳河畔的古城,清丽又沧桑,梦幻且厚重、古老而年轻,给我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正欲先下手为强,不料朱兄却在我动笔之际,他的《舞阳河畔》便率先横空出世了。

  朱兄是“淡泊宁静”的总编,久经墨香,功力深厚,笔法娴熟,行文雄奇,一直令我仰视。他的这篇行记,立意高远,泼墨清新,独辟蹊径,由表及里,纵横捭阖,满纸玑珠,把一个闪耀着人文光辉、摇曳多姿的古城,如诗如画般描述得淋漓尽致。我看傻了,惟暂且收笔。冥想苦想了一个多礼拜,我终于找到一个切入点:朱兄写的是水之两岸,那么,我就写写水上和水下吧,说一说镇远古城那些沉在水下的前世,浮在水上的今生。


  二、浅见

  近年来,由于退居二线,工作轻松了,我去过不少地方,写了不少游记。关于如何写游记,什么才是好游记?说真的,至今我仍处于云里雾里。我是个懒散之人,写文纯属用于打发时间的,往往就是心血来潮,行文也是跟着感觉走,很是随性。一句话,属荒泉一泓,野水一脉,向来没有固定的套路和招数。就《水上水下》的创作过程,概括起来,浅见是“四善”:

  一是善构。写文犹如建房子,构思是蓝图,也是具体的施工设计。可以肯定,如果事先无设计,无建设蓝本就任意施工,这样的房子定然会杂乱无章,没有风格特色的,创作亦然。我认为构思的过程有一点尤为重要,那就是要选准文章的切入点,这个点不要求高大上,但必须是精致的,新颖的,独特的,是属于自己的。换句话说,这个点也许就是文章的题眼,或者叫灵魂。在这个基础上,再围绕这个点,立框构架,选择材料,使其变得坚固、丰满,美观。比如写镇远,写法有千万种,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沉浮的两座城,因此就略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了。当然,此文的构思是被朱兄逼出来的。有时候,逼一逼,再逼一逼,还真是有好处。

  二是善察。想写好一篇游记,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入的。而现实中,我们大多都是匆匆路过,略作停留,走马观花。咋办?这就牵涉到技巧了。我通常的做法是:既顾重点,更重细微。我想,每个人都会把时间、精力、重点投放在重点景物上,当然,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必须的。但更加重要的,我个人认为,则是那些很容易会被我们所忽视的,似乎是十分平常的枝叶和细节。试想,假如写一棵树,人人都去写庞大粗壮的树干,能写出什么新意呢?而那些并不惹人注目的枝叶花絮,不论是枯死的,新生的,飘落的,残留的,往往会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大路货是属于公共的,那些我看见了而别人没发现的,才是属于自己独有的。独有独特,于文章而言,是何等的重要啊。因此,在旅途中,我愿意跟导游交流,与当地人搭讪,每每必有所得。在镇远的那个夜晚,大家都忙于看灯火,我却注意到了那条夜航的船,那些伫立在水边的柳,那个从河边传来的歌声,那些隐约在夜色里的牌坊,便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三是善学。要写好一个地方,最好是先别急于下笔,事先得把功课做足。只有把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文化积淀吃透了,这样的文章写出来,既可避免泛于因游而记,记浮于表,而是游之有思,记之有悟,才会显得饱满丰盈,厚重悠远。也许有人会问,蜻蜓点水般到某地一游,就能把一地的渊源掌握得如数家珍,神仙乎?要我说,此事如果搁在从前,还真是难以做到,但现在,却也不难,因为现在有网络。网络不是万能的,但想要去查清某一个地方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历史典故、风俗习惯、人文足迹,应该不是问题。就看你愿不愿去学,是否有足够的耐心,能否在众说纷纭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瞒大家说,我之所以能够弱弱的说一说镇远古城前世所发生的故事,今生所奉献的风景,除了自己亲眼看见的,体验的,其他的都是从网上得到的,提炼出来的。不过,要强调一点,是提炼,或引用,而不是抄袭。

