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水】麦收(散文)
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奔忙,泥土的烟尘,麦秸秆的碎屑,时而飞向天空,时而往前飞奔。
收割机就像一个巨人,一个纵情原野,乘风破浪的巨人,穿过烟雾,穿透时光,将无边的麦海尽收眼底。那个手握方向盘,掌拨操纵杆的司机才是巨人的灵魂,他目光炯炯,像一个驾驭巨轮的水手,在烟波浩渺中寻找着前进的方向,更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从容淡定地指挥一场宏大的战争。
收割机前麦浪滚滚,硕大的麦穗籽粒饱满,麦芒坚挺,有的承受不了丰收带来的欢乐,高兴得扭曲了身形,被时光定格,却再也回不到从前。机械高歌猛进,声浪阵阵,惊动了它们宁静的心。太阳强烈的热恋喷吐到麦田里,如若仔细倾听,就能感受到他们拥吻麦浪时发出的呓音。那是它们心灵相通的默契,人,在这热烈的氛围里,被汗水蒸得湿漉漉的。
性情粗糙的收割机就像一个力大无穷的汉子,前头旋转的轮把麦子轧入铲斗里,如剪子一般锋利的刀子齐刷刷地从根部剪断,刚刚还从容淡定的它们,迅速被机械代入脱粒。最后,收割机潇洒地将柔软的麦秸吐出,留下麦粒进入粮仓里,一层层堆积,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仿佛经历了一重魔幻般的小游戏,变成光秃秃的果实,迎接着新的伙伴加入。
地头上,数十双期待的眼睛像星光一样瞩目着机械的变化,盘算每块地甚至每根垄的收成。麦收,麦收,这个数字的字眼牵动了多少人的内心情感,从古至今,数不清的诗人歌者用自己的才思描绘麦田里忙碌的身影。
白居易《观刈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成了千百年来在这样炽热的环境下收割麦子最真实的写照。“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也生动形象描写了不农人们顾酷暑,争取多收麦子的心情。而今,当现代化的收割机纵横驰骋在麦田里时,所有被历史承接的过往随风远去。你不必脱掉上衣,露出脊背,带着套袖,在麦浪间穿行,更不必忍受麦芒划过胳膊的痛苦与时间风雨赛跑。
突然,收割机停了,司机一边鸣笛,一边招呼等在路边的车辆,原来收割机盛麦粒的仓装满了。等候在道上的四不像启动起来,压着麦茬向收割机奔去。时代在不断发展,现在社会收割小麦,一条龙服务到家。男人和女人跟在车后,一路小跑,来到车前,四不像调好位置,收割机的长臂伸到四不像的斗子里。
司机按动阀门,如水流般的麦粒倾泻而出,主人进到车斗里,把集中在一起的麦粒往斗子四周扒。麦粒粘在手上,飞到胳膊上,仿佛一个个快乐地小昆虫在寻找幸福的栖息地。麦粒顺从主人的安排,已经有了半斗。其余的人被劳动的情怀感染,身手利索,索性跳到车斗里,将鼓出的麦粒扒平。车斗满了,司机放慢了速度,刚才如瀑布般奔涌的情景立马成了涓涓细流。大家放慢了节奏,小心翼翼。车上容不下太多的人,大部分跳了下来,趴在车斗上,用手抚平麦粒,生怕它们一不小心蹦下来。
大家似乎意犹未尽,有的抓了一把麦粒在眼前晃个不停,有时把其中一棵放在嘴里咀嚼,黄色的籽粒破开,白色,细腻,温醇的内心比美酒还让人心醉。
只是片刻功夫,收割机恢复了紧张忙碌的节奏。人们品评麦子长势,将遗漏的麦穗拾起来集中放在一起,并观察收割后的麦茬子的高低,随时和收割机驾驶员交流,并及时调整。一望无际的原野,一辆辆收割机成了风景的主角。晴朗的天空,就像一张蓝色的帐幕,没有一丝云彩,更没有惊雷和闪电的踪迹。等在地头上的人们,不必焦虑,大自然的恩赐,给了庄稼人充分的收割时间。
一辆四不像装满了,驶出麦地,驶向村庄,又有几辆从村口处驶出来。机械,完全替代了牛马,驴骡,成为丰收时节一道迷人的风景。人们已习惯了快节奏,就连那个走路慢慢腾腾,一晃三摇的老祖宗也被儿子搀扶,立在台阶上,看着装满麦粒的四不像倒进对门的院子里,司机不下车,仅仅手握操纵杆,加大油门,麦粒哗啦一声从支起的后斗上一泻而下。
老人用拐杖在台阶上敲了好几下,就像兴奋的小孩子发现了西洋景。儿子没有大惊小怪,看到老父亲这样兴奋,自然心里乐开了花。
没有片刻休息,司机的手机又响了。他启动油门,架着四不像冲向大街,留下敞着大门的院落,接受着夏风带来的丝丝凉爽。赶过来的狗儿向着车走的方向汪汪几声,算是打了招呼;悠闲的老猫转悠到麦堆上,伫立在那里像个雕塑,那条兴奋劲刚过的小黑狗,东张西望,好像在观察敌情。没有主人看护,就让这猫儿狗儿暂行其职吧。其实,就是没有他们,也不会有啥闪失。
人们在忙着夏收,收割后的麦茬高高低低,粉碎后的麦秸刚刚经历了一场转变显得很不适应。风儿,撩起轻盈的它们,就像撩起云的丝丝缕缕。刚刚还是一片片写满期待和故事的麦浪,眨眼就变成了收获过后的突兀和不安。
与人的肉体和生命的消失不同,他们就是生命形式的一种转换,人类将成熟的种子收起,转运,贮藏,用最灿烂的微笑彰显对自然的感恩,果实离开土地,走进仓廪,土黄色的珠粒焕发出浓郁的麦香,那种香在天地间最朴实,最让人心醉。
闭起眼睛,把未来装入心底,把现实打理得有条不紊。拿起铁杈,将堆积在一块的麦秸铺匀,麦鱼,尘土,还有细碎的杂质扑面而来,汗水,衣服与之混和,贴在身上,奇痒,想撇掉衣服也不行,太阳紫外线疯狂反扑,仿佛把我的衣服皮肤当成了打卡之地。
时间已经过了正午,想把地收拾得干净一点,暂时没有时间去吃饭。收割机豪迈的歌声没有停止过,那个蒙着头巾,穿梭在地块中的女人拿着设定好的手机,正在给即将收割的麦地量亩数。驾驶收割机的司机此时灰头土脸,方格子的上衣快辩不出颜色,消瘦的脸蒙上厚厚一层灰尘。大家都是土地的主人,来自不同地区,可是,大家对于庄稼,对于土地的敬畏之心相同。
太阳到了一天中最猛烈的时候,土地上的一切好似都能烤熟。鸟儿去远处寻找树荫,花儿在不远处的沟堎上勉强支撑着自己的美丽。而我们,还有威武的收割机,继续抢收,争取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颗粒归仓。
用敬畏之心感恩天地,让我们用最挚爱的情怀面对麦收,珍惜大自然赐予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