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烟雨神龙谷(散文)

精品 【东篱】烟雨神龙谷(散文)


作者:吴孟友 秀才,1983.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89发表时间:2024-06-30 05:47:27
摘要:青阳陵阳,九华南麓,九华山的后山,烟雨朦胧的神龙谷,是片蓊郁的原始森林,我们行走在布满沧桑的条石或根须铺就的古道上,一路探寻着幽谷的神秘。


   青阳陵阳,九华南麓,九华山的后山,烟雨朦胧的神龙谷,是片蓊郁的原始森林,我们行走在布满沧桑的条石或根须缠绕的古道上,一路探寻着幽谷的神秘。
   夏天的天气,就像撒泼淘气的孩子,说翻脸就翻脸,闹起脾气来总是那么任性。夏雨,一下就是半个月。时而电闪雷鸣,暴风骤雨;时而细风悠悠,微雨霏霏。大自然任凭风、雨、雷、电的喧闹,创造着美好的时光。整个世界湿沱沱,水淋淋的。人们的心里都快发霉长毛了。
   6月24日周末,妻子单位组织到九华山旅游,可以带家属,妻已将我报了名,说吃了早点就走。“下这么大雨去旅游?”望着一阵紧紧一阵的暴风雨,心想,领导脑子里是不是进水了?在平静的生活里,我们总要找个发泄的出口,发点牢骚,寻一个开心。妻子说:“去吧,到青阳雨还下,就到宾馆打牌吧。打发时间也好。”“好吧,打牌去!”我应着妻子,心想,到一起乐乐也好,再不出去,浸泡发霉的心再不给点阳光,真的要发霉生菇子了。也是,如果连打牌的乐趣都拒绝了,那怎么得到快乐啊。
   大巴车在风雨中颠簸,一路西行,目标神龙谷。窗外,一片灰暗,一片朦胧,一片混沌。躺在高挑的靠椅上,如同睡在婴儿的摇篮里,摇啊摇,恹恹欲睡,不到十里路,真的睡着了。
   现代人的日子,可以任性地安排,风雨无阻,并非是一个艰苦的旅程,而是一种情调,就像神仙,翻一个筋斗就到了某处,我们享受着现代交通的便捷,把大巴车当作了生活的一个空间。
  
   二
   入了九华地界就是不一样,佛光照人,意识清醒,睁开眼,雨已停,天已露出微微笑容。“我佛慈悲,佛祖保佑”。信佛的妻子双手合一,面对着北面地藏菩萨方向祈祷。
   神龙谷,起伏的山峦,氤氲在浓烟雾霭中,乌青的山峰隐约显露出来,烟雾缥缈,神龙谷显得个外地神秘。入口,古木参天,路边山石布满绿幽幽的青苔,藤蔓缠绕树木,植被茂密,夏沐凉风,荫森寒蝉,处处充满着原始原生野性的魅惑。入口右边,一座高大的天竺僧人,杯渡大师的雕像,大师昂首挺胸,手里拿着一根木杖扛于肩上,目视远方,气度不凡。大师姓名不详,举止不苟细节,有超凡的神力,能以纸杯渡河,因而人称“杯渡和尚”。他是第一个来九华的僧人,是九华山佛教的开山始祖,是信者心中的菩提乔达摩。
   未入山林,溪流声回荡在山谷,隆隆有韵,如天籁之音传来。让人心动不已。导游说,下了十几天的雨,今天是看神龙谷瀑布最好的时间。踏上阶梯,步入古道,一股冷风袭来,衣着短裤短衫的夏令装束到这里来已不合时宜,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沿途是树,树枝飘逸,遮天蔽日,林经清幽,苍翠遮道,攀之而上,再向右攀,便到溪边。顺着轰隆钟鼓之声望去,山涧溪水仿佛是成了白花花的雪,一堆堆、一撮撮、一块块。走近一看,溪流冲击石头撞出雪花,溪水自高而下飞流入潭,猝然白沫翻腾;溪流在石块间咬着、撞着、撕着、拽着,水流湍急狂躁,波浪汹涌,大漩涡拽着小漩涡,不停地旋转着、翻腾着,一波波白色巨浪拍打着岸边的石头,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无数个小瀑布连缀无数个大小潭池,有“百瀑百潭”之壮观,瀑布像白绸段沿溪悬挂,山涧溪流,山洪暴发,溪水变白,那是冲击激动的结果。溪水翻腾,白浪滚滚,让人触目惊心。白,夏天不该有的颜色,却在神龙谷上演了。白色与轰鸣声,似乎成了深谷的主题。
   沿途树干树梢系满了红绶带佛信物,香客留迹,是上香文化线上的节点,因而神龙谷是生态环境最干净、最优雅、最深厚的礼佛文化胜地。一座自然峡谷,一旦赋予文化色彩,峡谷就变得有诗意、有内涵、有故事。
   树是千古客,山容古今人。走着走着,忽遇“天眼松”,抬头看,树枝偶成两只眼,活灵活现。九华人说,人逢“天眼”就是有缘。佛说:这一世所有的相遇,都是上一世的重逢。天眼松伫立路旁,心守气穴,意随往来。古树也在修炼,吸森林之气息,纳来往之意念,炼于丹田,顿开天眼,树开天眼看什么呢?看谷中信奉者修炼、看人间万象、看世事风云。我与天眼对视,再对视,导游说:对视久了,就被树木通感,就能大彻大悟。
  
