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实力写手】生头表兄(散文)

精品 【晓荷·实力写手】生头表兄(散文)


作者:赵声仁 秀才,289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21发表时间:2024-06-28 22:55:16
摘要:定一个1948年参加工作的老职工、老党员的故事。一生淡漠名利,一生待人真诚,一生默默奉献。

常言道:一辈亲,两辈表,三辈就拉倒。这大致形容姑、舅、姨,这几个层面的亲戚。其亲情,按辈锐减。这里的表,不仅仅是叫表兄表姐表弟表妹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说亲情关系,到了这辈,就只停留在表面了,平时的相处,更多是出于礼貌,敷衍罢了。
   可我有一个表兄,我们走得比头一辈还亲,在心情上,如同一奶同胞。他就是我大姑那的表兄。我们习惯叫他生头表兄。我大姑,我从来没有见过。我共有四个姑,都是我父亲的姐姐。四个姑,我只见过我二姑。听妈妈说,我大姑去世得最早,才50岁出头。我父亲,是辛亥革命那年出生。推算起来,我大姑的出生年份应该在1900年前后。她去世时,我还没有出生。生头表兄,健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生人,大我近30岁,早已进入耄耋之年。按年龄,足足我的长辈。
   大姑,我根本无缘相见,和春生表兄,我们之间,从年龄、经历等各方面,也都没有什么交集。但为什么我们走动频繁,心情近乎呢?这主要还是表兄的为人好,做事地道。他做的事,让我总是感动。而且,历久弥新,如同陈年老酒一样,在我的心里,不断闪现着亲情的光辉,散发着人性的光芒。
   姑奶奶多,表兄就多。父亲在世时,每年到了正月,几个姑的三四个表兄,都来给父亲拜年,带来白酒、点心和水果,陪父亲在家里喝上二两,大舅大舅地,叫得父亲特别高兴。从我记事时起,我就盼着生头表兄来给父亲拜年。他比别的表兄买的东西多,点心白酒水果之外,总要多买一包糖块或一包叫做二细的小点心,专门给三哥我们俩小孩子吃的。母亲收着糖块或二细,客气,说外甥你那一大家子人,日子也不宽裕,就别多花钱了。表兄说,怎么也比农村的日子好过,我看表弟们也太苦,一年一年的,吃不到什么东西。我就按母亲的指令,说谢谢表兄想着我们。同时,生头表兄,比别的表兄们,买的酒也好,别人大部分是浭阳春、浭阳老酒等本地酒,而生头表兄拿来的,总是档次高一点的,绵竹、剑南春、汾酒等。我是从父亲轻易舍不得喝得知的。表兄是个老工人,务实肯干,早都是八级工了,在开滦被称为八级老板子,月工资在一百出头。但表嫂没有工作,他又有三男三女六个孩子,八口之家,一个人上班,一个月百十多元,平均每人每月生活费才十几元,这在当时的市里,也是很窘迫的。何况,表嫂家里还有农村的老人需要照顾。表嫂,倒是个特别勤俭持家的妇女,会做营生,会使用缝纫机。六个孩子的衣服,都是她做,缝缝补补,大的穿完,改成小的。春夏秋三季,经常到野地里挖野菜,回来粗粮细做,弥补口粮的不足。表兄买来好酒给父亲,买来糖块给我们,是从他和表嫂的六个孩子口中夺食啊!
   出于礼貌和习惯,也是因为菜品少,家里来了客人,都是母亲做饭做菜,父亲一个人陪,我们是万万上不了饭桌的。生头表兄来了,也如此。但我最小最馋最不懂事啊!表兄和父亲在炕上吃饭,二哥三哥就出去了,只有我,就在屋地下绕来绕去,不时往饭桌上看一眼。其实,桌上并没有什么太好吃的,不过是过年留出来待客的炖肉一碗,白菜炒豆腐,大葱摊鸡蛋,糖拌紫心萝卜,有时炖几节带鱼等。主食呢,烙块饼、做一小盆面条汤,算好的。更多的是炒玉米面馍馍,小米粥。但这也是我平时吃不到的。让我至今还不能忘怀和感激表兄的是,每当这个时候,表兄就不止一次地和父亲说:“快让老四上桌吃饭吧,孩子们太苦了!”父亲是喜欢我的,也就递个眼神,示意我上桌。我鞋也顾不上脱,嗖地就上了炕。表兄就一个劲地给我夹菜。饭菜是按照两个人做的,我虽小,但不比大人吃得少。两个人的饭,三个人吃,父亲和表兄都不会吃饱。
   连续四五年,都是这样。后来我老想,生头表兄怎么观察这么细,这么知道我的心思呢?
