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雪浪石(散文)

精品 【流年】雪浪石(散文)


作者:思绪飞扬淡墨痕 举人,325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17发表时间:2024-06-29 13:08:23

在我们学校图书馆东门处,立有一块奇石。这块石头外形奇崛古朴,色彩天然浑成,石上深镌着两个红色的大字——“博学”。远观,石之深沉敦厚与字之鲜红靓丽相得益彰,愈发显示出“博学”二字的深厚内涵。若追本溯源,这种石头,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叫做“雪浪石”。在我们学校,与它同宗同源的另一尊雪浪石,是矗立于至善广场的校训石。
   雪浪石系出名门,据说,与“五岳之尊”的泰山石同起一脉。宋代地质学家杜绾曾说:“中山府土中出石,灰黑,燥而无声,温然成质,其纹多白脉笼络,如披麻旋绕委曲之势。”
   雪浪石之所以有如此诗意的名字,源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公元1093年,苏东坡任定州知州,在太行山偶得一块奇石。但见这块石头黑质白脉,纹路如飞雪浪涌,酷似当时两位蜀地画家孙位、孙知微所画的“石涧奔流,尽水之变”的雪浪图。欣喜之余,苏东坡大学士遂挥毫写就雄伟矫健而又沉郁顿挫的《雪浪石》诗一首。诗曰:
   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
   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月先黄昏。
   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
   千峰石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门。
   朅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
   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
   画师争摹雪浪石,天工不见雷斧痕。
   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
   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
   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国山水聊心存。
   正因如此,诗中佳句“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也成为了后代赏石家们评判雪浪石高下的圭臬。
   苏东坡懂石、爱石、嗜石,尤其将雪浪石当作朋友、故交一般地对待,故将自己的书屋题名为“雪浪斋”。他又命匠人用汉白玉雕成丈八芙蓉盆,将雪浪石供于盆中,且勒铭于盆唇,铭曰:
   尽水之变蜀两孙,与不传者归九原。
   异哉驳石雪浪翻,石中乃有此理存。
   玉井芙蓉丈八盆,伏流飞空溯其根。
   东坡作铭岂多言,四月辛酉绍圣元。
   就这一点,苏东坡与林逋“梅妻鹤子”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于苏东坡题铭,雪浪石便有了“大宋第一名石”的美称,以致后来的达官要人、富商巨贾,对雪浪石推崇备至,争相收藏,更有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
   作为赏石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中国就有收藏与赏玩奇石、怪石的文化传统。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据《太平御览·阙子》记载:“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焉。”时至今天,这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如同琴棋书画诗酒茶,作为人生难得的一件雅事,仍然深受世人的喜爱。
   在古燕赵之地、太行山深处,雪浪石如同待嫁闺中的美少女,静静等候了数千年光阴。她默默接受日月星辰的光华,接受大地母亲源源不断的滋养,久久期待着林逋、苏轼那样的儒雅之人欣赏她、爱护她。而面色黧黑、手指皲裂的采石人以一颗谦卑之心,细细寻觅,一点一点将她神秘的面纱剥离,一步步让她美丽的容颜再现于世人面前!
   每一次开采,都是一次人与石的倾心相约;每一遍加工,都是灵魂与精魂的深情对话!在切割、打磨、雕刻石材的过程中,匠人将自己的心血与爱慢慢倾注其中,将石之灵魂附着于上。雪浪石历经斧凿千百次的打磨与洗礼,最终完美呈现出了她深沉大气、雄宏伟丽的气度。
   静静观看校园中这两尊雪浪石,尽显龙虎之气与云烟之美。她们流畅的纹路犹如大海之汹涌波涛,一浪接着一浪翻滚而来,若侧耳倾听,似乎还能听到海浪拍击岩石发出的隆隆巨响。
   雪浪石虽与泰山石同形,却没有泰山石的刻板;受苏东坡等名流的追捧,却未养出太湖石的高冷;得历代帝王的赏识,却依旧肯给人做台阶踏石。虽历尽千年风雨,依旧低调谦卑、沉稳厚重、宠辱不惊。
   雪浪石携云龙之纹却不事雕琢,既有磐石一样的笃定意志,又有白雪一般的纯洁质地;既有海浪似的磅礴气势,又有无言却甘为人梯的宽广胸襟……这些品质,难道不是师者纯洁、深沉、甘为祖国教育事业奠基这一深厚情怀的生动写照吗?恰如学校图书馆正门前的一副对联所言:龙翔白塔曾呕血三千春色不言绽桃李,凤翥中都将倾情百世秋实总可领风骚!

共 16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通过对学校图书馆东门处的雪浪石的描写,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文章开篇即以“博学”二字引入主题,借助雪浪石的自然美和历史渊源,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文化空间。接着,作者引用宋代地质学家杜绾的话,进一步阐述雪浪石的特质,体现了其在赏石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文章巧妙地运用了苏东坡与雪浪石的典故,通过苏东坡的诗作和题铭,赋予了雪浪石以深厚的文化意蕴和艺术魅力。 通过对雪浪石的赞美,将其与师者的品质相联系,赋予了雪浪石以更深层的象征意义。整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雪浪石的解析,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艺术魅力。一篇佳作,流年力荐阅读!【编辑:清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29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鸟        2024-06-29 13:11:46
  雪浪石,很诗意的名字,第一次听闻,我喜欢山,自然也喜欢石头,在此文中,我无数次身临其境地去感那股从历史深处吹来的风,久久回味中。拜读大作,祝愉快!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回复1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24-06-30 07:53:17
  感谢清鸟这么快就编辑了拙文。在我们学校有两尊雪浪石,一尊写着“博学”,一尊写着校训“爱满天下”。本来,我也不知道什么是雪浪石,是老校长告我,这两尊石头就是雪浪石,并嘱我写一篇文章。这文,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写成的。
2 楼        文友:江山编辑部        2024-06-29 15:01:19
  该作品非纯首发,不符合此次【江山•根与魂】主题征文要求,改为非征文体裁。
  
   2020-06-24 17:33
   雪浪石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719644280&ver=5351&signature=orTUx2RLh0MqRfJRTyNYEsSz3RRzyNgDx-Bm1xcoEqsQYlayGyrwtLCKSGY5hETaS-k**9r-AgtBRJ3UKFaMoIakqtVPHgemJn8xZLkyWIgnCpDBm8ie7hwGtbhak5Rb&new=1
江山编辑部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6-29 22:15:5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3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24-06-30 07:54:00
  感谢雪社鼓励!雪社的鼓励是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
4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4-07-04 14:42:47
  原那块石头叫雪浪石,还赋予了那么多的典故。我在疫情前经常到你们学院的操场跑步,后来由于管理严格就进不去了,也不知道变样了没。我曾经在图书馆前徘徊过,就是在这块刻有博学的石头前,那是想,这么大个图书馆,不让外人进,必须要学生证,这不浪费吗?因为那是站在门口观察进去的学生并不是很多。
   看到这篇雪浪石有点亲切感。因为我目睹过它的风采,加上老师今天精彩的讲述,更让我意犹未尽。
   问好老师。祝夏日安康。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回复4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24-07-04 15:16:14
  是的,那块石头以及校训石,就是雪浪石。不过,按照市里要求,高校已经对外开放了,我们单位也一样。只要校门口登记,就可以入内活动。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