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姑侄两代人(散文)
一
那天,我跟母亲像往常一样走在马路上,准备出去逛街。忽然间,一个时髦女人的身影从我们身边掠过,只见她身材高挑纤瘦,踩着“恨天高”,穿着亮眼的衣服,脸上还戴着一副墨镜。我忍不住多看了她两眼,然后继续赶路。忽然间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只听有人喊道:“大娟!大娟!”当时觉得好奇怪,光秃秃的大马路上根本没有我们认识的人,到底是谁在叫我妈的小名呢?母亲应声定住了,仔细一看,正是那个时髦女人在叫她。那人把墨镜摘下,母亲这才认出来,她激动地喊道:“海燕,你回来了!十几年不见都认不出你了!”
“我回来奔丧的,我大姑去世了!”海燕回答道。
“她还准备埋家里吗?你那个大姑估计也有七八年没进这个村了!”母亲问道。
“她说过要叶落归根,她儿子过两天就把骨灰带回来安葬了!”对方答道。
“他们一家人都有出息,早就成城里人了!那么多年不见他们,他们在外面过得还好吧?”母亲问道。
“说得过去吧!有时间咱再好好叙,我有事先走了。”海燕说完便走开了。
这时我才回想起海燕姑侄俩,隐约记得她姑姑叫巧灵,是我们一个村的。海燕是她姑姑带大的,她还是我妈曾经的好朋友。母亲比她大七八岁,刚嫁过来的时候她还在上学。她经常到我家里跟我母亲闲聊。据说她第一次从外面打工回来,还给我买了一副小手镯。可惜那个时候我还没记事。
二
我们母女一路走到了外婆家,母亲向外婆告知了海燕大姑巧灵去世的消息,外婆感慨道:“当牛做马一辈子,这回算是结束了!”我很奇怪外婆为什么这样说。我虽然跟她们姑侄接触不多,但我记得小时候她们家人是邻里之间经常谈论的话题。据说巧灵的婆家很有钱,她公公是那个时代的能人。
他们家原本是大地主,他上过私塾,不仅会写会画,而且非常能干,尤其擅长设计盖房子。文革时期遭受了批斗,但却侥幸活了下来,文革结束后很快发挥优势逆风翻盘。那个时候十里八乡谁家需要盖房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据说他设计的房子更加牢固,他也因此挣了不少钱。除此之外,他家里还做着小生意。他家的儿子也就是巧灵的丈夫还在学校里教书。在那个年代算得上富裕了,别人家还在吃红薯面馍的时候,他家提前吃上了白面。别人家吃不起肉的时候,他家每隔几天就能吃顿肉。而且据说他们家还买了全村第一台电视机,一到晚上,他家里便挤满了前来蹭电视的人。
巧灵的娘家是邻村的,那天他公公从她家门口路过,看她生得高挑白皙,双眼叠皮,一副福相,便认定了这就是他家的儿媳妇,在他看来巧灵这副面相将来一定旺夫。于是很快托媒人上门提亲,巧灵的父亲也很高兴攀上了一门高枝。据说她结婚的时候热闹非凡,惊动了临近好几个村。
事实也证明她公公的眼光是正确的,巧灵人如其名,做起事来心灵手巧、勤快麻利。所有人都羡慕她找了个好婆家,说她从此以后掉进米缸里不愁吃喝。但是后来母亲跟人谈话时说道:“巧灵嫁到他家里就开始伺候婆奶奶,婆奶奶瘫痪在床,她伺候整整三年,端屎端尿。她婆婆人懒还强势,经常跟她婆奶奶吵架。要不是巧灵,她婆奶奶早死了。后来她婆奶奶身体好点了,能拄着拐棍走路了,巧灵才不需要端屎尿。不仅要伺候婆奶奶,还要洗衣做饭、喂牲口。家里还开个小菜园,还得她去料理。好不容易送走婆奶奶,她婆婆又病了,拄着拐棍走路,家里的重担都落到她一个人身上。她婆婆什么都不能做,她还得给婆婆洗衣服。她家的福真不是白享的,当初她老公公就是看上她长得好看还能干,任劳任怨。”巧灵,这个名字给我的印象是一个长得秀气,灵巧如仙的样子,人不可貌相,的确,别以为样子好看,她的命运就一定好。我佩服巧灵这个人物的耐心和能干,但也为她的付出感到震惊。女人,要把多少苦难承担,我心中想以巧灵为榜样,却我又不甘心那么把自己交给日常的陪侍和劳作。
回忆起母亲曾经讲的这些话,我的内心无限感慨,一个女人的一生究竟得付出多少辛劳才算完整。当初我还不太懂,现在仿佛明白了,有的女人一生就像一个陀螺,不停转动着,一刻不得停歇,这难道是那个时代女人的宿命吗?一切都无法去追问,我还是要佩服巧灵的隐忍,这是做人的最深沉的品质。
三
海燕本是巧灵的侄女,实际上在从三岁起就在巧灵家住下,一直到她初中毕业出门打工。母亲提起海燕也总是无限感慨。事实上海燕上学时候成绩非常好,考试经常考第一,可到了最后她就不好好学习了,要么在家帮她姑姑干活,要么跑出去玩。有一次母亲看不下去了,奉劝道:“我们街上谁谁的儿子考上大专,毕业后直接分配工作,上了班月月有工资,不用风吹热晒多好!你看你学习成绩那么好,咋就贪玩起来了……”
海燕总是笑着说:“学得头疼,不想上了,我想出去挣钱,看人家有钱花眼热……”
后来海燕确实出去打工了,第一年回来挣的钱都交给了她姑姑,她姑姑却推脱不要,让她给她爸送去,留着给她弟弟娶媳妇。海燕还是坚持给了她姑姑,只是给她爸妈买了点东西。后来有一年,我印象很深刻,那个时候我也记事了,有一次她打工回来拎着几个苹果来我家里,她说她要结婚了,对象是外地的,往后不能经常回来了。那天她跟母亲聊了很久。她说道:“这些年挣的钱都用来报答姑姑的养育之恩了。我姑准备给我陪送一套家具……”