   三
   溪长桥也多,转过弯,看见一座单孔桥,曰“长生桥”,一看名字就有禅意,看碑记,始于唐,复建于明末清初,桥东连接黄石溪,直接通达九华天台顶。据说,一直以来,受地藏菩萨荫蔽,路过长生桥的,就能添财添福添寿,十分灵验,传有“桥上走一走,活到九十九”的说法,桥也就成了“应验桥”。桥东头建有长生亭,除了香客,还有徽商、赣商多会于此,祈福家人平安长生。我们兴致地走上桥,感受山水的灵气。拍照留念吧。你看,拍风景之人,成了他人镜头里的风景。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溪边看你,相映成趣。行走在桥上的人们纵情高呼——“桥上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古道弯弯,曲径通幽,这里不仅是一条香客佛道,还是一条商路,穿越历史,道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人流与溪流呼应,这便是神龙谷的锦绣风雅,生生不息,延续至今。
   过了桥,往左继续攀登,路边突兀一石,上面长满青苔,藤蔓缠绕巨石。标牌上写着“木鱼石”,导游介绍说:这是一种空心石,距今已有5.8亿年,敲打声如同敲木鱼声,故称木鱼石。我好奇,捡起一根木棒,轻轻地敲,闭眼倾听:涛声、风声、人语声。再听,仿佛隐约传来唱经诵文的声音,梵呗声声、深邃悠远、禅意纵横、超越凡尘。仿佛,整个山谷,一片念经诵文声。
   忽然,听见一声熟悉的声音,妻子在前召唤。远望妻子站在“砺剑池”旁比划着。砺剑池是有故事的,相传大唐天宝754年冬天,李白、高霁、韦权兴三人游览来此,遇见池中有食人黑鱼上岸食人,李仙拔剑欲劈之,忽闻阵阵诵经声,顿生悲悯,于是,劈三石,又挽袖霍霍砺剑,以慑之。从此,不再有黑鱼食人事故发生。后人为纪念李仙的慈悲善心,将池称为“放生池”,后来又叫“砺剑池”。
   峰回路转,九曲十八弯,继续向左,便见醒目招牌“千年等待”。导游滔滔不绝叙说着千年等待的由来。传说小白龙在这里修炼成英俊小伙,一天邂逅一美女游客,心动了,便苦求佛祖赐一段尘缘。佛说:精卫填海、海枯石烂。小白龙谙悉佛意化石续前缘,美女也希望再见到小白龙,晨昏礼佛,感动佛心,佛说:真爱需要千年等待,你可愿意,美女莞尔一笑,转身化为石头,于是,神龙谷的溪岸上,两块石头深情对视,天老地荒,不离不弃,千年等待。多么好的故事,人间的爱情,需要力量,民间传说,总在启迪着人们。
  
