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东篱】抓子儿(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东篱】抓子儿(散文)


作者:红花草 举人,396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41发表时间:2024-07-04 06:22:01

抓子儿,是曾经民间孩子最喜欢玩的娱乐活动之一,也是我小时候常玩的游戏。
  
   一
   我们乡间的水泥路,有的只几个月就被车子碾压出碎石沙子,大坑小洼的。雨天虽然没有稀泥但有水坑;晴天没有土灰却有颗粒粉尘。平时走路要小心,防止裸露在路表的碎石粉渣,给人上点眼药什么的。
   上午,我在这样的水泥路上路过,尽管选路走,还是有一小石子钻进了我的拖鞋,与我的脚心来了个最亲密的接触。瞬间,脚摁得生疼。不想弯腰,我便踢脚、甩脚、扣脚,使出浑身解数,几次下来,它还耐着不肯出来。大概是我的脚有什么特殊味道?还是它与我有什么特殊的缘分?我生气,脱下鞋,揪出元凶。原来是一颗圆圆的小石子,我正要远远甩了,以报复。突然觉得它有些面熟,手上抹了抹,光滑露出,像我小时候经常抓的石子儿。我仔细端详,无形中升起一种亲切感来,怒气消失。
   原来我也有怜物情结,有多愁善感的细胞。既然碰上了,肯定在冥冥之中有些什么牵连的,便将它拿在手中搓揉把玩。
   万物都有灵,别看小小的石子,它也是有生命的。缘分,如同盘丝洞中的蛛丝,兜兜转转,始终围绕。肯定是这样,才钻进我拖鞋里来的吧,故意引起我的注意,让我勾起回忆,唤我为它做点什么。
   我静静看着它,思虑着,我能为它做什么呢。第一反应让我想起了儿时抓的那些石子儿,就写写抓子儿吧。虽然水平不咋地,也不能驳了它的一片赤诚。
  
   二
   抓石子玩,我们简称“抓子儿”。子儿,不单只用小石头子,有时候就地取材,用碎瓦渣代替,为了手少受罪,碎瓦渣要小心锤、磨得比较圆滑,大小一致才行。也常捡李子核、桃子核等物以代替。
   我小时候住的渫水河边(湖南澧水支流),河滩上有很多的大小石头。每次下河,我都会捡一些小指头大小且圆滑的小石子带回家,两个裤袋装得鼓鼓囊囊,一走一甩,拍打大腿,常被父母责骂,被他人取乐。我,还是我行我素,谁要这些不起眼的石子可以给我带来快乐呢。石子常常挤破裤袋缝隙,当逃兵,这让我有些沮丧,有时候只好用衣角包裹,兜回来。
   放学途中,已经约好,谁和谁一组打擂台抓子儿。我们一旦开始,会玩到鸡进笼,鸟进窝,也不尽兴。
   玩抓子儿,有许多花样。可以一人独自玩,可以两人比赛,也可以三人轮番比,也可以四人参战,两两一组,或者更多人参加。抓子儿时要蹲在地下,或者干脆坐在地上,常常是几个小时不起身。手指头抓皮还要抓,腿蹲麻还要继续,屁股坐冰冷也必须战到底。地上的小虫躲了或者被我们碾死。我们也不管地上的细菌,土地的潮湿。大人们还常表扬我们这是接地气的做法,说接地气的孩子容易养活。
  
