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柳岸】范蠡治嘿噜病的传说(故事)
嘿噜病,学名叫哮喘、气管炎,土话叫嘿噜、咳嗽。这种嘿噜、咳嗽不发烧、不感冒,也不是随便喝点儿感冒、止咳药就能好的。症状轻的天寒受冷时嘿噜、咳嗽,平常喉咙稍微有点儿嘿噜;严重的不说天寒受冻时,嘿噜、咳嗽得喘不过气抬不起头,平常就嘿噜、咳嗽得脖子给绳拴似的。嘿噜、咳嗽病,分热嘿噜、寒嘿噜和寒热不均嘿噜三种。据说,越国大夫、大将军范蠡,少时在楚国故里,就给乡邻们有一治过嘿噜病呢。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淅川寺湾高湾范家庄上有个王大娘,因为她天生一双大脚,人们都叫她王大脚。王大脚二娃刚满周岁时,她丈夫就得急症撇下她和俩娃、婆婆离开了人世,把养活一家老小的担子撂到了王大脚的肩上。
王大脚的婆婆是个瞎子,又有腿疾。王大脚又要下田种地,又要照看俩娃,还要给婆婆洗衣做饭,一天到晚忙个不停。
一天下午,王大脚带着大娃下地干活儿,把二娃撇给婆婆照看。婆婆是个实眼瞎子,照看二娃只凭一双耳朵。所以,婆婆只听二娃在院里玩着不哭,过一会儿,她喊一声“二娃”,二娃就“哎”着应一声,婆婆就知道二娃没事,尽他玩。
婆婆只想二娃乖不哭,如此让二娃玩呀玩,玩了一个下午,正夸二娃乖呢,王大脚从地里回来了,见二娃坐在洗脸盆里玩水,就惊叫着说:
“哎呀,娃咋坐在洗脸盆里玩水呀?”
“啊,二娃坐在洗脸盆里玩水?”婆婆闻听吓得立马站了起来,茫然地举着两手左右摸着说,“快给娃换衣裳,别让娃溻着了!”
尽管王大脚随即给二娃换了衣裤,包住被子给二娃暖着驱寒,但为时已晚,寒气入内,当天夜里二娃就发了高烧。虽然及时熬偏方给二娃退了烧,二娃却从此落下了嘿噜、咳嗽的后遗症。
二娃的嘿噜、咳嗽病非同一般,轻时出气嘿噜发喘,重时脖如绳拴,出气艰难。尤其到了寒冬时节,二娃嘿噜、咳嗽得嘴脸乌青,难受得缩着脖子,圪蹴到墙根儿喘不上气来。王大脚为给二娃治嘿噜、咳嗽病,又是求医,敬神,又是许愿、请巫婆,啥治咳、治嘿噜的正方偏方都用遍。二娃喝苦药汤子喝得见他娘端碗拿勺都哭,也没治好二娃的嘿噜、咳嗽病。
老话说病急乱投医。这年冬天,邻居见二娃嘿噜、咳嗽得可怜,就给王大脚说,范蠡南里北里跑的地方多,学了好多偏方,兴许有治嘿噜、咳嗽的方,找他给二娃治治。
王大脚就住在范蠡家房后,明知道范蠡是个毛头娃子,但听邻居一说,心想,有志不在年高,再说死马只当活马医。于是,她就去找范蠡给二娃治嘿噜、咳嗽病。
王大脚拉着二娃来到范蠡家,范蠡没在屋,就对范蠡他嫂子说:“你给范蠡说说,让他给二娃治治嘿噜子!”
范蠡他嫂子“噗”一笑:“大脚嫂,范蠡又不是个郎中,再说他还是个娃,能治病吗?”