  四是善思。游记好写,亦难写。说好写,指的是只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就行了。说难写,指的要把它写活、写透、写深就难了。写活写透,取决于一个作者的文字功底和对一个地方的了解程度。写深,什么才叫深?深到什么程度?是没有尺度的。我认为这是写游记最难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自己的所在。要想写深?就得深入,更须善思。善思,就是多想,想多了,便会有悟。不必妄自菲薄,说自己悟性不好。要知道,天生慧根的人,没有几个,芸芸众生,皆是佛,觉悟不觉悟,就在于自己愿不愿去多想。当人真正静下心来,去好好思索一个问题,我想或多或少都是会有所感悟的。在镇远,当华灯初上,我看到舞阳河上,绰约着两座城,一座在水下,一座在水上。于是我就想呀想呀,猛然醒悟:沉在水下的,是镇远灿烂的历史,立在水上的,是镇远辉煌的今天乃至未来。而昨天并未消失,明天亦不遥远。历史是古老的,更是年轻的,镇远很历史,便愈发青春。我望着水边那些依依古柳,反复想:它们当初是咋样的?它们像啥呢?恍惚中就有了感觉——呵,它们原来是在宋朝的花雨中长大的,现在都成了岸上的簑笠翁,它们伸出斜斜的柳条儿齐齐地一钓,就将水下的那座古城,像条活蹦乱跳的红鲤鱼一样,湿漉漉地钓了上来……


  三、后来

  后来,承蒙江山抬爱,此文被评为了“绝品”。评绝的过程,想必大家比我清楚,整个社团全员发动,兴师动众,哇哇呀呀,呼喊吆喝,大家纷纷参与纠错修改、打磨,纠了又纠,改了又改,磨了又磨。谢天谢地,此文修改不大,没有浓妆艳抹,仅是删除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闲笔,至今仍以素颜见人。

  现在,我重读这篇文字,发现里面仍存在不少瑕玼,行文并不简约干净,尚有娇揉之嫌。文章千古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认为。

      以上是我对本文的创作谈,不妥之处请海涵,谢谢大家!现在把时间交给我们的主评老师怀才抱器。


 主持:易辞
感谢岚亮老师的创作谈,那么先有请主评怀才抱器老师,大家鼓掌欢迎!

   应了岚亮老师名字中有“亮”字,未见真人,文章写得亮丽,这是事实。每一次读亮文,皆有开眼响耳的读感。从岚亮老师的文章中处处可见繁彩锦字,便想起一个合适的成语——撷英拾萃,以下就谈我读亮文中亮我的眼的一些东西吧。


   一、字浅确有妙趣

   超出文字本身的应该是“妙思”,见于文,却又是游历于文,如果读文章,没有这样的读感,我还是觉得不够“妙”,这种妙是藏于文字间的。

   写景游记,尤其可以产生游历八极的奇妙感,关键在于作者是在一个什么角度驾驭。《水上水下》这篇散文,是写黔东高原的舞阳河,可能写这条河的文字不会少,要避落笔之俗,那就要费心思巧构。当然可以直接用“舞阳河”三个字,却少了含蓄与文采,读兴就少了三分。

   风景,在作者创作时就被加工了。不然,原版呈现,可能只是作者偷懒的一个说法吧。

   “水上”,没有多大的引力,但对于“水下”则是一翼,断之则飞不起来。“水下”可见什么,这是读者所关心的,一上一下,拿住了文章的精要,或者说,很多读者可能就是为了看看“水下”而阅读下去。不是卖关子,必须有可看的价值,这对于已经写出上百篇精彩游记的作者来说,不是难事,胸中自有蓝图。从亮文的创作谈里可见,为了这四个字,苦思一个切入点,是破费周折的。我是想,想到“水上水下”四个字,作者一定有着豁然开朗的爽感。

   如何解释“水上水下”?作者在创作谈里有过精彩介绍。

他说,巡游于舞阳河上,绰约看到两座城,一座在水下,一座在水上。沉在水下的,是镇远灿烂的历史;立在水上的,是镇远辉煌的今天乃至未来。这个解释,挑不出任何破绽和牵强,只有这样,写作时不会卡壳,不会写不下去。

   上下都有风景,我们在欣赏作者笔下的水上风景,不能不对水下的历史产生强烈的关注。尤其是,能够看到水下的,可谓眼力不俗,太多的散文,只是停留在风景的描摹上,不乏美感,但少的是深度,读后有些寡淡,也不符合散文文体应该有的穿透力。

巧构,需有入题见妙的趣味,一旦拖拖拉拉,沉于文中,可能就像珍珠蒙尘,根本没有价值。所以,短文开篇,必须显出奇崛,简单说是“破题”,这是古人作文之法,并无多少新鲜,但我们做得不够好,读亮文,让我想到破题的规矩。