   三
   别看简单的抓子儿,是有些技术含量的。
   玩此游戏,方法多样,规矩大家定,商量着来。首先要确定石子的多少。石子多少的算法是:如果抛一颗抓一颗,这个随意,不用算,多少都行。如果抛一颗,抓两颗,就是二的倍数加一。如果是抛两颗抓两颗,就是二的倍数加二。如果是抛两颗抓三颗,就是三的倍数加二,以此类推。在抓的同时可以增加难度,设置什么障碍物等。算术一定要好,尤其是刚学算术,很锻炼头脑的。
   我以抛一颗,每次抓两颗为例说明一下。
   两种抛法,一是石子放在手背上,用手背的力量往上抛送(此法多用);二是直接握在手心往上抛。
   手中拿出一颗待抛的石子,将其余的小石子随意一抛,落地便定位,无论滚多远在抓之前不准移动,否则,违规。还有只能是同一只手完成连贯的动作,要么是右手,要么是左手。待抓时,要瞅准眼下抓哪两颗子。首先将手背上那颗石子往空中一抛——抛高抛低根据自己的反应情况而定,石子脱手到空中,赶紧去抓地下的两颗石子,待抛上去的石子快要落地时,用抓石子的这手赶紧接住,这样手上就有三颗石子了,然后放两颗石子到一旁——这两颗石子就是胜利品。一次完了,继续,直到地下的全部抓完。
   有几个规定动作没完成就是失败,要退下,让下一个来。其一,规定的两颗就只能抓两颗,不能多抓或者少抓;其二,抓地下这两颗石子时,手不可碰到其他石子;其三,抛上去的石子没接住;其四,抓到接到但漏掉。这要手眼并用,做到又快又准,蜻蜓点水一般,协调得无懈可击才行。
   抛一颗,抓一颗两颗,属于比较简单的。复杂的是抛两颗三颗甚至更多,同时抓三颗四颗五颗等就难些。因为手背往上抛的几颗要成线,不能散,才容易接住。有的人手背翘不起来,石子搁不稳,还不等往上抛就落了。还有,地下的石子是随意乱摆布的,手的动作在地下有时候为了绕开其他石子,要曲折来回,不能有丝毫停顿,有时空中的落下了,手还没抓住,就是失败。
  
   四
   还有一种抓子儿的游戏,不在地上抓,是在空中抓,这种更有刺激性。
   比如手背上一前一后放两颗石子,往上抛,这两颗石子便一高一低飞到空中,采用的抓低接高的方法,往下抓了一颗,手马上翻过接另一颗,在瞬息间完成便好。
   为了增加难度,手背上放三、四、五、六颗石子等都可以,也是要一前一后分成两处放好。石子放得多,便要稍微抛高一些,完成连贯动作就有把握些。也是先抓后接的步骤,全部抓到手中才算成功。抛出的最高水平是:抓的成坨,收的成线,否则,难成功。
   我们常常被一些滑稽搞笑的动作笑得前仰后合,放肆得连小鸟也跟着瞎起哄。大山笑绿,河水逗乐,小狗莫名其妙打圈圈、伸懒腰。
   这是功多业熟的事,要循序渐进地练习才可以。读者如果有兴趣,不妨试试,可以练眼、练手、练脑,练的是协调,练的是反应能力。嘿嘿,我也几十年不曾玩儿了,不知道这手这眼这大脑笨到了什么程度。啥时候当当顽童,试试看,过把瘾?
  
   五
   我还想说的是,这抓石子的游戏,明显的好处多多,应该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吧,或许是流传很久的历史文化也说不定。这肯定是祖辈人传下来的,后辈又逐渐改进,也就传到了我们手中。
   现在就是好,不明白的可以找度娘寻找答案。我上网搜了好一会,才发现只有一个信息。抓子儿始于明代中叶,也称为“抓子”、“拈石子”,是民间的游戏之一。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里说:“是月也,女妇闲,手五丸,且掷,且拾,且承,曰抓子儿。”抓子儿的游戏,在徐州更流行,还被列入了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我这里离徐州挺远,由此推理,抓子儿的游戏在全国各地很早就有流行。
   我具体记不清多少年没看见抓子儿的场景了。现在的孩子怕是知道这个游戏会做这个游戏的不多。
   我觉得,这利大于弊的游戏可以提倡一下,多一个途径,提高小孩手、眼、大脑的灵活性,增强彼此的协调能力。特别是那些难度大的动作,更可以锻炼大脑,对数字提高认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对小孩的身心,无疑都是很有帮助的。
   现在的孩子有愿意学抓子儿的吗,道具简单,也容易学,可以挑战一下哦。来吧,走出门,别老玩手机了,玩玩这不花钱的游戏,尝试一下新鲜事物。
   我拿着手上的石子继续把玩,弯腰企图再寻找一些喜爱的石子,却没有发现。一种遗憾在心中骤然生起……
  

