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世间】庐山散记(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人世间】庐山散记(散文)


作者:汪震宇 举人,4262.4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1发表时间:2024-07-18 16:15:05
摘要:我静静地站在那里,回望这座山,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庐山啊,你是如此的壮美,如此的深邃,如此的浪漫。

【晓荷·人世间】庐山散记(散文) 怀着一颗虔诚而炽热的心,带着对未知的期待与向往,我踏上了庐山这片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土地。庐山,于我而言,早已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是我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是我内心深处渴望亲近、渴望探索的神圣之地。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缓缓前行,庐山的山门宛如一位慈祥而庄重的长者,以其独特的风姿敞开怀抱迎接我的到来。当我踏入这扇蕴含着无尽奥秘的门,清新的空气瞬间如精灵般欢快地包裹着我,每一个氧分子似乎都在向我传递着大自然的深情拥抱。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清新与舒畅,仿佛将我肺腑间的浊气涤荡一空,让我的身心都沉浸在这纯净的气息之中。
   一路西行,眼前的景象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天然画卷。怪石嶙峋,奇峰罗列,它们像是大自然这位鬼斧神工的艺术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我置身其间,那种强烈的压迫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与脆弱。巨石有的如剑指苍穹,带着刺破云霄的气势,仿佛在向天空诉说着不屈的意志;有的似卧虎盘踞,威严而沉静,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古老秘密。每一块石头都有着独特的纹理和形态,它们是岁月的雕刻,是风雨的印记。
   当我靠近其中一块巨石,用手轻轻触摸那粗糙而又带着温度的表面,仿佛能感受到它所经历的沧桑变迁。那些细密的纹理,像是一部无字的史书,记录着千万年来的故事。我闭上眼睛,倾听着微风拂过石头缝隙的声音,那似乎是它们在低声讲述着远古的传说。
   继续前行,来到了令人惊心动魄的龙首崖边。我小心翼翼地探出脚步,靠近崖边,心却不由自主地提到了嗓子眼。脚下的深谷被浓厚的云雾所笼罩,好似一个巨大的谜团,吸引着我去探寻却又让我心生畏惧。那云雾翻腾涌动,变幻莫测,时而如轻纱般飘逸,时而如巨浪般汹涌。
   在这寂静而又神秘的氛围中,我仿佛听到了古代仙人在此修炼时的低语。他们的气息似乎还萦绕在这崖边,那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空灵与宁静。我沉醉在这神秘的氛围中,思绪也随之飘荡。想象着仙人们在这崖边吐纳天地灵气,追求着长生与超脱的境界,心中涌起一股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与向往。
   走进美庐,这座见证了历史风云的建筑,每一块砖石都似乎在向我倾诉着过去的故事。我轻轻推开那扇略显沉重的木门,门轴发出的“吱呀”声仿佛是历史的回响。踏入屋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木质的地板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我轻抚着那古朴的墙壁,指尖传来的粗糙质感仿佛能触摸到岁月的痕迹。那些微微褪色的壁纸、略显陈旧的家具,都承载着过去的记忆。
   想象着当年蒋介石和宋美龄在此的生活场景,仿佛能看到他们在客厅中商议政事的身影,听到他们在书房中轻声的交谈。那一幅幅挂在墙上的老照片,定格了曾经的瞬间,却也透露出历史的沧桑变迁。我缓缓走过每一个房间,感受着曾经的繁华与喧嚣,如今却已化作宁静与沉思。
   当我走进那段红色的历史,内心的震撼如汹涌的波涛,久久无法平息。1932年底,为反击敌人的“围剿”,红一方面军和闽赣边地方武装举行的那场盛大的阅兵宣誓典礼仿佛就在眼前。我仿佛看到了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战士们整齐地排列在广场上,身姿挺拔,目光坚定。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胜利的渴望,对未来的信心。
   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鲜艳的红色如同燃烧的火焰,照亮了每一个战士的心房。我听到了他们激昂的誓言,那声音穿越时空,在我的耳边回荡。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每一句话都表达了他们为了理想、为了人民、为了国家而战斗的决心。
   在那部话剧《庐山之雪》的演出中,我看到了罗瑞卿客串的蒋介石,他的表演生动而逼真,将蒋介石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红军司令员与“蒋介石”的对话,幽默而又充满讽刺,让人在欢笑中感受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那些令人捧腹大笑又充满深意的台词,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剑,刺破了敌人的伪装,展现了红军战士的智慧和勇气。
   战士们的欢呼声、鼓掌声,仿佛冲破了时间的束缚,在我的耳边经久不息。那是一种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是一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仿佛看到了舞台上的灯光璀璨,看到了演员们投入的神情,感受到了现场热烈的气氛。