   一句破题,亮文功夫了得。破有直接攻破,更有窗户破纸之破,亮文俗语后者,更见绮妙。

   水上水下,朦胧一片,作者的向往自然难辨上下风光,于是开篇“梦里寻她千百度,终于见到了传说中那道会舞蹈的水”。想起袁枚《随园诗话》里举的一个例子,诗题“咏鹰”,首句是“有心待捉月中兔”,破题之妙,奇崛,又是写真,句子给任何一物都是别扭,写鹰则是恰如其分。这比文章写什么思往已久,终于见到,要更有诗意,更切题了,既然水上水下朦胧,自然“寻她千百度”,这种照应,无隙无缝,但却思虑上有了令人想象的空间。

   读文,也让我们感到是“上上下下的享受”,上下,字浅,却是妙趣贯篇。不管是上还是下,风景全在笔端跳跃。

字浅而我深潜。结尾一句照应——心早已沉醉在舞阳河的水下了。对文章里所描写回顾的舞阳河历史,做了“抱花”一般的收束,落笔干净,却有穿起万千之妙。


  二、神游八极,落笔很难,亮文破咒

  以比喻模拟所见风景,这是文学的基本方法,比喻有蹩脚与奇妙之分,源自作者对景物的感性体验。古人所谓“神游八极”,关键也在比喻的应用,拟人,夸张,这些潜在比喻里的东西,都有助于比喻的奇妙,就像“燕山雪花大如席”,首先是比喻“席”,然后才有“大”的夸张之妙。

我们择几例,来品其妙。

   “她像一位侗家少女的清澈眼眸,粼粼如梦,盈盈似幻,刚刚从暮色中绰绰约约地向我迎来”。这是自作多情的句子,也是先于风景而产生情感,写实不得,那就调动意象。这是作者的高明。写水,想到女人,女人如水,可能是这样的逻辑,让作者产生出这样的观感,运用中国文化,开启写作思路和境界,这是其他文化根本无法比拟的东西。在这方面,我们有着优势,但挖掘和使用这些优势,并非简单,首先要调整我们的思维结构,不是无边乱想,而是顺藤摸瓜,找到一种新颖的美感。

   “晚风是一个活跃在天地间的情歌王子,它一旦亮开嗓子,就可以让冷峻的石屏山回声嘹亮,也可以让腼腆的舞阳河心扉洞开”。风有情,还是人有意?此时,不写作者口吟歌谣,把这个情调给了风,风载怜意,抹遍风景。同时,也不乏作者在风景中适当的位置,把参与感变成了和风起舞。

  在文学里,最重要的不是完整呈现,而是精当表现。捕捉的东西,可能是很片面,但足够表现情调的,那就要当作主题曲表现。即使是一个陪衬物,也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是丹青的记忆”。如果说,前文的那些美喻,还属于局部的感观的东西,此时,水下的那些发现,只能让作者无法再找合适的喻体,不能不无奈地归于一幅画,归于千年丹青颜色。历史在丹青,可能很多人无法这样看,但斑斓斑驳的特点,和一幅古画淡墨相似。

  这种以比喻为经线行文的方法,不易掌握,作者创作时,必心有顺序上的拿捏,否则不可能这样排列有序。从清丽少女到歌唱王子,再转变视觉,由声入画。纵意感受,又不失方寸,步步深入,真正实现了文采美的散文创作目的。一般的是,比喻属于局部,而亮文则拿来贯连全篇,可谓惊艳。

  作者对舞阳河风景,又歌又舞,边涂边画,如舞阳河不美,何须这些功夫加身!细品,便得文之妙。

  很多时候,我们写风景往往为了表现而表现,在不遗余力,而没有寻找一条幽径,无疑,亮文是破了散文写作之咒,闯出一条登顶的路径。


  三、风景可以打开作者的审美储备

  风景的意义是什么?我反复强调我的观点,风景在一般层次上,就是悦目的东西,但停留在这一点,作者和游人的一般眼光就没有了区别,一个好的作者,一定是有着审美知识储备的,不然,他在风景面前会惶恐的,看过之后会茫然。

