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青春】过往(散文)

编辑推荐 【金文·青春】过往(散文)


作者:易厨闻心 布衣,370.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86发表时间:2024-06-30 10:37:37
摘要:人生中总是会有那么几件事,让人终身难忘

一个好人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会邂逅无数的人。有些人如匆匆过客,在生命里留下短暂的痕迹;而有些人,却宛如璀璨星辰,熠熠生辉,成为我们人生中永恒的温暖与指引。他们以善良和真诚,在我们的心田播下希望的种子,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今天,我要讲述的,便是这样一位如星辰般照亮我人生道路的好人。”——我与师父的相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
   我的师父叫刘德海,他笑起来就像聊天图像里的笑脸,一双眼睛眯成一条缝向下弯曲着,嘴角微微上扬。少年时,我与他初识于二姨家的饭店,当时二姨家缺合适的厨师,师父前去帮忙。那时,他才三十多岁,健谈、开朗、热心肠,还喜欢喝酒。让我永远难忘的便是他的笑容,我觉得那是他的标志性特征。
   依稀记得,我刚从酒店出来工作,因为当时急于赚钱养活自己,学徒每月六十元的工资根本不够花销,所以早早离开了那个很好的平台。那时乳臭未干,根本不懂社会规则。学徒时酒店的厨师团队都是外地人,所以我在本地没有厨师行业的朋友。加上当时我尚未成年,辍学的时候只有十六岁,学徒时间仅用了七个月,因此找工作十分艰难。但我学会了一千四百多道菜品,涵盖了当时酒店的所有菜品,当时考级别已达省级厨师二级技师......
   就在这时,对我有知遇之恩的师父出现在我的人生中。人世间,有几种大恩德不能忘记:养育之恩、授业之恩、知遇之恩、患难之恩、陪伴之恩、救命之恩......
   记得我俩初次相遇,我去二姨家的饭店蹭饭,母亲在二姨家打工。师父得知我也是厨师,自然就有了很多共同语言。闲谈中,他了解了我的情况,爽快地说:“用不上三天,准备上岗。”当时我心里乐开了花,母亲和二姨在旁边帮腔:“那以后三龙的工作就交给你了啊,实在不行就拜你为师吧!”师父借着酒意说:“就这样拜师可不行,得敬茶磕头啊。”二姨也是趁着酒兴,赶忙说道:“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现在。”就这样,我与师父结下了此后的不解之缘。
   还没到第三天,工作就有了消息。那是在一个小区内的小饭馆,只有五张桌,每天做些简单的家常菜。当时工资五百块,可没过多久,因自己心理状态不佳和不熟练,我下岗了。这时师父过来劝我:“这都正常,你第一次出来挑大梁,手艺没问题,就是做东西慢。小店跟酒店不一样,酒店要精,小店要快。”听到师父的安慰,我心里算是有了些慰藉。紧接着,师父带着我满城转,说是让我感受一下每个厨房不同的节奏和做菜手法,也引荐了同城的其他师父们。就这样,在师父的带领下,我结识了第一批人脉。我通过走店,把每一位师父做菜的顺序和手法,都牢牢记在心里,每时每刻都在琢磨如何同时做三道菜、四道菜。
   没过多久,师父又给我安排了一份新工作。这家店稍大一些,在主要的餐饮街,工资给到六百。就在这家店,我开始了真正的厨师生涯。
   时光如白驹过隙!十八岁后我只身南下,为了接触更多的美食,更好地学习,结识了很多名师益友。一晃十几年过去,这期间师父也改了行,做起了果仁生意。我也在祖国的大城市间闯荡。但在我心中,永远忘不了师父对我在行业内的第一次托举。也许在师父心里,这是平常之举,可在我心里,是他陪伴我,让我踏上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阶梯。如今,我们相识已整整二十六个年头,师父已满头白发,依然是当年的平头。脸上有了褶皱,他自己称自己是个小老头。但在我心中,他永远是那个给予我力量和指引的明灯。
   师父的知遇之恩,不仅点亮了我职业生涯的起点,更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座灯塔。这份师徒情谊将伴随我一生,成为我心灵深处最珍贵的宝藏,永不褪色。
  