“咋不能,那年他用艾草,把你婆婆的腿湿疼治好,那天又用山楂果,把王族长娃那肚子胀治好了。你给范蠡说说,积个福,把娃这嘿噜病治治。大娃是我带来的,二娃是他爹留下的唯一独苗,嫂子求求你了!”王大脚说着,就扑通跪到范蠡他嫂子面前,当当磕头……
“哎吆,嫂子你折煞妹子了!”范蠡他嫂子说着,急忙扶起王大脚,“嫂子,范蠡用艾草治我婆婆的腿湿疼,那是烧艾草熏蚊子,碰巧了。山楂果治好王族长那娃的肚子胀,那是他听南山老郎中说的单方。再说,那天王族长找范蠡治嘿噜子,范蠡就说治不了他那嘿噜病。”
范蠡他嫂子这话,刚好让回来的范蠡听见了。范蠡随即冲嫂子白了一眼,说:“王族长那嘿噜子我不能治,但是二娃这嘿噜病我能治!”范蠡一脸认真地说着,回头对王大脚说,“大脚嫂,先把二娃领回去,等几天去给他治。”
范蠡年纪不大,却说话算话。那天迎黑,王大脚刚从地里回来,范蠡就拎着个竹筒子来到门上,见了王大脚开腔就说:“大脚嫂子,你拿个小碗来。”
“哎!”王大脚应着,进屋拿个小碗递到范蠡面前。
范蠡掂起竹筒往碗里倒了有四五勺黑油汤子,说:“把这喂二娃喝了。”
王大脚看着碗里的黑油汤子,茫然支吾地说:“这、这是啥嘛,喂娃喝?”
“你管是啥,只管喂娃喝就是了。”范蠡说着,跑厨房里拿个勺子说,“把娃抱来,我来喂他。”
本来二娃一见端碗就吓得哇哇哭,现在见范蠡盛了勺黑油汤子要往嘴里喂,二娃就哭叫着说:“妈苦,苦啊妈……”二娃声嘶力竭地哭叫着,把嘴抿得紧紧的不喝。
范蠡一见,二话没说,随手把碗往大脚嫂手上一递,跑厨房里拿来一双筷子,伸手把二娃鼻子一捏,二娃嘴就张开了。范蠡见二娃嘴张开了,筷子插二娃嘴里把舌头一按说:“快往他嘴里灌。”
范蠡见王大脚迟疑,随手掂起竹筒就往二娃嘴里倒。
由于倒得猛了,二娃咽不及,都噎得发呛了。王大脚急忙拍二娃的背,二娃才止住了呛。
范蠡灌罢二娃,二话没说就走了。
不知是那黑油汤子闹的,还是苦的,弄得二娃只想呕。王大脚生怕二娃有啥不测,心里揪得黑上饭都吃不下。尤其二娃哭闹一阵子睡着后,王大脚生怕娃睡过去了。不是把手背放娃鼻孔上看看出气不出,就是将手搭娃心窝处摸摸心跳不跳。
王大脚如此反复的摸着,突然“啊呀”一声,“娃咋没气了?”急忙一摸娃的心窝,也不跳了,随即朝娃脸一看,“啊呀,娃脸都青了。娃,别吓娘啊!”王大脚说着,吓得声嘶力竭地喊道:“娃——”王大脚一个娃字喊出口,突然一乍醒来,见天已大亮,见娃正拿块红薯片“咯嘣”“咯嘣”吃呢。王大脚高兴得一蹦跳下床,连脸都没顾上洗,就跑去找着感谢范蠡。
范蠡一早起来在外练剑没在家,范蠡他嫂子见王大脚一来就说:“哎呀,大脚婶你来了,范蠡说等你早晨来找他时,让我把这给你拿回去。”范蠡他嫂子说着,从屋里拿出一包艾叶,交给王大脚说,“范蠡说你把艾叶拿回去拧成条,放香油里浸泡后,燃着把油滴到碗里灌二娃喝,每次只灌两三勺,灌几次不嘿噜、咳嗽就中了。”
王大脚接住艾叶看看一闻,说:“这不是咱西坡上长那艾草吗?”
“对,就是咱西坡上那艾草,要不咋叫艾油呢。”范蠡他嫂子说着,送王大脚出来,突然见老族长在门上,忙说:“族长,你屋里坐……”
老族长却充耳不闻,扭身走去……
范蠡他嫂子怪怪地目送老族长走去,正准备回屋呢,见范蠡回来了:“噢,兄弟回来了?”
“回来了。”范蠡说着,循着嫂子的视线一看,“老族长来咱家了?”
“没有,我送大脚嫂出来,见他在咱门上。”
“恁巧,不会是在门外听墙根吧?”
“哎呀,兄弟这一说,还真是,”范蠡他嫂子说着,把胯骨一拍,“糟了,刚才给大脚嫂说艾油治嘿噜病的话,没准叫他听个正着。”
“哎呀,不好!我这就去找他。”范蠡惊讶地说着,就急匆匆朝王族长家找去……
“哎,听见算了,不就是个单方,让他喝吧!”范蠡他嫂子说着,见范蠡头也不回,嗔怪地跺了一脚,回到屋里揭开锅盛饭呢,见范蠡回来了,就说,“哦,兄弟回来了,吃饭!”