我简单举出几个例子吧。

  “她把自己最浪漫、最美好的一面全然展示了出来,并以一个舞者的姿态,造就了峡奇水丽、风情独具的舞阳河风景区,也催生了一座委婉的水城——镇远古镇。”

首先,作者是带着深度思考赏景的,想到古镇到底怎么来的,古镇,在我们的意识里,可能觉得就是历史的沉淀而来,但作者明白读者会这么想,于是再寻理由,所以出现“造就”和“催生”这样两个精当的审美词语。这就让我们对古镇来历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这些认知,来自作者表达的推理,使人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眼中的风景,原本源于一个世界,但因为有了沉浮,便形成了两个迥然不同的时空。”这段表达,具有审美的哲学色彩。关于沉浮,可能是人生必须面对的概念,作者迁就于此,绝不捧着“浮”,更看好“沉”,所以,我们读文章时,不然接受沉浮的概念,思考自己的处境。如果没有审美底色,这些表达是不会出现的,错过就少了精彩可言。

  凡是有人走到他身边合完了影,他的眼睛就动了,随之嘴巴也跟着动了起来,说“请付费”。是小钱,很有意思。有点商业气息,这是古镇为发展而选择的一条路。有意趣,我很理解。关于付费,我们在文章中多是抱怨,这里涉及对当下现象的一些理解,这些理解,不完全属于认知,而是审美。岚亮的文章善于将小事小人物纳入笔下,这是一种审美。这个细节,让我想到散文家丁立梅写的一篇散文,她想给一个在风景里的女孩拍照留念,却被一个男孩子制止了,告诉作者,没有权利,如果拍照,必须付费。扫兴吧?作者想到的是一个人的肖像权,愉快地付费了。付费,在一般游人看来,是煞风景的,也是败兴的,根本不可能出现审美,审美说到底,应该是一个格局的问题,亮文把握小细节,写出当下,有人肯为这样的风景付费,一个有宽度的社会,什么样的现象可能都好出现,这种现象,是一种积极的表达,而非败兴。风景是养人的。这样的话,可能有人只是说说而已,遇到真的情况,审美的思想就被自己装进了衣兜,作者却以惊奇之笔,采写了一个最能深刻表达美学的镜头。

这些,可能我们一般看作是一个人的品性,其实深层次的是审美,能够在平淡甚至矛盾状态下发生审美,这是作家的功夫,否则,是称不上作家的。

  好了,亮文蕴含着很多精粹的东西,我是喜欢去品的,好在他是东篱人,一直让我近水楼台先得月,身处东篱先悦目。

  写以上内容,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喜欢好好写作的文友,读读亮文,我想,会获益多多的。

  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抱歉,各位辛苦了。

                  

 主持:易辞
感谢怀才抱器老师带来精彩的赏析,接下来请副评罗莲香老师,大家鼓掌欢迎!

  岚亮老师倾情创作的散文《水上水下》,评为绝品实至名归,我是被深深地惊艳到,被震撼了。此文内容丰盈,布局精妙,如歌如赋,如童话,如天籁,我反复品读欣赏,百读不厌,爱不释手,每读都有新的收获,都有新的感悟。最大的感触是美,美感迭出,美到令人心颤,美得让人沦陷。我着重谈两点体会:


  、美在结构  

  作者开篇写了初见舞阳河,河水便以矜持、清丽、婉约的气质让作者移不开眼。在作者眼里,舞阳河由两个不同的世界组成,水上水下,一浮一沉。具体水上水下各是怎样的时空,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蓄足了势,作好了铺垫,激发了读者往下读的强烈愿望。

  作者接着写了由舞阳河催生的古镇——镇远的前世今生,从中穿插讲述了被人们遗忘了的古道——湘黔滇古驿道。此道在古时就闻名遐迩,被誉为“西南丝绸之路”。而素有“滇楚锁阴、黔东门户”之称的镇远更是首当其冲,声名远播,历来就是兵家必争、商家经略的咽喉关塞和重要驿站。当地军民满腔家国情怀,骁勇善战,誓死捍卫家园,使得所向披靡的蒙军铁骑无功而返,“镇远”是宋帝赐名,可见镇远当年是如何威震四方。这样的人文故事,这样的历史底蕴,诠释了镇远古镇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讴歌了当地军民的英勇顽强,为镇远古镇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渲染了传奇的色彩,也让读者知晓“镇远”这一古镇名的来历,如此霸气,如此动人心魄,加深了读者对镇远古镇历史的了解,加深了对镇远人民的敬重之情,亦加深了继续读文的浓浓兴味。

