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心灵】漫谈爱国情怀(随笔)

编辑推荐 【心灵】漫谈爱国情怀(随笔)


作者:江苏丁晓梅 布衣,37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20发表时间:2024-07-18 19:22:08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矗成民族精神的金字塔。

闲暇之余,经常收看国际时事,正在发生的俄乌冲突、哈以战争,以及饱受战乱困扰的阿富汗,战火中的老百姓随时面临着家破人亡的惨境。
   那么多无辜生灵正惨遭战争涂炭,今天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的国度真是满满的幸福感。在当前莫衷一是的国际秩序下,霸权国用个人意愿式的观点作为国际事务的衡量标准似乎成了潜规则,世界舞台上无时无处都有他们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的身影,“国际警察”频频向他看不顺眼的人挥枪舞棒,炮火下的人们那点卑微的生存权利受到粗暴践踏。所以弘扬中华民族爱国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决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强权政治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宁,防范强国入侵国门,决不是杞人忧天的担心。
   如果一个国家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人人都把爱国作为一种崇高的信仰,就能筑成一道抵御强敌侵略的钢铁长城。只有生活在一个和平强盛的国度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和尊严才能得到保障。《论语》子贡问政中就强调了在粮食、军事和信仰这三个治理国家的必要因素中,信仰最为重要。信仰的力量,足以将一个国家凝聚起来,没有了信仰的民族似一盘散沙。信仰是砖,信仰是石,它构筑成了绵长挺拔而坚实的民族脊梁。
   泱泱中华,悠悠历史,承载了多少爱国仁人志士的热血与情怀。辽西诸侯孤竹君的儿子伯夷、叔齐,因周武王悖于常理依靠血腥的武力夺得天下,而义不食周粟的气节至今仍为人们传颂。孤竹远去,遗风犹存,可谓双魂节烈亘千秋。“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是屈原对因国而殇的将士的讴歌与赞美。屈原尽管遭谗被疏,亦不改对祖国的忠诚,在郢都沦陷后,他深知楚国中兴无望,悲愤难当,以身殉国,其爱国精神日月可鉴。“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是初唐诗人陈子昂放弃舒适富足的生活,拔剑走出乡原,投身沙场,守疆戍边的爱国豪情。班超投笔从戎,屡建战功,在出使西域期间,恢复了东汉朝廷对西域的统治,促进了中西经济和文化交流,“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班超也因此圆了一介书生的英雄梦。“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弥留之际仍挂念沦丧的国土,要儿子在北定中原之日一定要祭告自己,壮志未酬的一生令世人敬仰。纵观中国古今爱国群英不仅有“萧心”赋予的飞扬文采,更有“剑气”迸发的爱国情怀。
   爱国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无论是一哺三辍忠心辅政的周公、手持旄节十九载苍颜皓首仍不失守节志的苏武,或是以血肉之躯抗击八国联军的义和团、森然刀戟滂沱弹雨中同仇敌忾的抗日军民,都体现了国运多舛之时,总有无数的爱国志士扬眉剑出鞘。五千年的积蕴和沉淀,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历史、一部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爱国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一路筚路蓝缕,一路风雨兼程,建立了新中国,又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韬光养晦,稳步发展,从而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爱国主义教育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矗成民族精神的金字塔。无论是身边普通的小学生,还是耄耋老人,让我欣慰地看到爱国精神在一代代传承,爱国,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情感。我有理由相信——五星红旗将永远猎猎于世界水之湄、山之巅。
  

共 12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谈论爱国主义情怀的随笔作品。作者以史为镜,讲述了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的具体内涵,将中华民族之所以在数千年里,都有着强大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做了较为细致的阐述。作品列举了历史上那些为了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奋斗的人们,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作者讲到,在中国的现今,爱国主义教育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矗成民族精神的金字塔。作品文笔清新,具有浓郁的正能量,值得品读。【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4-07-18 19:22:35
  拜读了,点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4-07-18 19:23:11
  感谢作者在酷热的夏天里,带来的佳作。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4-07-18 19:23:27
  期待更多优秀的作品。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4 楼        文友:刘德正        2024-07-19 14:17:28
  《漫谈爱国情怀》是江苏丁晓梅撰写的一篇充满激情与深意的随笔。文章以国际视野为切入点,通过对俄乌冲突、哈以战争等国际时事的简述,反衬出生活在和平国度的幸运与幸福,引发读者对和平的珍视。
  
   文章深刻阐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指出在霸权主义盛行的国际秩序中,弘扬爱国精神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强调,爱国不仅是口号,更是行动的指南和精神的支柱。
  
   通过历史上的爱国志士如伯夷、叔齐、屈原、陈子昂、班超、陆游等人的事迹,文章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爱国传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些故事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更激发了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
  
   作者还指出,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但始终不变的是其对于民族精神的塑造和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文章提到,从古至今,无论是在国家危难之际还是和平发展时期,总有无数爱国志士挺身而出,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文章的结尾,作者表达了对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代社会的普及和深入的欣慰之情,认为这是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的重要保障。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一篇能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的优秀作品。
  
   《编者按》中提到,这篇作品以史为镜,细致阐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文笔清新,充满正能量,值得细细品读。整篇文章不仅是对爱国情怀的颂歌,更是对每一位读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4 楼        文友:江苏丁晓梅        2024-07-19 16:58:51
  感谢老师如此详尽的品评,让我发现拙作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无奈拙笔难书深意。只有通过不断阅读和深入生活来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