   外甥给舅拜年,顺理成章。表弟给表兄拜年,差强人意,并无规则。但我和三哥,每年都给春生表兄拜年,看看表嫂。这是父母的意志,更是我们的情愿。表兄来给父亲拜年这天,就问我父亲,敲定我们去的时间。他的目的,是要表嫂提前有个准备,让我们哥俩吃好点。
   我记得,表兄他们住的是开滦自建工房,平房,倒座三间。中间是堂屋,做饭取暖,东西是大炕,住人。北房山没有门,房子南面是个小院。小院东西各是个小棚子,东面小棚,摆着两张小床。西面小棚里,放着好多煤坯和劈柴。表兄表嫂住东屋,两个大点的男孩住小棚,另外四个孩子,就住西屋了。一个八口之家,在地震前的市里,就生活在这么个场景里。那时,我每次去,都有一个感触,城里人,也有好多苦衷。这样的房子,八口人,怎么住啊?要是能够分出两个人,回我们老家住,不就宽绰很多了吗?但他们肯定不去,他们享受着自建工房,享受着每月按人口发放的商品票。享受着门口的旱厕,享受着长大后,可以安排工作的先天优势。工农的差别,绝不是仅仅体现在眼下吃的好坏,眼下住房的宽窄。但这样的感怀,一晃即逝了。我真正的着眼点,在于中午表嫂给我做什么饭。我和三哥带点家里的土产,骑着家里那辆飞鸽自行车,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到了开滦自建工房表兄家。进院子时,管我们叫表叔的六个孩子都在院里迎接我们,打着招呼,叫着表叔。市里的孩子,如花似玉,我多么愿意和他们共进午餐啊。但当吃中午饭的时候,变魔术似地,侄子侄女们全销声匿迹了。表兄上班了,陪我们的,就是表嫂。说是陪我们,实际上就是伺候我们吃饭,做饭端饭盛饭,偶尔象征性地吃两口。让我更内心惬意的是,饭是何等丰盛,成碗的花椒肉,小方肉,炖黄花鱼,各种炒菜,真是鸡鱼肉肘丸,熬炒烹炸炖,应有尽有,绝不是管两个农村小孩吃饭,而是招待决定自家命运的贵宾。那么多晕菜素菜,吃点米饭最好不过,可表嫂非特意和面赶皮剁馅,包饺子。三哥说:“表嫂你就别这么费事了,我们吃得已经很好了。”表嫂说:“你表兄今天班上下不来,要不他陪你们。但让我必须做好,让你们多吃几样。我要是没有让你们哥俩吃好,你表兄回来要训斥我的。”
   我们就使劲吃。堂屋有两个灶台,一个火炉。饭桌,就在北房山这边。我发现,三个锅灶,全都点着火,东灶台蒸鱼肉,西灶台炒菜,火炉上放着个小铁锅,煮饺子。表嫂说是陪我们,实际上她就在这三个锅前忙乎着,一会过来给我们夹菜,盛饭,自始至终,她没有吃上几口。表嫂的话很少,但干活井井有条。她的眼神,是一种快乐,一种兴奋,一种母亲把儿女照顾好后的满足。
   吃饱好饭,要回家的时候,表嫂早把一个布兜递过来,挂到车把上。里边盛满了白面馒头、糖三角、豆包。表嫂说:“这是你表兄让我给你们带的,半道上饿了,吃吧。”
   妈妈拿过布兜,看着白花花的面食,自言自语地说:“你表嫂真会做饭,这馒头蒸多好啊!你表兄他们也不容易,那么多孩子!”
   1978年正月十三,父亲去世。表兄一大早就赶来了,把自行车往南院的猪圈墙上一扔,就一头倒在父亲的灵柩前,放声大哭,他边哭边断断续续地说:“我的没好命的大舅啊,正月初二那天,我来给你拜年,你说,你表弟们,上班的上班,考学的考学,往下的日子就好了,明年我再来时,可以喝点好酒了。可谁想你这么突然地就走了呢。我的好大舅啊,我小时候,你在外边挣钱谋生,我妈身体不好,家里穷,我就长年住在姥家,你和舅奶、妗子就象自己的孩子一样待我,连续好几年啊,生怕我饿着冻着。以后,你又让我念书。这大恩大德,没等我好好报答,你就走了。我的大舅啊,以后,我再没有这样好的大舅了!呜呜呜!”