  紧随其后,作者写了水北的山和南面的山。水北的山,曰“石屏山”,盘亘着一条“古长城”,山上还有“四官殿”,供奉着四位令敌军闻风丧胆的名将,还供奉看赵元帅和日月神像。南面的山,叫中河山。这座山上有一座集道、儒、佛三种宗教于一体的寺庙群。作者写了中元洞,此洞居然是张三丰修仙的地方,令人惊叹了。还写了万寿宫。这些景致都化为青龙沉入到水下。这番描写解读,让读者对镇远厚重的文化底蕴更是叹为观止,心生向往,心生虔诚。随着作者的妙笔细述,镇远裹挟历史的烟云,融道儒佛三教一体的禅意,画卷般向我们缓缓铺展。

  第四部分,作者写了镇远水多柳多桥多寺多,牌坊也多,作者重点解说了“歪门邪道”这一府城的建筑特色,让人脑洞大开,原来商人极讲究风水玄学,为的是阻挡邪气。作者还游览了古宅庭院,印象最深刻的是“全家大院”和“何家宅院”,这两座宅院都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令人醍醐灌顶,大开眼界。

  作者如此编排行文结构,由眼前到从前,由现实及历史,由自然风景到人文景观,由写景到讲述故事,写真写意交错,虚实自由转换,纵横捭阖,时空穿梭,实在是匠心独运,别出新裁,引人入胜,让人在恍惚迷离中也能强烈地感知镇远古镇厚重的历史积淀,体悟缤纷摇曳的美感,濡染情怀,让人沉醉在舞阳河畔不能自拔。


  二、美在修辞

  该文的语言美到窒息,源于作者才思卓然,想象恣肆奇绝,巧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谓神来之笔,语句非常生动传神,营造出无比唯美空灵深邃的意境,荡气回肠,动人心弦。

   如:“她家一位侗家少女的清澈眼眸,粼粼如梦,盈盈似幻”,作者抓住了河与眸都清透闪亮的特点,河像眼眸,精妙绝伦的比喻,美得温柔,美得富有灵性,美得有温度有情韵,画面感十足,美轮美奂,引人遐思。

   再如:“然而,当我来到镇远的时候,却看见了两首宋代的词。一首浮在水上,一首沉在水下”,作者将水上水下的镇远古镇比作宋词,堪称绝妙,一个清新、婉约、优雅、灵动的镇远古镇立刻鲜活地呈现于读者眼前,绽放着古典美的风姿,犹似从旧时光中走出的蒹葭伊人,楚楚动人,倾国倾城。

   又如“灯火是一个沉默在阑珊处的神奇魔术师,它在眨眼之间,就可以改变黑暗的故事,也可以把一段清纯的河流捯饬成一座海市蜃楼”,此句比喻、拟人兼而有之,作者抓住了灯火斑斓诱惑迷人的特点,写出了舞阳河在灯火辉映下美得扑朔迷离,散发出无穷魅力,让人产生不知今夕何夕,不知人在何处,己为何物的时空错乱感,进入物我两忘的迷失幻境。

   还有那句“那些在宋朝花雨中长大的垂柳,此刻在岸边都坐成了一个个蓑笠渔翁。无数的柳条儿斜斜地铺向水面,犹如钓鱼的竿子,它们同时一拉竿,就将那座沉在水下的古城,像条活蹦乱跳的红鲤鱼一样,又湿漉漉地钩到面前”,此句写得太曼妙,太活色生香了,又是拟人、比喻兼具,将“在宋朝花雨中长大的垂柳”比作“蓑笠渔翁”,“它们同时拉竿”能钓起古城,“像红鲤鱼”,如此跳脱活泼动感的拟人化描写和鲜活的比喻,极富质感,太充满诗意,充满情味,眼前意象纷呈,画面层层叠叠,有声有色,有形有态,摇曳生姿,情韵浓稠,意境唯美,可谓想象力爆棚,可触可感可观可品,读之齿颊生香,耐人寻味,令人拍案叫绝。

   诸如此类美句,文中比比皆是,作者饱蘸情感之墨,精致落笔,字字飘逸,令人目眩神迷,心旌摇荡。如此修辞,妙不可言,是此文的一大亮点,增强了意境美,韵律美,启人浮想,美感别具。

