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璞】修炼个性,掌控命运(随笔)

编辑推荐 【文璞】修炼个性,掌控命运(随笔) ——拜读杨绛先生《走到人生边上》文集感怀(随笔)


作者:朱炳初 白丁,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2发表时间:2024-07-02 09:14:31
摘要:《走到人生边上》一书是文学大家杨绛先生90岁那年写出的人生感悟“自问自答”赋予深邃的哲理,启人心智,尤其是人的个性与命运的关系说得惟妙惟肖,深深地启示了我,我已修炼个性,掌控命运为题,谈了感悟。


   题记:近日接到我所在的朝阳区北苑三号院社区居委会通知:“为庆祝新中国建立75周年,来广营地区阅读联盟将于2024年6月至8月举办阅读《走在人生边上》一书感怀,线上征文活动,在地区线上投票,评选出优秀征文,予以鼓励,总结会于国庆节前后举办。”问我有否兴趣参加?我即表示: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理应踊跃参与!回复不一会儿,居委会就将杨绛的著作《走到人生边上》送到我家,我爱不释手地读了起来,联系自己的一生,从一个侧面颇有感慨地写下了读后感怀《修炼个性,掌控命运》一文。
  
   杨绛,我早就知悉她是一位伟大的女中豪杰,是学识渊博的经典著作《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夫人,他俩都是江苏无锡人,可谓我宜兴(属无锡地区)人的同乡,阅其作品,见其故乡俚语,倍感亲切。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逝世时享年105岁,系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走到人生边上》是她96岁高龄所著的自问自答,这篇4万余字的文章,是她“和自己的老、病、忙斗争中挣扎着写成的。”这让我感慨万分,如此高龄尚有不凡之举,激情四射、精气旺盛,之后又生活搏击10年,可见信仰与追求力量之神奇。
   《走到人生边上》,显然隐喻,年近百岁,亦即到了人生边缘!杨先生感慨地说:“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我’还在一处呢!”这是富于哲理的人生轨迹,亦揭示了人生真谛,那就是“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整篇“自问自答”,清晰诠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幸福观,启迪心智,直击心底,引发我耄耋之年的心灵激荡,触使我回眸人生历程,思考个性与命运,剖析如何修炼个性、掌控命运,创造人生价值。
   杨绛先生说:“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都是当时处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关键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算命的把‘命造’比作船,把‘运途’比作河,船只能在河里走。但‘命造’里,还有‘命主’呢!如果船要搁浅或倾覆的时候,船里还有个‘我’在做主,也可说是这个人的个性做主。这就是所谓个性决定命运了。烈士杀身成仁,忠臣为国捐躯,能说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命中注定吗?他们是倾听灵性良心的呼唤,宁死不屈。如果贪生怕死,就不由自主了。宁死不屈,是坚决的选择,绝非不由自主。做主的是人,不是命。”由此让我回顾自己个性的养成以及个性与命运休戚相关的往事,思考如何修炼个性、怎么做命运的主人?
   个性应培植。历来都说“个性是天生的,到老不变。”但我认为,天生的个性随着环境的影响、教育的牵引,并非一成不变,它会性随事牵,不同程度地起着质与量的变化,从启蒙开始,培植修炼,将会影响一生。我的个性,从小喜静,沉默寡言,见人腼腆,以致初小毕业的成绩报告单上老师批语的缺点是:“不善说话”四个字。这事被父亲发现后,就时时向我灌输要善于大胆表现、勇于争先,一定要改变自己怕羞不敢出头露面的个性。在父母的监督和老师的熏陶下,渐渐地变得开朗活跃了起来。高小时,代表学校参加乡里组织的演讲比赛,虽没什么优势,但经刻苦练习普通话,大胆表演,结果斩获第一,奖了一面“口若悬河”的锦旗,为学校争了光。从此奠定了争先的勇气,取得一连串理想的成绩,以至退休后参加军区政治部机关每年春节的长跑比赛,以老年身份参加中年组,连续十年夺得第一名;参加乒乓球比赛,几次夺冠;还曾多次担当婚礼主持,借曲填词演唱歌曲;还敢于在千人大会上,演说、唱歌。这些均可说明,从小扶植培育的优良个性,可惠及终身。
   个性要挖掘。我从小身体羸弱,十三四岁下田干活,举不起九斤钉耙,自认不是干农活的料,就另辟蹊径,定下决心读书学习,靠文化知识谋生及赡养父母,学习非常刻苦,成绩必然优秀。初中毕业,正遇重庆炮校招生,我毅然报名参军,学业优异,在校入党,自控命运,奋斗勤恳,戎马一生,业绩可圈可点,直至退休。这就是个性使然,挖掘潜能,选择人生道路,当命运的主宰。这里的所谓个性,就是潜在的思维意识,一旦看准了的事,不要犹豫,定下决心赶紧去做,坚持不懈,做得圆满,必有所获。
   个性需张扬。杨绛先生说:“人的本性是天生的;顺着灵性良心为人行事,就是该走的路……应该时时刻刻随顺着自己的灵性良心。”“张扬个性的人,又心静如水。”百岁时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学习践行杨先生的哲语心声,就要做心仪的有益于他人与国家的事。我嗜好读书、写作,有感而发地表明自己的见解,弘扬正能量。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看到一些青少年缺乏自砺奋进、忽视思想历练,十分忧心,于是连篇累牍地在报刊发表激励青少年修养、立志的文章,不久结集出版了被军区《战友报》推荐为闪光的《青春寄语》散文集,被评为全国校园优秀图书,发往基层连队与有关学校。我曾为全国校园作协编校了几十部数千万字的书稿,为出版社、军区机关、战友校了亿万余字书籍;独立完成378万余字的军区党组织史资料合编工程;还自主为军区、总部出版下发部队的两部几百万字的英模谱找出上千处差错。这就是好管“闲事”的个性使然,“顺着灵性良心为人行事”,张扬个性,心如止水,心安理得,从中进一步领会到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个性靠修炼。杨绛先生指出:“天生万物,人为万物之灵。天地生人的目的,该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完善自我。人的可贵在人自身。”“只有人类能懂得修炼自己,要求自身完善,这也该是人生的目的呢!”又说:“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好所”,“有修养的人可以约束自己。”经过锻炼才能“炼出纯正的品色来。”我们,一般的人,是难以企及杨先生那样修身养性、自我完善,创造出惊人业绩的,但是像她那样追求“炼出纯正的品色”的精神,是可以学习仿效,实现理想的。杨先生还例举丈夫“钱钟书从小立志贡献一生做学问,平生最大的乐趣是读书,可谓‘嗜书如命’。不论处何等境遇,无时无刻不抓紧时间读书,乐在其中。”这话直撞我的心灵。杨、钱两位大师,致以文学业绩的非凡,正是终身研究学问、知识渊博所得。我们要有所作为,就应修炼个性,坚守信仰,正如杨先生所言:“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有了信仰,相信灵魂不死,就有永生的希望。”“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人有优良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好钢材。”我们都应随性加强自身冶炼,踔厉奋发,修炼自身,努力炼成纯正品色、质地优良的人才。
  