   站在庐山瀑布前,那磅礴的气势让我瞬间湿了眼眶。白色的巨龙从悬崖峭壁上奔腾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水花四溅,如烟如雾,在阳光的映照下形成一道道绚丽的彩虹。我想起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眼前的景象比诗中描绘的还要壮观。
   我靠近瀑布,感受着那强大的冲击力,水珠打在脸上,带来丝丝凉意。我张开双臂,想要拥抱这大自然的伟力,却发现自己在它面前是如此的渺小。瀑布的水流永不停歇,它像是时间的使者,见证着世间的一切变迁。
   登上五老峰,云雾在我的身边缭绕,如梦如幻。我仿佛与这五位仙人并肩而立,俯瞰着脚下的山川大地。山峦在脚下绵延起伏,宛如波涛汹涌的大海。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似仙岛般神秘莫测。
   我站在峰巅,迎着风,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豪迈之情。这一刻,我忘记了世间的烦恼与疲惫,只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伟大。我放声呼喊,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庐山的文化底蕴更是让我深深着迷。李白、苏轼等文人墨客留下的诗篇,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庐山的历史长河。我在他们的诗句中,感受着庐山的千姿百态,思考着人生的哲理。
   李白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奔放,让我对庐山瀑布有了无尽的遐想;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深刻哲理,让我在欣赏庐山美景的同时,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世界。
   我漫步在庐山的小径上,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优美的诗句,仿佛能看到诗人们当年在此吟诗作赋的情景。他们或在溪边沉思,或在山顶远眺,用文字抒发着对庐山的热爱与赞美。
   而当《庐山恋》的画面在我脑海中浮现,那种纯美的爱情让我的心变得无比柔软。周筠和耿桦在庐山的美景中相遇相知,他们的爱情故事就像一首动人的诗篇。我仿佛看到了周筠那青春靓丽的身影,她穿着时尚的洋装,在花径中漫步,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耿桦的朴实与坚定,让他们的爱情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他们一起在含鄱口看日出,那温暖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照着他们幸福的脸庞。他们一起在芦林湖划船,湖水的波光粼粼见证了他们的甜蜜与温馨。
   他们的爱情故事,不仅是两个人的情感交融,更是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期待。庐山的美景成为了他们爱情的背景,也成为了他们心中永恒的回忆。
   在庐山的日子里,每一分每一秒都如此珍贵。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给庐山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美得让我窒息。山峰在夕阳的映照下,轮廓变得更加清晰,仿佛是一幅用金色线条勾勒出的画卷。
   我静静地站在那里,回望这座山,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庐山啊,你是如此的壮美,如此的深邃,如此的浪漫。你的每一处风景,每一段历史,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我感受着你的呼吸,倾听着你的心跳,仿佛我们早已相识相知。我走过的每一步山路,触摸过的每一块石头,都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我知道,这次的离别只是暂时的,因为你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会带着对你的思念和眷恋,期待着下一次的重逢。
   庐山,你永远在我心中,永远是我灵魂的归宿。

共 28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庐山,感受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从作者踏上庐山的那一刻开始,便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向往。庐山的山门、蜿蜒的山路、奇峰怪石、龙首崖、美庐、红色历史、庐山瀑布、五老峰、以及庐山的文化底蕴,都被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述,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清新的空气”和“怪石嶙峋”的景象,是来自视觉上的自然之美。用历史事件的回顾,来让读者感受庐山的历史厚重和文化深度。无论是对庐山瀑布的震撼,还是对庐山恋的感动,作者都以真挚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庐山的魅力。在欣赏庐山美景的同时,作者还引用了李白和苏轼的诗句,以此来表达作者对庐山的理解和感悟。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的不舍和眷恋。这是一篇充满情感和哲理的文章,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07-18 16:16:15
  拜读佳作,受益匪浅,感谢老师热情分享!向老师学习,祝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08-02 14:38:06
  我谨代表我自己对老师的辛勤审核表示由衷的感谢,辛苦了!Thank you very much.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