   总之,这篇散文带给读者的是撼人心魄的视觉盛宴,神游于绝美的水泽王国,恍如在斑斓的梦境中徘徊,任灵魂穿越于镇远古镇的前世今生,多么神奇通透的体验,妙哉!把玩文字,体悟情境,情思缱绻,禅意袅袅,美轮美奂,实在是无与伦比的享受。


 主持:易辞

感谢罗莲香老师的分享,最后再有请琳达如菊老师来做最后的赏析!大家鼓掌欢迎

   岚亮老师的江山绝品散文《水上水下》,内容厚重,构思奇绝,行文雄奇隽永,情怀诗意浪漫,想象绮丽多姿,一幅幅画面立体而鲜活,精彩纷呈,具有超凡的艺术感染力。岚亮老师以生花的妙笔、水上水下独具匠心的审美视角,博大深远的旷达情怀,写尽了镇远古镇的前世与今生,并深度挖掘古镇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凸显了古镇的风骨与灵魂,在时空错落交织的转换中,给读者带来更深刻更震撼的审美体验。散文语言优美灵动,文采灼灼,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明暗相衬,以及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妙用,营造了如诗如画的唯美意境,使得这篇散文灵气飞扬,摇曳生姿,意境幽远,主旨深厚,引人入胜。

   我就个人对这篇绝品文的感悟,现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妙笔生姿著华章,意境幽美深邃引遐思

   这篇绝品散文语言隽永灵动,字字珠玑,句句锦绣,意境幽美深邃,给人如梦似幻的诗意之美。作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意识,结合美妙的心灵体验,将深邃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融入到了风景之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为我们营造了一幅幅唯美的意境,这也是文学美学的最高境界,也体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调、深厚的文学底蕴,以及浪漫诗意的情怀。

  “梦里寻她千百度,终于见到了传说中那道会舞蹈的水。她像一位侗家少女的清澈眼眸,粼粼如梦,盈盈似幻,刚刚从暮色中绰绰约约地向我迎来,哪知一靠近,便载着花影、柳影、灯影缓缓而去了。那么矜持,那么清丽,那么婉约。”

   文章的开篇,就令人眼前一亮,给人一种惊艳的美感。作者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表现手法,营造了一幅朦朦胧胧,如梦似幻、婉约唯美的意境,这哪里是写水,仿佛是作者在和一个婉约曼妙的女子相会,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吸引力,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心灵的共鸣,让人遐思翩翩。

  “她一路奔腾一路歌,跳下百条涧,穿过千道峡,冲开万重山,逶迤五百多里水路至湖南,汇入沅江成为一条大青龙,然后漂过八百里洞庭湖,最后跟随长江的脚步走向碧波万顷的大海。”

   作者融曼妙诗意的抒情、吉光片羽的描写 ,以及丰富多彩的想象为一体,把活泼可爱的舞水推至读者的面前,“跳”、“穿”、“冲”、“至”、“汇”、“漂”、“走”等,一连串精妙传神的动词组合,展现了舞阳河轻盈、曼妙的身姿,灵性十足,宛若一个顽皮的小精灵在跳跃,在穿行,在游走,动态的美感在读者的心里跳跃、闪耀、摇曳。

   作者以敏锐的视觉、深邃的思想,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给我们描摹了这样一幅意境深远的画意:“那些在宋朝花雨中长大的垂柳,此刻在岸边都坐成了一个个蓑笠渔翁。无数的柳条儿斜斜地铺向水面,犹如钓鱼的竿子,它们同时一拉竿,就将那座沉在水下的古城,像条活蹦乱跳的红鲤鱼一样,又湿漉漉地钩到面前。”让人不自觉沉醉其中,浮想联翩。这段话在文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引出了下面镇远古镇的历史。

   “沉入水下的古镇,是丹青的记忆,是一种历史的沧桑,是一种曾经的壮丽。浮在水上的新城,是史卷的蓝图,是一种劲拔的希望,更是一种灿烂的辉煌。”这段话写的非常精彩,语言精美精粹,文采斐然,意境高远,让文章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也是文章画龙点睛之妙笔,意味深长,含蓄隽永,让人回味去穷,也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文章的结尾,作者引用柳永的那首《雨霖铃》,表达了依依不舍的心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镇远古镇的不舍和眷恋,让人感怀。


