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文学的真实可贵(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文学的真实可贵(散文) ——《理塘纪事》读后感悟三则


作者:萍庭鹤 秀才,1734.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14发表时间:2024-07-08 14:27:48

一、文学的真实可贵
   ——《理塘纪事》读后感悟之一
   刚刚,终于从网上抢购的谢永华的新书《理塘纪事》已经收到,这是谢永华新出版的,描写高原生活的散文集,从快递小哥手上拿过这本书,便急不可耐地打开来读,读完了序言,便迫不及待地写下这篇文字。
   《从平地到高原》是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姜贻斌给新书写的一篇序言。谢永华的《理塘纪事》一书的出版让我们感到很震惊,因为在很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在不经意间就能看到许多事情在静悄悄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正如国际形势的变幻莫测,人生的变化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生活表面上过得挺平静,每个人都是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忙碌,一日三餐过着平常的日子,但是在不经意间,有的人却成就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人却一生碌碌无为。谢永华是一个很低调的作家,从表面上根本看不出,原来她这么富有创作激情,而且创造力还这么强。《理塘纪事》这本书的出版,谢永华在平凡的日子里能完成这么大一个工程,真的令人难以想象。这本书记录了作者在川西高原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从不同的视角真实地再现了生活中的平凡人、事。这些看似平凡的事情中,却蕴含着不平凡的哲理,让人读来掩卷深思。
   最近几年,著名青年作家李娟和徐则臣的散文,在语文教材阅读参考资料、高考阅读资料中经常出现,而且成为了这几年高考语文考试的重点选文作家。他们的散文都采用的是纪实的写法,用作家独特的视角为人们展现了不平凡的风景,让人们在看似平凡的事业当中看到人世间的百态。散文的创作在于给读者带来能够思考的和回味无穷的东西。李娟和徐则臣的散文正是因为从平凡的生活中撷取了深刻的哲理,从而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回味。谢永华的散文也是采用纪实的手法,给人们再现川西高原理塘地方的一些人情风土,让人们身在宅中,能深刻地领悟到在同一时刻高原地带不一样的人生,给人们带来难以想象的,独特的风景和无穷的享受。同时,让当今手机控时代的人们能够宅在家里看到人世间的丰富多彩。一个作家能够走出去,让人们从文字的角度理解到世界的无比丰富多彩,这是信息化时代更加需要的东西,也是当前的AI智能手机控的时代最需要的东西,而这种人创作的东西是AI智能创作无法完成的东西。有人说AI的智能创作将来有一天会取代人的创作,我想就作家的实际感受和实实在在的见闻思考,AI人工智能是永远无法实现的。这种创作不像小说虚构的情节那样能被AI变成现实。AI也许能在小说的创作中创造出动人的情节,但是要用这样的情节反映出生活的真实,这一点AI智能是永远无法实现的,AI智能的创作被有的人认为是文学的创作,我认为这就脱离了文学的本质。文学的本质就是像谢永华这种实实在在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从这里面来寻找灵感,从而写成精粹的文章,这才是真正的创作精神,这也才是人类精神永不泯灭的生命力所在!
   姜贻斌的序言《从平地到高原》描述了谢永华的创作情况,其中点评了《我和卓玛》、《金花的帐篷》、《遥远的声音》等几篇典型的文章,从文章的剖析当中,深刻的总结了谢永华的创作特点,真实的反映了谢永华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从平地到高原,让读者从一个高度领略到文学创作的本质!
