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东篱】八卦城探秘(散文)
生活中,我不喜欢“八卦”,但我脑子里,一直有这个两个字萦绕,如同两只粘人的小蜜蜂。那是因为我去过新疆的八卦城,去过就再也没法忘掉。
一
那年七月,我从乌鲁木齐换乘小飞机,像一只鹞鹰一样,飘飘摇摇,不足一小时,就飞到了伊宁。听说还有两个东北兄弟,乘了3天2夜火车到乌鲁木齐,又换乘大巴,奔波了大半天赶到伊宁,和我们会合。我知道,大家都是自费的,为省钱就支付时间,美其名曰,体验生活。看到他们疲惫的笑脸,我觉得老一辈人的话真是经典,人,没有享不了的福,也没有吃不了的苦。
八卦城,实际是它的俗称,人们都习惯这样叫,叫得差点都忘记了它的大名——特克斯。我们的面包车一进县城,就能看到城标雕塑,雕塑上,象征阴阳的黑白鱼眼,仿佛随着人眼的眨动而眨动。看得恍惚,两只鱼仿佛在认真地嬉戏着。忽觉一股神秘感,从摇开的车窗扑面而来,凉飕飕的,宛若天风浩荡,这正是盛夏啊。天庭刮来的风都是凉的,那里,有如天山上一样的积雪,终年不化。
住进县政府的招待所,晚餐吃了什么,我记不清了。饭后,倒是吃了很多招待所提供的水果,哈密瓜和葡萄。记得出发前,朋友就提醒我,到新疆多吃水果。新疆水果,土质好,光照足。这是饮食“八卦”,我信。果然,我这平时不嗜水果的人,吃了一口,便欲罢不能。医生要我控糖,全忘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不知怎么想起了这句话,为自己开脱。必须声明,不是因为免费才甜,那是钻心的甜啊,不是在吃水果,是在吃糖果。
连续奔波,觉得倦怠不堪,洗漱后,很早就一头将自己扔在床上。多年养成的毛病,一累着就睡不着。正好,就拿着手机看了些特克斯的介绍。
特克斯,属于北疆地区,位于天山北麓西部,背倚连绵起伏巍峨峻拔的乌孙山,东西南北长宽各百余公里,与上海地区的尺寸相近,但因地形不同,它的总面积比上海市大一些。特克斯河从中部开始,柔肠百转,穿越万顷原野,辗转于胡杨、白桦等树丛,滔滔流过。现归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县城距离伊犁首府伊宁市不足120公里。比较近,尽管当时公路路况一般,我感觉,我们的车很快就抵达。
所谓乌孙,哈萨克语是“团结、联合”之意。据记载,特克斯是中国历史上远嫁公主最多的地方,汉朝的解忧、细君公主相继嫁入乌孙国。联姻,也是团结联合的内容之一,对民族大融合的贡献,不可小觑。再说乌孙文化,其实主要指马文化,乌孙国生产“天马”。以前上海有个天马电影制片厂,估计就是从此产生联想而起的名字,天马,即骏马,一日千里。乌孙王向西汉王朝求婚时,赠与汉武帝千匹良马。心得有多诚?一千匹啊,可不是在特克斯举办一次赛马就挑得出的。当地很多人喜欢吃马肉。马肉有一个很好的保健功能,有益于恢复肝脏功能。我都想好了,回去时带点小包装的马肉熟食,给家人和朋友尝尝,估计,他们和我一样,还没吃过。
特克斯,是世界上唯一建筑正规、保存完整的八卦城,是“凝固的《周易》,有形的《周易》”(《易经》也称《周易》、简称《易》)。小城坐拥两大称号,让它名气越来越响。2001年荣获上海吉尼斯之最,200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小城的总设计师是南宋的丘处机,也就是小说《射雕英雄传》里经常提到的那位,没想到,他还痴迷于风水。他把《易经》简单化了,以为那是一本风水辞典。更没想到的是,700年后的1936年的冬天,盛世才的岳父邱宗浚,根据这一雏形,亲手设计了八卦城图。1938年,二十头牛拉着耕犁,犁出了八卦城的布局,刻划了它最初的版图。
这样造城的举动,史无前例,真牛!