   两颗李子树
  
   多少年来,做梦总是回到那个我出生的地方——矿山总机厂铁道南的两所平房。
   两所平房相连,一所是父母结婚时他俩自己盖的土坯房,一所是我六岁那年我们仨一起盖的砖瓦房,因为我搬过砖,也和过泥。是没错,没有夸张,两所房子一共六间,被他们两个人一点一点垒了起来。妈妈的腰疼病,就是那个时候累出来的。这六间房子好像是爸爸一开始就规划好了。房子的前后都各有圈出来的院子,院子的外边就都是菜园了。靠近院子围栏的一圈都是果树,有三颗苹果树,两棵葡萄树,四颗樱桃树,还有我最喜欢吃的果子“李子”。两颗李子树一大,一小,一高,一矮。高一点的李子树下还埋着我童年最好的伙伴“老黑”。这两颗树的记忆装着我整个童年。
   这些果树我搞不清果子成熟的具体时间,每当花开过,天气越来越热的时候,我只知道每天都要去果树的下面看一看。所以从盛夏开始一直到秋天,从涩涩的果子开始,一直到香甜。小小的身影总是出现在这些果树的周围转呀转。
   在我有记忆的年岁,这些树便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两颗李子树,因为它们最高,最大,最绿,枝叶最茂盛,是最早结出果实的。其他的果树除了樱桃树,都是在我的记忆中过了好久才结的果实。有这些果树在房子的周围,每到春天总是可以闻到淡淡的花香。那颗高大的李子树结的果子大大的,圆圆的,每当要成熟的季节,离太阳近的那一面最先红,一半红一半黄的,一半黄一半绿,还有青绿色的错落有序地排开。可是最先成熟的最高,每次我想吃的时候需要拿起一根长长的竹竿,向上面敲打,落到地上拾起来用衣服擦擦,就直接送到嘴里,来一口汁水瞬间爆出。满嘴都是甜甜的,略微带一点酸味,每一次汁水都会溅到衣服上。另一颗成熟的要比这个高大的“哥哥”晚那么几天,它没有汁水,妈妈说这叫“干碗李子”,这棵树的果子,如果不熟透一点也不好吃,酸酸的,涩涩的,那种酸有点像柠檬,我现在一想起来,腮帮子都冒酸水。那种涩,只要吃那么一点点,舌头与牙齿上就像有什么东西似的,咦……不写了,我受不了了……
   夏天的树下有着很多的飞虫,因此也会有很多蜘蛛网。每次我想出去吃李子的时候,我都会让“老黑”打先锋。老黑通体都是黑色,老黑是一个很忠诚的“战友”,很听话,妈妈说它跟我的年纪一般大。后来我才懂,狗的年纪那时候已经是中年了。那是有着很丰富的生活经验的,通人性了。而我那时还是一个孩童。高一点它够不着的地方我就用竹竿,挑开那些蜘蛛网,我们俩就此玩耍。每次我俩出来,它总是东闻闻,西刨刨,似乎在寻找什么宝贝。要不就撒欢地跑出很远,等我叫它再跑回来。就这样它每天陪着我。老黑不该吃李子,每次我给它,它都是看一下扭头就去了一边。可是我每次摘的时候它总是兴奋地在一边,叫着,跳着。我时而骑在它的后背,揪着它的两只耳朵。它也与我不耐烦地打闹着,童年的光阴就这样度过。
   很快我就到了上学的年纪了。两颗李子树的枝叶越来越茂密了,结出的果子也越来越多,小的依然比大的矮。时而听到风路过惊动树叶哗哗的声音;时而看见被摇动掉下来的熟透了的果子;时而闻到阵阵果香。在时光的掠影中,两颗李子树见证了我的成长。
   在我十一岁那年,放学后的一天,和往常一样,我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老黑在不在院子里,可是老黑变懒了,它趴在地上伸着舌头不停的大口大口喘着气。眼睛一直看着我,我上前去问它怎么了,它什么都没有说。我在不停的逗它,它摇摇尾巴,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扑通一下倒去,再也没有起来,眼睛一直在看着我……
   我把它安葬在了那颗大李子树的下面,因为那里有我们难忘的过往。没过多久,母亲离开了家,父亲把房子卖掉了。我的伙伴和我最爱吃的李子都不见了……
   时光总是不经意地溜走,那两颗李子树,是我一直心心念念的。
   二十年后的一天,我带着妻子和孩子开车行驶了两千多公里,回到了这个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我站在铁路上,看着周围的一切如此荒凉。大门依然还是我离开时的样子,果树一颗也没有了。房子都是岁月风化的痕迹,我大声喊了一句……“老黑”。此刻我的心中想起的居然是那颗小李子树的酸涩……

共 31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有人说,人生可以分为两部分,一半是现实,一半是回忆。人到中年之后,回忆渐渐增多,成了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曾经的过去,渐渐化为了美好的回忆。这些回忆,既有痛苦也有欢乐,既有温馨,也有惆怅,既有难忘的感情,也有失落的梦想。这篇散文,感情细腻,文字清新,书写流畅,富有内涵,既让人感同身受,又让人回味无穷,既具有可读性,又具有诗情画意,既情深意长,又唯美温馨。推荐阅读欣赏。欢迎老师继续赐稿。我们一起加油!【金文编辑 王金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6-30 11:01:54
  清新唯美,精彩无限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6-30 11:02:41
  美好回忆,优美文笔,为老师点赞
3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06-30 13:50:46
  “人世间,有几种大恩德不能忘记:养育之恩、授业之恩、知遇之恩、患难之恩、陪伴之恩、救命之恩......”
   知恩图报的人才懂得感恩!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06-30 13:51:48
  感谢老师投稿,文笔精彩,知识渊博,好文欣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 楼        文友:张鹏        2024-06-30 14:46:42
  流畅而情深,王
   为老师点赞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