   我也是个喜欢读书、好做学问的人,追求完美,提倡价值。退休后,自寻乐趣,自找“苦”吃,偏爱文学,读了数百册书,写了数百篇像杨绛先生指出的“心有所感的率性之作。”我总觉得,将感动自己的人与事写出来,张扬出去,从而感动他人,这才对得起良心。杨绛说:“良心出自人的本性,除非自欺欺人,良心是压不灭的。”“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同的灵魂。”我退休32年来,凭着本性、良心,发表了800余篇文章,结集出版了五部达222万余字的文集,虽已年近九旬,仍然不愿搁笔,总思考着怎样让余热生辉、晚霞璀璨,像钱钟书那样学做学问、读书创作,像杨绛那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当个有为的世纪老人,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修炼并完善个性,掌控命运,无愧人生!
   (2024年7月1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8岁休干)
  

共 31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非常励志的散文。朱老先生从阅读杨绛先生《走在人生边上》的读后感入手,深情地写出了自己走在人生边上的感悟。他的感悟主要分四点,一是个性应培植,二是个性要挖掘,三是个性需张扬,四是个性靠修炼。每一点,朱老先生先是引证杨绛先生书中的名言为依据,然后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阐发自己的观点。每一点,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相结合,材料充足,论证充实、有力、翔实。完美体现了朱老先生的个性——率真、好学、博学、深刻、真挚、活力、真诚、睿智等,他真是一代人不管是老年人也是年轻人的楷模。读朱老先生的文章,真的让人热情高涨,信心大增,并且不自觉地惭愧和敬仰。他的作品永远告诉我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修炼并完善个性,无愧人生!善哉,朱老的文章和朱老的为人!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欢迎大家或各位老师欣赏。【文璞书苑:飞不高蝴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飞不高蝴蝶        2024-07-02 09:15:47
  欣赏朱老先生的随笔,深情、真诚、智慧、率真。为文为人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