二
第二天上午的讨论会,我总觉得大家的发言,心不在焉。在一个被风景包围的会议室里开会,讨论与风景无关的事情,心理需要极其强大。
下午,自由活动。这个“自由”,每个人都立马理解了。没有导游,如果安排导游,不就是变相的旅游吗?司机是本地人,维吾尔族人,大家都称他“维汉”。我以前去呼伦贝尔时,朋友找来蒙族朋友来帮助杀羊,让我称其“蒙汉”,说是最大的礼貌和尊重。是“蒙族汉子”的简称。推而广之,维汉,想必是维族汉子的简称,道理一样。真巧,可以解读为维族汉族一家亲,妙极。
在维汉的带领下,我们先登上了城中心五十米高的观光塔。观光塔空间不大,我觉得顶层有点挤,但站在塔顶,可以一览特克斯小城全貌。转了一周看下来,果然和无人机拍的照片如出一辙。俯瞰整个县城,有秩序的街道,有些如从观光塔的轴心辐射出的粗壮的辐条。有些则与辐条对接,一条一条连接成轮,一圈套着一圈。那些傍街而建的古民居、现代民居,清真寺,仿佛轮上的座舱,密密麻麻。俨然就是一个缓缓平转在大地上的摩天轮。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那份天然的恬淡与宁静,过着慢悠悠的日子。
其实,整座城的图案,是一幅完整的八卦图。由于八卦图是上古传下来的未解之谜,始终笼罩着神秘色彩。被有些人理解为迷信,比如,人们常说某某喜欢“八卦”,显然赋予这词的词性不够友好。其实,它是中华民族基本的哲学观。天地人都有阴阳两性,三者相乘即2×2×2=8,则有八种属性,即曰八卦。因此,特克斯便有了以中心八卦文化广场为太极“阴阳”两仪,按八卦方位以相等距离、衍生出八条主街,每条主街长1200米,每隔360米左右设一条连接八条主街的环城路,向外伸延至四环。在前一环基础上乘以2,到四环时,便有了64条街。64,是八卦阵中的满卦。由于环路多,有笑话说,外地司机容易转向迷路,时常兜圈子,把起点当作终点。
非常壮观。依稀看得到路边,那些刻着路名的各种形状的石碑。八条主街名分别叫做“乾、坤、震、巽[xùn]、坎、离、艮[gèn]、兑”,每个名字旁,标注着阳爻“—”和阴爻“--”组成的卦名。据专家考证,这阴阳符号,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中的“三”字而来。道,道理,或是大道。无论阳爻“—”还是阴爻“--”,我却愿意把它们想象成路的模样。还有一种理论,一阴一阳就是二进制的基础,计算机编码的原始语言是0、1,由于0、1的不同组合,构成了计算机的语言。这阴阳变化规律,是中国现代文明发端的标志。真的希望,它已被封装在每一块小小的芯片上。每天使用电脑时,全世界的电脑都在默诵《易经》。
每条路看着都无比通畅,原来,所有路口都没安装红绿灯,跟我老家的村街一样。据介绍,当时的专家和学者说,既然城里道路环环相连,道道相通,车辆和行人,可以“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不会堵车。但请注意,这个理论,休谈“放之四海而皆准”,首先,“放之上海而不准”。上海大街小巷相连相通,且红绿灯遍布,照样堵车不含糊。没有红绿灯,还要做到不堵车,眼光就要放远些,那样才能表达特克斯人民的“道路自信”。
据说,当年这样建设道路,人们试图用县城的样貌来解读《易经》,心中满怀美好的祈愿。同时,也务实地想到,这样的道路结构,有利于一旦发生洪水时,水能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很快地排出城外。建筑分布也按八卦图展开,有规可循。楼群一层层按照商店及公共服务设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建制,逐渐向外扩散。居民小区间绿树掩映,那是保留的果园,种着苹果、沙枣、葡萄等等,又起到城区绿化带的作用,满目苍翠,花果飘香,一举两得。
一遍遍看着,我竟然不想离去。如此的八卦造型,仿佛张开一张巨大的蜘蛛网,捕获了我一颗驿动的心,我无力挣脱。