   二、奇闻、意趣、妙趣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奇趣,是指一种新鲜的,别开生面的风景 ,或是不同寻常的超乎意外的意趣,会引起读者的好奇和兴趣。

   在我们通常的认知中,庭院的大门和对应的巷道都应该是端正笔直的,而作者却看到了这样一幅不同寻常的景观: “那些错落在巷道两旁的深宅大院,大门既不与巷道平行,也不正对堂屋,故意将门斜向街道,一眼望去,大门是歪歪的,巷道是斜斜的。于是乎,便得了个怪怪的雅号——歪门邪道。”这“歪门邪道”,完全颠覆了我们的认知,所以,当读者读到这一段时,感觉新奇,耳目一新,并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的兴趣。

   意趣,幽默风趣的语言或者故事,会让读者受到感染,让人读完开心,快乐,带来心灵的愉悦和美的熏陶。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那是一尊人像雕塑,高瘦的身材,紫铜色的脸……他默默地坐在桥头的石板上,一动不动。但凡是有人走到他身边合完了影,他的眼睛就动了,随之嘴巴也跟着动了起来,说‘请付费’。”作者抓住雕塑的面部特征,突出刻画,用细腻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雕塑本无生命,是静止不动的,然而,当有人和他合影之后,眼睛和嘴巴竟然动了起来。读者这才焕然大悟,蓦然意识到,哦,这原来是活人化妆成的雕塑,坐在那里,等着拍照收钱。不禁哑然失笑,意趣盎然。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一种巧妙的艺术,不仅会让读者感到轻松、愉悦,也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

   当作者参观完中元洞后,感觉有些失望,当导游告知这里是张三丰曾经修炼过的地方,里面有他用过的石床、石鞋、石伞等,作者随后说了这样一段饶有趣味的话:“我本来也是渴望自己能够成仙的,但看了这些,心就凉了。石床咬咬牙勉强可以接受,可那石鞋和石伞可是凡人难以承受了。”这段话幽默而风趣,妙趣横生,让读者开怀一笑的同时,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视角敏锐, 观察细致入微,深度挖掘风景的内涵

  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文章的细节尤为重要,真正能抓住读者内心并能引起共鸣的,往往是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细节,而岚亮老师独具慧眼,而且又善于思考,以敏锐的视觉,看到了一些常人看不到的细节,并深度挖掘这些风景的内涵,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更有深度。

  比如文中作者在岸边看到的古柳,一般人都不会把目光投给柳树,但作者注意到了,并深度思索,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把古柳这个意象,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以艺术化的语言呈现给读者,把古柳看成了蓑笠翁,一拉钓竿,就把一座古城湿漉漉地拉了上来,既生动又 形象,而且富有深度和内涵,这段话也是文章的亮点。

  当作者来都万寿宫时,注意到了“江西会馆”,这个名字一般人可能都不会在意,可能走过且过,但学识渊博的作者不但注意到了,而且从会馆想到“浙江会馆”“徽州会馆”等,会馆通常会处于街头闹市,不会座落于庙观丛林,作者带着疑问询问导游,从而得知青龙洞的建筑群是由儒、释、道、商等多种文化互相渗透凝聚而成的古建筑群,也是镇远地方文化的核心。青龙洞的江西会馆,融合了多种文化的汇聚,也是镇远古镇的一个缩影,彰显了镇远古镇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包容的胸怀。

   全家大院,如果从这个名字上看,只不过是一个姓全人家的院落,在一般人看来,没什么特别之处。然而作者注意到门楣上写着“西台世家”,如果没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人,即使看到了,也不会在意,但作者从“西台世家”这四个字,判断出这座宅院是唐朝三朝元老上官仪的后裔居住之所,而上官仪的孙女就是赫赫有名的上官婉儿,由此可见,镇远古镇曾经居住着达官贵人。

在何家大院,作者注意到了门洞的雕刻,特别是莲花上的那三把宝剑,通过导游的讲解,得知原来是主人因打了胜仗,被皇帝连升三级,可以看出这个何家大院的主人还是一位抗战的英雄呢。

   正因为作者有着敏锐的视觉,善于捕捉风景中常人不注意的细节,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深度挖掘出风景的内涵,使得文章的内蕴更有深度,让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岚亮老师这篇绝品散文在文学艺术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东篱社团的怀才老师和罗老师都有专业的赏析,我只是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读感,解析的很粗浅。感谢老师们耐心聆听并付出的宝贵时间!