共 28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初看,当作了“抓儿子”,儿子调皮?原来是“抓子儿”,这个我懂得。小时候我们就玩过,不过,不如女孩子玩得麻利生动,我们这里叫“抓球”,有时候就使用玻璃球,多数时间是用圆滑的石子。我回想不到那时的规则和细节,作者写得很细致。一粒石子,进入了作者的鞋子,这是一次亲密接触,赶不走,就拿出来把玩,于是想到小时候玩抓子儿了。捡石子,衣兜里满满的,撑破了也要捡,因为放学后,伙伴们有约定,要进行分组比赛的。怎样的规则,颇有门道,作者介绍了简单的两种玩法,怎样定赢输,都有规定,而且要玩出难度,这才是游戏的兴趣。还有刺激性的玩法,石子抛空的很多,难度自然增加,这些居然吸引了鸟和犬,锻炼了大脑,增添了兴趣,开发了智力。关于“抓子儿”,还是一项古老的游戏,典籍中扮演记载,而且成为徐州市的非遗项目,真的是无奇不有啊。尤其在今天,大人孩子都沉溺于手机,不利于眼睛,娱乐完全被没有多少质量的快餐节目代替,作者呼吁这种古老的游戏回到我们的生活。文章开篇很有特色,吸引人,一粒石子,引起回忆。介绍的玩法非常清晰,很有意思。作者对这种古老游戏方法的好处也做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文章简素,但内涵不浅,能从简单的玩法中找到文化看点,写出特色,这是红花草散文的特色。留住文化,无论什么形式,只要挖掘,总有精彩,这是这篇散文带给我们的启发。推荐阅读,回到那个朴素的游戏时代,获得更多的乐趣吧。【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04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7-04 06:47:11
  这篇散文让人眼前一亮!开篇一粒石子引发回忆的设计独具匠心,瞬间抓住了读者的心。作者对“抓子儿”游戏的介绍详尽清晰,玩法规则一目了然。从简单的童年游戏中,作者挖掘出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这着实令人佩服。在如今手机盛行的时代,这种古老游戏的意义更加凸显。它不仅锻炼大脑、增添乐趣、开发智力,更承载着我们对朴素美好时光的怀念。此作呼吁古老游戏回归生活,切中时弊,引人深思。简洁的文字背后是不简单的思考,确为红花草散文的特色之作,值得反复品味,期待作者更多佳作!祝红花草老师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7-04 13:22:34
  谢谢滴老师的认同和鼓励,抓子儿,确实已经走远了,现在的孩子可能都没听说过。谢谢老师的鼓励,祝老师愉快!
2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7-04 07:48:43
  由一粒石子,引起儿时回忆。“抓子儿”,是一种古老的游戏,演变是一种文化、成为非遗项目。小的时候,娱乐东西非常匮乏,“抓子儿”成了孩子每天必玩的游戏。两个人也能玩,三、四个人也能玩,乐此不惫。环保、健康、安全、不花钱。可惜。这种游戏已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的孩子每天沉溺于手机游戏,伤眼、伤体、又影响学习!作者文笔细腻,画面感强,好文章,拜读学习,问好老师,敬茶!
回复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7-04 13:24:36
  谢谢吴老师鼓励,我们是同龄人,对这游戏应该有所耳闻。问候老师,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04 07:55:50
  小小的子儿,藏着快乐,写下智慧。曾经的日子,艰难,粗糙,但快乐心在,石头,泥块也能成为宝贝,把人带到快乐的田园。作者还原曾经的快乐游戏时光,被我们带进一段不被多少人记起的日子。写得很美,文笔细腻,精彩再现,不可多得。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谨祝编创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7-04 17:47:16
  谢谢老师编辑润色,老师辛苦了!感恩!
4 楼        文友:枫桦        2024-07-04 08:04:02
  小小的石子竟然藏着这许多的快乐!老师的这个游戏有些像我们这里流传的欻嘎啦,“嘎啦”在这里是满语原音,是有狍子或者是羊的骨头组成的,具体怎么玩,我只是看过,却不明白其中的路数。这个游戏是女孩子们经常玩的,在家里的大炕上,几个女孩子一起玩。文章非常接地气,有着深沉的情感在里面!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7-04 17:48:31