   《理塘纪事》新书在京东、当当等网站热销,我看了一下,有很多店铺已经断货了。
  
   二、难忘《那一夜》
   ——《理塘纪事》读后感悟之二
   《理塘纪事》是谢永华新出版的一本散文集,在闲暇之余认真地拜读了她的第一篇《那一夜》。这篇散文记录了作者在川西高原度过的一个难忘的夜晚,因为急忙赶回家的途中车子抛锚,人们被迫在晚上留在川西高原的路上。川西高原的夜晚无比的寒冷,寒冷到让常人无法想象。车上的人们因为寒冷难受,想尽一切办法维持着体温,他们有的相互抱在一起取暖,有的靠近牛粪旁边的火堆,尽量的避免寒气的袭扰,有的在车子上不停的跳动了一个晚上。这样的寒冷读来都让人觉得难以忍受。现实当中,人们有时候遇到的困难往往也像寒冷一样会让人无法面对。然而就是在这个寒冷的夜里,作者捕捉到了让人难忘的人和事。有人和人之间的误解在寒冷的夜晚随着温暖的话语得到了化解,有在这寒冷的夜晚感受到了川西高原的主人对陌生来者的热心和淳朴让人难忘。川西高原的人对于外来的陌生人总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文中写到了因为个人的好恶,对别人的做法感到无法理解,而她的困扰在别人的劝解下终于化解的心路,给人很深的启迪。这种寒冷的夜晚,让人温暖的故事确实难以忘怀!
   文中写到了李小玉这个人物,她带着一个小孩,小孩的哭闹和咳嗽马上会得到借宿主人藏族夫妇的热心帮助。小孩子总是在藏族夫妇的帮助下马上安静下来。当李小玉为了表示谢意,对藏族夫妇送出五十块钱的时候,被藏族夫妇坚决拒绝。相反,她还收到了藏族夫妇赠送的一条洁白的哈达。藏族夫妇的心灵,正如洁白的哈达那么圣洁。藏族夫妇只是个普通的人,他们是一对没有被外来文明污染和玷污的拥有天然洁白的灵魂的人物。他们的心性是一种纯天然的纯洁的、让人无比感动的美。文中还写到“我”是如何化解青妹子这个人物心中的纠结的。青妹子在“我”的调解一下,终于放下心中的纠结,和李小玉和解,再也不因为李小玉为孩子在车上晾尿布这件事情而耿耿于怀,这种在寒冷的夜晚化解恩怨的温暖,也是那么的让人难以忘怀。
   文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人物“我”,从“我”的言语之间,让读者能够真切的感受到这个人物是一个宽容大度、善解人意的人。这种人性的美对读者也是一种最好的启迪。川西高原地处寒冷地带,这是大自然的严酷给人们带来的困扰,人们面对自然的挑战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困难,当人和人之间在难以战胜的自然困难面前,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共同面对。在面对困难的过程当中,人的心性会对战胜困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性在困难当中会得到最真实的考量。
   文中虽然只是写了几件小事,但是蕴含着一个深层次的哲理。面对不可战胜的大自然,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困扰,人们该如何面对呢?在这篇文章当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人性美的追求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当今的社会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人性的变化也经受着社会变革的深刻影响。很多西方的文化现象在当今的世界各地蔓延着,就像瘟疫一样,侵蚀着每一个角落,人在西方文化泛滥各地的当今世界,该如何保持着真实淳朴善良的美好心性呢?这就是这篇散文带给人们的深层次的思考。人在困难面前该有什么样的担当和责任呢?这也是这篇文章带给人们的思考。现代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宅在家中的人们如何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人共存,学会相互依存,这是一个当今社会人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人在社会上,除了个人,最重要的是离不开群体。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在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人。一个人不可能远离尘嚣,独自过完孤独的一生。一个人只能在人类社会的群体中,与他人一起耐心共进,和谐发展,才能让自己的一生平安顺利而又丰富多彩。这才是人生的真谛!社会的变革,变革的不是人性的美,变革的不是人性淳朴的美。变革的是,如何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更好的融合在人性美的完善之中去,才是人性的真谛,才是当今社会人生活的真谛。
   总之,《那一夜》这篇文章读来让人能真切的感受到作者的构思的缜密和结构的精巧。作者心思的细腻,刻画到人物的每一个细节,让人不得不惊叹,就是一个人物在这样寒冷的晚上,为了解决孩子的尿布问题,把尿布晾在车窗外和引擎盖上。这样的细节,作者捕捉得非常细致。孩子的咳嗽都会引起藏族夫妇的关注。这个细节也能被作者捕捉得非常细致。这种真实的细节,是文学真实的灵魂所在。作者的创作始终把生活的真实原本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而又截取了最能唤起读者深思的细节,作者的构思缜密可见一斑。这篇散文是《理塘纪事》这本书的第一篇,作者把人性的美放在了篇首,可见作者用心良苦
   当今是一个短视频急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如果我们的短视频创作者们,能把这样的文章用短视频的方式再演示一番,我想这是短视频发展的一个最好的思路。作者的创作不仅为读者带来了更丰富的文化,也给我们当今新时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素材!
