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水】不屈的生命(散文)
夏天到了,蝉终于迎来了它生命的春天。为了庆祝这一刻的到来,它伸展开歌喉,似乎要把积聚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尽管属于它的生命是如此短暂,但它依然要歌唱。这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是一个不屈的灵魂在喝彩。生命不息,就歌唱不止,笑傲江胡,这是勇士的达观。
前段时间,天旱难耐,南方洪涝成灾,我们却求雨若渴,无数的生灵在煎熬。毒辣辣的阳光注视下,野草早已被榨干了汁液,桔黄的身躯瑟缩着,生命行将走向终点,但它依然在苦苦支撑。信念告诉它,只要不放弃希望,就一定能看到明天的太阳。这就是草的性格:不自卑,不自弃,一息尚存,就奋斗不止。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它的诚心终于感动上天,甘霖普降,万物复苏。野草抖擞起精神,笑迎生命的第二个春天。一场雨露的滋润,那些蛰伏的草种开始复活。它们一个个探出鲜嫩的小脑袋,争先恐后地晃着身子,短短几天,竟将一片荒原点化成塞北的江南。
大幕开启,处处充满了生机,一场喜雨,激发了生命的活力,恰如白居易的那首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是生命的力量。
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风吹“草”动自然会撩拨我那敏感的神经。草的浴火重生,让我意识到生命的伟大,精神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浮想联翩,我又念起家中院子里的那两棵树。
第一棵是枣树,父亲亲手所植。它并非“原住民”,起初是栽在院外的。由于我家靠街,随着长大结果,它便厄运临头。路人贪心,为了几个可怜的枣子,不惜辣手摧花,弄得它残手断臂,遍体鳞伤。父亲看着心痛,保护起见,就把它移到院内。当时也很忐忑,毕竟这么大了,能否成活,心里着实没有把握。
刚刚“移民”那会儿,它也有些水土不服,耷拉着脑壳,一副茶饭不思的模样,精神状况特别萎靡。万幸的是,它很快地适应了环境,成功闯过了这道生死关。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由于品种老化,弟弟给它施行了“改头换面”的嫁接术。望着被剃成“秃瓢”的头颅,我们一时也没了主意,不知它能否度过这场浩劫。现实很快打消了顾虑,春风吹来,来自地层的力量潜滋暗长,芽孢探出枝头,一个新的生命就这样来到世间。
就像非洲草原上的斑马军团过河,一旦有第一个试水者,就会产生不可阻挡的力量。紧接着,更多的枣芽次第绽放。这股能量过于强大,由于无处宣泄,一丛根苗竟迫不及待地钻出地面,宣示着生命的回归。
生命总会创造奇迹,那嫁接成活的芽孢迅速成长,当年竟结出果实。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生命的创造力就这么神奇。
与备受呵护、但命运多舛的枣树相比,杏树就不那么受待见了。成长了六、七年,它就像不下蛋的老母鸡,春天的繁花烂漫,却结不了几粒果子,好像成心应付公事似的。弟弟一气之下,将它“开膛破肚、扒皮抽筋”。哪知这激发了它生命的潜能,无意中残留的窄窄树皮,成为它汲取营养的脐带,维系着生命的延续。更神奇的是,经过这番磨难,它竟然孕育出更多的果实。知耻而后勇,让我大是刮目相看。
两棵树同样经历了磨难,但主观的角度不同。对枣树,动土也好、“手术”也罢,纯粹出自善意。故对其生死,我是心有所系的,唯恐它遭遇不测。对杏树,则纯属杀手心态,必欲置之死地。人树之间的矛盾是“要它死”与“我要活”。不管怎样,结局皆大欢喜。从中,我体会到生命的坚强,求生的本能,可以激发强大的活力。没有脆弱的生命,只有怯懦的意志,这是两棵树给我的启示。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尝试,你永远也不知道生命有多大的潜能。在此,我又想起了“死不了”的故事。“死不了”是我一位村里长辈的绰号,多次死里逃生。最危险的一次要数三年困难时期(1959年至1961年),由于饥饿,他昏死过去。大家都认为他已饿毙,就连家人也放弃了希望。
就在人们准备将他抬出去埋了的时候,突然他的堂哥大喊:“慢点,他还活着。我看到眼睛动了,快去拿吃的喂他。”本来就是饿的,当然也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淘淘缸底,家人做了顿玉米糊糊。一碗粥进肚,犹如喝了还魂汤,鬼门关里走一遭,他终于被救了回来。生里来死里去,几度劫波,他活成了传奇,最后八十多岁寿终正寝。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哪怕剩下最后一口,气若游丝,只要不放弃希望,就会创造生命的奇迹。这口气表现在生理上,更重要的在于精神方面。动物如此,植物也一样,卑微如草、高级到人,都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只不过,人之外的生物,它的精神是基因传承的本能。
精神的食粮成就了生命的伟大,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更是这样。命运多舛的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际,不屈不挠,奋勇抗争,正如国歌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这是民族史上一曲生命的赞歌,正是凭着这股斗志,泱泱中华才有了数千年的文明史。精神不灭,不屈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
好文字,欣赏了。祝老师夏日顺遂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