  应该到处都有这类似的玩法,只是叫法不一样,谢谢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和鼓励,感恩遇见,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7-04 08:54:59
  这个抓子,北方好像也有这个游戏,大多是女孩子玩,只是抓的不是石子,而是一种猪或羊关节处的一块骨头,叫嘎啦哈。老师这个选材很有特色,正是这些民间的小游戏,充实了我们的童年,让清贫的童年拥有无尽的欢乐。细腻的描写,清新的文风,带给我们一篇有特色的佳作。拜读学习,顺祝夏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7-04 18:52:20
  老师说得应该没错,北方肯定也有的,南北方的玩法估计是大同小异,都是以娱乐以开心为目的。谢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祝福老师!
6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7-04 09:03:29
  这种抓子儿的游戏,小时候好像看见过别的孩子玩儿玩过。自己没有体验过,没想到还有这么深的渊源。想想也是,过去的孩子哪有现在这样多现成的玩具。取之大自然,也算是接地气吧,但社会的变化正像文末老师所忧虑的那样——已难以寻到这些天然的玩法了,拜读佳作!祝老师顺心如意。
回复6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7-04 18:53:25
  谢谢老师鼓励,老师见多识广,肯定见到过的。感恩遇见!
7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4-07-04 09:07:25
  一个小石子,勾起了作者的回忆,同时一件小小的抓子游戏,作者将之描写得如此生动,饶有兴趣,实际是对童年的回忆与眷念。我们怀念的不仅仅是那时的游戏,更是那些难忘的岁月。
回复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7-04 18:53:56
  谢谢一飞老师的鼓励和支持,祝福老师!
8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7-04 09:29:18
  这个我们这里也有,都是女孩子玩儿,叫做CHUA 核,或者chua大把,高级点的用猪骨,羊骨的骨节。这个和跳皮筋一样,都是女孩子乐此不疲的游戏,玩个天昏地暗。前一阵子学校禁止烟卡,我倒是觉得一禁了之不如疏导,比方说就玩“抓子”,堵不如疏吗。老师的文章带我走进了童年。拜读佳作,点赞学习!
回复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7-04 19:14:37
  谢谢老师,全国各地都有这种娱乐活动,只是叫法不一样。谢谢!
9 楼        文友:佳华        2024-07-04 14:36:00
  想不到,抓子儿这个游戏是天南海北都有的,原来只以为在我们这里有,看来孤陋寡闻了。一个游戏,放之四海而皆准,肯定是有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果然红花草老师找到了出处。本文无论写作手法还是知识普及都让人收益多多。降水已北移,愿老师少烦忧、多愉快!
回复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7-04 19:15:45
  谢谢老师的关心,我们这里的水退了,天已经晴,没问题了,感恩遇见,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10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7-04 17:40:33
  一粒石子,也有生命,小小游戏,给我们带来多少欢乐,而且里面有大智慧。这是南方的游戏吧!我们这边没听说过。小小游戏竟然和非遗挂钩,一定很新奇好玩,要是能推广就好了,孩子们也省着天天看手机了,老师想法真好,希望能实现。
回复10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7-04 19:16:36
  是的,南方的游戏,北方应该也有。谢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祝福老师!
共 17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