  
  
  
   三、《骑白马的央金》可敬可叹!
   ——《理塘纪事》读后感悟之三
   骑白马的央金是谢永华的散文集《理塘纪事》第二篇。这篇散文写了央金的故事,让人非常震撼的一个平凡人的故事,在这个平凡的姑娘身上却有过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的波折和人生最大的挫折,真让人不可思议!
   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生离死别,一篇短短的散文却记录了三个生离死别的情节。在央金的身上却接连发生了三次这样的事情,让人难以想象。第一次是央金口述自己的母亲的离世,是因为自己年幼不懂事,不小心将火柴落在衣柜引起火灾,母亲为了急救幼小的央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央金的父亲是一位边防战士在边疆献出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样的不幸让人非常震撼。一个家庭父母早逝,而且都是为了正义和道义而献出了生命,这是多么令人伤怀的事情!
   第二次是“我”在央金的请求下陪同她去遥远的部队营地探望央金的男友,在路上目睹了一场车祸,一辆轿车沉入了水底,车的主人和同伴都失去了生命。而央金却不顾自己的安危毫不犹豫地冒险施救,并帮助逝者善后!
   第三次是当央金千里迢迢去探望自己的恋人却得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作为边防战士的恋人白杨因为雪崩失去了双腿。而央金最终选择留在伤残的恋人身边陪伴一生。
   一篇散文就这三次生离死别的重大事件,读来都让人内心无比沉重了!人在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生命,对于偶发的事件,人们往往难以应对,面对重大的灾难和难以避免的事故,人们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承受啊!而央金在经历多次挫折和打击,她总是那样的充满着生命的激情,在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还难以从她的外表看出在她身上发生过的灾难。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心里承受能力,才能够让自己的生命绽放的那么精彩呢?
   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央金年幼的时候,因为不懂事导致的火灾让母亲意外去世。如果年幼的央金接受了良好的安全教育,也许可以避免这场灾难。但是当文明用在不道义的范畴的时候,却又那么让人可怕。比如某国往人类共存的大海毫无顾忌地进行核污水排放,比如某些人利用先进的技术造假,比如某些败坏分子运用药物技术犯罪等等一切。当文明被人类正常掌控的时候,它是爱的天使,当文明被当做谋取利益的手段时,它是罪的恶魔!
   央金在灾难中长大,但是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在面对别人遇到灾难的时候,毫不顾忌的尽自己的一切来帮助和拯救,这是多么纯洁的品质!一个人在没有受到外来文明污染的心灵中,这种执着的为道义而付出一切的行动是多么难能可贵。人往往是会考虑各种综合因素才会为自己的行动做出决定。但是,央金的行为却是自然而然的,发自内心的,文章能让人真切的感受到她内心的洁白和人性的纯粹。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样的内心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
   文中还勾勒了一曲无比动人的爱情乐章,央金不但能为正义和道义而献出自己的一切,她还能为了爱情放弃自己的一切。当和白杨没有见面的时候,一个纯洁的姑娘,那种无比深切的思念着自己的恋人的情怀,在杨金的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当她知道白杨因为执行任务遇到雪崩而失去双腿的时候,央金居然毫不思索地放弃了她的一切,决定永远留在白杨的身边。这是一种怎样的品质?