   办好父亲的丧事,生头表兄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和我们哥几个一同吃晚饭。回忆父亲的一生,缅怀父亲的恩德。大哥是1938年出生,生头表兄比大哥还要大上几岁,他们两个从小就在一块玩,对家里的沧桑变故,最为了解。
   生头表兄是在姥姥家长大的,对姥姥家,对姥姥家这边的人,他有着植在骨子里的深深感情。大姑的婆家在唐山西郊一个叫郭大里的村庄。大姑的身体自小不好,家里的日子也穷,三四岁的时候,生头就被送到姥姥家,由我的奶奶、妈妈照顾,父亲过年回来,更是将这个外甥,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帮他认字、读书。他能读如《三国演义》那样半文半白的长篇,全得力于父亲的帮助。一住就是三四年。生头,是他的小名。他的大名叫郭春生。在我的家乡,都是对特别熟悉特别亲近的孩子,才称小名,而且孩子长大了,也就自然线束小名的称呼,改成大名了。但生头表兄好像例外。在我的记忆中,家里人,无论长辈平辈或晚辈,都喊他生头。比如我们哥四个,都比表兄小,但不管当面还是背后,提起表兄,都叫生头,即使叫表兄,也要在前面加上生头二字。行头表兄,好像也特别愿意我们这么称呼他。见了面,一句生头表兄,让他满面春风,他“”哎哎地答应着,在老远就伸出双手,握过来。一旦握住我的双手,就使劲攥,攥得我生疼,好像要把我攥进心里。他的手,特别大,特别硬,像是被什么物件打磨过一样。
   后来知道,生头表兄在开滦那么大的国有企业,当了一辈子工人。他是1948年被招进开滦唐山矿的,建国前参加工作,建国前入党。20世纪90年代初期退休时,他已是三龄具备,是开滦矿务局为数不多的几位老人之一,享受国企特殊待遇。三龄是指年龄、工龄和党龄。和他同一时期甚至比他还要晚几年入职的同事,早就被提拔为区领导、矿领导,少数提拔为局领导。因为像表兄这样入职早、入党早,有文化、又肯干的人,在解放初期并不多。
   这当然成为我们的焦点话题。开滦是1887年建矿,是世纪老矿,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唐山人都以能够成为开滦的一员而骄傲。开滦矿工,被称为特别能战斗的队伍,20世纪70年代,全国工业领域,掀起学大庆赶开滦的高潮。表兄作为开滦唐山矿的一位老前辈,如果能够走上领导岗位,将是我们更大的荣耀。我们几个表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不止一次地问起生头表兄:“像你这样入矿早,有文化,肯干能干的老党员,家庭又是穷苦人出身,这么多年,就没有遇到提拔的机会?”
   生头表兄哈哈大笑,坦然道:“当然有,好几次,领导都找到我,叫我到区里当头,但我都拒绝了。”
   “为什么呢?”我们觉得,既然领导找,肯定是领导认为表兄称职。
   表兄又笑了,摆手说:“咱们穷苦人出身,有个小工做,就特别识举了!从来就没有想过当官,咱怕干砸了耽误事!”
   “没去,你怎么知道干不好?”我们总是觉得遗憾。
   “我也不愿意费心。你表嫂也不愿意我干,家里那么多孩子,一天到晚她也够累的,当了头,就更没空照顾家里了。”
   我们不再言语。表兄没有更高的追求,他要照顾好表嫂,照顾好孩子。他有他个人早已想好要走的人生之路。
   二哥也是开滦唐山矿的一名职工,1978年入职,和生头表兄算是同事。二哥比我们更关注生头表兄的情况。
   1995年的一天,二哥突然打来电话问我:“看到昨天唐山电视台新闻50分节目没有?”
   “没有。”我说。
   “今天重播,你快看看吧,上边表扬生头表兄呢!”二哥有点自豪。
   “表扬他什么?”我想,生头表兄一生淡漠名利,默默无闻,生怕出头,怎么上了电视了?
