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我爱你梅花(记叙文)
我爱梅花,这得从学习王安石的《梅花》诗一课讲起。
记得那是二年级第一学期的一堂语文课课间,同学们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围绕刚学的《梅花》一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焦点在于那“墙角数枝梅”。她们究竟是从墙外爬进院墙内的?还是自幼便生长在主人家院内墙角?是从一棵梅花树上发出的数枝?还是源自好几棵树?这场面甚是热闹,讨论内容也精彩纷呈。
彼时,我站在走廊的窗台边,双手轻轻梳理着那一头油光发亮的黑发,看似在瞭望窗外的风景,实则双耳一直在仔细聆听大家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所发表的见解,试图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为自己的最后出场准备“重磅炸弹”。呵呵!本班长不急于亮相,还在窗台边养精蓄锐呢,等我出马,看谁能抵挡。
正当我沉浸在这自我陶醉的境界时,忽然被一只粗壮的大手毫不客气地一把拉入人群。只听一个粗声粗气的声音教训道:“班长,难道你没听见大家争吵得都快打起来了吗?你还在一旁装什么蒜。”
“哎!原来是纪委啊!呵呵!什么事?是谁抢了谁的巧克力?还是谁夺了谁的纸飞机?”我假装生气地质问道。
“班长,你扯远了!扯远了!事情是这样这样。”纪委一脸无奈地解释道。
我依旧一边悠然自得地摆弄着自己的秀发,一边笑呵呵地反问道:“你们谁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是王安石写的啊!课本上不是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吗?难道你就这么健忘?”站在一旁的魔眼同学摆出一副知识渊博且理直气壮的模样,吹胡子瞪眼睛地抢答道。
“对了!魔眼同学,你既然清楚这首诗是王安石所作,那你为何不去问问他本人呢?‘墙角’数枝梅,这是他出的谜语,谜底恐怕只有在他的宝箱里压着底啊!”我微笑着,以一种调侃的语气说道。走廊上瞬间鸦雀无声,片刻后又热闹起来,同学们嘻嘻哈哈地自我解嘲道,还是班长思路新奇巧妙,可不是吗?这首诗词的妙处就藏在这儿,于是这首诗词的意境也就深藏其中了。
“‘墙角数枝梅’,或许开在一家农家寒舍院内的一处墙旮旯;‘墙角数枝梅’,也可能绽放在大街小巷的某个墙角;‘墙角数枝梅’,谁又能断言她们不是盛开在大作家巴金祖宅大院里的一处墙角呢?”我有条不紊地阐述着,将这句诗词的意境拓展到无比广阔的空间。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个‘独自’并非体现数量的多寡,而是反映花开的品种差异。我仿佛看到在这数枝梅花的周遭,有洛阳牡丹的落叶枯枝,有精美如玉却空空如也的兰花花盆,还有一行行排列整齐、修剪得体的紫薇树林。但在此时大放异彩的唯有梅花,只因她们不畏严寒,独傲霜雪。”我的话音刚落,便赢得一阵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声。不少闺蜜还把自己手中尚未舍得吃、却早已融化的小块德芙巧克力硬塞到我手中。
写到此处,我要发自内心地表达:“梅花,梅花,我爱你!我爱你不畏严寒的品格。梅花,梅花,我爱你!我爱你战胜冰雪严寒的坚强意志。梅花,梅花,我爱你!你为我树立了人生道路上的一座标杆。”
作者:上海青浦崧文小学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