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老牛“黄娃”(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老牛“黄娃”(散文) ——往事回忆之二


作者:欣然花开 秀才,154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94发表时间:2024-07-07 05:02:54
摘要:故乡许多景物,都留存在我的记忆里,那段岁月,不可忘却,老牛“黄娃”的坚韧与伟大,更是让我尊敬。谨以此文以记之。

我的属相是牛,似乎跟牛有解不开的情缘。那个年代,放牛娃每个村子都有,孙悟空称自己为马倌,放牛的怎么地也是个牛倌吧,我上学比同年龄孩子晚一年,当了一年牛倌。
  
   一
   我家有一头老牛,有多老呢?身上的毛就像秋冬枯萎的稻草,干瘪枯黄;可能是因为太瘦了,一对圆鼓鼓的眼睛,太大,又鼓得太高,实在没办法让人喜欢;它的眼眸,历经多少岁月,又觉得深得见不到底,特别是夜里,我不敢看那双眼,甚至一度让我感到害怕。身上唯一有生气的地方就是它的尾巴了,始终甩来甩去,不知道疲惫,只是这尾巴末梢处竟然缺了一大块毛,这样一来,蚊子、苍蝇似乎更爱光顾,都跑来欺负这露出的一块皮,牛尾巴摆得更快了,那群讨厌的家伙并不走远,就像打伏击,“嗡嗡嗡”发起冲锋号,势必要和牛尾巴一决高下,你来我往,我来你去。牛就牛尾巴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燥热的天儿,我实在受不了,拿起一个石子,朝牛尾巴那里砸过去。老牛倒是很顺从,依然低着头,用它的尾巴随意地扫了扫被砸的那块,嘴里咀嚼着青草,发出“哞哞哞”的叫声,没有不满,它应该懂得我一砸的含义。这吸引了我那位放牛的小伙伴黑铁的注意,因为祖祖辈辈都靠打铁为生,就有了这个名字。他咧着嘴,因为缺失了一个门牙,笑声格外奇怪。我看着他的牙也笑了,再看看老牛缺了毛的尾巴,我笑得更大声了:“你们都一样!”“敢笑我,有本事别跑……”“哞……”老牛用它的沙哑的叫声缓和我们的吵闹,像是一位劝架的老人。它不知我也在嘲笑它,可以说是任嘲任欺负。
   它就是这样,被我们欺负,却还时刻想着我们。老牛,让你一下子又讨厌不起来。只是夜里看到那双发着亮光的眼睛,还是忍不住害怕,要我晚上牵牛回牛栏,打死我也不敢。牛的眼反着亮光反而让我害怕,我也说不清为什么。
  
   二
   那时候地里的活像是做不完,村里大人都是早上天不亮出门,晚上伴着星星戴着月光回家。还没上学,地里的活指望不上我们,于是,这放牛的差事便落在我们身上了。
   母亲总是怕我不给它吃饱,一再嘱咐我:“多找草多的地方,让老牛吃饱,家里的水田都指望它呢,不要舍不得力气!”牛,在母亲心中,此时大忙季节比我重要。
   作为一头老牛,早已懂得了生存之道。不用我们给它找吃草的地方,绳子一丢,青草、树叶,水库后面的山上整片整片,绿油油,那里是它的乐园,草木自然生长,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不用担心吃了谁家的玉米杆挨骂,也不用担心跑到谁家的稻田,踩了几个深脚印。吃饱了还可以打个盹,不管牛有没有打盹,等我睡足了,就跑到山脚对着大山喊几声,可不是喊牛的名字,村子里,连孩子们的名字都是什么黑铁、孬子、大宝,虽然土里土气,总是有名字了,牛哪里还有人给它取名字呢?“哞……”漫山遍坡都是吃草的牛。说来也怪,老牛好像真的听得懂人话,踢踏踢踏,踏着云,悠哉游哉地就下来了。“吃饱了吧,回家了。”白天我不害怕,和它说着人话,我总觉得它是懂得的。“哞……”老牛应和着,踢踏踢踏,顺从地跟在后面,尾巴一甩一甩,嘴里还悠闲地嚼着青草,没有一点脾气。
   一直以来,我都是这样放牛,自以为牛能安然地吃饱,好好享受一时的悠闲,对老牛来说已经是极大的享福了,畜牲总归是畜牲,哪能有感情。这不该花的力气,一点不能多花。与其说是放牛,不如说是比我给放了。
  
