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世间】金蝉香满夏(散文)

精品 【晓荷·人世间】金蝉香满夏(散文)


作者:冬阳先生 秀才,226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03发表时间:2024-07-03 14:07:32
摘要:北方盛夏的傍晚,劳作一天的农人,放学的孩子,都在做同一件事“捉金蝉”。一盘油炸金蝉引出一个笑话,一段温情的故事。

天色渐晚,行驶在下班路上,我用身体撕开夜的黑,驾驭晚风穿行其中,向着家的方向疾驰而去。微弱的路灯,模仿着黄昏的底色,在黑夜里努力争取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
   行至村后树林,远远望去,树林的黑仿佛比黑夜更浓郁一些。朦朦胧胧的树影不时传来几只归巢的雀扑棱着翅膀,仔细找寻一根粗壮可以栖息的树干,尖锐的爪子,还没来得及抓紧枝条就被一道道光线扰乱。树下是一对父子,一对母女,一个男孩,一位老者。他们手里都攥着光,一次次把夜幕分开,合拢,再分开,再合拢。他们像是寻宝小分队,大人们负责打探,孩子们负责捣乱。
   枝丫间几声蝉鸣,小心翼翼地躲避着那一道道来自异类的光。其实它们多虑了,人们可不是奔着它们而来,而是奔着它们的幼虫“结了龟”也叫“知了猴”学名金蝉,北方夏季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
   七八十年代生活条件虽有好转,但相比现在还是有很大差距,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肉。想要改善伙食,无非是在河里摸摸鱼,捉捉虾,逮几只麻雀,烤几只青蛙,金蝉属实得算这些野味里的极品了。
   捉金蝉,在我们这里方言叫“摸结了龟”天刚擦黑,因村子树林有限,为了能多摸一点,就要赶在小伙伴们前面。大伙儿对村子哪块树林出货多,甚至于哪一棵树出得多都了如指掌,所以只有赶在他们前面,才有可能多捉一点。
   母亲在准备晚饭,我与小妹拿起手电筒,小铲刀,一个废弃的麦乳精瓶或是一个铁罐子,向着阵地进军。首先是我家屋后的几颗老榆树,因树木粗大,树龄长,自然蝉卵比较多,地下库存量也就大。
   我与小妹拿着铲刀,仔仔细细地寻觅着地上的小洞。宁可费一把力气,也不能错过一个洞口,这里铲几下,那里抠一抠。因为时间尚早,天还没有全黑,聪明的金蝉可不想白白送死。它们在洞里伺机而动,仔细地听着外面的动静,两只大钳子悄无声息慢慢地扒拉着头顶上薄薄的土层,在这熟悉又光滑的洞里,等待一个时机。
   “哥,这里有一个小洞,俺刚才看到它伸腿了。”小妹兴奋地冲我喊道。
   我跑到她跟前,看到那个小洞,说是小洞,不如说是个隆起的小裂缝,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我小心翼翼地用一个树枝,轻轻扒开薄薄的土,洞口瞬间变大,没错!就是它了。当洞口打开,一个土黄色的小东西迅速后退,或许它也在暗自后悔,为啥这么心急,一伸足成千古恨,唉!
   看着它急速后退,我并不着急,因为它的洞穴也不过三十多公分,它能往哪里退!再说了,它等了好几年,就等这一天出洞蜕变,破茧成蝉,翱翔天空,歌唱于盛夏,它可不死心。我与小妹不再管它,而是悄悄地躲在一边等它自投罗网。
   这场拉锯战里,它还是低估了人类这个高等生物。不久之后,它在洞口用大钳子试探,我与小妹按兵不动。如果这会儿过去,即使你抓住了它的大钳子,为了生或许它会自断手臂。在确保外面安全后,它开始扒拉着地面,把臃肿的身子从洞穴里搬了出来。金蝉幼虫没有脖子,我看不到它扭动脖子左右张望,或许它的眼睛灵动。它开始迅速地朝老榆树爬去。出了地面就由不得它了,纵使它的腿比我们多,也无济于事。就那小短腿还不如我爸的胡子长,能快到哪里去?
   小妹跑上前去捉住它,它还在努力挣扎,向着树的方向张望。现在想来我们人类是残忍的,为了口腹之欲,让一个在黑暗的地下待了三年的弱小生物,还没来得及看到太阳,就已成为盘中餐。我现在从不捉金蝉,即使看到了也会把它放在树干上,给它一次蜕变的机会,让它能够看到明天,让它嘹亮的歌声唱响整个盛夏。
   说到捉金蝉,就想起小时候的一件趣事。至今每每想起来还是会笑出声。小时候村里不时会来一些杂耍卖艺的,有说书的,有放电影的,也有马戏班子。
   上五年级时,放学回家,看到老学校有几个村民在围观,好奇心重,挤进人群才看到原来是一个杂技班子,今晚来我们村表演。杂技班子不同于说书的,放电影的,当晚或明天就走了。演杂技的因为是一个班子,再加上工具车辆一大堆,来一趟不容易,就要在一个地方待上一两天才走。
   看着这帮外乡人,操着方言味极浓的普通话与乡亲们拉着闲呱,有的则在收拾着演出道具。其中一位年龄稍大的老者,正忙碌着支锅灶,他应该是团里的炊事员。
   一想到晚上有杂技看,我心里高兴极了,今晚捉金蝉得提前了。这帮外乡人收拾完东西,就开始在村里转,我正与小妹找着金蝉,刚才那位年龄大的长者,好奇地问我们在干什么?
   “摸结了龟啊!”小妹大声说道。
   而我丝毫没有停止手里的工作,拿着手电筒照着树身子,地面,四处寻觅着金蝉的踪迹。外乡人跟在我们后面,不可置信地问道。
   “这不就是虫子嘛,这能吃吗?
   “咋个不能吃嘛,炸一炸,嘎嘣脆,可好吃了。你们那边不吃吗?”我看了一眼他,疑惑地反问道。
   或许地域不同,通过与他交谈,他们真得从没吃过这个,但当听说金蝉油炸了好吃,他竟然也回去拿手电筒,嚯!这样看来,我的多嘴,给自己又招来一个竞争对手。
   晚上,村子十字路口,杂技演员在台上卖力地表演。黑暗里,呜呜泱泱的人群里不时爆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喊声。
   “好,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嚎!真厉害啊!”在这快乐的气氛里,村子慢慢静了下来,梦里的人们或许还沉浸在杂技表演的热潮里。
   第二天一大早,我帮母亲把牛牵到屋后的老榆树下,为父亲出肥做准备。突然被后面一个陌生的声音叫住,回头一看,原来是昨天那位杂技团的老者。他疑惑地问我。
   “虫子这么难吃,为啥你们还都喜欢吃?昨天晚上演完节目,我就去树林捉了一些,做给他们吃,他们都吃不下,说太难吃了。”
   被他一问,我不免有点懵圈,忙说道。
   “怎么会难吃?很好吃呀!”
   随后我跟他来到老学校,当看到盘子里那一盘“油炸金蝉”,我不禁笑出声来。这哪是金蝉,明明是一盆树虫子,我们乡下都叫它“腊八罐”学名金龟子,比金蝉小一点。也有硬硬的壳,也在树上趴着,并且不是一只,而是好几只挤在一块。原来这位外乡人认为我们在树上捉的就是这个。经过我解释,一群人哈哈大笑起来,不成想忙碌一晚上闹了个笑话。
   回到家,我把这件事说给妹妹和母亲听,大家笑完陷入沉默,最后母亲说道。
   “要不把咱腌好的送给他们一些,让他们尝一尝真正的金蝉。以后你们还能捉,他们在外面天南海北讨生活也不容易。吃不好,喝不好!”
   没等母亲说完,我与小妹点头答应,从腌缸里捞了整整一罐。跑到老学校送给他们,一大群人无不夸赞我们两个懂事,善良。我又教给了他们炸制的方法。当一盘金黄油亮的金蝉端上桌来,大家争先恐后地拿一只放在嘴里,只听咔嚓!咔嚓!大家脸上都露出了开心满足的笑容。老学校大院里弥漫着油炸金蝉的香味,在那个夏天久久不散。