一个多小时后,维汉带着满脸真诚的笑容,操着“维普”要我们上车,他要带我们去特克斯博物馆。说,闭馆早,要快点。不常见,小县城还有自己的博物馆。八卦城,当然还有更厚重的历史,博物馆,是可以和先民聊天的地方,我特别向往。
三
第三日上午,我们驱车去科桑溶洞。
坐上车,我就喜欢打瞌睡,可能是很小的时候睡摇车养成的习惯,车一晃悠,睡意便席卷而来。先闭目养神,脑子里重现的是昨天参观博物馆的情景。特克斯,意为“野山羊出没之地”“平原旷野溪流纵横”,我真的感受到了。印象最深的是,那把北山羊雕像铜镜,直到今天,它还在闪耀着乌孙文化的光辉。乌孙文化,岂止是天马的高大雄壮,理应还有北山羊的温情脉脉。它站在镜柄上,看远嫁而来的汉家公主梳妆,它一直看着她那双忧郁的眼睛。
想着想着,迷糊糊睡去。突然被谁的惊叫声喊醒:“快看,野山羊!”我赶紧睁开眼,朝车窗外望去。本想叫维汉慢点开,不好意思发号施令。维汉肯定司空见惯了,没有减速的意思。我看见,对面的山崖上,几片灰灰的白,为了生存,不顾危险地在山石间上下腾跃。不是不爱草原,它们一定是为了躲避杀戮,才爱上大山。善良的山羊,即使为了自卫,坚硬的双角也只向上生长,从不直接指向苍生。
科桑溶洞,距县城四十公里。到了方知,洞口不在山脚下,要登上1200级石阶才能到达。有的同伴吃不消,找救心丸,恰好我随身带着。赠人药丸,手留余香,这让我比登山还开心。有人戏说,男人到了不惑之年,就该整明白什么最重要了。旅行包里应该常备两种药,一是六味地黄丸,二是速效救心丸。我只选择了第二种,防止自己出意外,也防止身边人发生意外。
出乎意料的是,这洞看上去普通。但却是新疆唯一的石灰岩天然地下溶洞,也是我国最西部的溶洞。我们打着手电筒,鱼贯而入。照明设施不多,也许这样,是为了营造探险的气氛,增加野趣。这个洞,以前显然遭到破坏和盗窃,许多钟乳石不翼而飞,洞壁上,留下了一块块疤痕,伤痛还没有痊愈。传说中的兽血岩画,有的模糊不清,有的却过于真切,殷红的油彩,明显是现代人的涂鸦。这些,无不引发我们的好奇和遗憾。一块块绊脚的石头,被这永恒的夜色,浸泡得乌黑。头顶的石缝里,不停地有水嘀嗒,如山神在数着时间的念珠。
走到洞的最窄处,只容一个人匍匐而过。顾不得姿势是否优美了,我几乎是爬了过去,衣袖和裤脚都沾满了泥。这是我当年,以近天命的年龄,做出的最为卑微的一次选择。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每次进出厂区,只走正门,昂首挺胸。生活待我不薄,给我补了一堂必修课。
近三公里长的溶洞,没感觉多久就走到了尽头。有一个没想到,这个洞没有出口。我们只有调头返回。这正是溶洞的神秘所在吧,一路上我都在想,如果将洞打穿,它通向哪里?是天堂吧?如今,华夏大地,山川锦绣,我总觉得,天堂已从云端乔迁到了山顶。
午后,我们的最后一站来到喀拉峻草原。从未见过这样壮美的高山草原,我们将车开到了一个坡势低缓的地方就停下了,大家急不可耐地跳下车子。但见脚下,绿草如茵,野花点点,灿若繁星。天空,是海水经常盗版的那种蓝,如果此刻能折一根白杨的树枝,蘸着那抹天蓝,我要在草原这辽阔的“草纸”上写一首恢弘的告别辞。这是我最后一刻站在特克斯的土地上了,回望白云悠悠的八卦城,内心忽然涌起一股缱绻之情。与同伴合影,拍拍肩,握握手,说再见,就此话别了。过一会儿,维汉会将我们送达各自返回要去的车站、机场。特克斯热情,悄无声息地为我们铺上了草原这张绿地毯,送别如此隆重。
最近,我得知,喀拉峻草原已被列入世界非遗。县城里,一只摩天轮令人瞩目,仿佛高高耸起的八卦图。现代与过去对接,古城要守护历史,也要赓续历史。那座观光塔被拆除,代之以一座太极坛,与县城面貌更和谐,拥有最适合观瞻八卦城的视角。有趣的是,县城有些路口立起了移动红绿灯,说明这里的旅游太热了,人多车多了,这给当地政府,带来了甜蜜的烦恼。八卦保平安、能占卜,我想请八卦城,为我摇上一卦,什么时候,我能再去特克斯?不必了,我心中有一份“牵挂”,比“八卦”更容易让我心动。特克斯对我而言,永远是秘境。时代在发展,它变得越来越美,它的美,时时在召唤我。我有钱有时间了,现在交通便利,我可以说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