   三
   在大人眼里,牛可比我们金贵。那时候,谁家要是养了一头猪,就可以过个大肥年。要是有一头牛,那可算是富裕人家了。只是养牛,可不敢吃它,是有大用的。父亲常说:“牛不会说话,但他懂得人的话,你要好好待它,不能欺负它,更不能动不动想吃牛肉。”
   牛是有牛脾气的,见过有人给牛套犁具的时候,牛头一晃,乘机跑了,踩坏了一路的庄稼,那个人跟在后面骂,我们小孩子捂着嘴笑。我们家的老牛好像不会发脾气,每次下田的时候,父亲总是用他那双粗大的手摸摸老牛,像是跟它对话,再把老牛牵到田里给它套上犁具。
   在田里,父亲左手顺势扶着犁弯,右手紧紧握着犁柄,全神贯注,不敢多一分力,不能少一分力,生怕老牛累了,又担心赶不上播种进度。父亲弯着腰,驼着背,跟在老牛后面,时不时吆喝一声,不一会,衣服就湿漉漉。农忙的时候,父亲和老牛形影不离。这时候,我才发现老牛的功劳最大。我这个牛倌顿时觉得自豪起来。我坐在田边,怀着崇敬的心欣赏着父亲、老牛、水田,构思着一幅壮观的农耕图。
   “爸爸,老牛还没有名字吧,我们叫它‘黄娃’吧。”“好名字,我儿会取。”“黄娃”,寓意是我们黄家一份子,我也姓黄。
   “黄娃,走啊。黄娃,左边去。”父亲召唤起来,突然就有节奏有韵味了。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老牛更卖力了,牛蹄踩得水花四溅,身后一垄垄田,犁得整整齐齐。看来,这个名字它也喜欢,把它的生气和活力叫出来了,老牛却是不老,还很有用啊。我等在田边,只为牵上它,轻声唤一声“黄娃”,是亲昵,也是心疼。它从没有舍不得力气。它应该叫这个名字,金黄色的毛发,一下子惹人爱怜。用来的牛毛都乱七八糟的,我觉得是我给养好的,那么顺滑,随时都想动手抚摸几下。谁说牲畜没有感情?你对它怎样,它都能感觉出来。后来我们家养过两条狗,从养那天起,我就给它们取名字。
  
   四
   黄娃,可是我们家的宝。
   又是一年春天,母亲喜出望外,黄娃要生小牛了。黄娃每天就在牛栏里呆着,不用干活了。父亲从山上割了一捆捆的青草往里送。我们很期待,天天往牛栏跑,我还是不敢靠太近,远远地望着。
   一天,母亲破天荒地磨了许多黄豆。“要做豆腐吗?”我们也跟着高兴。我们都是过年做豆腐,白白香香的嫩豆腐,香煎豆腐片,火锅突豆腐,麻婆豆腐,怎么做都好吃。没有肉饺子,母亲还包过豆腐白菜饺子。我们说得有滋有味,母亲却不作声,手里活没有停。只见母亲把磨好的豆浆倒进大铁锅里,烧得热气腾腾,然后舀进木桶,提着就往屋后走,我们一路尾随。
   父亲和一个叔伯都在牛栏边,父亲手里牵着牛绳,脸上都是焦急。黄娃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又卧倒,像是发疯了一样,我着急死了。“黄娃要产崽了。”母亲轻声说。我为它捏了一把汗,我们谁也不敢吭声,攥紧拳头,我在心里默念:黄娃,你是好样的,要加油啊!过了好久,小牛宝宝伸出了一条腿。又过了好久好久,一个湿漉漉的小家伙终于出来了。黄娃累了,躺在稻草上,却还深情地用舌头舔着牛宝宝的身子,小牛宝宝咕噜一下,突然就站了起来。“太神奇了!太伟大了!”我的母亲把热热的豆浆送给做了母亲的黄娃喝。“黄娃,你真伟大!我要给你的小牛宝宝取个你喜欢的名字!”我望着它的眼睛,抚摸它的脑袋,不再害怕。
   我也是牛的主人,自然是爱它,想想我和牛的关系,牛给了我很多无声无语的教育,任劳任怨,从不发脾气,这些美好的品质,就是有些人也不一定有啊。我参加工作了,注意严格要求自己,有时候就想到了牛,特别是遇到委屈,我默默地忍受着,一切都会过去,我并不要求说清楚什么,只习惯做好自己的工作。
   故乡许多景物,都留存在我的记忆里,那段岁月,不可忘却,老牛“黄娃”的坚韧与伟大,更是让我尊敬。谨以此文以记之。
  