共 26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盘油炸金蝉引出一个笑话,一段温情故事。”作者的这篇散文,讲述了七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虽然有些好转,但是一年也吃不上几顿肉,要想解馋就得摸鱼捉虾,逮麻雀烤青蛙,油炸金蝉当属美味极品。作者详细讲述了捉金蝉所需的工具、捉拿的方法。一次,村里来了杂技班子,他们看到作者和妹妹在树下捉金蝉,也学着样子去捉,没想到,炸出来的金蝉一点儿也不好吃,拿过来一看,哪里是金蝉啊,是树虫子,让村民见笑了。作者的母亲听到了这个笑话,笑过之后,便沉默许久,然后决定把自己家腌制好金蝉,送给杂技班子的人品尝,作者还教给他们如何制作,让他们真正尝到了金蝉的美味。故事虽小,却体现了母亲的善良和大爱。这篇散文文字精炼、叙述清晰,妙趣横生,在结尾处,寥寥数语,阐明了一个母亲的博大胸怀。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投稿晓荷社团,继续推出佳作!【晓荷编辑:淡文竹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719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4-07-03 14:09:39
  拜读老师佳作,受益匪浅。欢迎继续投稿晓荷社团!夏安!
静心读书,安心写字。
回复1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7-03 17:09:25
  感谢淡文老师辛苦编评,遥祝夏安。
2 楼        文友:何叶        2024-07-20 23:38:26
  恭喜精品?文章朴实耐读,佳作点赞!
何叶
3 楼        文友:何叶        2024-07-21 09:25:56
  恭喜精品!周末好!
何叶
回复3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7-21 14:45:35
  感谢何社鼓励
4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7-21 09:55:23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4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07-21 14:45:47
  感谢小雨老师鼓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