   人在面对和自己的利益需要权衡的情况下,做出完全牺牲自己的抉择,需要多大的勇气呀!这种勇气不仅仅要考虑的是能够和自己喜欢的人和事相处,还要考虑的是,需要承担多么大的责任和付出都多么大的代价才能完成自己的承诺。但是央金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承担和陪伴,在灾难面前一起面对的人性之美,让多少人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
   央金在生活中是一个执着的人,她能够为了自己的追求而不顾忌外在的一切,同时也是一个知情知性的人,她在决心留在白杨身边的时候,同时设身处地考虑“我”的难处,毫不犹豫的将那匹随同的黑马送给了“我”,还一定要求部队派人陪“我”回到故地。央金的心思也是缜密的,在这个故事中,“我”也是一个性情中的人物,和央金的相识,这是日常的偶然,但是我却能够为了满足央金的要求,选择陪伴她,千里迢迢寻找自己梦中的恋人,和央金共同面对遇到的困难。当见到央金的恋人白杨遇到灾难的时候,“我”的同情心也不言而喻。“我”在故事中始终是一个道义和正义的守护者。陪伴在央金的身边,看似是一个陪衬的人物,实际上对道义和正义的认知在“我”的内心和行动中已经更加深刻了。
   故事的结尾是“我”再也没见过央金。那么央金应该是永远陪伴在了白杨的身边。为了她的正义和道义,承担了她选择的人生重大的责任。
   这片散文篇幅不长,却把人间的大主题、大旋律完全蕴含在了小小的篇幅之中。这是需要非常精细的构思才能完成的。故事中熟练的叙事笔法和表现手法,读来让人真实而自然。散文是真实的艺术。文中截取的是真实的场景,和真实的见闻。然而文中选取的细节却承载了作者赋予和文字本身表现的重大主题。文中还有生动的对话描写,人物的语言把人物的个性和内在的品质展示得淋漓尽致!
   在当今这个文明已经被信息技术圈养、人性需要唤醒的时代,更需要像央金这样的直白式表述自己道义的人。人性寡淡的人们宅在家里不问世事,漠视一切的时候,我们更乐意看到央金身上的直白式道义生命的绽放!
  

共 537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读了作家谢永华的新书《理塘纪事》后的所思所感。读后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概括了谢永华老师创作《理塘纪事》的艰辛,并给作品高度的赞扬和肯定。正如文章中所言,谢永华老师平时低调内敛,在文学界,可能没有太多人知道他,但谢老师是属于那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一类,其实所有的荣誉都是平时一点一滴,用勤奋自律换来的,没有付出哪里来的收获。第二部分主要写了读了第一篇文章《那一夜》的感受 那一夜讲的是作者和大家在川西因为车子抛锚,大家被迫在高原度过一个寒冷的夜晚,高原夜晚极度寒冷,正是这样的环境,让大家彼此之间互帮互助,而且个别人还因此化解了矛盾,期间也得到了藏族人的无私帮助,真是患难见真情。第三部分主要写了读了第二篇《骑白马的央金》,央金小时候因为不懂事引发了火灾,她的母亲为了救她牺牲了自己,她的父亲是一个边防战士,也牺牲在边疆。也许是央金自幼失去双亲,所以她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懂得爱和付出,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发生车祸,也毫不顾忌自身安危,一心救人,后来得知作为边防战士的男友在一次雪崩中失去了双腿,她也毫不犹豫,选择终身守护在男友身边,这样善良有爱的女孩,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即使命运给她那么多坎坷和苦难,她依然是那么坚强善良,这样的女孩,怎不让人敬佩和喜爱。也许正是因为谢永华老师的亲身经历,他一路上所见所闻,成就了《理塘纪事》,因为真实,因为她发现了人世间的真善美,那些平凡的人却做出感天动地的事,是那么震撼人心,所以让人对他的作品爱不释手,一篇很有深度的赏析,推荐阅读。【编辑:彩蝶飞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4-07-08 14:28:30
  感谢老师支持星月,问好。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1 楼        文友:萍庭鹤        2024-07-08 23:31:35
  万分感谢您的辛苦编辑
2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4-07-08 14:30:10
  老师的感悟写得出神入化,感谢老师介绍了谢永华老师的作品。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2 楼        文友:萍庭鹤        2024-07-08 23:32:28
  谢老师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大家作品值得读,万分感谢您的支持
3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4-07-08 14:32:48
  因为真实,所以难能可贵。这样的文字才能打动人心。就像我之前读过一本骑行者写的一本书,那些一路上所见所闻,总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3 楼        文友:萍庭鹤        2024-07-08 23:33:09
  您是最棒的,祝福您万事顺利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