   四
   左转右折,只听见磅礴的击鼓声,隆隆,隆隆,平仄有韵,令人震撼,攀一平台,忽见一巨大瀑布从天而降,一泻千丈,荡气回肠,我不由得想起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飞流泻入潭中,瀑布如一匹白练,从山间垂下,如舞动的裙幅,犹如晶莹剔透的水帘。水珠如天女散花,云漫雾绕,分不清哪是水,哪是雾。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将大自然的磅礴与柔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令人震撼。这就是名扬四海的神龙瀑布、神龙潭。目睹壮观,心潮彭拜,便吟诗一首——
   烟雨朦胧生紫烟,飞流直下挂前川。
   池潭溅起千层浪,幽谷回声万万年。
   提起神龙瀑布,神龙潭,民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早在西汉年间,这里为陵阳县地域,县令窦伯玉,字子明,喜欢钓鱼,有一天他在此潭钓一鲤鱼,鲤鱼腹中有一小白龙,窦将小白龙放回潭中。二十年后,再次钓到小白龙,又将小白龙放回潭中。小白龙为了感恩于窦,将成仙的秘诀送给窦。窦子明辞官回家,来此炼丹,炼成后,口服仙丹,身轻如羽,小白龙来迎,窦便乘龙而去。之后,这个潭,就叫“白龙潭”,这个“瀑布”就叫“神龙谷瀑布”。天宝年间,李白慕名来到“白龙潭”,即兴赋诗一首,其中两句诗——“天开白龙潭,月映清秋水”一直流传至今。
   离开神龙瀑布,抬头可望山顶,虽近在眼前,却举步维艰。由青石或麻石路转到慧根路,所谓慧根路,就是树根如精脉凸起,根脉铺就的路。慧根,智慧的根须,根无定法,盘根错节,依赖而生,像古代甲骨文,像龙爪,像大脑血脉一样,构成一条慧根八卦路,构成一部物语显示的《根经》,慧根是佛教中二十二根之一,在佛教中,可成就一切功德,以至成道,故称慧根。走在慧根路上,心有所悟:我们的路,不就是前人用生命的根须纹理铺就起来的人生道路吗?时光匆匆,走在人生路上,跋山涉水,崎岖难行,“山中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路艰辛,一路风景。人生境界,无限风光在险峰。
   攀上最高峰,登上观景台,回望来路,山岚雾霭,谷气弥漫,烟雨缥缈,如幻如梦。走过神龙谷,思想得到洗礼。心灵得到净化。佛意入心,慈悲为怀。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时间不语,岁月无声。修成自在人间,人成自然佛成。
  

