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谦逊求是担当 (散文) ————评袁新意教授评姜萍事件
近日,我国著名数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袁新意对姜萍事件进行了评论。笔者读后感动良多,是以为文。
他专业谦逊的态度令人感动。作为著名青年数学家、北大教授能够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抽出时间给网友们唠叨几句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不要说一五一十、一条一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书面解答。作为功成名就的数学家,他完全可以斩钉截铁地说、颐指气使地说,但他没有。他的谦逊从头至尾地渗透在他的叙述、分析、评论中。
比如,刚看到消息时为姜萍取得的好成绩感到高兴,为中国出了一个数学天才而激动,还转载了这个消息,与同事同行们一起分享。后来是网友们铺天盖地的质疑才引起了他的疑虑。再比如他认为质疑与支持的两派言论都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每个人掌握的线索不同,并且有自己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而不是武断地批评谁对谁不对。
再比如,面对姜萍的成绩在5万名参赛者中名列第12名,获得了满分120分中的93分,其水平可以对应到北大和清华等名校数学系高年级本科生的中上等水平,面对这样的学习天赋很罕见——在全国每年的初中毕业生中,应该有10个左右,他依然平和地说“单从看到的姜萍的简历,我们并不能断定她考不出这个分数”。关于板书问题,在进行了充分论证之后,他依然说“或许阿里巴巴可以出来澄清”。只要不是事实,他就不妄下结论,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谦逊。关于LaTex的问题,他说“这里的关键,不是说学习LaTex的难度,而是学习LaTex的必要性”。
最后他说如果姜萍是被冤枉的、她有真才实学、她想要自证清白,至少有三种方案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在网上直播讲解自己初赛的题目是怎么做的;也可以找3-4个知名的数学教授,组织一个正式的数学的面试;接受他的邀请去北大访问。
他客观求是的态度令人感动。他对网友们的观点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从阿里巴巴竞赛的初赛、视频中的板书、用LaTex的必要性、其它的一些小疑问直到作弊的可能性分析、如果姜萍是被冤枉的共七个方面,然后一条一款地进行仔细分析,用到了举例、比喻、类比、对比、假设等多种论证方法,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真相水落石出,不冤枉好人,也不放过问题。每处分析都力求以事实为依据,以道理为准绳。凡假设的地方,都有特别强调。
比如在“作弊的可能性分析”中,他写道:“这一节的讨论缺乏可检验的证据,但是可以较合理的解释很多疑问。我并不断言这些说法一定是真相,但是希望用这些说法告诉大家有很多可能性,并且启发大家思考。”同时强调:“下面,我叙述一些网友对背后的故事的描述,这些描述基于网上流传了很多和王闰秋或姜萍相关的人的聊天记录的截屏。我再次重申,这些截屏和故事的真实性难以判定,而我介绍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大家思考。”
求是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要客观、冷静、理性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热点,借机炒作、谋利,更不是制造矛盾,挑起争端、仇恨。比如一些网友说:“你更愿意相信姜萍的成绩是真实的,还是宁愿相信我就是秦始皇?”再比如某某奥数教练豪言要拿出500万来打赌。因为这些说法、做法都不是想解决问题、可以解决问题好的方式方法。
他责任担当的情怀令人感动。作为象牙塔内的大家,对于网络上的论战他完全可以事小、不入眼、视而不见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他站出来发言了,而且还是长篇大论。他能或想从这个事件中获得什么好处呢?知名度、关注度、流量。年纪轻轻就成为著名数学家、北大教授,这样的知名度、关注度、流量还不够?
诚如他所言,他的初衷有二:一是网上这两派的辩论非常激烈,或许因为没有最终的定论,辩论逐渐转为口水战和人身攻击。更有一些缺乏道德底线的自媒体将此事凭空上升到了阶级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的高度,煽动了大众的情绪,骗取了大量的流量。这让我想起今日的美国不可挽回的社会撕裂,而这个撕裂主要源自某些有心人,利用一切机会将各种问题上升到歧视的高度。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智慧与友善的民族,我真不希望我们在这方面步美国的后尘。我希望大家能够冷静地对待这件事情,就事论事,不要上纲上线,不要相互攻击,也不要攻击姜萍或其他的当事人。二是数学研究者们喜欢清静,也需要清静才能潜心地做学问。我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尽快水落石出,还大家一个公道,还数学界一个清白,还数学界一片净土。
这才是真国士该有的模样:真才学、真情怀、真担当!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