   “表扬他在小区里,给居民免费修理自行车。真的是表兄,说连续三年了,一分钱不收。”二哥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唉,生头表兄是这样的人!”
   我看到了。镜头里,一块地毯铺在地面上,一辆自行车,倒放在地毯上,生头表兄坐在一个小马扎上,手持板子,正拧着自行车的中轴。旁边,一位妇女笑着看着。镜头一会又拉向一个大门口,上边有几个大字:新华小区。这正是生头表兄所在的小区,是开滦的福利房,房改后,生头表兄买的。
   电视旁白说道:“开滦退休职工郭春生,建国前参加工作,是一名老党员。他发挥自己一技之长,连续三年为小区居民免费修理自行车,风雨不误,受到小区居民的热情称赞。郭春生师傅,以他为居民无私的服务,诠释了一位老党员的崇高境界!”
   有一年春节我和二哥去看望表兄,问他:“你怎么想起修车来了?”
   “退休没事,打发时间啊。”
   “你原来也不是修车的啊,能修好?”
   “上了多半辈子班,骑了多半辈子车,多咱车坏了不是自己修,早出徒了。你不知道你表兄我是个工匠出身。哈!”
   “可以适当收费,正当啊。”
   “我退休金不少,表兄不是少那个钱。”
   “电视台怎么知道的?”
   “小区居民打的电话呗。记者来了,我说什么不让,可记者说,他们有任务,要我帮忙。我不好意思,配合他们吧。我说只能这一次。后来他们再也没来。”
   “修了多少年了?”
   “退休就开始了,有五年了吧。还得感谢居民信任我。”
   我默默地看着生头表兄,想了很多很多,半天没有言语。
   生头表兄抽烟喝酒,但他的身体非常好,走路带风,说话底气十足。这也许是他坚定不移走自己路的结果。
   表嫂于2022年去世了。2023年,三哥从秦皇岛回唐山,和二哥我们哥仨专门去看望表兄。他高兴地眼睛放光。我们没有计划在他那里用餐,但他急得直落眼泪:“表兄就管不起你们一顿饭了,在表兄这吃顿饭,你们赏我脸了?老四,上班时忙,不吃饭,我不死乞白赖留,现在都退休了,不能说没空吧,我都安排好了,谁走也不行!”他已经把他大儿子大江招呼过来了。大江会做饭。
   才又细细看了表兄,他原来高高的个子,矮了不少,右脖颈处,还长了一个小馒头似的包。
   “这是长得什么,怎么不去检查?”我们问。
   “是啥也不去查了,还活90岁?”
   饭后,生头表兄更加高兴。他招呼大江,给我们哥四个,从不同角度,拍了照片。窗外的阳光,正灿烂。
   2024.6.28

共 539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主要表达了尽管常言道亲戚关系会随辈递减,但“我”与表兄之间却有着深厚的亲情。通过回忆表兄对“我”及家人的诸多照顾,如给父亲拜年时买好酒和给孩子买糖、让“我”上桌吃饭等细节,体现出表兄的善良、朴实和对亲人的关爱,也表达了“我”对表兄的感激以及对这份特殊亲情的珍惜,同时也展现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家庭生活的状况和工农之间的一些差异与感慨。文章还体现了表兄一家对“我”和三哥的热情款待与深厚情谊,讲述父亲去世后表兄的悲痛与对父亲的感恩之情,回忆表兄在姥姥家长大的经历以及他与姥姥家的深厚感情,介绍表兄在开滦的工作经历以及大家对他未能走上领导岗位的疑惑和探讨,进一步展现出表兄朴实、勤劳且安于现状的形象,也表达了亲人间的特殊情感纽带和对过去岁月的感慨。最后文章讲到生头表兄面对多次提拔机会选择拒绝,甘愿做个普通工人照顾家庭,退休后又免费为小区居民修理自行车,展现了他淡泊名利、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同时也提到了他退休后的一些生活状态,如修车、与家人的互动等,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亲情的珍视,即便年老身体有了变化,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对亲人的热情。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情感充沛,描写细致。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719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6-28 22:55:31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水中天        2024-06-28 23:31:23
  人物形象鲜明,弘扬正能量。
   拜读欣赏佳作!
3 楼        文友:何叶        2024-07-20 23:37:03
  恭喜精品!赵老师文笔扎实给力!
何叶
4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7-21 09:46:37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