共 28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庄稼一枝花,全靠牛当家,农忙季节里,耕种栽插,都要靠牛来犁耙钞,深耕细作,所以庄稼人对牛的感情甚至堪比对人的感情。有牛的人家,庄稼就有了依靠,就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我”家老牛称呼“黄娃”,就是我黄家的一份子,爸妈十分地体贴善待它,“我”也慢慢感觉它的坚韧与伟大。小时候,“我”当了一年的牛倌,“我”家的“黄娃”,样子又老又瘦,眼睛又鼓又圆,不太招“我”喜欢,尤其夜间看到那圆鼓鼓、深不见底的眼睛,“我”感到害怕。蚊子、苍蝇叮咬它,“我”也用石子砸它,它甩甩尾巴而已,依然低头嚼它的草。牛倌就有牛倌的样子,放学后,将老牛赶到水库后山上,绳索一丢,任它觅食,等“我”睡饱了,玩够了,夕阳落入山口时,“我”站在高处一呼:“哞……”,老牛接着“哞……”回应着,一会儿,伴着踢踏声,老牛下得山来。在田里,父亲左手顺势扶着犁弯,右手紧紧握着犁柄,全神贯注,不敢多一分力,不能少一分力,生怕老牛累了,又担心赶不上播种进度,于是弯着腰,驼着背,跟在老牛后面,不断地吆喝着。“我”坐在田边,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欣赏着父亲、老牛、水田,构成的一幅壮观的农耕图。黄娃下崽的时候,母亲用热腾腾豆浆给它催生。黄娃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又卧倒,像是发疯了一样。父亲摸着它的头,“我”捏紧拳头为它加油,终于,牛宝宝安全落地。作者将老牛的憨厚、朴实、任劳任怨的性格刻画得淋漓至尽。作者巧妙运用修辞手法,使得文章生动形象,描写细腻出神入化,画面感强,层次清晰,结构严谨,选取的材料典型,情节生动,情感真切,文采飞扬,一篇生活气息浓郁的回忆性叙事散文,读后令人叫好,极力推荐,共同分享。【东篱编辑:吴孟友】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4-07-07 21:28:59
  “老”牛叫黄“娃”,给我的感觉不仅是黄家的一份子,还是黄家的生力军呢!老牛也是这么想的,“牛老不服老”,更不负“黄娃”的名字,一召唤起来,气氛就活跃了,牛蹄踢踏踢踏,水田哗啦哗啦,任凭尾巴秃秃、蚊蝇嗡嗡、石子嗖嗖,始终忍辱负重,砥砺前行。那深邃的眼神多像一位饱经沧桑的父亲。因为产崽而用尽全力的场景,是一幅温馨而动人的画面。此时的“黄娃”多像一个伟大的母亲。坚韧与坚强的“孺子牛”精神,又多像“故乡”淳朴勤劳的乡亲。生动的画面,感人的场景,深刻的主题,定能氤氲出“红豆生东篱”的浓浓诗意。点赞、问好,并祝欣然小妹精彩多多,红豆多多!
回复1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7-08 10:46:15
  谢谢梅骨大哥深情鼓励,对小文全面细致入微的点评,让小文增色,黄娃值得我们尊敬,也许这就是牛精神吧。期待大哥的黄山松,松的品格更加不凡。遥握问好梅骨大哥,佳作频频,夏祺!
12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7-07 21:35:36
  老师作品写出了牛的性格,牛脾气,以及对牛的喜爱,文笔幽默,情感细腻,是一篇非常好的散文。
回复12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7-08 10:47:26
  本真老师好,感谢老师的鼓励,老师的文如其名,真诚感人,驾驭语言的功力越来越好,写作水平日益精进。祝贺老师,红豆满园。
13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7-08 09:02:01
  这应该是一头水牛吧,北方没有,那年去云南倒是见过。不太懂的水牛习性,我家倒是养过驴子,牛犊子,就是老师描述的那样,你对他好,他全知道,我也是放开缰绳,随它四处觅食,只是不愿意让人骑。老师的文章富有诗意,像一幅田园水墨画。非常喜欢。祝老师夏琪顺意!
回复13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7-08 10:49:31
  牛也可以下水,喜欢待在水里,不知道是不是水牛,一般大家都叫老黄牛。深谢韩老师留墨鼓励,一篇回忆的小文,没有写出深度,向老师学习。问好老师,工作顺利,佳作频频!
回复13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7-08 10:49:51
  谢谢天方老师。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