 主持:易辞

   感谢东篱的老师们带来精彩的赏析课,也欢迎其他老师都来夜校分享讲座和赏析课!今晚的课就到这里结束。

                                     

    

怀才抱器

怀才抱器 榜眼

  • 51

    主题

  • 450

    帖子

  • 30248

    积分

2024-03-24 20:51:01
谢谢易辞校长的精心组织和制作讲课资料,辛苦了!谢谢东篱岚亮老师给我们一道饕餮大餐,创作谈,谈得精辟。谢谢罗莲香老师和琳达如菊老师的精彩评析,要言不烦,深入浅出。辛苦了!让我们在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创新,多出好作品!
易辞

易辞 秀才

  • 73

    主题

  • 413

    帖子

  • 2634

    积分

2024-03-24 20:51:06
感谢东篱社团带来精彩的赏析课,岚亮老师的《水上水下》写得真“绝”,三位老师也都解析得很全面、细致、精彩!受益匪浅,点赞!老师们辛苦了!
点评
2024-03-24 20:55:42
怀才抱器:谢谢易辞校长的认可和鼓励。建设江山,易辞校长做了大量工作,怀才抱器向你表达敬意!
红花草

红花草 秀才

  • 3

    主题

  • 59

    帖子

  • 2480

    积分

2024-03-24 21:08:58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赏析课十分精彩,让人受益良多,几位老师辛苦了!
罗莲香

罗莲香 秀才

  • 2

    主题

  • 76

    帖子

  • 2087

    积分

2024-03-24 21:28:29
感谢易辞校长精心组织,感谢怀才老师用心策划,感谢岚亮老师费心创作,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呈现!祝文友老师们生活美好,创作大丰!祝江山如日中天!祝东篱花开似锦!
李湘莉

李湘莉 举人

  • 18

    主题

  • 120

    帖子

  • 5110

    积分

2024-03-24 22:03:25
岚亮老师文章写得美,创作谈也精妙!怀才老师、罗老师、如菊老师的评析同样精妙,令人读罢不舍掩卷!易校辛苦了!各位老师辛苦了!
琳达如菊

琳达如菊 举人

  • 5

    主题

  • 65

    帖子

  • 3878

    积分

2024-03-24 22:47:45
岚亮老师的江山绝品散文《水上水下》,写的精彩绝伦,值得我们品赏和学习!岚亮老师的创作谈精辟而透彻,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在文学创作方面有很好的启迪意义。怀才老师和香香老师的赏析非常精彩,令人赞叹!感谢夜校易辞校长精彩而专业的主持,感谢怀才老师给我这样的一个难得而珍贵的学习机会,感谢各位文友们的支持和鼓励,也感谢江山夜校提供这个丰富多彩的交流平台,希望江山的文友们写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作品!
琳达如菊

琳达如菊 举人

  • 5

    主题

  • 65

    帖子

  • 3878

    积分

2024-03-24 23:43:47
感谢江山文学网为我们提供文学创作和交流的平台,使得更多的作者有机会展示自己独特的风采。希望江山文学网越来越壮大!越来越辉煌!
岚亮

岚亮 进士

  • 2

    主题

  • 13

    帖子

  • 11342

    积分

2024-03-25 16:39:38
一篇随性的小文,承蒙江山夜校的抬爱。十分感谢易辞校长的精彩主持!十分感谢怀才社长的精心筹划!十分感谢东篱社团三位的精美赏析!十分感谢江山文友的倾情捧场!向大家学习、鞠躬、致敬!
枫桦

枫桦 秀才

  • 2

    主题

  • 44

    帖子

  • 2233

    积分

2024-03-25 23:09:16

岚亮老师的创作谈非常的精彩,出一个写作者的角度出发,解读风景的感觉非常的美妙,给人无限的遐想。怀才老师、罗老师、如菊老师的评析,都颇有深度,细致至极,让人受益匪浅。一篇文章所给人的美感,来自于深刻的解读,通过评析,能更好地让读者了解到文章深处的东西,是这次赏析课的最大收获!感谢几位老师的深情付出,感谢江山搭设的平台,祝愿江山文学繁荣昌盛,祝愿东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