“那挺好呀,母亲说道!你姑人真不错,十里八乡没人不夸她!”母亲说道。
“她过得太累了,我在她家住了十三年,她伺候她婆婆十三年。姑父在学校教书,下了班只管看电视。洗衣做饭、喂羊喂牛、种菜除草都是我姑一个人干。她家两个小孩学习都好,一回家就是学习,从来也不会帮忙。我在她家肯定不能白吃白喝,每次放学我都是先帮着干活再去写作业。经常因为干活做不完作业被老师罚站。”海燕说道。
“熬过来就好了,你随你姑你俩都能干,长得也都好看,你将来过得肯定好。”母亲劝慰道。
“人真的不能太能干,太能干真的好累!不能干的人反而过得舒服。我有时候最佩服我爸一辈子好吃懒做,从来没吃过苦。当初我爸结婚的房子是这边的爷爷给盖的。本来我亲爷爷奶奶那边太穷,娶不起媳妇,要拿我小姑姑去给我爸换亲。我大姑知道后就去求她公公,她公公给我爸爸盖了两间瓦房,我爸才娶了我妈。人家都说我姑嫁得好,我爸跟着沾光,他们看不见我姑姑为他家里付出多少。如果不是我姑姑十几年如一日地伺候他一大家子,人家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给盖房子?我姑还想让我多去看看我爸,我真的一点不想见到他,如果不是他好吃懒做不作为也不至于把我给人家,我养母本来有三个儿子,想要个闺女,于是把我抱回家了。后来她忽然怀孕生了双胞胎两个女孩,从那以后便嫌弃我是个累赘,要我爸妈把我领回去。我亲爸妈不愿意,她便让我自己走,明确告诉我,我不是亲生的,让我回自己家去。那天我哭着回到生父母家,他们却不打算收留我,后来我姑知道了,便把我领回她家里。”海燕说着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后来海燕出嫁了,母亲再也没见过她,忽然有一天得知她离婚了,带着两个女儿净身出户,杳无音讯。再后来从她亲戚口中得知,她前夫家很有钱,家里做生意的,海燕婚后生了两个女儿,夫家人想让她给生个男孩,她死活不愿意,偷偷上了环,因为这夫妻两个闹得很僵。以至于她丈夫在外面又找了个女人,还怀了孕。海燕伤心之下选择离婚,她的公婆也曾试图挽留。据说她的公婆思想很传统,非常不看好她老公的婚外情,他们看外面的女人不正经,带回家不是好事。她公婆商量着让她把环取了,再生个男孩。让外面那个女人把孩子打掉,给她一笔钱,让她走。但海燕是天生的犟种,死活要离婚。离婚后带着两个女儿去了另外一个城市,杳无音讯,甚至有人怀疑她们母女三人是否还活在世上。这以后每当有人提起她,都会说她死脑筋,有福不会享,女人太犟真不好。就连她姑姑提起她都恨铁不成钢。
四
母女三人一走就是八年,八年后她回来看她姑姑,还开着一辆小轿车。据说她在外面开美容店,挣了很多钱,现在富裕了。母亲听说海燕回村了,也没太在意,那个时候母亲是个农妇,平时很忙,没时间关心她的事。再加上人家现在有钱了,自己还穷得叮当响,也不好意思主动去见人家。结果很快海燕拎着大包小包到我家里来了,母亲很是震惊,海燕竟没忘记自己。那天她们聊了很多,聊她这些年来在外面多不容易,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做生意也不是一帆风顺,几次都想带着两个小孩跳江。还好都挺过来了。
别人看到的是她的风光,母亲却从她的脸上看到心酸与无奈。她说她当年坚决要离婚,是因为她实在不相信男人,不想再多生个儿子,担心将来拖累两个女儿。她爸一辈子游手好闲,大姑为了帮衬他在婆家当牛做马。这都是教训。她姐姐初中才上半年就出门打工,给她弟弟盖了房子,姐姐嫁的人也有钱,结婚后还给她弟弟买了辆摩托车。所有人都羡慕她爸爸和她弟弟,觉得他们摊上了好姐姐。可是有谁能看到他们姐姐的辛苦与不容易,她们的婆家不会无缘无故让她们帮衬娘家,前提都是她们在婆家付出了很多。女人这一辈子辛辛苦苦为了婆家娘家,所有人看来都是理所应当的。她说她不想走她姑姑跟姐姐的老路,更害怕自己的女儿长大成为她们那样的人。她现在努力就是为了两个女儿将来能过好,不用为了别人牺牲自己。
那次走了以后,我便再也没有见过她,她姑姑也跟着儿子去了县城。他们一大家从此消失在我们的村庄里。现在她忽然间回来了,我又回忆起她曾经那些话,仿佛理解了她当初的选择。
女人就像一粒草籽,落在哪里都要发芽。巧灵和海燕都没有什么传奇故事,可能每一个女人的故事都差不多吧,所以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平凡的女人,平凡的故事,但在女人心中,这些故事都是不堪的经历。她们在自己的生命里,默默地承受着,这就是我们要爱女人的原因。
姑侄两代人,本无命运的传递,而命运却那么相似。要改变命运,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能够做到的,每一次努力,都是对命运的宣战,她们的故事给了我深刻的启发。活着就要不断改变命运,做一个站起来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