共 34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雨天出游,别有一番情趣。一山一泉,一树一桥,一石一草,只要用心体味,皆是好风景。若深入探寻,便有意象万千:佛光照人、纸杯渡河、溪水翻腾、树木通感、曲径通幽、木鱼空心、砺剑除害、美女化石、神龙天降……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我说,得之心而寓之魂。本文描摹细致,有声有色,呈现出神龙谷的清秀、灵动和气韵,仿佛一幅壮美的山水画,于烟雨朦胧中徐徐展开。其中,有才子临瀑布而吟诵,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如神来之笔,更是给这一切增添了浓浓的诗意。佳作,推荐赏读。【东篱编辑:南沙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30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南沙潮        2024-06-30 05:58:33
  想象丰富,布局严密,语言生动,用词精当,有很高的文学性,作者的诗,颇见功力。
回复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6-30 08:38:54
  南沙潮老师早上好!感谢为拙文用心编辑,你的按文言简意赅,画龙点睛。文章梳理准确,点评到位,辛苦了!神龙谷,山水风雅,佛意浓浓,上香文化赋予了山水之灵魂。人在画中游,其乐融融。再次感谢新朋友,遥握问好!敬一杯家乡仙寓茶!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30 07:00:09
  这篇描绘雨天出游的佳作,作者以独到的视角,捕捉了一山一泉、一树一桥的韵味,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别样的情趣。神龙谷的清秀、灵动与气韵,被描摹得有声有色,仿佛身临其境。才子临瀑布而吟诵的场景,更是为这幅画卷增添了浓厚的诗意。这不仅是一篇关于风景的描绘,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推荐大家细细品读,感受那份来自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美好。祝吴老师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6-30 09:01:41
  善斋老师,早上好!感谢你百忙之中关注拙文,并精彩留墨。神龙谷的山水之美,用我那笨拙的笔,是无法描绘出来。久雨之后,山谷里随处能见到瀑布,大小不一,蔚为壮观。尤其神龙瀑布真的令人震撼,令人荡气回肠。李白到庐山,见到瀑布,才有旷世的绝句。坐在家里,看不到实景,看不到气势,是写不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妙句来!遥握问好!祝夏日安康!
3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6-30 09:10:46
  老师语言成熟炼达,文字间韵味十足,不只是一句美就能概括得了,不知老师平日读什么书,才能炼达如此精炼的语句,学生虚心求教。
回复3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6-30 09:54:17
  本真老师,上午好!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你的鼓励!很高兴我们成为东篱的志同道合者。说实话,刚入东篱,我也不知道散文怎么写,在东篱大师们的引导帮助下,才逐渐成长起来。遥握问好!祝夏日愉快!
4 楼        文友:枫桦        2024-06-30 10:00:41
  九华山的名声是非常博大的,神龙谷里的神龙瀑布更是清气四溢,在老师的笔下灿然生辉!好文笔,文章精粹,词语精炼!一篇好文!拜读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6-30 17:49:05
  枫桦老师好!感谢老师关注并精彩留墨,感谢老师的鼓励!九华山是佛教圣地,又是世界地质公园,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与人文胜景为特色的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值得一游。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30 10:03:56
  山水之韵,在于人心悟性,更有佛趣其中。登一座山,踏一段路,恰似读一本书,总有收获。人至神仙境,并非要成仙,而生得人生之趣,古人说,“在乎山水之间也”,我想,这山水之间应该在人的心里。心中有山水,自成风景。这篇散文写得很有禅意。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6-30 17:59:47
  “登一座山,踏一段路,恰似读一本书,总有收获。”老师说得真好!走过神龙谷,山水风景陶醉,心有诗意,更有禅意。心灵得到净化,人生感悟深刻。感谢社长的精彩点评,感谢鼓励!问好社长,敬茶!
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30 10:55:59
  雨天出游,味道特别,很喜欢这种烟雨莽苍苍的感觉。老师的文章,写的很有气势,内心自始自终洋溢着欢快的情绪。文中有很多感悟妙语,仔细揣摩,方解神龙谷之神。拜读学习老师佳作,顺祝安,笔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6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6-30 18:16:06
  “烟雨莽苍苍”,江南雨季,一幅水墨画。神龙谷,行走在山水画里,感受诗意的环境,让人亢奋,回来后,当夜疾书发稿,有点仓促,写得不够好,谢谢精彩点评,谢谢鼓励!问好韩老师,敬茶!
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30 11:14:27
  一座山就是一尊佛,一个人,能够理解尊重一个人,一座山,也是佛。我读吴老师的文章,感受最深的是这点。山是云之根,是慧根,云聚云散,绝不绑缚,这就是佛意。信佛,我想最大的好是改造我们的人性吧。
怀才抱器
回复7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6-30 20:49:18
  “山是云之根,是慧根,云聚云散,绝不绑缚,这就是佛意。信佛,我想最大的好是改造我们的人性吧”,老师对佛意的理解更通透。是的,改造人性是信佛的前提。我到神龙谷也是,灵魂得到净化,佛意得到升华。
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6-30 13:44:44
  老师的文写得很有特色,很有感染力,烟雨朦胧山水朦胧景色朦胧,老师的文章意境深远,想象丰富,很佩服老师深厚扎实的写作功底。学习点赞,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回复8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6-30 20:51:50
  红花老师好!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你的鼓励!问好红花老师!祝老师夏日身体健康,生活快乐,万事如意!
9 楼        文友:敌军        2024-07-03 17:29:21
  吴老师的散文别有韵味,可学习之处颇多。情感丰富,言语精炼。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