“吃他娘个头,叫姓王的给我气饱了!”范蠡气呼呼地说着,脚朝地上一跺,“姓王的真不知好歹,跑去拍着他门喊半天,他连个气都不吭!”
范蠡他嫂子说,“不吭气算了,跟这好人犯得着气吗?”
“不是我气,是怕他……算了!”范蠡说着,跑进厨屋,盛了碗饭,呼噜呼噜吃了起来。
第二天早饭时,范蠡正端着碗在院里吃饭,王大脚拉着二娃来了。走进院门就冲范蠡感激地说:“哎呀范蠡兄弟,你算救了二娃呀。二娃昨黑按你交代的一喝,今早就不嘿噜不咳了。二娃快给你范蠡叔跪下!”王大脚说着,正要二娃跪呢,老族长突然闯了进来。
“他、他救了你二娃,可、可把老子害苦了!”老族长气咻咻地说着,一把揪住范蠡的衣领,若不是老族长一阵咳嗽,差点儿把范蠡的碗弄掉地上。
范蠡将头一摆,呼哧挣开老族长的手,“姓王的,要不是你年岁大,是个长辈,真想呸你一脸唾沫!昨天早上我拍着你门喊了半天,你一家连个气都不吭,现在你可知道找我了?晚了!”
“我、我找着不、不依你!”老族长气喘嘘嘘地说着,又一阵激烈地咳嗽,咳嗽得蹲到地上,咳得眼泪长流。他用袖子抹了把眼泪,手指头点着范蠡,“你、你人不大,心、心咋、咋恁坏。你、你不给我治嘿噜子也、也罢,咋骗我喝、喝艾油,把我喝、喝得嘿噜的气都喘不上来,咳、咳得我都尿、尿了裤裆里……”
“哎,姓王的,你还当族长呢,你讲不讲理?”范蠡手指点着蹲在地上的老族长说着,扭头看着王大脚,“你叫王大嫂说,二娃的嘿噜、咳嗽病是不是喝艾油喝好的?”
“是啊,是喝范蠡艾油单方好的。就喝两遍,都好了。”王大脚说着,把二娃拉到老族长面前,“你看,俺二娃不咳嗽也不嘿噜了!”
老族长听王大脚一说,看着二娃,摆着头说:“不、不可能,肯、肯定这、这里面还、还有猫、猫咪。若、若没猫咪,那、那二娃喝了,治、治咳、治、治嘿噜,我、我喝了不但不、不治,咋就越、越喝越、越严重?”
“当然你越喝越严重了!”
“哎,范、范蠡,你、你这不是咒、咒我呀!”
“唉呀!”范蠡叹息着,给老族长说,“啥药治啥病,你连这都不懂?”
“我、我咋不懂,不、不都是个嘿噜子吗?”老族长结巴着,冲范蠡质问道,“他、他喝艾油能治,我、我喝了就、就不能治?”
“你那嘿噜病,就不能治!”
“你、你胡说!”老族长说着,气得一蹦站起来,冲范蠡呼哧扬起了巴掌。
范蠡手一扬:“哎,别急,你先听我说,这嘿噜病有三种,一种是寒嘿噜,另一种是热嘿噜,再一种是寒火不均嘿噜。寒嘿噜,喝热性药驱寒能治。热嘿噜喝凉性药驱热能治。唯有寒火不均的嘿噜病,喝驱寒药,他热嘿噜,喝驱热药,他又寒嘿噜。你得的就是寒火不均嘿噜病。艾油是热性,所以我特意跑去拍门喊你,交代不让你喝艾油……”
“可我……”
“别可我,你回去再熬点寒性的枇杷果汤喝喝,就减轻了!”
老族长似信非信的回去熬些枇杷汤一喝,果然嘿噜、咳嗽减轻了。于是亲自上门感谢范蠡。
范蠡说:“谢啥,不就是个偏方嘛。”
“偏方咋,偏方治大病。”老族长说着,惊奇地说,“哎,范蠡,你真聪明,咋想到艾油能治寒嘿噜、咳嗽?又咋知道枇杷果汤能驱热。”
范蠡一笑说:“我哪有恁聪明呀,是我在外周游时,听一位隐居的老郎中说的。”
从此,艾油驱寒治嘿噜、咳嗽病和枇杷果汤驱热治嘿噜病的偏方,就在民间传扬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